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田晓轩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1617)
五灵脂(Faeces trogopterori)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Faeces trogopterori)的干燥粪便,始载于《开宝本草》,按外观不同分灵脂块和灵脂米两类[1]。作为常用中药,五灵脂生用活血止痛,内服治疗产后瘀血疼痛,妇女经闭;外用可治疗蛇虫咬伤[2-3]。炒用主止血,治妇女崩漏,经水过多,赤带不绝[4]。五灵脂是治疗痛经、风湿疾病、肝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5]、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中成药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诸多配方用药的饮片之一,具有很高的临床利用价值。近几年,有关五灵脂临床应用,经方研究的文章居多,但相关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未见全面报道。
文献计量学是统计学结合数学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6]。CiteSpace是一款应用于文献中识别并展示科学发展新趋向和新动态的软件[7]。
1.1 数据来源 CNKI数据库为中文文献来源,“主题(精确)”为检索条件,“五灵脂”为检索词,检索日期199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初步检索出1 094篇文献。与五灵脂主题不符的报道、公告手动剔除,得到有效文献1 089篇。将有关文献题录以“Refworks”格式导入 CiteSpace5.7.R2 进行格式转化,并以“download*.txt”命名。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英文文献来源,检索词限 定 为 “Trogopterori Faeces”OR“Trogopterus xanthipes”OR“Trogopterus Dung”,初步检索出19篇文献。将文献题录以Web of Science中“其他”格式导入 CiteSpace5.7.R2 进行格式转化,并以“download*.txt”命名。
1.2 数据可视化 根据各节点参数设置,分别生成中药五灵脂研究的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网络、关键词突现网络可视化图谱。
1.3 软件参数 时间设置为1996—2020年,时间分段(time slicing)为 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节点类型选择“author”,阈值(top N per slice)30,修剪(pruning)方式pruning sliced network+pathfinder。节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阈值(top N per slice)30,修剪(pruning)方式无。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阈值(top N per slice)50,修剪 (pruning) 方式 pruning sliced networks+pathfinder。
2.1 时间分布 文献数量的变化能反映该领域的发展水平和近况。分析五灵脂近25年相关文章的发表情况。由图1可知,1996—2001年五灵脂的文献发文量增加,2002—2010年五灵脂文献发文量呈波动趋势,2008年发文量达到高峰,文章数量68篇。2008—2020年该阶段发文量有所波动,整体呈下降态势。分析显示近几年对五灵脂药材的研究有所减少。由图2可知,英文文献发文趋势较为稳定。
图1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Fig.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图2 五灵脂研究英文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Fig.2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volume of Englis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2.2 中文文献的基金支持 本研究的1 089篇中文期刊文献中,资助基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篇),其次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5篇),见图3。通过分析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主要课题方向是五灵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见表1。
图3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基金支持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fund support for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表1 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关键词列表Tab.1 Key words list of national funded papers
2.3 作者分析 基于1 089篇中文期刊文献,对该领域的发文作者进行网络共现分析,构成了1 876个节点,2 18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 2的五灵脂作者知识图谱,见图4。图中每1个节点代表1名作者,共包含作者1 876名,节点越大表明该作者发文量越多。连接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节点之间距离越短表示合作越密切,
图4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展示Fig.4 Collaborative network display of authors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1 089 篇中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蒋健,共计53篇,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肝部疾病。统计共有13名作者的发文量在27篇以上,见表2。19篇英文期刊文献中,累计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JINAO DUAN[8],作者主要研究五灵脂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表2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发文量≥26篇的作者Tab.2 Authors who published more than 26 Chinese literatures i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显示,中文高产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并构成了稳定的合作团队。其中郭艳幸、朱小磊、刘仁飞、王敬威等是五灵脂研究的核心团队,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风湿疾病[9-10]。通过分析作者的工作背景,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医临床型研究人员。从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也可以看出各个团队之间相对独立,这可能与团队研究方向不同有关,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五灵脂的研究具有多样性。
2.4 机构合作分析 以机构合作为节点进行分析,生成网络图谱。有12家机构发文量在26篇以上,见表3。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共计50篇;湖北中医药大学次之,共计28篇,并列第3的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计27篇。表明医学类院校是当前五灵脂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中节点数为988,连线数 271,网络密度为 0.000 6,表明各发文机构间合作度不高、互动频率少,即便有机构合作也为同地区间合作,如河北医学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图5。
表3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发文量≥25篇的机构Tab.3 Institutions that have published more than 25 Chinese literature o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2.5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用精简的语言来归纳总结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关键词可以揭示学科热点和发展趋势。除了“五灵脂”这一常规关键词,还出现了体现有关五灵脂临床应用的词,如“原发性痛经”[11]“痛经”[12]“子宫内膜异位症”[13];体现有关五灵脂配伍应用的词,如“延胡索”“人参”“小茴香”“益母草”“生蒲黄”等,其中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中医药疗法[14]。文中列出频次大于15次的关键词,见表4。英文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有 triterpene[15]、fatty acid ester[16]、goreishi[17]和chinese medicine[18]。
表4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频次≥15的关键词Tab.4 Keywords in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with frequency of Chinese literature≥15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生成了650个节点、103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9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6。中心性能反映节点在网络图谱中的重要程度,中心性>0.1的节点被称为关键节点,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具有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依次为中医药治疗[19](0.25)、不孕症[20](0.22)、治疗组[21](0.2)、五灵脂(0.19)、临床观察[22](0.18)。
图6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展示Fig.6 Co-occurrence network display of keyword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2.6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650个中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11个聚类模块,模块化Q=0.867 3(一般认为Q>0.4合理,Q值越大越适合聚类),聚类明显;S=0.953 2(一般认为 S>0.4 合理,且 S 越大,表示每个聚类中的关键词同质性越强)[23],见图7。聚类标签不能完全展示各个聚类群研究的主体,所以对各聚类包含的关键词进行概括总结,见表5。聚类图谱中有多个聚类模块交叉重叠,表明该聚类间关系密切,各研究虽有差异,但主题集中。如#3,#4,#6,#7均为五灵脂方剂配伍应用;#9,#10均为五灵脂临床疾病研究。
图7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展示Fig.7 The clustering network display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keywords in the faeces trogopterori study
表5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中关键词的聚类分析Tab.5 Cluster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faeces trogopterori research
2.7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某关键词在短期内出现的频率骤增,显示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的转移。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突现。见图8。在五灵脂文献关键词分析中得到20个突现词,突现强度排在前5的依次为名医经验[24]、生蒲黄、慢性盆腔炎[25]、痛经、复方(中药)/治疗应用。按照时间排序,2003年之前集中研究五灵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2007年后主要针对五灵脂配伍中药治疗疾病以及经典名方的使用,其中“十九畏”“原发性痛经”持续时间长,“十九畏”“名医经验”研究热点持续至今。
图8 五灵脂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的突现分析Fig.8 The emergent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faeces trogopterori study
2.7.1 临床应用 1996—2003年的关键词包括复方(中药)/治疗应用、慢性盆腔炎、消化性溃疡、原发性痛经。五灵脂的临床用药研究主要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而且持续时间较长。2011年出现的关键词痛经,突现强度大,体现了五灵脂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仍是研究趋势。
2.7.2 配伍应用 1997—2013年的关键词有夏枯草、柏树叶、生蒲黄、炙甘草、延胡索、小茴香、益母草。主要研究五灵脂配伍其他中药组成方剂用于临床诊治疾病。例如五灵脂配伍小茴香、延胡索等组成少腹逐瘀汤,用于活血化瘀,温经止痛[26];五灵脂与生蒲黄配伍组成失笑散,用于活血止痛。
据调查养殖鼯鼠的主要食料来源是柏树叶,这说明当时对五灵脂的食料调查也有一定研究,但研究主要出现在早期,研究持续时间不长。2010年突现关键词为“十九畏”,且突现时间长,说明对中药处方中反药配伍宜忌研究较深。人参配伍五灵脂属于中药配伍禁忌,但从古至今,临床实践证明人参配伍五灵脂在治疗心绞痛方面疗效满意,并未出现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两者并用抗应激、抗肿瘤效果明显[27]。这说明“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只要遵循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2.7.3 治疗经验 1996—2013年的突现关键词有中医院、医案、验案、名医经验。通过对五灵脂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不断挖掘五灵脂的药用价值。经典名方失笑散,由五灵脂和生蒲黄两味药组成,《本草纲目》中记载五灵脂主气血诸痛,蒲黄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28]。对失笑散进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能够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防止血栓形成,并且有明显的镇静止痛作用。研究和传承经方法术,对于治疗疑难杂病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因有关五灵脂的英文文献较少,且与部分中文内容有交叉,所以本文主要对中文数据库进行分析,考察五灵脂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基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1 08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五灵脂的发文量有所减少,说明五灵脂在研究技术上可能面临瓶颈,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缺乏创新性,导致对五灵脂的研究相对减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现代化科研方法,优化技术路线,加强对五灵脂的研究。五灵脂研究的相关机构虽分布广泛,但机构之间的合作度不高,这可能与学科背景和各自的研究方向有关,建议各区域间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更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在已发表的中文文章中五灵脂的研究热点是它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侧重于妇科疾病的研究。英文文章研究热点是五灵脂的成分分析以及药理作用,侧重于活血化瘀的研究。中文文献中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延胡索、痛经出现频次高,说明了研究热点是五灵脂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疾病及考证中医经典名方的方法和经验。统计显示近几年五灵脂的研究中,对五灵脂药材基原物种的研究较少,五灵脂组成复杂,其基原动物及食料组成的差异均会对五灵脂药效造成影响,对药材基原物种的控制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大五灵脂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延续至今的高强度的突现词包括十九畏、名医经验、验案等,表明近年来有关五灵脂经典名方的应用以及对古今名家经方验案的探析仍然是研究重点。
本文以五灵脂为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示了五灵脂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研究提示当前五灵脂在妇科疾病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五灵脂经方的挖掘是研究的热点趋势。随着对五灵脂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对五灵脂药材质量问题的控制、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也会是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通过对五灵脂进行可视化分析,快速识别五灵脂目前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对五灵脂未来的研究选题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