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英,罗海平,施 洁
(1.深圳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深圳 518118;2.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31;3.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28)
乡村振兴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全面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揽“三农”工作的总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精神,开辟了一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重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竞争力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在某一特定期间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又是一个具有形成、保持、增强及衰退过程特征的动态的概念。农业竞争力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去量化农业竞争力,通过有形的数字去表示农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评价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定法,模糊三角法等。文章分别选择粮食产业和畜牧业对中部农业进行竞争力测度和评价,期望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可供政府进行决策参考的对策建议。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测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为考察一定要素投入下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采用了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模型设定如下:假设一组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DMU)的数目为n,每个DMU均有m个投入x和s个产出y。对第k个决策单元DMUk的第i个投入指标和第j个产出指标分别表示为xik(i=1,2,…,m)、yjk(j=1,2,…,s),其中 k∈K={1,2,…,n}。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可由以下规划的数学模型决定:
式中,θ为相对效率值,即粮食投入产出效率;λk为系数向量;si-,sj+分别为投入指标 xi和产出指标yj的松弛变量;ε是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 模型的最优解为 θ*,si-*,sj+*。 当 θ*=1,si-*=sj+*=0时,DMU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上,DEA有效;当 θ*=1,si-*和 sj+*不全为 0 时,DMU 为 DEA 弱有效;其他情况下,DEA无效。采用DEA模型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研究,DEA所得出的数值越高,反映效率就越高,达到1则为有效。
根据已有文献,文章选取2011-2017年中部地区六省的粮食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这四个投入指标分别是:土地投入、技术投入、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 (见表1)。文章中各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1 投入产出指标
文章采用Deap2.1软件,分别从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3 个角度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别进行己算。表2所示为中部六省的粮食生产效率。其中,纯技术效率(PTE)是指单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效率,规模效率(SE)则是由扩大规模而产生的效率,综合技术效率(TE)则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相乘结果[3]。
表2 2011—2017年中部地区六省的粮食生产效率
图1所示为中部六省的粮食生产效率比较。在2011-2017年间,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排名依次为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和山西,且排名相对稳定。具体来看,中部地区中只有河南省在2016年实现了DEA有效,其余省份没有达到过DEA有效状态。这显示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率,灌溉效率低,粮食生产技术有待提升。中部地区大多省份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因此效率提升较快,但山西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没有达到有效,说明山西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农田利用率较小。中部地区总体规模效率较好,粮食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2]。
图1 2011—2017年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效率
农业竞争力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实质是向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并能持续获得盈利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章分别采用粮食产业和畜牧业来进行竞争力测度和评价[5]。
2.1.1 指标体系分类
粮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显示性指标,表示粮食产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主要包括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等。另一类则是分析性指标,主要反映支撑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主要指标包括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资源和产业环境等。分析性指标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显示性指标。
2.1.2 指标体系设计
为体现可比性和公正性,所有指标除产业规模用总量数据外,其它指标均采用均量数据。指标体系分别由四个层次、三级指标构成:
(1)目标层次,代表“粮食产业竞争力”。
(2)分系统层次,分别是市场竞争力、资源要素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3)子系统层次,分别是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资源、资本投入、技术投入、科技水平和生态环境。
(4)指标层次,具体由18个指标构成。
2.1.3 指标说明
2.1.3.1 市场竞争力指标(显性竞争力指标)
市场竞争力用产业规模和产业经济效益进行测度。产业规模是评价粮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产业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形成规模效应和规模经济,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粮食产业规模选取了粮食总产量、粮食总产值和产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从[4]。需要说明的是,中部地区农业主要是以粮食产业为主,但各省统计年鉴和国家农业统计公报并没有单列粮食产业增加值这一项,因此选用不含林牧渔业的农业增加值来近似替代粮食产业增加值。
对于产业经济效益,用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粮食产量、农业产业增加值率三个指标进行测度。这三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2.1.3.2 资源要素竞争力指标 (潜在竞争力指标)
粮食的生产离不开水、土地、基础设施、资本等自然资源要素。因此选取了水资源数量、耕地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科技水平等来反映粮食产业资源要素状况。
考虑到目前中部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还是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土地不是集中使用。因此采用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和平均每百亩耕地用水量两个平均值指标来反映粮食产业资源占有情况。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另外,粮食生产还离不开必要的资本投入。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来反映农业资本投入情况,即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及提高粮食生产自动化、集约化水平。这里选取农业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两个指标来反映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选取单位化肥使用量和单位农药施用量两个指标来反映粮食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问题[6]。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单位耕地农业机械化率来测度;水利化程度用粮食作物有效灌溉率来测度。以上四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水平是反映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改进种植技术、培育农业新品种,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人力资本质量和种植业良种覆盖率来反映农业科技水平,其中人力资本质量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影响。选取森林覆盖率、受灾面积和除涝面积三个指标测度粮食产业的生态环境。
2.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文章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模型设定如下,假定地区数量为m,指标数量为n,用Aij表示第i个对象第j个指标的数据大小。为排除各项指标不同量纲的影响,必须首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同量纲的数值。熵权法的处理过程为:
表3所示为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得到的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表3 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值
2.2.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含义不同,量纲也不统一,因此无法对各指标得分直接进行加权汇总。需要先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为避免出现0等标准化极值数据,采用比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某一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原始值,xmax为指标最大原始值,xmin为指标的最小原始值。
2.2.3 评价模型
2.2.3.1 横向评价模型
根据粮食产业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层次,可以构建如下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其中,F为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F越大说明产业竞争力越强;fk为一级指标(显示竞争力、要素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权重;wki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aij为第i个二级指标中第j个三级指标的权重;Xij第i个二级指标中第j个三级指标的标准化值[7]。
通过模型计算出某年度不同省份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可对同一年度中部地区不同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发现省际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2.2.3.2 纵向评价模型
竞争力横向评价模型无法反映同一省份不同年度竞争力综合指数及各指标变化情况,即无法反映纵向变化情况。为此,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各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纵向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是一种适用于指标纵向比较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指标赋以权重值来实现具体指标量化评价,以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第t年经标准化处理后的观测值;Xi,t-1为第i项指标第t-1年标准化观测值;Xi,2015为第i项指标2015年标准化观测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Mt为第t年某一地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相对2015年的增长值,也称为相对指数,Mt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第t年粮食产业竞争力相对于2015年增长越快。It为第t年粮食产业竞争力较上一年(即第t-1年)的增长指数,It越大,表明较上一年增长越快。
纵向评价模型以2015年中部各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值为基准值,基数为100。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加权汇总,分别计算出不同年份粮食产业竞争力相对2015年的增长指数及相对上一年的增长指数,用以实证分析各指标及竞争力综合指数的纵向变化情况。
2.2.4 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2.2.4.1 横向评价结果分析
表4所示为2017年中部六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变动。根据排名,可以看出2017年中部六省粮食产业竞争力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从排名变动来看,山西省较2016年下降3个位次;湖南、湖北、安徽上升1个位次;江西和河南没有变化。
表4 2017年中部六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
山西省以47.60分位居中部末位,与其他省份差距不大。山西省的市场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样位于中部第六,可以看出山西省生产效益较低,规模较小,导致综合竞争力较弱。但资源竞争力排名中部第一,资源存储能力较强。
安徽省以61.87分位居中部第二,排名较2016年无变化。其中粮食作物总产量、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等指标属于中部前列水平,是安徽省总竞争力排名第二的重要原因。
江西省以52.59分位居中部第五,排名较2016年上升一位。江西省虽然单位耕地用水量、农业机械化率、良种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等资源要素指标及环境指标表现较好,但产业规模小、产业效益一般。整体而言,江西省粮食产业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
河南省以67.64分位居中部第一,排名较2016年无变化。河南省在粮食作物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产业增加值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上占据较高位置。产业规模在中部地区占极大优势,经济效益表现同样较好。但森林覆盖率较低,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8]。
湖北省以55.35分位居中部第四,排名较2016年上升一位。湖北省与后两位的江西、山西省的差距较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湖北省在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增加值率、有效灌溉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上表现较好,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农作物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湖南省以56.55分位居中部第三,排名较2016年上升一位。湖南在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增加值等相关产业规模指标以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值率等相关效益指标上分别表现较好。总体而言,湖南省产业资源和产业发展环境均属于中部中游水平,粮食产业竞争力各指标呈现均衡发展的特点。
2.2.4.2 纵向评价结果分析
总的来说,中部地区整体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竞争力有所下降,产业资源、要素投入和生态环境竞争力有所上升,各省具体分析如下。
山西省:2017年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位居中部后列,与2015年相比指数有所下降。2015-2016年,综合指数从基期值的100增至103.157,增长率为 3.16%,但2017年降至91.941,下降了8.06%。其中反映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规模、产业效益指标也都呈现出下降趋势,2015-2017年分别下降了5.12%和3.56%;反映产业资源要素竞争力的产业资源、产业技术投入、产业科技水平指数分别增长了0.54%、1.78%、1.73%,但资本投入降低了66.04%;产业环境指数增长了2.61%。可以看出山西省粮食产业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在产业效益、产业规模和资本投入方面有所下降。
安徽省:2017年安徽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相较2015年有所增长,由基期值100增长至103.524,两年间增长了3.52%,但增长速度相对中部其他省份较慢。其中产业规模增长了5.59%;产业资源、技术水平分别增长了5.97%、10.02%;产业环境指数增长了10.67%,增速较快。因此安徽省产业效益、资本投入、科技水平还有待加强。
江西省:2017年江西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相较2015年有大幅增长,由基期值100增长至106.382,两年间增长了6.38%,增长速度位居中部第四。其中产业规模、产业效益指数分别增长5.15%、5.55%;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分别增长了19.38%、8.96%、1.71%;产业环境指数增长了2.2%。各指标之间的增速差别较大,增长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和资本投入上,相比之下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科技水平提高较慢,科学技术甚至出现负增长。
河南省:2017年河南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增长速度同样位居中部第一,两年间增长了8.67%。其中产业规模、产业效益指数分别增长2.69%、0.41%;产业资源、技术投入指数分别增长了0.92%、5.3%;资本投入增长了55.49%,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生态环境呈现出负增长。
湖北省:2017年湖北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相较2015年有一定增长,由基期值100增长至107.789,两年间增长了7.79%,增长速度位居中部第二。其中产业规模指数增长2.7%;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增长较快,增长率分别为26.41%,25.23%;产业资源、科技水平和环境指数分别增长了1.32%、0.02%、3.75%;产业效益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9.32%。可见湖北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依赖技术投入和资本积累。
湖南省:2017年湖南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相较2015年增长较快,由基期值100增长至107.129,两年间增长了7.13%,增长速度为中部第三。其中资本投入、产业资源、科技水平指数分别增长了1.55%、67.38%、1.42%;产业效益和产业规模呈现负增长。可见湖南省粮食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增长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增加、产业资源增多和科技水平提升。
畜牧业竞争力是指能向市场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畜产品,并促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竞争力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提高农民收入。
基于产业竞争力内涵和畜牧业特征,依照数据可获得性及相关性原则,选取了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组成畜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9]。具体指标见表5所示。
表5 中部六省畜牧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1.1 市场竞争力指标
如表6,市场竞争力指标主要包括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上述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表6 2017年中部六省畜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
3.1.2 资源要素竞争力指标
如表6,资源要素竞争力指标主要包括畜牧业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和科技水平三个指标。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一样选取人均受教育年限和畜牧业良种覆盖率指标来反映畜牧业科技水平[10]。
3.1.3 畜牧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3.1.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熵权法确定畜牧业评价指标权重。
3.1.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的单位不一致,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才能得到标准化数据,采用比重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3.1.3.3 评价模型
畜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层次同粮食产业竞争力指标设置保持一致。因此文章构建的畜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各变量值含义同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一致。
3.1.4 畜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指标数据主要来自2018年中部六省的统计年鉴和《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其中部分数据经过作者计算整理得到。利用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中部六省2017年畜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及排名情况见表6。
2017年中部六省畜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依次为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山西,排名与2016年相比没有变化。市场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与2016年相比同样没有变化。资源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其中湖北省排名上升1位,湖南省上升2位,江西省下降1位,山西省下降2位。对中部六省畜牧业竞争力的具体分析如下。
山西省以37.35分位居中部末位,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山西省畜牧业竞争力排名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产业基本相同,即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不佳。但山西省在牧草地面积及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反映产业资源的指标上表现较好。
安徽省以51.20分位居中部第五。排名落后的主要原因同山西省一样是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经济效益不高。安徽省在反映产业资源的牧草地面积、水资源总量、森林覆盖率及产业环境等指标上表现较差,属于中部下游水平,因此综合总得分较低。
河南省以67.08分位居中部第一。河南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畜牧业总产值、肉类总产量、畜牧业增加值等这些可以反映产业规模的指标表现良好,远超中部其他省份。河南省畜牧业增加值率较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较好,因此综合总得分最高。
江西省以53.48分位居中部第四。江西省与处于第二位的湖南省和第三位的湖北省差距较小。其中水资源拥有量、森林覆盖率、畜牧业增加值率等反映产业资源和效益的指标表现较好,而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肉类产量甚至位居中部第一,但产业规模不大。
湖南省以65.12分位居中部第二。湖南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畜牧业规模较大,2017年湖南的畜牧业总产值仅次于河南省。但是,湖南反映产业经济效益的畜牧业增加值率指标表现一般,产业资源和环境也有待改善。
湖北省以57.89分位居中部第三。湖北省畜牧业总产值、畜牧业增加值等产业规模指标值及畜牧业增加值率等产业经济效益指标值位居中部前列。尽管水资源拥有量排名中部第一,但湖北省发展畜牧业的产业资源较为缺乏。
近年来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虽有所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且不同省份之间产业竞争力差异也较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中之重。对于农业而言,中部地区应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国重要的粮食产业基地、原材料加工基地的地位。
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环境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土壤和载体。优良的环境具有 “洼地效应”,能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汇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中部地区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来提高农业竞争力。
4.1.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部地区应先行一步抓好农业产业的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农业经济活动,要一律取消行政审批;二是除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生态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之外,企业投资的农业项目应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要减少审批权限;三是对暂予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优化重组,减少审批流程与环节,实施并行、协同式审批和一站式审批;四是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应全部放置互联网上进行,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服务企业上,政府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标准的制定,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总的来说,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企业微观事务的管理,尤其是要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
4.1.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中部地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科学、公正、可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评价与监督,优化政务环境。二是改善农业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咨询、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和规范各类产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建设,完善“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此培育和建立为农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人员招聘、人才培训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三是优化法制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农业企业征信系统,提高信用水平和法制意识,规范农业市场交易行为,以此整顿农业产业秩序,维护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农业布局是农业产业形态和空间组织的统一,是区域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的农业布局可有效构建不同区域间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关系,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单个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特殊组织形态,有利于企业间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及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代表了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中部地区应根据各自农业基础和区域特色,优化农业布局,并依靠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态提高农业竞争力。
4.2.1 优化农业布局。中部地区应根据各自的农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有针对性地对农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加快农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通过经济、行政等手段有步骤地将城区原有企业全部向产业园区搬迁,新建企业则一律落户于产业园,避免企业在空间上过度分散。二是要做好区域农业布局的规划设计。对现有的各类产业园区进行有效整合,确认各地农业发展的重点,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要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投入、减税退税、扩大对外开放等方式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
4.2.2 引进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及形成的关键。中部地区应根据现有农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招商、特色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的跨国公司、中央企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强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保障,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并购重组和品牌整合。
4.2.3 延伸完善农业产业链。产业链条的完善对于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首先,积极引进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给予其在资金、场地、人员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其次,通过政府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支持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本地优良农业企业,与周边地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合作。最后优先向农业产业配置资源,为重点企业提供配套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巩固强化重点企业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增强产业链条的稳固性。
4.2.4 加强产业集群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建设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检疫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中心)。加大产业园区公租房、标准厂房、仓储设施、专业市场、会展中心建设力度,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以提升产业园区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和服务能力。
农业不是作为一个孤立体系来运转的,经济系统中的所有其他产业都与农业密不可分。因此,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1]。当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依然呈现出重工业化的特点,尤其是重工业的比重偏高,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不高。受此产业结构的影响,中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较大,威胁到粮食生产的同时也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中部地区应根据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3.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中部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形成“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改进传统农业应该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推动附加值低的传统农业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高端转变[12]。同时中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矿产资源、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4.3.2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部地区如何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关键是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和流程的应用、渗透和融合。首先,应该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产学研平台,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争取突破关键领域技术和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业支撑。其次,应该在农业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要逐步实现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在区域、行业、企业等层面的深度融合。
4.3.3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部地区应遵循“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基础较好、发展较为成熟的支柱性产业在生产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水平,打造具有区域特点、差异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农业而言,要遵循优质、高产、生态化的生产模式,要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促进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植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生产和品牌化经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中部地区应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4.4.1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要逐步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体制机制;二要逐步健全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技术创新机制,并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三是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要素向产业和企业集聚的科技资源分配机制,改革原有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科技经费、项目分配和科技成果评价体制;四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鼓励技术和创新要素通过股权等参与收益分配。
4.4.2 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一要完善产学研对接合作机制,加快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协同创新实体;二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要鼓励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四是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建立健全支持企业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
4.4.3 加大产业的科技投入。总体而言,中部地区应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政府应该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例如以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投入采取据实扣除和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就农业发展来说,要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提高中部地区农业种植、养殖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13]。
4.4.4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一要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二要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体制机制;三要逐步发展技术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应用化;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等。
4.4.5 加快人才队伍引进。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技能培训、专业知识讲授,专家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二是优化人才政策实施,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政策实施监管,给予人才足够优厚的条件,切实解决人才衣食住行问题;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精尖技术人才,允许主要研发人员拥有股权;四是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国内外人才或科研团队,增强企业创新力度,加快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五是政府应推动建立重点产业的院士工作站,实现院士与企业的良好对接;六是做好重点项目人才服务工作,建立高层次人才社会服务化体系,积极开展网上人才交流平台的建设,打造虚拟市场和现实市场互补的全方位人才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竞争力评价中以资源环境指标来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部地区应大力推广环保、节能、低碳的先进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同时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和循环观念,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推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14]。
4.5.1 要坚持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一是要大力发展特种水产、特色果业、有机绿茶、无公害蔬菜等绿色生态农业,要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猪-沼-果”、发酵床养猪等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和水产健康养殖模式[15];二是要继续实施绿色植保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要积极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要大力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技术,进一步推行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技术;三是要逐步加强农村农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农村清洁工程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要建设生产、生活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居住环境。
4.5.2 要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跨界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并且要严格执行重大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二是逐渐建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和监管机制;三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约束作用;四是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产业效益评估与核算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五是要开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水、湿地、森林等资源价值的生产核算,要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等指标进一步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4.5.3 提升技术,拓宽农业经营规模,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一是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来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16];二是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发展精准灌溉模式以提升有效农田灌溉;三是推动良种培育,提升单产,可以采取 “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稻鳖共生”等新型种植模式,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四是采取企业与农户合作、“互联网+”平台等形式拓宽农民经营渠道。
4.6.1 增强政策稳定性。政府政策的颁布会对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形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农业发展的稳定性与政府政策的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当前中部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政策制定前应召开座谈会,通过询问、走访或者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农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制定政策不应存在“朝令夕改”的现象,让农民多做无用功。因此,政策制定时应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讨论,考虑其可行性、有效性。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才能让农业工作者真正从中获益。
4.6.2 加大对中部地区产粮大县的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区域间农业发展差异问题。一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建立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政府的纵向利益补偿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产粮大县和超级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可采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双补贴的政策;三是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四是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采取科研院所、高校与政府合作的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注释:
①排序变化是较2016年,下同。
②因缺乏畜牧业就业人员数据,这里使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替代。实际上从事畜牧生产的只是第一产业人员的一部分,因此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肉类总产量要大于根据此公式计算出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