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冰(1.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5;2.南通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自号“淮上隐石”的虞卫毅先生,1958年生于古城寿县,曾用笔名“卫毅”“齐斋”“若愚”等,在《书法家》《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书法之友》《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华书画家》及中国香港《书谱》、日本《书道》、菲律宾《商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书评、书论。
虞卫毅本职工作是检察官,供职于寿县检察院,业余时间从事书法、篆刻、红学研究和创作实践,尤其擅长草书。他的理论研究为国内外专家所肯定,书法篆刻论文入选全国性书学讨论会二十余次,曾出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国书法史学、美学学术讨论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杂志特约评述人、安徽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寿县文联副主席、寿州书法研究会会长、寿州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并著有《友声书友逸事录》《隐石庐论书随笔》《当代书坛九十家—虞卫毅书法作品集》等。
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友声书社,至今已走过30多个春秋。最初其只是个很小的民间社团,多年来,在虞卫毅等执事和众多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由最初成立时的十余人,现已发展成有一百多位社员的、阵容强大的研究型文艺团体。尤其是近几年来,友声书社的学术研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得到了艺术界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评。友声书社不设社长,执事是著名书法家、理论家虞卫毅先生。
据资料和笔者统计,友声书社自1989年成立以来,多次举办学术研讨活动和雅集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94年在河南巩义民俗文化村举办的“94友声书社雅集暨学术研讨会”;1995年在安徽蚌埠举办的“全国首届道家美学与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1999年在苏州木渎镇举办的“友声书社成立十周年木渎雅集”;2006年在辽宁兴城举办的“2006友声书社兴城雅集”;2009年在江苏昆山举行的“水墨玉峰友声书社昆山雅集”;2015年在江苏宜兴举行的“翰墨铸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友声书社书法作品展”;2016年在苏州甪直举行的“2016友声书社甪直镇上巳节雅集”;2017年在徐州丰县大沙河镇瑶盛文化园举行的“2017友声书社古丰雅集”和“书法的人文表现”专题学术研讨会。最近的一次活动是2019年9月28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暨友声书社成立三十周年全国书法家作品展览”,在广东佛山广东书法园举办,参展嘉宾共同参与“当代书法创作和批评”学术雅集,社员、嘉宾就书法创作的热点问题,如书法创作如何体现“书卷气”、以国展为主导的创作产生的问题、书法批评如何开展等进行研讨,学术雅集活动由王伟林先生主持。
虞卫毅作书四体皆能,尤擅草书。虞卫毅的草书创作自成一格,融汇诸家。其习草最初是从孙过庭《书谱》入手,后学张旭、怀素,也曾旁涉二王、祝允明、张瑞图、董其昌、王铎、傅山诸家,于近人则主要取法于右任、林散之、司徒越,经过近三十年的刻苦研习、博取约收,逐步形成风神散朗、气韵深厚的个性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孙过庭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比。其所作《书谱》则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给。虞卫毅的追求也正如此,他提出:“书法创作有‘自娱’和‘娱人’的功能。所谓‘自娱’是指通过书法创作,抒发个人的情思,表现个人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个性,或雄壮、或清奇、或古雅、或灵动,优秀的书家能在一幅作品中呈现丰富多姿的艺术风采,从而给鉴赏者带来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这是书法创作具有的‘自娱’和‘娱人’功能的原因所在。”
综而述之,虞卫毅草书艺术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草法精熟,挥洒自如。由于多年习草和广泛临帖,他对草书的结字和用笔熟练的掌握和深入认知,虞卫毅作品草法规范而又能时出新致,基本达到了“规矩入巧,乃名神化”的精熟境地。他书写的佳作正如唐李颀《赠张旭》诗中所言—“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力追《书谱》“纵横洒脱,心手相忘”之境。
其二是重视草书的写意性,善于气运用笔。虞卫毅对草书艺术作过深入的研究,他曾撰写过多篇论述草书创作与草书评鉴的理论文章,并在专业刊物发表。他认为草书是以连续性使转用笔创造富有动势、动感的视觉形象,因此,掌握气运用笔是草书创作气贯通篇的关键要素。在他看来,草书的笔力,成之于势,源之于气,能以气驭笔,以势生形,才能将草书变化不可端倪的妙处发挥到极致。虞卫毅草书线条灵动多姿而又厚重坚实,这与他对草书气运用笔的深刻认识与熟练掌握是密不可分的。
其三是在结字与章法上不拘一格,以创作的随机性、自然性、多变性和抒情性为创作旨趣。虞卫毅书法用笔的轻重迟疾,结字的倚侧动荡,章法的开阔有致,使其作品充满了动势与动感。线条如行云流水,结字如壮士舞剑,仔细品读作品,字里行间展现出的将奔未驰、放逸生奇的动势与动感,让人感到每个字都“动”起来了,其中的节奏与韵律就像是舞者的舞姿,或奇纵、或飘逸,令人产生动静一如、回味无尽的感受。
其四是善于处理直线与曲线的关系,虞卫毅认为草书的钩环盘纡,主要是通过曲线的连绵往复来实现,而草书的纵横牵掣,主要是靠直线完成;直与曲形成草书方圆变化的一大亮点,而直与曲之间的联系与呼应,又主要是靠气运用笔进行承接和转换。他的草书能在果敢之中显峻拔之势,含忍之中呈浑厚气象,与他对草书用笔结字的深入理解和深层次把握是密不可分的。
其五是作品中充满了禅机和禅趣。“禅”本为佛教的一种修持方式,意为“思维修”或“静虑”。“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产物。禅诗慰证“自我”;禅宗将“众生皆有佛性”与中国固有的人性论结合起来,将日常生活泛化为禅,从“证”走向了“悟”,从他力走向自力。在中国诗性文化的指引下,禅宗由原来的“苦修”变为诗意的“审美”。禅对于文人的心灵修炼意义重大。宋代文人的加入,使“禅悦”之风盛行,禅宗精神真正对文艺产生影响是在宋代。禅宗真正内化为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哲学,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虞卫毅精研禅学二十余年,并曾撰写和发表过《禅道思想与草书艺术》学术论文。他在创作时能自觉地将禅思与禅悟融入创作,作品中充满了机锋棒喝式的禅机和禅趣,这是他的草书创作不同流俗而又耐人寻味之所在。笔者对其草书艺术有八字之评价—“天机清妙,挥洒自如”。
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新政策的实施,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今时今日并没有被边缘化。书法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即将成为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与文化审美活动。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美感意蕴,如劲健美、洒脱美、厚重美、朴拙美、典雅美、清丽美、飘逸美、雄浑美、冲淡美、圆转美、流动美等,从而感染观者、启迪心灵、传递愉悦。虞卫毅认为:“书法的要妙就在于它能展现多种多样的人性美,而这种展现,又常常与书家的技法锤炼与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书法以线条美打动人心,美妙之线条出自手,源于心。书法传递的是人心之象,没有超妙之心,就不会有超妙之迹。”虞卫毅先生致力于友声书社的书法(理论)实践活动和他的草书艺术创作,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起到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