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茂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于南平,是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机制的创新。二十多年来,科特派制度将科技引入到“三农”,极大地缓解了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但是随着科特派制度的不断推进,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传统的科特派服务机制是由科技主管部门牵线搭桥,促成企业需求与科特派研究专长精准对接,但“僧多粥少”,总是几家欢乐多家愁。科技专家的选派对象主要以单个企业为主,导致人员较为分散,资源难以共享,无法应对全产业链问题。
第二,企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每家企业都有个性化的微观需求,一对一的传统对接方式,显然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求。
第三,科特派大多“讲奉献更多、提利益更少”,科特派的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经费投入等与服务企业难以形成“共享盈利、共担风险”的双创共同体,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相对不足。
因此,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需要统筹科特派资源,不断完善科特派服务乡村振兴机制。科特派制度亟需创新升级,朝着跨专业融合、双创共融和服务全产业链的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
双融双创指的是科特派跨专业、跨领域融合组建团队,精准对接深度融入需求企业;科特派与需求企业创新共振,创业共赢。
图1 科特派服务新机制
一方面,选准产业,搭建平台。聚焦痛点,把技术专家选派到产业链条上,可由本地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特色产业成立产业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基地,同向发力,搭建一个有利于汇聚要素的一体化运作平台。找准相关科研院所,主动对接,搭建多元合作平台,例如专业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创新创业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把外地专家引进来,建立选人的长效机制。同时,动员科技特派员申报对接产业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基地,便于统筹协调,集中管理。
另一方面,动员企业,以产业需求为基础解决问题。专家工作站或科技服务基地可联合产业协会,广泛征求企业的科技需求,进行归类整理分类合并,对产业进行把脉问诊,形成建立在产业链条上的科技需求门类清单,主要聚焦产业链的研发、工艺、运营、市场等4个版块。对焦需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励原来派驻的科特派引入跨专业、跨领域的团队骨干,引入科研院所、台胞服务团队等高端科特派团队入驻。引导科特派解决不限于某个企业的局部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链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专家工作站或科技服务基地在选派的科技人员中聘请产业首席科特派,为产业发展提供前沿指导,并在产业链每个专业需求门类中设立科特派联络员,由其牵头其他专业骨干科特派进行科技研发和专业指导,形成合力。同时,科技服务基地可以建立科技、专业人才储备库,搭建企业与科特派之间的新型互动平台,为有专业技术需求的企业邀请科特派讲课授业,并有计划地培养更多本土专业人才。让科特派专家有更多施展的舞台,如组织讲座、沙龙等活动,带动更多“本土科特派”成长进步。与传统科特派的服务机制不同,团队科特派组建多学科、全方位、跨领域的交叉服务团队,不再单兵作战,而是由平台统筹管理,以团队服务的模式,向宽领域、全要素的综合性服务需求转变,聚焦全产业链的科技需求。
深入推进科特派发展,面临着小而散、利益联结机制不活等挑战。基于此,鼓励团队科特派与需求服务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书,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激发协同干事创业的热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推进双方利益深度交融,结成双创共同体。
把科特派服务建立在资金保障上。可统筹各级政府安排的科特派经费,结合科研院校课题经费和需求服务企业的投入,形成科技研发资金池。与此同时,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科技创新和示范基地建设等。
积极创新举措,全面完善政策保障。推动落实双融双创和乡村振兴的科技服务,有效发挥市场供求机制、激励机制和金融机制,积极引导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等要素聚集,把新时代的科特派工作推向发展新阶段。
提升团队科技特派员选认比例,引导科技特派员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进行融合协作,从资金扶持、制度保障、引领指导等方面强化组团联动、专兼职互助合作、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合力发展,构建一支符合全产业链布局以及产业升级发展的科特派梯队。拓宽服务形式,激发科特派团队到服务需求对象单位就职科技创新或技术研发岗位,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团队、联动研发中心等,加强产教融合。
构建科特派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 ,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技术服务、股权投资、技能提升、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相关业务。允许科特派到服务单位兼职取酬。经单位同意,可以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等从事兼职科研活动,并依法取得相应报酬。经单位批准,允许其离岗到需求服务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合作,离岗期间人事关系保留。加大科特派知识产权转化激励机制的力度和措施,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相结合,鼓励科特派对技术成果进行估价入股或作价转让,实现激励效果最大化。
拓宽科特派经费开支范围,完善经费分配方案,制定不同地区不同对象差异化补助标准。政府牵头成立科特派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对科特派参办推动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对重点扶持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考核。同时对发展状况良好的项目,加大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提升对科特派项目的信贷资金扶持。用活“科特贷”,创新“科特卖”,用真金白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把科技服务基地打造成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努力孵化出一批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充分利用本地金融机构,选派金融领域科特派,充分发挥本地金融生态的协同合力优势,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融资保障。
锚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实现科特派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科研技术在产业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发动科技引擎,催生企业创新裂变,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引发双创融合的蝴蝶效应,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尖峰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攻关和资源配置的优势,努力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孵化、裂变,进一步提升科特派的研发转化率及成果落地率。通过双向融合创新,裂变“破圈”,催生一个个生活、生产、生态相融合的产业活力新空间,繁衍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利用科特派在线信息管理平台、“慧农信”App实时互动服务联盟,为科特派考评管理的有效性建立保障。对签约服务期间科特派提供服务的时效性、经济型及规范性等进行积分制激励,并采取优胜劣汰考核管理,最大程度鼓舞科特派群体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通过述职、测评、实地考察和成果转化等方式,对团队科特派服务期间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科特派,在各级各类表彰中给与通报肯定。每年从领办及参办企业、项目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队伍中,评选一批“明星科特派”,增强其引领示范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持续不断深入推进科特派服务新机制,及时跟进、把控、反馈和优化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不作为及推诿扯皮现象给予严肃处理。有关媒体应对引领示范的科特派工作团队开展重点宣传,以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生态氛围。牵头成立科特派协会,开展志愿技术服务、技术需求匹配、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工作。通过征集、评选、特邀等形式组建科特派专家工作委员会,定期就科特派工作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进行交流和研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科特派的技术引领和示范支撑,推动科特派从单向独立的服务模式向着组团联动、双融双创的新机制转型升级,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特派员下沉服务一线,了解产业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