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黔东南州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思考

2022-10-13 02:12杨东升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预警攻坚

杨东升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一、问题提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东南部云贵高原向丘陵盆地过渡地带,面积3.03 万平方公里。区内岩溶、剥蚀和侵蚀地貌广布,自然灾害频发,户籍人口488.65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81.7%(其中苗族和侗族分别占43.4%和30.5%),[1]是全国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苗、侗民族原生态文化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全面脱贫前,区内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黔东南州在中央、省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州人民多年来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彻底摘掉了多年来绝对贫困的帽子。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黔东南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广大扶贫干部长期深入一线,依靠广大乡村群众的不懈努力取得的。虽然,在长期的扶贫中,黔东南州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资源开发得到了发展,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医疗卫生特别是大病救助得到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然而,黔东南州脱贫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自然条件依然严峻,因灾因病或产业波动返贫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是今后黔东南州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即必须做到“四个不摘”,才能确保扶贫成果巩固,才能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党中央决定在脱贫目标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调整帮扶举措,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统筹安排。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巩固黔东南州脱贫成果和实现黔东南州乡村振兴进行思考。

二、黔东南州脱贫返贫风险

(一)贫困指标及其含义

2020年,黔东南州实现了全面脱贫,这是黔东南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脱贫判定主要是基于经济指标,即贫困线标准作出的。贫困线是一定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亦称贫困标准。我国贫困标准以农户人均年纯收入进行划线,亦称贫困线。

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一般认为,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收入无法满足生存需要造成的,是基于物质匮乏作出的判断;而相对贫困则基于当前条件下,无法满足人最基本的正常发展需要作出的判断。相对贫困“多采用社会财富集中程度和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以及选取居民收入中位数的响应比例”进行测度[2]369,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相对贫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发生。总体来说,绝对贫困是生存问题,相对贫困是发展问题。这里提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目的在于明确我国的脱贫攻坚是解决生存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发展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指标也是不断提高的。我国2008 年以前,设定有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两个标准。1986 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为206 元、2007年为785 元;2000 年的低收入标准为865 元、2007 年底为1 067 元。2008 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为1 067 元。2011 年以后则以2011 年2 300 元不变价为基准进行推算得出的,“以此计算2014-2020 年贫困标准依次为2 800 元、2 968 元、3 146 元、3 335 元、3 535 元、3 747 元和4 000 元。”[2]369

由此可见,贫困线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断提高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天脱贫,就大功告成,一劳永逸了。要知道,我们的脱贫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实现的,扶贫成果是很脆弱的,一旦资金和人力撤出,乡村振兴又没有衔接好,就有返贫的危险。

(二)返贫类型及原因

返贫是指已经脱贫人口重新返回贫困状态的现象。从成因看,返贫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因病残返贫

农村在扶贫过程中,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农村脱贫人口文化水平低,健康意识淡薄,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大病来临,不仅丧失劳力,减少收入,同时还需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此外,有些因病致残的家庭,由于残疾人需要照顾和治疗,不仅弱化了家庭劳动力,同时还需支付医疗费用,导致返贫。这种情况在黔东南偏远山区尤其突出,许多刚刚脱贫的农民,由于资金积累不厚,加上交通不便,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造成小病变大病、重病,甚至致残,导致治疗成本增加和返贫。

2.因灾返贫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难以预测等特点,对黔东南州贫困山区影响较大。一方面,黔东南州地处高原、丘陵过渡地带,岩溶、剥蚀和侵蚀地貌广布,自然灾害频发,崩塌、泥石流经常发生。另一方面,黔东南州贫困山区多为民族传统村落,以木质建筑为主,火灾隐患较大,不时发生火灾。贫困山区自然灾害监测能力和抗灾能力较弱,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家破人亡,导致返贫。

3.因教返贫

黔东南州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很大一部分收入源于青壮年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且十分有限。义务教育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扶贫工作中,国家大力推行教育扶贫,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不仅免交杂费、书费,而且还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高中和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不再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优惠政策,一旦学生考上高中和大学,家庭就要支付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给刚刚脱贫的农村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仅靠山区微薄经济和部分外出务工收入难以为继,甚至不堪重负,导致返贫。

4.因技返贫

黔东南州靠外出务工脱贫的农民,由于历史原因,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较高,高中学历较少,大学学历更少,导致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都普遍偏低。这些低学历的劳动力,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弱,不能胜任新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工作,仅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且不稳定的工作。一旦产业技术革新,往往就被淘汰。被淘汰的这部分外出农民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收入,导致返贫。

5.因政策返贫

黔东南州已脱贫的农民,部分是依靠国家的政策扶贫实现的。扶贫政策是指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国家政策。扶贫政策在帮扶贫困户或贫困地区脱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给贫困地区带来了政策导向,同时还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因此,靠政策实现脱贫的农民往往收入不稳定,一旦政策变动或政策支持力度下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就会产生波动或下降,存在返贫风险。

6.因懒惰返贫

黔东南州已脱贫的农民,有的是靠国家直接支持实现的。虽然这部分脱贫农民人数很少,但确实存在。他们往往安于现状,穷不思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贪图享乐,“等、靠、要”思想严重,奋斗动力不足。虽然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勉强脱贫,但脱贫质量不高,脱贫成果不稳定,一旦国家支持力度减弱,极易返贫。

7.因陋习返贫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素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称,享有“百节之乡”“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美誉,但不可否认,这些民族文化中,也夹杂着许多陈规陋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生活的不断繁荣,在各种民族节日庆典中,许多参加文化活动的村民,往往比吃穿,赛富贵,不惜花费重金购置银饰和服饰,以示荣耀,导致家中积蓄少,抗贫能力弱。此外,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向来热情好客,无论请客送礼或是红白喜事,往往讲排场,论攀比,客来风光,得了面子,却空了袋子,导致返贫。

事实上,返贫风险除与国家经济、政治有关外,还与脱贫户的家庭资产存量,社会资源丰度有关。若家庭资产存量低,当遇到返贫风险时,抵御能力就弱,贫困特征突出,求助需要强烈。若家庭资产存量丰厚,社会资源广泛,遇到返贫风险时,可依托资产和社会资源救助,抵御风险能力相对就强,返贫现象不明显。

三、黔东南州脱贫成果巩固

我国农村实现全面脱贫后,工作重心已转移到乡村振兴上。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是目前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工作。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众多,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原因,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果不稳定。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首先必须做好返贫预警监测,及时干预,才能防止返贫。

(一)构建脱贫返贫预警机制

返贫预警机制就是按返贫分级预警指标设定,通过对脱贫户实施动态监测和返贫风险评估分析,触线预警,政府干预,达到返贫控制的目的一整套机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

返贫预警机制具有科学的逻辑程序。它将返贫控制置于返贫发生之前,通过监测脱贫户经济、社会等动态指标的变化,进行返贫风险评估分析与预判,设立警戒点,触点预警,实现返贫之前“触点”控制与干预。政府根据返贫风险等级、原因、类型,组织协调各种资源,进行有力控制,防止返贫发生。这种返贫预警机制的构建,对巩固扶贫成果,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脱贫返贫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脱贫返贫预警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返贫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3 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要求,“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因此,建立脱贫返贫监测机制非常重要。要做到脱贫返贫预警,则必须建立一套预防返贫的指标体系。

指标是衡量事物的标准,通常用数据表达。导致贫困的原因较多,在预防返贫指标的设立上,采用单一的收入指标无法监测脱贫户的返贫问题,必须采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因此,建立预防返贫指标体系必须对各种返贫因素设立标准,构建指标数据关联关系,即建立预防返贫指标体系。

我国脱贫的判定标准是农户的人均年纯收入是否达到贫困线及以上,是否实现了“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就2020年来说,贫困户的脱贫标准就是要求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 000 元左右,并且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3+1”饮水安全)有保障,才能申请退出和宣布退出贫困户系列。从这些指标来看,脱贫指标主要侧重于经济指标,也涉及“两个不愁、三个保障”等一些社会指标。

关于预防返贫指标体系如何确立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可谓众说纷纭。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加强对全国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2020 年3 月20 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开发〔2020〕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监测对象和范围、监测程序和方法、落实帮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监测对象和范围:监测对象,以家庭为单位,主要监测脱贫户中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户。监测范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黔东南州2020 年为4 000 元/人左右)1.5 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引发的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减少的家庭。

监测程序和方法:以县级为单位,通过农户自行申报、乡村干部深入走访和排查、相关部门进行筛查和预警等途径,由县级相关部门确定并录入监测系统,实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落实帮扶措施:对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小额信贷,动员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帮扶其发展。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要积极加强技能培训,帮助就业或转移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要进一步强化“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奋斗动力不足,贪图享乐,“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监测对象,要加强扶志教育,引导他们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同时,鼓励监测对象购买保险,及时化解生活和生产风险。

由此可见,预防返贫指标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返贫问题为导向,以返贫原因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构建返贫多指标体系,动态监测脱贫户各指标数据的变化,做到实时监控,触线预警,确保管理前置,主动防控。

(三)做好数据采集

返贫预警的基础在于数据采集与监测。数据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预警监测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做好脱贫户动态数据采集。脱贫户动态数据采集涉及脱贫户的生产与生活,收入与支出等方方面面。因此,数据采集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充分性,才有利于动态监测的定量分析与评估,才能对返贫风险作出科学的预判与预警,才有利于政府的决策与防控。

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数据采集上,要结合各地实际,以家庭为单位,重点监测脱贫户、边缘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以及因病、因学、因残、因失业、因灾、因技、因政策、因懒惰、因陋习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脱贫家庭。通过实行农户申报、干部走访排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方面,许多地方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摸索出了很多有益的做法。比如江西省靖安县为随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制定了《靖安县“月常态、六必到”工作制度》,建立了“月常态、六必到”等监测机制,要求帮扶干部每月入户采集贫困户的收入与支出等六个方面的动态变化,按月录入国扶系统,同时建立“数据共享”联合比对监测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动态监测到位。[3]甘肃省则采取紧盯重点,监测对象广覆盖、无死角的办法,联合7个部门对脱贫户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与指标数据对比打分,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预警级别。级别越高,需求救助越强。在应对问题上,根据分级预警,实行分类管理,限时救助,大大提高了政府防控能力和工作效率。[4]

可见,要做好脱贫户返贫预警,动态数据采集是基础,因此,在脱贫返贫监测预警中,必须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导意见》为指导,做好脱贫户的动态数据采集。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返贫数据处理和预警防控

脱贫返贫预警可用传统方法,也可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预判。传统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观察法、样本法等,但往往有效率低,周期长,反馈慢,应对处理不及时等缺点。利用现代技术,即大数据技术则可高效、快捷完成这一任务。

大数据技术具有将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用以揭示某个方面相关模式和趋势的能力,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分析快,时效强、价值大等特点。

今天,贵州及其黔东南州利用大数据进行脱贫返贫预警监测是可行的。贵州大数据发展较早,2012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标志着贵州大数据发展的开始。2015年,工信部批准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发展集聚区“落户”贵州。2016年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5]贵州大数据的发展,为黔东南州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返贫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事实上,贵州省在精准扶贫中,利用“精准扶贫云”系统,将住建、民政、教育、人社、国土、水利、农社、林业等19个部门的相关数据互联共享[6],实时记录和监测贫困户数据的动态变化,这实际上就是使用大数据进行的统计和测算。

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返贫预警机制,并根据监测数据设置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触点)四级预警。政府应在各级预警中有相应的预案,做到触点反应,迅速干预,处置前移,高效防控。利用大数据技术防控脱贫返贫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政府主动防控

政府要根据返贫预警信息,快速反应,精准施策,主动防控。

1.全面监测,反馈快捷,责任到人。在主动防控中,政府要实行县、乡、村三级监测责任制,无论是数据采集,信息汇总、上报、录入,都必须责任到人,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触点预警,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返贫风险。为确保监控到位,防控有力,政府必须实行责任追究。不管哪一级,什么人在返贫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出问题都必须一问到底。对监测不力,防控不到位,不积极不主动,敷衍了事者,无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实行责任追究。

2.分门别类,精准施策,高效防控。返贫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是长期性的,应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做到高效防控。

暂时性返贫主要是突发事件引起的,如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市场波动等因素引起的。对于暂时性返贫要采取果断、快捷的应对措施,决不允许懈怠的情况发生。因为突发事件难以预测,造成损失往往较大,容易造成人员恐慌,短时间内“两不愁、三保障”难以为继。针对因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引起的返贫,政府除了予以及时救助外,还可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救助,发挥好临时救助的作用,积极引导返贫户克服困难,逐步走出困境。对于因产业发展技术问题或者因市场因素导致亏损,出现返贫的,政府必须加大支持力度,从资金和技术予以支持,同时鼓励返贫户参与保险,构建多层面、全方位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范围,不断提高返贫户抵御突发性返贫风险的能力。在返贫风险发生后,要确保理赔资金及时足额赔付到位,有效防止返贫发生。

长期返贫风险主要是指脱贫户自身脱贫能力弱,其脱贫主要得益于外部(政策、资金、技术)的大力助扶,如果外部扶持力度减弱,则存在返贫风险。这类贫困户主要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他们往往因病、因技、因劳力、因资金、因环境,甚至因懒惰而产生贫困。这类贫困户政府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要求,与乡村振兴一起统筹安排。[7]

3.强化制度保障,保持政策稳定。对因病、因技、因劳力引发的返贫风险,要“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因病存在返贫风险的,要深化和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要加强疾病防控宣传,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要组织优质医疗资源巡回农村服务,把存在因病返贫风险的贫困户纳入村级卫生院的服务对象,使病人得到及时便利的医疗救助。对因技存在返贫风险的,要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劳动效率,增加收入,降低因技返贫风险。对丧失劳动能力存在返贫风险的,政府应直接兜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扶志激励,形成向上氛围。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靠、要”的脱贫返贫风险户,要加强激励引导,通过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脱贫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也可通过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他们就业。还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标语等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劳动致富光荣,懒惰庸俗可耻的氛围,提高他们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防止脱贫返贫。

四、黔东南州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即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

为了做好脱贫成果巩固,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21 年2 月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2 月25 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以上这些,标志着国家的农村工作已发生重大改变,由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是由国务院扶贫办改组而来的,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返贫,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各地也纷纷对原来扶贫办进行改组,成立了相应的各级地方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既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1.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

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两个一百年”中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2020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8]。2021年6月1日,我国首部关于“乡村振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生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以及各相关部门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振兴全面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9]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决定。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乡村振兴是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2.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贫困山区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历史转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谋划与战术设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高瞻远瞩,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0]。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振兴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和指示,深刻论述了乡村振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乡村”和“怎样建设乡村”等乡村振兴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3.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区位等原因,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前期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 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果没有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乡村振兴是增强乡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少数民族多分布于边远落后的边疆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感的构建。乡村振兴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保护、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乡村现代化治理水平,缩小地区、民族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与矛盾,有利于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

由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策反的地区。国外敌对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利用少数民族部分成员对国家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不够强等情况,煽动他们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乡村振兴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在经济和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二)乡村振兴措施

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乡村振兴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辉煌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 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 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 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能否顺利推进和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与农村基层党建分不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聚人心、察民意、集民智、合民力方面起到领导和核心作用,是自觉联系村民、团结村民、服务村民、推动乡村改革、维护和执行惠农政策的坚决执行者和实践者。因此,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绝对领导,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有利于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2021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全面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取得乡村振兴全面胜利,黔东南州的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2.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和机制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基础、承接与发展的逻辑递进关系。脱贫攻坚的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农村工作重心已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在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问题上,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为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不摘”要求。经过脱贫攻坚之后,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获得了较大改善。在政策和机制上,如何用好“四个不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做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在政策衔接上,要结合工作实际注意借鉴和创新。一方面,黔东南州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对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政策。这些政策有些对乡村振兴仍起作用,或者说具有借鉴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是脱贫后国家实施的又一重大战略,发展条件较脱贫攻坚有了重大改善,发展平台和要求也更高了,必须有新的政策来引领。因此,要做好黔东南州乡村振兴政策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必须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必须基于脱贫攻坚基础,必须是脱贫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在机制衔接上,要借鉴脱贫攻坚有效的工作机制,针对乡村振兴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如,黔东南州在扶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形成的深入基层,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等等,对乡村振兴仍有借鉴作用。应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乡村振兴科学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做好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的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协调发展。

3.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产业发展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可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

黔东南州山地较多,石漠化严重,经济单一,多以第一产业为主。长期以来,受山地地形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引进外来企业比较困难。这是造成黔东南州乡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黔东南州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短板。黔东南州要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利用扶贫攻坚成果,加快产业发展。

在脱贫攻坚中,中央和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除了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还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扶持了一系列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21 年黔东南州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各项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新能源、新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获得较快增长,食品加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玻璃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双千工程”改造项目732个,引进优强企业612家,林下种养殖面积突破100万亩,高速公路里程占到全省的七分之一,农村公路改扩建6 971公里,都柳江航电工程建成投运,建成中小型水库35座,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30 户以上自然寨实现了4G 网络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等等。这些项目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助力贫困乡村脱贫致富,也将在后续的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乡村振兴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更高,必须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要取得新进展,获得新突破。因此,黔东南州要进一步利用当地优势或特色资源,加快产业升级与发展。

4.利用黔东南州“文化”和“生态”两个宝贝,发挥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文化”和“生态”是黔东南州具有独特优势的两大宝贝。黔东南州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利用“文化”和“生态”这两大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文化和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文化底蕴深厚,风情独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素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之称。

黔东南州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项(侗族大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 项72 处,有文物保护单位1 080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处),珍贵馆藏文物629 件(其中一级文物19 件),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 个、名镇2 个、名村7 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寨409个。黔东南州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台江等地的古生物化石群,榕江新石器时期遗址,锦屏出土的青铜兵器及生产工具,岑巩和镇远出土的战国前青铜甬钟,众多的摩崖石刻、碑记,富于民族特色的吊脚楼、鼓楼、花桥,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革命先驱龙大道故居和周达文故居等等。这些宝贵的文物充分展现了黔东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秀丽,喀斯特地貌广布,森林茂密,林木葱茏,素有“杉乡”“林海”之称;2019 年森林覆盖率67.98%,是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黔东南州生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3 623种,分属214科1 050属。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94科947属3 3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种45 属。境内有3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 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1个国家5A 级景区、15 个4A 级景区、57 个3A 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旅游地之一。

2021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十四五”时期,黔东南州要“大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快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因此,黔东南州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利用“文化”和“生态”两大宝贝,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

五、结语

2020 年,黔东南州在中央、省委和州委的领导下,通过广大扶贫干部和乡村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如期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黔东南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黔东南州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连片性差,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效率低,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此外,黔东南州由于经济不发达,总量小,实力弱,产业发展相当滞后,经济带动不强,导致脱贫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任务艰巨。

因此,在乡村振兴中,我们必须做好脱贫返贫预警监测,特别是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要求,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物质保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必须基于黔东南州的客观实际和资源优势,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文化”和“生态”两个宝贝,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改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黔东南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物质条件,促进乡村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预警攻坚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补妆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