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静(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红岩魂陈列馆,重庆 430031)
摄影是历史的见证,胶片是过往的留档。在中国,近现代摄影史几乎与近现代革命史同长。回顾反帝、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历史,那段岁月留下的大量黑白照片,使近代的革命历史更鲜活、更生动地展现在今人面前。革命摄影是中国摄影史的一段独特记忆,革命年代的照片,也总是给予观者一种跨越时空的震撼感。应当感谢在无数个革命历史时刻按下快门的记录者,是他们的摄影,使文字历史更丰满,使记载更贴近真实,为后人留下了一瞻伟人风采的可能。
重庆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的民主党派,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壮大。1939年3月到1946年5月这七年的时间里,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南方局以重庆红岩为驻地,开展了一场持久的秘密斗争,抗日战争结束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亦居住在红岩。红岩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大量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时期的革命文物,其中有一件童小鹏同志捐赠的德制徕卡135旁轴相机,这台相机作为童小鹏专用的摄影工具,不仅在当时十分难得,更因其摄下了南方局时期许多关键的历史瞬间,拥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另一方面,看到这台相机,仿佛可以走近童小鹏同志,体会他对革命摄影的热忱,感悟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忠实记录。
匈牙利艺术社会研究学家阿诺德·豪泽尔认为,艺术与社会的联系既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又是一种相互连锁、相互触发的关系,任何一方的改变,都足以促使另一方发生巨大的变化。
摄影正是如此。摄影的发明是人类开启影像记录历史的起源,在东西方尚未领略摄影技术的奇妙之时,世界历史的主要承载形式是书面文字和写实性绘画,而摄影技术的出现,凭借着远超出文字、绘画的写实性和客观性,迅速在历史记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自1839年现代摄影出现以来,影像记录作为一种历史的参与者和历史轨迹的记录者,深刻改变了东西方的发展进程。摄影技术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政治革命、思想勃兴、民俗开放和艺术碰撞的媒介演变史。
摄影技术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从晚清的宫廷专属到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流行的技术下移;摄影器材从昂贵的国外进口到逐步的仿制生产;从单纯的纪实摄影衍生出艺术摄影……其中,革命摄影的出现是摄影技术在特殊时代下本土化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革命摄影是中国摄影史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佐证。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背景下,摄影从社会大众眼中的“艺术”“消遣”转向“历史责任”,成为很多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1936年以后,随着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觉醒,廖璧光、何铁华、沙飞等先进知识分子、摄影艺术家就明确指出摄影是“鼓励新时代的意旨”,应将摄影作为“改造社会和革命斗争的武器”。从传播新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刊业记者开始,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接触摄影技术,投身摄影行列,从最初拍摄百姓生活、反映民间疾苦,到跟随政治运动的波诡云谲,深入战场的炮火硝烟,记录下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发展,我国摄影人士留下了大量不朽的摄影作品。
革命摄影的出现,是开民智、觉民魂的一次重要社会文化变革,是从“舶来艺术”到“人民艺术”的一次文化飞跃。
童小鹏同志于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童坊镇,16岁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文化底子较好,童小鹏起初在罗荣桓元帅身边任秘书,受到罗荣桓的赏识,还获赠一支派克笔。后来,童小鹏在红军政治部、政治保卫局均担任机要文职,负责大量的军政文字工作。童小鹏热爱记录,他是长征的亲历者,他用罗元帅赠送的这支笔,以日记的形式,或零星、或长段地记录下了长征的过程。童小鹏的日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红军长征的重要资料。他对记录的热爱使他完成了这部日记,这种热爱也为他从文字记录转向摄影埋下伏笔。
1936年的西安事变,成为促成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转折点。童小鹏作为随员,与周恩来一道前往西安,见证了在周恩来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是如何得到和平解决的。亲身经历如此重大的历史时刻,使童小鹏深深思索,如果能用相机记录下这些历史瞬间,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次年,西安红军联络处主任李克农从上海购回一台德制120照相机,立即引起了童小鹏的兴趣。李克农教会了童小鹏相机的使用方法,还和童小鹏一起研究相机的摄影技巧,将相机交给童小鹏使用。在1937年后的数年时间里,童小鹏使用这台120相机,在西安、延安等地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朱德等人均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定格。1939年,童小鹏跟随周恩来前往重庆开展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两年后,在南方局文化组的推介下,童小鹏结识了影厂的专业摄影师程默,并向他学习摄影技术。程默得知童小鹏的120相机已经使用了数年,设备老旧不便,于是联系朋友想将一台旧的德制徕卡135相机以500法郎的价格卖给童小鹏。当时,南方局的经济工作由董必武负责,对于当时的南方局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董必武迅速批准了相关款项。从此以后,这台135相机就伴随童小鹏辗转祖国各地,从重庆到陕北,从西柏坡到北京,记录下了童小鹏亲历的峥嵘革命岁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光荣“退役”。
1978年,童小鹏将这台见证无数历史时刻的相机捐赠给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独家珍藏文物。这台造型典雅、外观精巧的135旁轴相机(图一),为19世纪30年代德国徕卡公司制造,金属机身,镜头、功能区均为银色,虽有部分锈斑,但整体仍熠熠生辉。相机长14.5 cm,宽7.8 cm,高约7 cm,配有一个棕色相机套,相机套已经有较为明显的磨损痕迹,也说明了这台相机在童小鹏手中使用频率之高。
图一 童小鹏使用的德制Leica ⅢA 135相机,德国徕卡公司1930年代制,现藏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图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
这台相机属于徕卡公司的Leica ⅢA系列,行内又称“Leica G”,是1933年推出的Leica Ⅲ的改良机型。LeicaⅢA的基础机型Leica Ⅲ,又称“Leica F”,是徕卡公司首次使用焦平面快门的相机机种,慢快门速度在1-1/20,该速度可以由相机镜头旁的调节旋钮进行设定,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500。这一系列相机的材质为镍金属,通体黑漆,控制区和镜头为银色,可以调节屈光度,测距器也具有3/2的上限放大率,在当时属于相机行业的顶尖水平。1935年4月,由于体育赛事如火如荼,运动赛事的摄影师们纷纷表示,相机应当具有更高的快门速度,才能更精准地摄下运动员的比赛瞬间。顺应该需求,徕卡公司研发推出Leica Ⅲ的改良系列Leica ⅢA,Leica ⅢA在Leica Ⅲ的基础上,将快门速度提升到了1/1000,获得了大量体育摄影师的青睐。该系列编号均铭于机顶,首台相机编号为“No.156201”,15年后停产,尾台相机编号为“No.357200”。据资料记载,二战前有9万多台相机被组装生产,其中有约800台为纯黑色,其余为镀铬银黑两色;二战后至停产约有1 000台被组装。童小鹏的这台相机,编号在机顶清晰可见,为“No.209222”(图二),为该系列的中早期产品—二战前所产的镀铬银黑两色相机中的一台。
图二 相机机顶铭刻“Leica” logo,文字“Ernst Leitz Wetzlar”“D.R.P.”及编号“No.209222”,现藏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图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
相机机顶铭有“Leica”的经典logo,以及“Ernst Leitz Wetzlar”(徕卡公司的前身恩斯特·徕兹有限公司)和“D.R.P.”(德意志帝国专利)。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恩斯特·徕兹将家族公司改为有限公司,才开始在相机上铭刻公司名称和产品编号;另一方面,二战后由于德国政治体制转型,代表德意志帝国专利的“D.R.P.”铭刻文字被“D.B.P.”(德意志联邦专利)取代。这批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相机,拥有时代背景下独一无二的铭文和编号,其生产过程既见证了徕卡公司的崛起,也见证了二战后德国历史乃至世界格局的巨变。许多出口的相机,在被殖民、被侵略国家的仁人志士手中,甚至改变、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因此,在中外相机收藏者眼中,这批相机在展现收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一台优秀的“利器”,童小鹏的摄影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虽然在童小鹏口中,自己只是一个“摄影界的游击队员”,但是童小鹏的许多摄影作品,无疑表现出他对关键时刻的捕捉能力和对镜头语言的表现能力。浏览童小鹏的摄影作品,总能使人感到在紧张的红色岁月中,在暗流涌动的革命斗争中,围绕着革命伟人那些温情的、人性的点点滴滴。如在重庆红岩,童小鹏摄下了很多周恩来夫妇、董必武等人珍贵的生活照片。从这些照片中,不仅可见伟人的意气风发和如火的革命热情,更有一种温煦的生活情趣。图三为童小鹏拍摄的周恩来生活照。周恩来对革命后代有着深沉的热爱和关怀,这张图摄于1942年,周恩来怀抱南方局骨干荣高棠的儿子高乐天,挽着叶挺将军的女儿叶扬眉,三人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图四为周恩来、邓颖超在梅园会见外国记者,照片中周恩来夫妇风度翩翩,和蔼可亲,与外国记者谈笑风生,也是一张珍贵的影像记录。
图三 周恩来与革命后代在一起 童小鹏摄 1942年
图四 周恩来、邓颖超在梅园会见外国记者 童小鹏摄 1946年10月
在重庆的这段岁月,是童小鹏拍摄照片最多的时期,和周恩来一起开展工作,是他最难以忘怀的经历,这大概也是童小鹏决定将这部相机捐赠给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情结所在与因由。离开重庆后,童小鹏转战陕北、河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童小鹏都坚持用相机记录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1949年开国大典的唯一一张彩色照片,也是在他的手中摄下的。这台相机与它所摄下的历史瞬间,串联起童小鹏的革命摄影生涯,兼具历史与工艺留下的时代沉淀和凝重气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