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10-10 10:16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血液冠心病

刘 鹏

(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 烟台 264100)

冠心病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这种疾病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进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1]。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后患者的机体功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患者冠心病进入晚期后,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的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若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西药治疗,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是临床中很多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近几年该病的患病率为上升趋势[3]。经过深刻分析表明,患者出现血脂异常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致使供血不足发生心肌痛,心肌供血不足等现象。如不能够马上接受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医务人员发现单纯应用某一种药物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种疾病在发生时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患者的治疗难度增大,所以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实际用药时,逐渐将目光转移在了各种药物联合的治疗中[5]。近几年中,冠心病患病率很高,不仅会提高患者的心脏负担还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品质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甚至造成死亡[6]。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极为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性,但由于遗传易患标记,在目前临床上还并不明确,所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医务人员针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血液指标监测对冠心病的发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需要研究人员引起重视。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录入我院中收入的9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内我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探讨分析血液检验指标和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性,将这一数据作为基础,对冠心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判断,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录入我院中收入的9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内我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选择对照实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估。实验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介于53-76岁之间,平均年龄(60.8±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介于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2±2.8)岁。

纳入标准

①实验组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未昏迷者;⑤神经功能缺损无继续进展;③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昏迷;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或严重感染;③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④不伴运动功能障碍者;⑤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时,要求患者保持空腹12小时以上,在患者次日清晨进行采血,分别采取EDTA抗凝血3ml,自然凝集血3ml。将抗凝血液样本放置于零下80℃环境下备用,而自然凝集血分离血清后放置于零下80℃环境下进行保存备用。

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指标测定时,选择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采用雅培生化免疫一体机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其PCT与CRP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cTn-I、CK-MB、RDW(%)的指标明显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的PLT、MPV、PDW指标对比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对比(x±s)

组别PLT(109/L)MPV(fl)PDW(%)实验组(n=90)152.36±35.1412.26±2.1216.29±5.12对照组(n=90)149.28±40.2611.96±2.2416.17±2.32T1.26322.15942.1789P0.15640.26340.1489

3 讨论

冠心病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呈现,正相关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被认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引发的,反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检验时,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对于冠心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恢复改善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病理过程与患者的血小板、红细胞相关参数有极为密切的关联,而在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判断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体资料,并选择合理的血液检验指标,尽量保证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近年来的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冠心病发病的因素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有血栓生成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狭窄,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其出现阻塞的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则患者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随着近年来现代人群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这一环境中呈现大幅度增高的趋势,对现代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冠心病患者的各个血液指标变化与病理变化具有密切的关联,而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指标检测,通过有效的血液指标异常检测,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理改变状况,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冠心病的发病因素诸多[7],其中包含“新”危险因素和传统危险因素,传统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年龄增长、性别(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更低)、遗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长期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习惯等,而“新”危险因素主要包含高甘油三脂、自身免疫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整体来说较为复杂,而脂肪沉积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经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内胆固醇含量相较于正常水平来说明显更高,并且随着患者胆固醇含量的不断增多,患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8]。

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显示[9],cTnI是心肌损伤的一种重要血清标志物,将其应用于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和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cTnI水平的升高,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功能受到损伤时,胞浆内机肌钙蛋白透过细胞膜渗入血液循环,并且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血铅中的肌钙蛋白会逐渐增高,而cTnI水平的升高一般发生在患者心肌功能受到损伤后的6~8小时左右,所以在临床研究中认为,一旦患者出现了cTnI水平增高的情况,则可判定患者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并且cTnI水平越高,则患者的病情程度越严重。CK-MB是人体骨骼肌与心肌细胞胞质中的一种酶,这一指标在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后的3~8小时内会逐渐升高,在24小时内即可达到峰值,所以针对患者的CK-MB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患者的心肌梗死状况。临床研究中认为RDW越高,则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同时患者的预后恢复较差,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患者的造血原料缺乏容易引发患者出现贫血,除此之外,当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患者的收缩血管因此大量释放,会引发患者出现肾脏缺血性损伤,导致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量降低,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所以RDW也能够反映患者的心肌受损严重程度[10]。在近年来的血栓学说中认为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动脉内膜中会存在血栓,而血小板对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在患者的造血细胞受到刺激后,会释放大量血小板,而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往往会跟随其异质性的增大不断增高[12]。

而在针对患者进行个体状况的诊断时,研究人员认为应当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将细致且有效的综合诊断方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分析中,而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确患者的个体状况,并开展后续的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在临床研究中,医务人员对血液检验指标含量进行检验,能够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存在的冠心病症状,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和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血液冠心病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