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芒果品种抗炭疽病评价及采后药剂防治研究

2022-10-12 02:09宁平郭堂勋李其利唐利华黄穗萍莫贱友
广西植保 2022年3期
关键词:感病吡唑炭疽病

宁平,郭堂勋,李其利,唐利华,黄穗萍,莫贱友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宁市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宁市 530007)

芒果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热带水果,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近几年,芒果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芒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23 000 ha,年产量近2 782 000 t[1]。广西芒果产区主要在田东县,该县有“中国芒果之乡”的美誉,截至2020年底,田东县芒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1 300 ha,年产量近230 000 t[2],已成为芒果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在芒果生产中有很多病害影响芒果产业的发展,其中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据目前的分类,胶孢炭疽菌现被认为是一个复合群,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胶孢炭疽菌复合群里的一个种[3]。在中国,芒果果生炭疽菌是芒果炭疽菌的优势病原菌之一[4],此病原菌早期侵染,气候环境合适则在叶片上表现症状,采收后的贮运期更容易发病,轻则产生黑色斑点,重则果实腐烂,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防控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方法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综合防治措施中,农业防治是基础措施,而选用和推广抗性良种是最安全且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近些年,针对芒果不同品种炭疽病抗性评价已有不少研究,早期Prakash O和Spalding D H是根据田间抗病表现筛选抗病品种[5-6],后来肖倩莼比较了3种抗病品种筛选方法,获准确率较高的综合筛选法[7],刘羽和侯健采用离体叶片孢子液接种法鉴定了国内外芒果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病性[8-9],任惠在2013年利用果实菌丝块接种法对广西主栽的8个芒果品种的对炭疽病抗性进行鉴定[10]。随着广西芒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品种的引进,主栽品种也在发生变化。本研究选取了广西12个芒果品种,通过自然发病观察和室内人工接种炭疽菌的实验来比较不同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因芒果炭疽病潜伏期长,芒果采收后发病率仍然很高,采后炭疽病的防控方法有很多,有热处理、涂膜保鲜、臭氧保鲜等[11-12],此类保鲜措施侧重于控制芒果外观、硬度、可溶性物质的变化,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虽有延缓作用,但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因为芒果成熟后腐烂主要是因为炭疽菌在早期侵染而不表现症状,待条件成熟时发病。因此,芒果的贮藏应从杀菌防病着手,减少芒果炭疽病的发生。本研究筛选广西12个芒果品种的抗病性并比较不同药剂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旨在为田间芒果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和炭疽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来自芒果果实分离到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1.1.2 供试芒果

12个品种均采自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1.3 供试药剂

250 g/L吡唑醚菌酯EC(凯润)、50%多菌灵WP(国光)、250 g/L嘧菌酯SC(阿米西达)、450 g/L咪鲜胺EW(施保克)。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品种的芒果果实对炭疽病抗性评价

(1)采后观察不同芒果品种果实自然发病情况。选取台农、桂七等12个芒果品种,从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芒果资源圃中采摘颜色、大小一致,外观健康无病的芒果果实,置于室温下观察其发生炭疽病的情况。炭疽病分级标准参照谢艺贤和符悦冠主编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13]: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5%(含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50%(含50%)以上。

(2)通过菌丝块刺伤接种评价不同品种对芒果炭疽病的抗性:从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芒果资源圃中采摘颜色、大小一致,外观健康无病的12个品种的芒果果实。在果实表面用75%酒精消毒30 s,次氯酸钠消毒1 min,晾干后采用针刺法接种,每处理10个果实,重复3次;用打孔器从培养5 d的菌落边缘打出直径0.5 cm的菌饼,在刺伤的针眼处接种一块菌饼,带菌丝面接触果实伤口,以接种无菌的PDA琼脂块和刺伤不接种的芒果果实做对照;接种后盖膜密封,在室温28±2℃条件下,保湿(RH值为85%~90%)10 d开始调查发病情况,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计算病情指数,评价其对炭疽病的抗病性。

病害级别分为6级:0级,无病斑;1级,接种点病斑直径(d)≤0.5 cm;2级,0.5 cm<d≤1 cm;3级,1 cm<d≤2 cm;4级,2 cm<d≤4 cm;5级,接种点病斑直径>4 cm[9]。

抗性评价标准参照陈业渊等[13]设置的芒果炭疽病分级标准,将芒果种质抗性分为6级:1级,免疫(I),病情指数DI=0;2级,高度抗病(HR),0<DI≤20;3级,中度抗病(MR),20<DI≤40;4级,中度感病(MS),40<DI≤60;5级,感病(S),60<DI≤80;6级,高度感病(HS),DI>80。

发病率(%)=发病点数/总接种点数×100

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Σ(该级病果数×病级代表值)/(调查总果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Σ(该级病斑个数×病级代表值)/(调查总病斑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1.2.2 4种药剂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效

将4种杀菌剂分别按照推荐倍数稀释到终浓度为咪鲜胺450 mg/L、多菌灵500 mg/L、嘧菌酯250 mg/L和吡唑醚菌酯250 mg/L,对照用清水,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个果实,各浸泡3 min后取出,晾干后装箱,放置室内25℃~30℃条件下存放,每7 d观察记录1次发病情况,统计发病率并参照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计算公式来计算病情指数,评价不同药剂对采后炭疽病的防控效果。

式中:CK为空白对照不浸药液的病情指数,PT为处理组浸泡药液的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芒果果实对炭疽病抗性评价

对不同芒果品种进行了采后炭疽病自然发生情况调查,共调查了12个品种,从调查结果表明金穗芒、吉尔芒、凯特芒病情指数最高,均达79以上,最抗病的品种为红象牙和金煌芒(见表1),尤其是金煌芒,发病率仅为20%,病情指数仅为8。人工接种12个品种,台农表现最感病,病斑直径为2.39 cm,吉尔发病最轻,病斑直径为0.54 cm(见表2)。

表1 芒果采后10 d炭疽病自然发病情况

表2 芒果采后人工接种10 d炭疽病发病情况

(续表2)

2.2 不同药剂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4种杀菌剂对广西主栽品种台农采后药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果实经药剂处理后室温放置7 d,250 mg/L吡唑醚菌酯处理的发病率为16.7%,病情指数2.38,好果率为83.3%,防治效果为84.38%,而对照发病率为90.0%,病情指数为15.24,好果率仅为10.0%(见表3)。药剂处理后室温放置14 d,不同药剂处理的芒果果实发病率显著提高,除吡唑醚菌酯发病率为93.3%外,其他处理芒果发病率均达100.0%。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可作为芒果果实采后炭疽病处理的首选药剂。

表3 4种杀菌剂对台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任惠等人的研究显示红彬林、帕拉英达表现为中抗,红象牙表现为中感;本研究接种10 d后观察与任惠接种4 d的研究结果一致[10],红象牙自然发病观察表现为中抗品种,但人工接种却为中度感病,可能与采摘的红象牙果实未成熟或者是人工刺伤接种可能诱导果实产生抗病性有关。吉尔在人工接种表现为中抗,但自然发病观察却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吉尔在肖倩莼田间初筛中表现为中抗,室内复筛表现为中感,这与肖倩莼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吉尔对炭疽病的抗性。金穗在人工接种表现为中感,但自然发病观察却表现为感病。综合两种抗性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的病情指数比较接近的有9个品种,金煌芒果实对炭疽病的抗性最强,其次是红彬林、帕拉英达、红芒6号,台农、金星芒均表现为感病。

芒果采后保鲜防病的方法很多。肖敏用不同杀菌剂对海南粤西一号芒果进行采后炭疽病的防治,25%施保克EC 500倍液处理12 d后防效最高,多菌灵相对较差,后又试验了不同杀菌剂不同浓度对海南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病保鲜效果,发现250 g/L吡唑醚菌酯EC 1 000倍液浸果处理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效最高[15-16]。本研究也尝试了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多菌灵对主栽芒果品种台农采后药剂浸果保鲜的效果,结果发现吡唑醚菌酯7 d防治效果达84.38%,14 d防治效果达65.17%。苏子寒等研究发现提取胡椒科的生物碱荜茇酰胺防炭疽病效果优于咪鲜胺[17],蔡晨晨实验证明用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复合涂膜对芒果炭疽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8],曾凤实验证明用赤霉素处理采后芒果既可保鲜还能降低病情指数[19],刘荣等实验证明赤霉素、壳聚糖和氯化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配可以延缓芒果的腐烂[20],这些保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炭疽病的发生,但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应用。药剂防治则是生产上用得较多且高效的防治方法,如250 g/L吡唑醚菌酯EC在芒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 d,而芒果从采收到运输,再到消费者口中,通常超过7 d,只要科学用药,不必担心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芒果炭疽病的防治,应在芒果生长的不同阶段综合运用各种防病措施,在采摘前后进行药剂防治,减少芒果炭疽菌的侵染,进而减少采后炭疽病的发生。

本研究筛选出金煌芒表现为中抗的品种1个,为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控和芒果品种在田间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金煌芒的农艺性状好,果大甜度高,在梅州市栽培结果表明单果平均重量达1.19 kg,甜度约20,可食率80.6%[21],可以在炭疽病发生严重的区域大力推广。同时,为减少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可以在果实采摘后通过药剂浸果进行化学防病处理。

猜你喜欢
感病吡唑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新型多氟芳烃-并H-吡唑并[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松萎蔫病早期监测1)
炭疽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