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蕊娴,刘尚荣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2021年5月,人民银行联合6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从增强金融承载力、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完善信贷风险监测分担补偿机制等方面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振兴乡村产业主力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青海省海北州深处我国“三区三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我国多次出台意见提出鼓励其通过股份合作、收益分红、订单帮扶等模式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开展规范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其与现代农业接轨,尤其是精准对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区的贫困户,以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边远农牧区,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受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有乡村振兴的天然需求。自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以来,海北州立足州情实际,把“三农”作为农牧区工作的总抓手,从诸多方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中心支行、银保监会海北州监管分局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特点,找准职责定位,已形成政府牵头、银行主导、省农担和中国人保辅助支农新模式,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但是,由于海北州农牧户基数较大、地域分散等特点,传统普惠金融支农模式一定程度制约了海北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西部边远农牧区经济发展,需从金融角度扶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发展能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2021年末,海北州打造省州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85家,发展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1家,家庭农牧场389家,专业大户89户,累计带动8.5万农牧民就地就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北州金融机构积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图1为影响路径:政府制定各种金融政策和优惠,政策性银行联合政府做好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不断增强县域支行服务效能,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坚守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其他金融机构服务重心逐渐转向农村,加强信贷投放力度,切实满足经营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省农担发挥好财政杠杆对金融的撬动作用,服务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打通其融资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人保海北分公司提供农牧业保险服务,积极发挥“保险+银行”联动效应,刺激贷款发放。
图1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路径机制Fig.1 Path mechanism of financial services for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提供良好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中心支行充分运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撬动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为“三农”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用活再贷款,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加大对涉农和小微领域的信贷投放。“十三五”期间,海北州金融机构第一次通过有价债券质押的方式,发放支持农牧业产业化企业的再贷款。二是通过定向降准,提高农牧民贷款获得率。金融机构降低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流动性保持充裕,信贷总量也平稳增长,农牧业企业获贷率明显提升。
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环境逐步优化。海北州全面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工作,提升农村地区各类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截至目前,海北州已评定信用户54 092户,农户信用户创评率达到84.11%;信用村194个,占比90.65%;信用乡镇28个,占比93.33%;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家。海北州共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5.13亿元,涉农贷款不良率不足3%,为开展“政银企”合作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
融资模式多样化,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海北州金融机构在增加涉农贷款投放总量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质押物范围。截至2021年末,辖内涉农贷款达58.2亿元,占全州贷款余额的65.01%;共投放“530”小额扶贫信贷1.48亿元,产业扶贫贷款2.26亿元,带动4 842户贫困户。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前提下,积极开展新型融资业务:一是稳妥开展在建项目抵押,应收账款、收费权和专利的质押。二是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试点工作,盘活农村“沉睡”资本,降低农牧民融资成本。截至2021年末,海北州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7 374万元,同比增长55.64%。有效缓解农牧区抵押担保难状况,进一步降低农牧民融资成本,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生机。
数字化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水平提升。海北州辖内金融机构普及应用移动支付方式,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不断推出数字化金融产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差异化融资需求。如图2所示,针对农牧户“短、小、频、急”的贷款需求特征,推出自助线上循环贷款“青源e贷”,线下贷款“福农贷”“农户小额信用贷”等产品,精准对接农牧民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家庭农牧场:推出“家庭农牧场贷款”和“农牧户联保贷款”,后者采取“个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的主体互保模式,有效为家庭农牧场提供金融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推出授信额最高50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联户联保贷”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流动资金贷”“固定资产贷”等产品。创新型产品手续简便、存贷方便、利率优惠、适合当地承贷主体需求,充分体现“普惠”特征。
图2 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Fig.2 Diversified financial product system
政银企合作模式,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一方面,财政金融是青海省农牧业担保公司为经营主体增信重要的支撑点,农牧业经营主体的2%担保费由财政全补,省农担积极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反担保工作,为金融机构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区块链+金融”技术,助力海北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海北州在全省率先搭建广覆盖、互助共享、线上线下同步的金融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北润助融”。平台具有手续简便、可延长借款期限、减免息费等优势,有效避免贷款逾期的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如图3所示,数字技术整合金融资源,为银行、企业牵线搭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运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北润助融”推出12家金融机构共35款金融产品,已为76家企业成功申请银行贷款13 040万元。数字化融资担保服务,加强了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联动,不仅有效化解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还培育了绿色金融生态环境。
农牧业保险提质增效,风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针对海北州部分地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收割较晚,时常遭受雪灾的问题,辖区内保险公司首次将雪灾纳入种植业保险赔偿责任。并将在大力发展藏系羊、牦牛保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青稞、油菜等保险,创新推广中藏药、饲草料等保险品种和范围。截至目前,全州政策性藏系羊牦牛保险全覆盖,共计312.32万头藏系羊、牦牛参保,参保率达83.6%。近5年,农业保险保费金额稳步提升,累计涨幅约40%。农牧业保险运行机制逐渐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致力于更好地满足农牧业生产领域日益增长的农牧业风险保障需求。
图3 数字化融资担保服务模式Fig.3 Digital financing guarantee service model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提出在青海省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试点工作,旨在强化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创新,推广特色农牧产品贷款。“青海特色”的普惠金融模式,将普惠政策红利向当地农牧业经营主体与农牧民精准滴灌。
“双基联动”模式是青海普惠的典范,即基层农牧区党组织与银行深度合作——“双向挂职、双签协议、双办业务、双评信用、双控风险”,共同完成农牧户的信用评级、贷款发放和管理,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普惠金融发展、农牧区经济振兴、农牧民增收多方共赢。目前,海北州金融机构不断扩大“双基联动”合作贷款的范围,向支持县域特色产业拓展,推出牦牛贷、藏羊贷、香菇贷等服务。构建“双基联动+”模式,探索开展“农信社+政府+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推出“双基联动+风险防控”等业务。截至2021年末,海北州共建立“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236个,覆盖率达100%,授信5.41万户农牧户,占农牧户总数的84.11%。“双基联动”信贷支持的重点是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优先安排信贷资金到农村地区,实现特色可持续性发展,缓解农牧业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就业。
数字化产品转型升级,数字普惠效益增强。“政银担农”模式,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的融资需求小、缺乏抵押物等特点,推出纯信用担保产品——“农担信易担”,为50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增信,实现“政银担农”多方共赢。图4表示其运作机理,全面简化审批流程,24小时内完成放款,提额降息,保证新型经营主体的用款时效,实现多方共赢。政府:推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修复。银行:担保分险,降低涉农小额贷款风险隐患,提升支农小额信贷投放意愿。农担公司:业务快速提量。截至目前,省农担累计为海北州35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放款超过1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放大10.8倍。经营主体:解决“抵押物不足”困境,获得财政贴息贴费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融资“贵、慢、难、少”的问题。
图4 “农担信易担”运作机理Fig.4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Farmers’ Credit Easy”
金融支持“输血”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金融服务激发“造血”活力,助力脱贫摘帽。海北州政府引导和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其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财政与金融协同支持产业扶贫,通过股份合作、收益分红、订单帮扶等形式,建立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发行海北州分行坚持“精准滴灌”,为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公司和夏华清真肉食品公司发放产业扶贫贷款,同时其可享受财政50%的扶贫贴息。祁连亿达将贫困户劳动力纳入企业的季节性用工,带动农牧民增收脱贫。海晏夏华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长效扶贫机制下,通过产业链延伸、农牧户入股分红、“龙头企业+扶贫资金抵押担保贷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与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合作社的订单,促进贫困户增收,促使其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实现企业增效益、贫困户得实惠“双赢”局面,财政与金融探索出一条银企协同扶贫、合作共赢的扶贫新模式,如图5所示。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北州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海北州处于“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牧民金融素养不高,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依赖政策扶持。根据实地调研情况,金融服务海北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面临以下制约因素。
图5 财政与金融支持海晏夏华产业扶贫机制Fig.5 Fisc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aiyan Xiahua industry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不足。海北州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全国平均值有一定差距,其服务水平不足。如图6所示,虽然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不断提升,从11.30增长到211.92。但是与全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平均值相比,海北州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差距较大。此外,虽然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逐年增加,但是从使用深度的维度来看,2018—2020年呈下降趋势,说明海北州整体在移动支付、信贷、保险、信用服务等方面使用频率不高。根据实地调研情况,部分农牧业经营主体仍使用现金交易,对于互联网保险、数字信贷等金融产品较为陌生,对传统金融的依赖程度较高。特别是距离县域中心较远的藏族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较差,平均2个乡镇设立1个金融机构网点,农牧民普遍金融素养较低,需要银行客户经理上门统一服务。传统金融机构所需的成本较高,无法充分满足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短、小、频、急”的贷款需求。
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错配。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和农牧业生产经营周期差距显著,据实地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期限普遍较短,只能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合作社借贷周期普遍为1~2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产业链较为健全,其借贷周期为2~3年。金融机构出于成本及风险考虑,支农产品多为1年期的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等传统信贷,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授信额集中在7万~8万元。对于因扩大生产规模与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供应不足。主要原因有:海北州农牧业受气候、地域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大,其经营风险高、效益不稳定。如门源县青稞一年一季,若遭受雪灾农民难以迅速还贷。此外,畜牧业受市价波动影响较大,一般牛羊出栏周期为1~2年,当牛羊价格下跌时,出栏数减少,从而延长银行1~2年还贷周期,因而出现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错配现象。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 Note:Data ar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Index (2011-2020)图6 2011—2020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数字普惠金融指数Fig.6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index of Haibe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during 2011-2020
新型融资抵押方式遭遇困境。目前,海北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融资面临以下困境:一是缺乏活跃的生产要素交易和租赁市场,难以变现其牛棚、大型农机具、厂房等无产权证明的资产,金融机构探索将抵押物由相关部门确权、公证,后与借款人协议估价放贷,但发放笔数较少。二是抵押品处置难。辖区内金融机构尝试把土地、草场的流转手续和使用权抵押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给予反担保。但是金融机构对“两权”抵押的认可度较低,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将面临权证流转难、变现较为困难、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等难题,金融机构放贷的意愿不足。
一方面,地方财政整体收入能力不足。海北州财政运行的可持续性形势严峻,财政扶持资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力度不足,无法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生产经营需求。另一方面,涉农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不足。金融支农过程中的间接融资比例很高,直接融资比例较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原因如下:一是支农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缩窄。据实地调研,海北州设立的普惠金融产业引导基金贷款,减费让利于民,扶贫小额信贷、小微贷款等普惠金融类贷款的利润空间缩窄。二是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由于其向人民银行再贷款需要债券质押,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意愿降低。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增加,金融机构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这将加重涉农金融机构的负担,制约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一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目前,海北州辖内开展农牧业保险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商业保险机构介入较少。虽然保险公司已开展针对当地特色种植和养殖的保险试点,但是目前仅有牦牛、藏系羊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农牧业保险整体覆盖范围不足,经营主体的金融素养不高,投保意愿也不足。此外,农牧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不足,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足。二是农产品与期货市场脱节。海北州境内无期货公司,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套期保值工具。此外,当地金融机构普遍期货知识匮乏,普及力度不到位,农牧民对农产品期货较为陌生。再者,期货交易所大豆、菜油、生猪等期货交易品种,难以满足海北州特色农牧产品的交易需求。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未充分发挥且覆盖范围较窄,农牧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较大,未能有效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目前,海北州境内无证券公司,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未上市。以传统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的比例极低,农村资本市场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债券融资发展缓慢。农牧业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较高、金额较少,直接融资渠道较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截至目前,在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海北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仅有1家成功发行私募债。二是风险投资发展滞后。投资农牧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包括传统的VC/PE、具有大型投资集团背景的相关产业资本等,为社会资本注入农村提供渠道。青海省风险投资起步较晚,辖区内风投公司较少且规模较小,投资力度小,与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风险投资在海北州境内未能有效开展,农牧业企业依靠资本市场发展动力不足。
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一是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和推广手机银行“青海农信”、移动支付、移动理财等线上金融产品。同时,建立具备行业特色的区域专属授信模型,为海北州农牧户提供免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推进数字金融在公共服务、小额信贷等领域的应用,着力打破海北州地广人稀的服务空间与时间限制,不断提高数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二是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一方面,依托“双基联动”,继续推进农牧民的信用宣传,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农牧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将上游企业的信贷数据纳入征信系统,提高信用评级标准和增强系统化程度。同时,同步财政、税收和司法等相关部门掌握的经营主体的外部信息,为金融服务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增强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一是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经营主体的需求,制定差异化金融产品。海北州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与其协调运作支农。基于各类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生产效益与信用等级不同,制定与之匹配的贷款周期。在此基础上,借鉴海北州海晏县普惠金融产业扶持基金推行的普惠金融利率经验,在全州范围内实行差异化利率政策,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成本。比如,在牛羊市场价格不稳定时,适当延长牦牛、藏羊贷的期限。二是创新产业链融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深化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与金融深度合作,以农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模式,对产业链上生产、深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精准信贷、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农牧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中的较大资金需求,助力海北州农牧业高质、健康、可持续发展。
优化融资担保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农村产权抵押交易市场。创新农村土地和草场流转合作社、交易中心等集中流转运作模式,提高土地和草场流转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建立农村土地和草场流转专项资金,推动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合同法律咨询、交易流转、纠纷调解等配套机制建设,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二是完善农村抵押担保制度。推动大型农机具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抵押,以及使用权质押、联保、贷款担保等多种抵押方式,并建立配套的抵押品评估体系,明确抵押品的评估机构及收费标准,形成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
财政与金融围绕海北州乡村资源禀赋特点,构建财政金融协调支农的体系。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完善财政支农体系。加强涉及农牧市监、财政等多个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有效整合各部门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扶持资金,并确保其落实到位。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降低生产要素成本。二是构建财政补偿金融机制,促进财政与金融良性互动。运用财政专项资金为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提供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适当增加海北州辖内农商行利润空间,提高其申请再贷款的积极性,激励其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财政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用一定的财政资金取撬动多倍杠杆金融机构的资金,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支农格局,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是组建多层次的农牧业保险体系。创新保险品种,完善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快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发展。发挥政策、商业保险双重作用,把大型农机具、产房等纳入中央财政保险补贴覆盖范围,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二是健全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保险公司应扩充农牧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自然灾害或非金融机构过错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提供风险补偿,发挥“保险+银行”联动效应,刺激贷款发放。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政府要积极引进证券、期货营业机构驻海北州,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的农产品生产提供套期保值工具。同时,金融机构聘请专业人士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牧民普及期货知识,积极引导其参与期货交易,拓宽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渠道,降低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风险水平。
鉴于海北州内金融机构较为单一,且农牧业项目由于投资周期较长、收益不稳定等原因,难以建立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政府应拓宽融资服务新渠道,优化农村资本市场环境。一是积极培育海北州农牧业企业到青海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通过发行私募股票、私募可转债扩充资本和资金,引进战略投资者,助力海北州特色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推动农牧业企业上市。政府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方式,积极引进投资银行到海北对暂未达到上市财务和规范运作等条件的企业培训。三是鼓励农牧业企业发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摆脱银行融资的禁锢,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建立担保机制,为优质债券提供担保,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四是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引进风投的专业人才,进行涉农项目培育,推动涉农企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