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古籍在选材上大多使用质地轻薄的纸张,纸上的文字承载着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纸质书籍拥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纸质书籍的存放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温度和湿度都需要考虑。与此同时,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书籍的管理以及保护。
古籍文献修复是一个小众、冷门的行业,从中华文明的传承角度来看,古籍修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正是一代代修复师不断传承技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流传万代。修复师们呕心沥血,用卓越的手工技术使得古籍文献的生命得以延续。在书籍修复的过程中,古典书籍修复师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不急不躁,用高超的技艺,延续中华文脉,落实每一个流程、每一项步骤,认真复原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让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重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
大多数古籍文献的材质由纸张构成,只有少量材料使用了竹和绢。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受到酸性物质侵蚀,逐渐变黄、变暗、发裂。还有的文献因受潮、虫蛀而发霉,产生絮化,面目全非。只有让修复师对它们进行精细的修缮,它们才能重获新生。
古籍文献要进行专业化保存,建立档案。一方面,要一比一地确定修复方案,通过以旧补旧,选择与原材料各方面相似的材料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开启修复进程,或拆页,或加注编号,最后装订成册。古典文献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再造,因此,修复古典文献不能急躁,不要用效率、时间、数量来衡量修复师的工作。因为文献损坏的程度不同,本身出现的问题也不相同,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修复古籍文献时,要全面保留古籍文献的元素,杜绝删减,确保史实的完整性。在古籍修复时,要使用搅拌均匀、稀稠适宜的糨糊,这样才有利于提升修复质量。古典书籍修复是我国特有的手工技术,因此,在修复时,要组织专家进行内部研讨,制定可行性修复方案,对症下药,切忌急功近利,也不要为了达到修复数量,不顾质量,修复时马马虎虎,让古籍失去了历史价值。
目前,我们有大量的古籍文献需要修复,因此,培养古籍文献修复师迫在眉睫。通常,古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希望修复师们快速完成修复工作,但在实际修复中,片面地强调修复数量、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是不可取的,也缺乏科学依据。
一味追求修复数量,不关注修复质量,不可避免地会使修复师们倾向修复难度系数较小的古籍,而损坏严重的古籍却无人问津,进而愈来愈难修缮。片面加快修复速度,忽略修复技术的改革创新,会让修复师们的责任意识变得淡薄,不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对于文献保护修复要加以严格监管,否则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有的馆藏古籍文献年久失修,字迹模糊,甚至破损不堪,过度修复只会加重其毁损。古籍文献的修复需要安静的环境,修复师们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才能稳定地修复文献,高超的修复技艺才能展示出来。修复师在修复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体悟,从而激发出创造力,为文献修复工作作出贡献。
不同类型的古籍图书,磨损和损毁程度也千差万别,因而,要认真分析古籍受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取修复方法。有的古籍损毁严重,修复周期长,有的则耗时较短。一般情况下,书籍前几页修复比较耗费时间,因为人们在翻阅古籍时,最先翻看的就是前面几页,因此,针对前几页的修复要讲究工艺技巧,尽可能地恢复原貌。如果有的书页出现酸化,需要使用竹笼来蒸熏,然后将它们粘连在一起。有的古籍碎片较多,由于年代较远,新的纸张颜色与古籍颜色不一致,需要对补书纸进行渲染,使其与古籍颜色保持一致。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大批专业细心的修复师长时间潜心工作,才能保证修复质量。我国古籍修复工作在追求修复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文献的保护。随着待修复、待完善的古典书籍数量不断增加,修复工作的难度系数也在加大。因此,修复师们一方面要考虑完善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古籍修复的周期。针对质量与效率这个命题,本文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当前阶段,我国有不少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古籍修复课程,培养了许多专攻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学习古籍修复课程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专职从事修复工作。在进行古籍修复工作人才梯队建设时,也要防止人才断层。因为培养古籍修复工作者不仅要花费时间成本,也要投入资金和资源。
古典文物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利用文物创造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要求修复从业者不能只了解一种古籍的价值,还要加强人文修养,学懂、学透专业知识,阅读古籍文献,理解古籍内容,按照专业划分古籍种类。与此同时,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人员要在行业内深入交流,彼此沟通,建立业内沟通协作交流机制。
古籍修复师不能一味地待在修复室内,要多与外界同行接触交流,学习最新的修复技艺,认识更多修复师,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对照自己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扬长补短,彼此借鉴。此外,古籍修复从业者要树立责任感与事业心,修身养性,争做古籍修复界的匠人。
传统的古籍修复,主要依靠修复师个人技艺和经验,古籍理论的学习和古籍修复技术主要依靠人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将科技与古籍修复相结合,已成为古籍修复界的共识。增强古籍修复的科技感,一方面要在修复中加入科技方法,在选取修复材料时,要结合专业科学仪器的分析和科学鉴定结果,再匹配合适的材料,这样不一致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除了把先进的科技应用在古籍修复中,也可以引进专业设备来修复文物。目前,应用较多的设备有厚度仪、切纸机等,运用这些现代仪器设备,会大大提升古籍修复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要了解古籍文献的受损情况,根据损坏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可以利用办公软件,合理统计一天内、一周内或一个月内的修复情况以及人员配备情况和修复的效果等,在修复完成后,及时公布修复结果。古籍修复工序复杂,不要硬性要求修复师的工作时间,应该让修复师根据文物的特性,合理运用技术,完美复刻精品。此外,古籍修复制作工艺复杂,操作步骤繁多,需要修复师们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沉静力,静心做好修复工作,才会在内心产生敬畏感和自豪感,才能更长久地从事修复工作。
古籍修复不能单纯依赖修复,出现破损后立即修复,这种想法不可取。要转变思路,重视对古籍的保护,在文物出现破损前就加以保护,防止古籍受损,可以节约修复成本。在众多影响文物保护的因素中,环境因素作为客观因素,对文物保护工作发挥着深远影响。
1.环境因素
图1 古籍文献修复
我国大部分古籍文献资料是纸质的,纸质材料一般是植物纤维,一旦纸张的纤维结构发生了变化,古籍上文字的呈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文字还会变得模糊甚至消失。所以,保护纸质文献,要格外关注文献存放的外部环境,考虑室内温度、湿度参数。总的来说,合理把控文籍存放室内外部环境因素,才能防止文献资料受损破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让文籍资料充满韧性,也可以有效防止滋生细菌,延缓文献受损。
2.人为因素
在翻阅古籍资料时,应注意防护,如果直接用手翻阅,忽略戴手套等步骤,会造成文献破损。对于古籍文献的保护,重在保护,重在管理,防护责任高于使用率。因此,要完善古籍经典的借阅流程和步骤,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防止人为因素破坏古籍。古籍要妥善运输,小心轻放,避免人为原因对古物造成破坏。
3.不可抗拒因素
古籍文献的存放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纸质古籍的受损率仍居高不下,主要在于不可抗力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也在增加,影响了纸质文献的存放环境质量。受有害气体的影响,陈旧的纸张容易发生酸化或氧化反应,缩短古籍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些典藏馆的库房中有许多暗线或者管道,不合理的安装手法和消防设备堆积,对古籍存放造成了障碍。所以,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为保护古籍建立适宜的环境。
传统的古籍保护分为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直接保护具有延缓功能,可以直接保存古籍原件,提高古籍利用价值。间接保护具有再生功能,可以复制文献,在充分保护古籍的同时,高度利用古籍。借助现代化数字手段,可实现古籍保护与使用二合一的功能。
古籍修复讲究可操作性和审美性,修复古籍工作中存在质量和效率的固有矛盾。对修复师的培养和培训不可忽视,同时还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保护古籍,在注重保护的同时也要关注古籍的修复。古籍承载着文化内涵,修复师们的工匠精神促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技艺。原原本本地展现古籍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我们要理解修复师们工作的艰辛,保护古籍,关注古籍质量,让每一部古籍都能妥善留存并呈现其承载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