王澄劼/文
午后的阳光倾泻而下,斑驳的树影洒满林中小道,耳边伴随着清脆的鸟叫虫鸣,走进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友好村,仿佛进入了一个没有围栏的公园。在这茂密的水杉树林间,一支身穿橙色背心的队伍来回穿梭,他们眼神锐利,火灾隐患、违规捕鸟、树病虫害,不放过一丝潜在的安全问题,他们就是友好村护林小队的队员。
去年某日,友好村一户村民家中发生火灾,起因是洗衣机年久失修,在使用过程中短路起火。村民家中的异常情况立即引起了该片区护林小队长的注意。火灾虽发生在建筑内,但着火房屋紧挨着树林,万一风向变化,极有可能酿成大祸。护林小队长一边将消息汇报给村委干部,一边径直往村民家中跑去。
来到村民家,此时上了年纪的村民面对火灾正六神无主。队长让村民赶紧撤离现场,自己则在观察了现场情况后,迅速用工具切断了洗衣机的电源。
另一边,接到村委报警的消防队迅速到达事发地点附近,但因村内路况特殊,消防队无法定位到准确的着火地点。好在村委干部们早有准备,等在了路口为消防员引路。在村委干部的指引下,消防员顺利找到了失火居民家与取水源。在众人的合力下,火势很快便被扑灭了。
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一场火灾就此迅速结束,如此高效的工作模式得益于金山区在廊下镇率先开展的林长制试点。
金山区拥有10324公顷现有林地、12728公顷绿地、5619公顷湿地,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它的一张名片。为使这张生态名片愈发闪亮,2021年11月,廊下镇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由镇、村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两级林长,建立日常检查、信息报送、处置整改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机制。
林长制试点落地廊下镇后,友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戈晓莉肩负起了村级林长的重任。随即,三支由林业养护社成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等组成的护林小队迅速集结完毕。他们划分片区,每周组织开展网格化巡护、政策宣传等工作,及时发现、制止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
论生态环境,金山是上海的城市后花园,而廊下镇友好村则是金山的中心地带。以向阳河为界,友好村东面是2019亩高标准设施粮田,西面是约1300亩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涵养林,在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的同时,还创造了一处休闲好去处。
在林长制试点开始前,友好村委原先也会配合林业部门开展林木的日常养护工作。“林长制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抓手,原先只能说是‘顺便’去检查,现在是‘特意’去巡逻,”戈晓莉介绍道,“而且我们的护林小队大多是本村人,他们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利用这个优势,一旦发生什么事,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
“涵养林旁的农田里有浓烟冒出,请立刻派人来查看!”某日,一则警讯传入友好村微型消防站,微站内的两名队员第一时间登上微型消防车出发。来到事发地点,微站队员发现浓烟是因村民违规燃烧秸秆造成,队员们接上水源,迅速将火扑灭。
这一动静也引来了点燃秸秆的村民,见状,他忙解释道:“我就烧点秸秆,也没在林子里烧。”
“那也不行,燃烧秸秆是不允许的。这里离涵养林很近,万一风把烧着的秸秆吹到了林子里,整个涵养林都会烧起来的。”微站队员向村民解释道,顺带对其展开了一番安全教育。
“林子里面种菜,这是毁林行为,再说涵养林里的路也不平,你们年纪大了进进出出也不安全。”护林队员正在劝解一位在涵养林中违规种植的村民。
混凝土是房屋建设中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建筑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房屋的建筑质量,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中,突破重点在于提高混凝土的耐热性,降低其水化热反应的热差,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过度收缩,进而避免混凝土的变形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今年7月,护林小队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对涵养林内不规范养殖、种植的现象进行了整治。“村民是非常勤劳的,只要看到有一点空地,就闲不下来。”村民对涵养林内空地的“合理利用”让戈晓莉也有些无奈。
整治行动开始后,林业养护员、村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可想让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放弃种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村民的种植热情“有的放矢”,村委干部为村民门前的小菜地扎上篱笆、做了美化。有了实用又美观的小菜园,村民自然放弃了去涵养林内种植的想法。
2018年,廊下镇土地整治二期项目开工,友好村新建了农林水乡、墨翠烟霭两个项目,涵养林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休闲空间
在宣讲政策的村民大会上,护林小队的成员主动站了出来:“我们家带头做,把涵养林周边的鸡鸭棚拆掉,你们也一定要配合我们。”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村委干部还统计了村民自家养的鸡鸭鹅等数量信息,帮助村民进行售卖。
政策宣传、拆除整治、问题疏导,一系列讲理又讲情的做法走进了村民心中。如今,涵养林内部及周边的违规情况已全部消失,为了防止问题“回潮”,护林小队会定期巡查,将整治成果常态化。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是森林火灾易发时节。对此,护林小队提前做好了农忙时期的安全宣传。除了常规的微信推送、发放海报、村民大会等形式,友好村更致力将安全切实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
“光是让他们看文字、看图片,对久居农村的老人肯定是不够的。”戈晓莉分享起了有关老人安全宣传的心得,“一定要用身边的案例,比如对他们说:‘上次隔壁村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人家,就是像你这样的三层楼,逃都没地方逃。’这样,他们的记忆才会深刻。”
在人防的基础上,涵养林的守护也借助了科技的力量。近年来,友好村的涵养林内陆续安装了监控、热感应等设备,及时发现、处置危险情况。此外,考虑到居住在涵养林周边村民的出入安全,道路旁还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既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避免了因电线布设可能对林木造成的隐患。
林长制改变的不仅是工作模式,还有涵养林的生态情况。通过林业养护人员的观察,目前友好村涵养林内的鸟类已达30多种,此外,鸟类还带来了许多植物的种子,进一步增加了涵养林内动植物的多样性。
友好村区域内的这片林地属于2004年建成的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生态涵养林,树龄已近20年。原先,这里林相单一、基础设施匮乏,纵使绿树成荫,也难以吸引游客的到来。2018年,廊下镇土地整治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在友好村新建了农林水乡、墨翠烟霭两个项目,将涵养林打造成了一个开放休闲的空间。
“以前,这里就是一大片树林,杂草丛生,里面也没有人能走的路。现在这里大变样了。”去年底,友好村的千亩林地正式免费对外开放,附近村民和一些游客满怀喜悦地前来体验。
利用生态优势,友好村还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展了田间课堂活动,学生们在农田森林中抓昆虫、认植物,学到了在城市钢筋水泥中无法体验的知识。每次活动,护林小队都制定了配套的巡逻机制,让游客玩得既安心又安全。
公园开到了家门口,不仅吸引了游客,也促使许多在外发展的年轻人返乡。“游客都来了,以后我们可以在自家开民宿、开农家乐。”年轻的村民畅想着未来。
友好村林长制的试点成功,为全面铺开金山区林长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6月15日,金山区召开林长制启动大会暨区总林长会议,会上金山区人民政府与11个街镇(园区)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对全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基层治理大多是小事,可是每件小事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河道里漂浮的水葫芦,不及时处理,就可能泛滥成灾;树林里非法捕麻雀的网兜子,不及时制止,会破坏生态平衡;路上凹陷的坑,不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耕地被非法占用,不及时发现,就会损害农民的集体利益;垃圾乱丢放,不及时清理,破坏农村整体环境。
在林长制的基础上,7月,廊下镇施行了“五长制工作法”方案,即河长、林长、路长、田长、桶长,实现镇域内网格全覆盖、流程全闭环。
为了让所有村民都能参与五长制工作,戈晓莉计划着将五长制的工作内容制定成积分形式,每位村民达成相应内容就可获得积分。积分成绩日后会进行公示,还能用于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用激励的方式增强村民自治参与度,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友好村的平安建设之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金山区,这里的产业虽然算不得发达,但良好的生态资源就是它的优势。保护生态资源,筑牢安全防线,相信守护着这份生态家底的百姓必会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林长制落地友好村后,三支护林小队迅速集结完毕,他们划分片区,定期开展网格化巡护、政策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