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振升
(睢县尤吉屯乡卫生院 中医内科,河南 商丘 476900)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由人体的右心室结构发生异变或者是功能存在异常而生产的疾病,根据其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而截至目前,慢性肺心病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我国人口的13%。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肺心病的发病与部分血管活性物质和激素有关,N 末端B 型利钠肽(NT-proBNP) 是一种血管活性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组织,能够影响循环张力,具有一定的抗利尿素作用。研究证实,NTproBNP 水平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BNP 的水平,包括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急性呼吸窘迫等疾病在内的患者,血NT-proBNP 水平与其病情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肺心病属于“喘病”“痰饮”等的范畴,多属阳虚水泛证。在本次研究中,对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中药汤剂治疗对患者血NTproBNP 水平的影响,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睢县尤吉屯乡卫生院进行治疗的82 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33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63.82±7.91) 岁,平均病程(12.31±2.95)年;心功能Ⅲ级16 例、心功能Ⅳ级23 例,肺性脑病2 例。对照组包括男性32 例,女性9 例;平均年龄(63.75±8.03)岁,平均病程(12.29±2.91)年;心功能Ⅲ级12 例、心功能Ⅳ级24 例,肺性脑病5 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 根据《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2 版)》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2) 中医诊断为阳虚水泛证;(3) 入本院前未接受其他治疗;(4)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损害;(2)肺动脉栓塞、间质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心病;(3)自身免疫相关发病;(4)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地高辛(上海上药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规格:0.25 mg/ 片)0.25 mg/ 次·d 口服,氢氯噻嗪(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4023,规格:25 mg/ 片)25 mg/ 次·d 口服,布地奈德[ 上海上药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2,规格:每瓶100 揿,每揿含布地奈德(C25H34O6)200 μg]4 mL 雾化吸入,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主要方药组成为:茯苓20 g,黄芪17 g,白术、五味子、白芍各15 g,当归14 g,麦冬13 g,桂枝、泽泻各12 g、制附子、葶苈子、生姜、大枣各9 g,上药水煎5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0 d。并对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 进行测定。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NT-proBNP 水平。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患者胸闷、喘息、咳嗽、咳痰等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紫绀消失,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心肺功能达I 级视为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紫绀减轻,肺部啰音减轻,心肺功能达Ⅱ级视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视为无效。中医证候积分按照阳虚水泛证标准,统计喘、咳、痰、心悸4 项积分,每项积分分值0~4 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重。
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喘、咳、痰、心悸的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治疗前,两组NT-proBN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NT-proBNP水平比较(±s) 单位:pg·mL-1
据调查,肺心病在我国较为常见,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慢性病变而引起肺组织结构和/ 或功能异常,后在肺部疾病影响下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导致的心肌扩张或心肌肥厚,且该病症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以慢性肺心病较为多见,多数患者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影响下发病。作为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慢性肺心病的进展较为缓慢。临床症状主要由有肺、胸疾病逐步发展成心、肺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症状表现,慢性肺心病通常被划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往往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在活动后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下肢水肿、劳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而在急性加重期,往往伴有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关于NTproBNP 和肺心病的相关性逐渐被临床重视,目前已有文献证实,NT-proBNP 水平与肺动脉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一点无论是在肺心病中,还是在慢阻肺中都有一定体现。NT-proBNP 和BNP 具有相同的生物来源,但生物效应有明显差异,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心肌细胞会产生前体BNP,在内切酶的作用下前体BNP 会裂解为NTproBNP 和BNP,后者通过与清除受体结合代谢,前者则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其水平直接受到肾功能的影响。而且NT-proBNP 的稳定性较好,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载人体外部处于稳定状态,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判定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有效指标,在肺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肺心病属于“喘病”“痰饮”等的范畴,中医认为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摄生不当,外邪犯肺,肺气上逆故气喘咳嗽,久咳伤肺,肺气虚耗,肺病及脾,以至于肺脾两虚,久病伤肾,肾不纳气乃至气喘恶化,动则尤甚。肺气亏虚故气促咳喘,脾失健运故神疲纳呆,血行不畅故肢冷紫绀,此为阳虚水泛之证。此病本虚标实,病位在肺,但涉脾、肾、心等多个脏腑,慢性肺心病患者以肾阳亏虚最为重要,肾阳不足则一身阳气皆不足。在治则上当以温阳利水为主,方中附子大热,可温肾补阳,益火消阴;桂枝温肾通阳;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水;葶苈子泻肺平喘;白芍通利小便;大枣补益元气。全方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泻肺之效。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近几年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汤剂,相较于西药,中药汤剂具有起效快,毒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价格便宜的优势,这表明中医药在这一领域已形成了多途径、多方法给药的格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而且治疗后观察组在喘、咳、痰、心悸的证候积分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说明相较于单程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用药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有效率更高。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这个结果与李红超、陈琴的研究结论一致。通过临床对两组的血NTproBNP 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治疗前两组之间的NT-proBNP 水平差别不大,但在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说明中药汤剂内服可有效降低血NTproBNP 水平,也进一步反映了患者预后的改善。对照组主要是以西医治疗为主,而西医在治疗中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抗感染、氧疗、止咳化痰等,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自拟的中药汤剂的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显著地提高价值。这是由于自拟的中药汤剂成分中含有的茯苓、黄芪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心的功效,而根据现代药理表明,当归、川芎、白芍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也能够显著改善血液的流变状态,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粘稠度显著下降的功效。同时,上述药物也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肺动脉压,使微循环显著改善、减少心肌的耗氧量的目的。此外,麦冬因含有多种甾体皂苷,可以使机体的耐缺氧力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五味子中含有五味子素,能够起到扩血管的作用,对血压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但本次研究收录样本量较小,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评价。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患者NT-proBNP 水平,对慢性肺心病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