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丽,葛淑亚,陈瑶瑶,李娟,张莉,郑泽凡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妇科二病区,河南 郑州 470000)
盆腔器官脱垂(POP) 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轻症时通常无不适,重症者的临床表现则以外阴部块状物脱出为主,伴程度不一的排尿障碍。目前临床对于重度POP 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盆底肌锻炼以改善排尿障碍,但盆底肌锻炼需要长时间坚持方可见效,患者康复期间的锻炼依从性尤为关键。任淑群研究指出,妇女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与个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自我效能感相关,锻炼依从性越高,疾病认知程度与自我效能感越高。由此可见,在对POP 患者干预时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自我效能,对改善其排尿障碍十分必要。常规护理主要通过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但其回忆量会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间接导致自我效能感减弱。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是指通过微信平台在患者就诊至康复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持续不中断,且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护理服务,将其运用于POP 术后康复,可以与病患保持密切联系,满足其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有助于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自我效能。为探究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对老年POP 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排尿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4 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报道详见下文。
收集本院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104例老年PO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纳入观察组(N=52)、参考组(N=52)。观察组年龄60~79 岁,平均(67.41±5.10) 岁;行阴道纵隔成形术30 例,阴式子宫切除加前后壁修补术15例,阴式子宫切除术7 例。参考组年龄61~78 岁,平均(67.83±5.02) 岁;行阴道纵隔成形术29 例,阴式子宫切除加前后壁修补术14 例,阴式子宫切除术9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 符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中POP 诊断标准;(2)年龄≥60 岁;(3)首次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 合并生殖器官恶性病变;(2) 存在沟通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量表评估;(3) 尿常规检查阴性;(4) 既往存在尿路外伤史。
参考组行常规护理:予以患者健康宣教,为其讲解POP 的病因、预后及日常护理措施等疾病相关知识,嘱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更换内裤、卫生垫,行外阴擦洗2 次/d,排便后随时清洁外阴;出院前指导患者学习凯格尔运动训练方法,用力收缩盆底肌肉,持续3 s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 min 为一组,2~3 组/d;出院后进行1 次/月电话随访,劝导患者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提醒定期复查等,持续干预3 个月。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行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1)成立连续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妇科护士长1 人,微信后台管理人员1 人,护士6 人。护士长负责组员培训、监督实施;微信后台管理人员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POP 健康教育知识;护士负责组织患者线上互动、跟进锻炼情况等。经护士长培训后,组内成员已熟练掌握微信不同功能的操作技能,考核达标后准予上岗。(2)创建微信公众号,微信后台管理人员进入微信公众号平台,根据提示注册订阅号,创建名为“POP 护理家园”的公众号。患者出院前,护士指导其关注该公众号,了解其院外护理需要,将获取的信息反馈给微信后台管理人员,以此为基础进行二次研发,开设“健康教育”“健康互动”“门诊预约”板块功能。①健康教育板块:利用互联网搜集POP 及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细化为疾病基础知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等,建立知识库;②健康互动板块:开启自动回复,对不同的互动关键字分别设置回复内容,同时开设护患互动窗口;③门诊预约板块:拓展网络挂号、就诊预约功能。(3) 健康知识普及:根据患者反馈的情况确定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主题,围绕主题于每周一、三、五20:00 发布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涉及体位、饮食、切口、阴道分泌物、皮肤、抗感染、并发症等护理内容,合理排版文字+ 图片+ 视频,将参考的所有专业期刊统一标注于文章末以供感兴趣的患者自行查阅。每周六19:00 组织1 次健康知识模考大赛,所有题目均源自“POP 护理家园”公众号“健康教育”板块中的知识库。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动作分步骤录制为短视频,利用模型做凯格尔运动的讲解示范,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阴道哑铃辅助盆底肌收缩训练。(4)连续护理内容:干预的3 个月内,护士实时跟进患者对公众号内容的学习情况,督促其阅读公众号文章、健康教育知识库各板块内容,并在微信群内进行简短的学习汇报。每日定时给群内病患推送盆底肌功能锻炼提醒信息,反复强调术后锻炼对于改善排尿异常情况的必要性。每周六20:00 发起群视频,除询问患者近期锻炼情况外,主动进行口头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指导,点名表扬积极参与学习、锻炼依从性良好者,邀请其为其他病友分享自身护理经验以及病情好转情况。对于健康知识模考大赛成绩不理想,及(或) 锻炼依从性较差者,由护士与其进行单独微信随访,了解其对护理干预的真实想法,尊重其情绪与感受,予以正向的心理健康引导,并为其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督导其执行。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3 个月采用本院自制的POP 疾病认知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估,量表内设包括POP 疾病症状、康复锻炼、体位护理、创口护理、饮食护理5 个领域,量表为百分制,评分与疾病认知水平呈正比;同时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进行评估,该表共10 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各项目均以1~4 进行评分,总量表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记录两组干预期间的术后锻炼依从性,判定标准如下:完全依从:每日积极进行术后锻炼,锻炼时间达标;部分依从:偶尔需要护士或家属督促,锻炼活动偶有中断,锻炼时间基本达标;不依从:经常不自觉进行锻炼,护士与家属督促后仍未改正,锻炼时间不达标。锻炼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干预期间的异常排尿情况,包括暂时性尿失禁、排尿困难、尿不尽、尿频。
护理前,两组疾病认知水平及GSE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3 个月后,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及GSES 评分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水平及GSE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观察组术后锻炼依从性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锻炼依从性比较[n(%)]
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尿不尽、尿频发生率较均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排尿情况比较[n(%)]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韧带组织支持力下降,容易造成盆腔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诱发POP,伴发排尿障碍。手术治疗可以矫正盆腔器官的位置异常,术后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POP 患者的排尿障碍。既往干预过程中虽然涉及出院指导、电话随访等,但医患联系较少,出院患者恢复期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与指导,锻炼依从性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出院后与老年POP 患者保持良好互动对于提高其锻炼依从性尤为关键。
良好的疾病认知与自我效能对于提高老年POP 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促进其盆底肌功能恢复,对改善排尿异常尤为关键。陈霞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让患者出院后得到有效的护理指导,有助于改善预后。基于上述研究,本院采用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进行干预,而本次研究通过对常规护理与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的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GSES 评分、术后锻炼依从性均较参考组高,术后排尿异常发生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提示基于微信对老年POP患者予以连续护理,有助于增强其对此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其锻炼依从性,加快术后排尿功能恢复。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可以突破常规护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办理出院手续后的老年POP 患者提供持续不中断的护理指导,实现与群内病患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对POP 患者进行院外护理指导,定期将整理好的POP 疾病知识、护理内容等进行推送,可供其反复查阅公众号文章,以强化阅读者的记忆,教育效率高,加之护士全程跟进患者的学习情况,故可不断提升其对POP的认知水平。
护理干预期间发现,POP 患者可能因排尿障碍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影响其术后锻炼依从性。基于微信平台对老年POP 患者行连续护理,一方面,可有效地指导其针对术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开展自我护理,减少其盲目性;另一方面,可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对其肯定性行为予以称赞、激励正强化,以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其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使其主动进行术后锻炼,长期坚持可改善其盆底肌收缩强度,由此改善术后排尿异常。
综上所述,采取基于微信的连续护理对老年POP 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锻炼依从性,改善术后排尿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