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贝类养殖防灾减灾管理探讨

2022-10-14 11:44唐玉光
水产养殖 2022年9期
关键词:贝类水体灾害

唐玉光

(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2700)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攀升,“温室效应”愈加显著。与此同时,地球遭遇的极端天气频率也开始逐步增加。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我国渔业生产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水产养殖受灾尤其严重。据统计,2020 年我国因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而造成渔业水产品及其设施损失或损毁,受灾面积达80.9 h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2.0 亿元。此外,我国海水养殖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敌害生物暴发、养殖病害频发等灾害和威胁,亟须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保障养殖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池塘养殖是海水养殖产业中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2020 年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量达257.4 万t,仅次于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种类主要为虾、参、蛤、蟹,而池塘贝类养殖成为近些年来海水养殖的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愈加受养殖户青睐。池塘贝类养殖种类主要有缢蛏、硬壳蛤、波纹巴非蛤等,主要养殖方式为虾贝混养,突出优势在于产量大、存活率高、价格稳定等。其中,缢蛏和硬壳蛤养殖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逐渐兴起。因此,了解池塘贝类养殖潜在灾害类型,掌握相关防灾减灾技术,对于池塘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灾害类型

1.1 气候灾害

为气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寒潮、洪涝、风暴潮等。寒潮易造成养殖水体的温度急剧降低,对嗜高温或狭温养殖品种产生威胁;洪涝会引起水体盐度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超出养殖品种耐受性,导致其大规模死亡;风暴潮通常伴随大范围大风降温、强对流天气以及海水异常升降,造成养殖水环境不稳定,同时损害养殖设施,影响池塘贝类养殖正常开展。

1.2 生物灾害

池塘养殖最易发的致灾生物包括赤潮、褐潮、浒苔等。主要源于水温回升或持续高温时,水体中有害甲藻等藻类的暴发,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初级生产力水平随之发生改变,同时引发饵料生物匮乏、水体缺氧等,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化。此外,海水池塘贝类养殖面临污损生物暴发和潜在外来生物入侵等灾害威胁,但影响尚不显著。

1.3 环境灾害

主要为尚未构成气候灾害的气象条件导致的养殖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异常,同时包括池塘底质环境恶化等现象,是池塘养殖最为普遍的灾害类型。

2 灾害预警与防范

2.1 加强防范

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预报,科学分析气象灾害对池塘贝类养殖的影响,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开展池塘堤坝、进排水渠道、增氧机等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加盖池塘网盖或围栏设施;对于地势较低洼处的池塘养殖区,增挖进排水沟道,保持进排水畅通;对增氧、排水设备保养进行维护,配备应急供电机组,准备防灾物资;加强巡视,每天早晚巡视池塘,查看池塘状态,移除杂物。

2.2 水质调控

每日监测池塘水体温度和盐度,并及时调整至养殖品种生长最适温度、盐度;监测池塘水质、水色、溶解氧,池水透明度以30~40 cm 为佳;进水口布设单层或多层0.3~0.4 mm 孔径过滤网,及时清理网上杂物,保持进排水路通畅。

2.3 底质改良

放苗前应对旧池底质修复、改良,包括清淤、排干水后晒池、翻耕整埕等,减小底泥中硫化物的毒性;根据混养生物习性更改、调整池底地貌;采用生石灰(每667 m60~80 kg)或漂白粉(质量分数为60×10)全池消毒杀菌。

2.4 科学养殖

制定科学养殖计划,合理安排养殖周期,控制养殖密度;引进水产良种,提高养殖品种抗病、抗逆能力,开展虾贝混养、蟹贝混养等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增强水体抗风险能力。

3 灾害期间管理办法

3.1 寒潮

寒潮来之前,加大进水量,提升池塘水位至0.5 m以上;寒潮期间适当换水,补充新水,增强水体流动性,防止产生冰冻。

3.2 洪涝

洪涝发生时,海水池塘水体盐度大幅降低,此时应排出表层低浓度盐水,同时加大换水量,增加新水。

3.3 风暴潮

加固养殖设施设备,每日巡池,如遇设施破损,及时修复。

3.4 赤潮和褐潮

遇赤潮和褐潮时,关闭闸门,避免水体交换;如池内已有赤潮或褐潮,应在晴朗天气09:00 左右,用捞网移除大部分的赤潮或褐潮,其后,对潮水严重区域泼洒有毒药物(如硫酸铜)(具体用量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杀灭;如恰逢阴雨天气,则用潜水泵,将赤潮或褐潮密集区域水体抽出,后用药物作适当处理。

3.5 浒苔

浒苔是近些年来黄海沿岸夏季暴发的灾害生物。遇浒苔暴发时,应关闭闸门,停止进排水;如池内已有浒苔,应及时在大潮期间排干塘水,将浒苔耙散清除,添加过滤后的新水,防止池内水面被浒苔长时间侵占。

3.6 水体缺氧

持续高温天气易造成池塘水体缺氧,此时应开启或增加增氧设备,加大纳潮量,必要时搭盖遮阳网。

3.7 水质恶化

当发现池塘水体颜色改变或闻到腥臭气味时,应及时使用生态制剂或微生物制剂(具体用量按产品说明书规定)改良水质,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必要时使用茶籽饼或药物(具体用量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全池消毒。

4 灾后管理

(1)调查、统计受灾情况,及时向政府部门上报受灾信息。(2)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和灾后复产工作,抓紧修复池塘和各种设施,迅速恢复正常的养殖生产。(3)调节池塘水位,如水位过高,应适当降低水位至正常水平。(4)调节水质,对塘水变清的池塘,可施用生物肥、复合肥料等肥水,保持池塘足够的饵料生物;对水体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具体用量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等进行调水,同时开启增氧机,避免缺氧。(5)及时清理死亡生物,防止坏水,减少病原传播。

5 结语

相较于滩涂养殖,海水池塘贝类养殖在水质、种质方面易于调控,便于管理,因此遭受灾害风险较低。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沿海极端天气频发,池塘养殖亦无绝对安全之地。在灾害面前,池塘贝类养殖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患于未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贝类水体灾害
“长”出来的珍宝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吃扇贝要去肠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