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方明
(奎屯市城市园林服务中心,新疆 奎屯 8332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中,园林绿化的作用更加突出。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应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开展园林绿化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城市掀起了园林工程建设热潮。但是,园林工程施工内容广泛,包括施工测量、地形整理、小品工程、建筑工程和绿化工程等,涉及建筑、市政道路、装饰、给水和排水等众多专业领域,施工工艺复杂,常有多工种交叉施工,施工难度较高。汇总分析园林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并找出其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园林工程施工综合性要求较高、内容繁多、工艺复杂,对园林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园林施工技术梳理,厘清施工重难点,为园林工程有序施工奠定基础。施工材料准备、施工组织规划、后期养护等作为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对园林景观的打造影响巨大。作为园林工程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对园林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施工组织规划是指导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与实施、施工控制等的管理方案,是园林工程施工有序开展的基础;后期养护是园林工程建成后开展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园林工程质量。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植物的选择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植物的生长习性、造景需求等。首先,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习性不同,如大多数草本植物喜光,但部分草本植物(如玉簪、石竹花、郁金香等)十分耐寒,有些甚至忌夏季高温和暴晒。同时,部分植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关系,如绣球和茉莉、大丽菊和月季、玫瑰和丁香、松树和云杉等植物种植在一起,会影响彼此生长。其次,不同类型的植物打造出来的园林景观效果不同,如有些高大乔木自身便能形成一幅壮丽的景观(如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见的胡杨),将乔木与灌木、藤本植物等组合在一起也能营造出美丽的景观(见图2)。
图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胡杨林景观
图2 乔木与灌木、藤本植物等组合打造的景观
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植物选择是一大难点,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环境要求,而且要考虑造景效果。植物选择不当,植物搭配不合理,不仅会影响植物成活率,还会影响园林景观效果,增加园林工程施工成本。
在园林景观中,地形是骨架,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园林建设主题将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景观等合理配置在地形中,以地形为依托,打造出起伏跌宕、生动丰富的园林景观。地形也是瀑布等园林水景的依托,如图3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打造出的瀑布景观。另外,地形在改善园林局部小气候、排水、采光和通风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园林工程施工单位来讲,地形处理中面临的难题很多,如测量误差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最终的园林景观效果。
图3 依托地形打造的瀑布景观
园林工程施工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废水和建筑垃圾等,这无疑会加重“城市病”。另外,有些园林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周围道路交通产生影响,导致交通拥堵、绕行等。但园林工程建设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面对园林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壤可能会受到污染。例如,废水、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如果清理不及时,渗透到土壤中,会严重污染园林土壤。园林植物栽种后,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如果土壤遭受污染,将影响植物成活率,最终影响园林景观的呈现效果。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应因地制宜选择植物,为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景观效果奠定基础。首先,应结合园林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等选择植物。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位于内陆,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园林工程施工中应选择榆叶梅、白榆、丁香、玫瑰、白柳、樟子松、刺槐、大叶白蜡和云杉等具有抗旱、耐轻度盐碱特性的植物。其次,考虑到病虫害问题,园林植物选择应尽量以乡土植物为主,不仅有利于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成活率。再次,为了营造出立体化园林景观效果,所选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应尽可能多样化,并合理进行植物配植。最后,所选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园林工程施工的目的是美化环境。因此,选择植物时应遵循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确保所选植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打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地形作为园林植物景观、建筑、园林水景等的依托,是营造跌宕起伏、丰富多变园林景观的基础。在园林工程施工中,面对地形问题,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园林地形,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建筑体型随形就势。此外,解决地形问题时,应做好地形测绘工作。地面高低起伏、坡向、坡度等对地形利用有直接影响,如地形坡向影响植被种类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地形,需要应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对地形进行勘测,绘制出详细的地形图,为园林景观设计奠定基础。施工过程中也应做好测绘工作,如施工测量、水景工程测量、植物种植施工测量等,满足不同施工内容对地形应用的需求。最后,应合理处理地形。园林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形处理方式有平垫沟谷、削平山脊等,应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内容、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方式,满足园林工程施工需求。
园林工程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应确保其在可控范围,为此,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做好各方面的环保工作,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首先,应提高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环保意识,并在施工中强化环保工作,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次,应改善施工方式,通过合理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针对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及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等改进施工工艺;遇到大风天气,如风力达到4级及以上,应严禁施工,防止大风天气下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定期对园林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洒水,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增加洒水次数等。针对废水,应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及时对产生的各种废水进行处理。针对噪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将噪声大的工程安排到晚上施工,并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噪声污染。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可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加强土壤养护。在植物种植前,应对土质进行分析,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程度,按照先治理后美化的原则栽种植物。设计人员应根据土壤污染情况、植物习性等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栽植,以达到修复土壤并美化环境的目的。另外,为防治土壤污染,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加强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注重解决技术难点外,还应从其他方面为施工管理做好保障。
园林施工单位应注重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制约下,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为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例如,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同时签订责任书,对园林工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安排专人对园林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对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成果进行检验,以保障园林工程施工效果。
园林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流程烦琐,有些环节看似不起眼,但对园林工程施工效果却有着直接或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规范园林工程施工行为。例如,选择园林植物时,应选择长势好、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做好苗木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健康;在苗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保护,防止运输中,出现损坏苗木的现象;植物栽种后,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实际生长情况,及时做好肥水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看似不起眼,但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影响植物成活率。诸如此类的施工行为还有很多。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园林工程施工部门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施工技能,让施工人员具有安全施工、科学施工、绿色施工的理念,并在先进的施工技术指导下规范开展工作,以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
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难点较多。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应正确看待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并注重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园林工程施工行为、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等,为园林工程施工提供保障,最终达到园林工程建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