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镜 周云鹤 陈己任
(1.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及居住环境质量。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公园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社交、休闲、锻炼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植物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只有合理配植各种植物,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天山公园位于柳州市区东南部的鱼峰区蟠龙山南部,北临天山路、南临灵湖路、东临箭盘路。天山公园是柳州市屏山东片区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的一环,公园体系旨在结合道路、水系将分布于各居住区的绿地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绿色生态网络。
柳州市处于华中区与华南区之间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因此,柳州市植物种类十分丰富。隆卫革针对柳州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发现当地园林绿化树种丰富(约有539种),但常用绿化树种仅121种,占总数的22.45%。目前,柳州市应用的园林植物大约有52科134种,其中乔木93种、灌木41种(不含藤本、草本)。柳州市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其中常绿树种占比约74%,落叶树种占比约26%;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其中乡土树种占比约58%,外来树种占比约42%。
笔者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在早春时对柳州市天山公园中每一条道路和景观节点的园林植物进行详细观察统计,调查天山公园内园林植物应用情况及观赏效果。
由表1可知,柳州市天山公园应用的乔木植物有14科21种,应用较多的是桑科、豆科及棕榈科植物。乔木是天山公园的骨干树种,其高大的树干撑起了公园整个植物景观的天际线,乔木繁茂的枝叶能够形成绿荫,从而起到调节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防尘及防辐射等作用。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搭配种植不仅可以丰富公园内的植物种类,还可以在不同季节展示不同的美 。天山公园中乔木的种类占调查植物种类的51.2%,所应用的乔木主要为观叶、观花植物,少量为观干、观果植物,其基调树种为羊蹄甲。其中,常绿乔木约占66.6%,主要应用的常绿乔木为羊蹄甲、桂花、榕树、刺葵、丝葵等;落叶乔木约占33.4%,主要应用的落叶乔木为木棉、小叶榄仁、白玉兰等。
表1 柳州市天山公园主要乔木(含小乔木)植物种类
由表2可知,在所有调查植物种类中,灌木有14科15种,应用较多的为棕榈科植物。灌木作为植物群落的中间层次,不仅可以加强景物与景物、景物与地面的联系,使其产生协调感,还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群体的生态效益。另外用灌木作绿篱能够分隔空间、界定范围、遮蔽视线及衬托景物,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天山公园中的灌木种类占调查植物种类的36.5%,所应用的灌木植物主要为观叶、观花植物,少量为观干、观形植物。该公园内应用较多的灌木有红花檵木等。
表2 柳州市天山公园主要灌木植物种类
由表3可知,柳州市天山公园中主要应用的草本植物有4科5种。草本植物枝叶密集,将其成片种植能够对地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合理应用草本植物可以使乔灌木与草地、绿地、道路间的衔接更为自然,还能增加植物群落景观的层次变化。天山公园应用的草本植物有海芋、菖蒲、铁线蕨、艳山姜和文殊兰,主要为观叶植物。
表3 柳州市天山公园主要草本植物种类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根据植物各自的观赏特性及所处的自然环境,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依据园林植物种植的平面关系及构图艺术,园林植物景观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及抽象式。天山公园的植物景观主要应用了孤植、丛植等自然式栽植方式,还应用了对植、列植及篱植等规则式栽植方式。如图1(a)所示,天山公园采用同时应用乔木、绿篱进行列植,公园主入口处被绿色植物围合成一个开阔的空间,形成一个活动场所。如图1(b)所示,天山公园在部分景观节点采用孤植的表现形式,在道路的节点孤植一棵榕树以突出个体美,同时高大的榕树可形成绿荫,在树下放置座椅便可形成一个休闲空间。如图1(c)所示,天山公园采用羊蹄甲、白玉兰、棕榈等进行丛植,从而表现出羊蹄甲、白玉兰、棕榈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同时,公园上层种植棕榈,下层搭配鹅掌柴,下层鹅掌柴形状特异的叶片增加了观赏性并衬托了棕榈。如图1(d)所示,天山公园将红檵木、鹅掌柴、艳山姜及龟背竹组合在一起,辅以山石点缀,植物与山石相得益彰,植物群落衬托了山石的硬朗,山石的点缀让植物群落更加具有神韵。
图1 天山公园园林植物的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天山公园应用的植物有28科41种,其中乡土植物种类较多,如有榕树、黄金榕、羊蹄甲等,所选用的植物考虑了景观多样性。其中,乔木14科21种,以常绿乔木为主,乔木在植物景观中往往作为主景,对景观起着主导作用;灌木14科15种,灌木用来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各种造型的灌木不仅在植物间起到了过渡、衔接、围合的作用,而且在建筑与乔木间也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草本植物4科5种,草本植物充当下层植物。在天山公园植物应用中,上层乔木以常绿乔木为主、落叶乔木为辅,中层配植小乔木和灌木,下层配植地被植物。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植物配植既形成了和谐天然的美感,丰富了植物景观的层次感,还延长了植物景观的观赏期。
针对植物观赏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天山公园所应用的园林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主、观花植物为辅,还有少量观干、观果植物。天山公园春季景观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主、观花植物为辅,春季开花植物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艳丽,而形态各异的绿叶增加了天山公园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在建造园林景观、丰富园林空间上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选用不同的植物,并综合考虑其与其他要素结合所展现的寓意、形态、色彩等,能够形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并表达出不同的寓意或空间艺术效果。但是,天山公园在部分景观节点的植物配植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图2(a)所示,天山公园的某段园路边缘用红花檵木作为绿篱,但是没有处理好绿篱与道路间的衔接,在道路曲折处没有种植一些高大的植物遮挡游人的视线,没有营造出视觉上的开合变化。天山公园里的植物应用问题还体现在没有搭建很好的遮挡防护墙,如图2(b)所示,绿地与防护墙之间的衔接处种植了一些低矮的植物,没有搭建遮挡防护墙,显得不够自然、美观。
此外,天山公园驳岸景观设计过于单调,如图2(c)所示,只是生硬地将园林植物围着驳岸线种植,没有选用多样化的植物遮挡驳岸线,使得驳岸裸露。同时,廊架处不注重植物景观层次的构建,如图2(d)所示。此处虽然用羊蹄甲充当廊架背景,但没有搭配种植中层植物,使得廊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空间,而且廊架上层缺少攀缘植物,使得廊架暴露在阳光之下,下层地被植物生长高度过低,缺少层次感。天山公园活动区、休闲区广泛应用了榕树、桂花等常绿植物,但较少应用落叶植物,导致景观缺少季相变化,且常绿植物过多易造成活动区光照不足。
图2 天山公园植物景观
目前,天山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常绿树种占比过高,植物配植形式有待优化,以及缺乏科学的后期维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3项优化策略。
天山公园中部分地被植物种植得较为稀疏,经常出现土壤裸露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可适当调整地被植物的种植密度,借此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可使绿地与园路、构筑物之间的衔接更为自然。天山公园应种植一些植物覆盖驳岸,避免驳岸裸露,可选用的植物有迎春、水生鸢尾、再力花等。
调查数据显示,天山公园选择了大量常绿植物进行植物景观打造,但忽略了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在活动区、休闲区增加一些落叶树种,以达到夏可遮阴、冬透暖阳的效果。
后期管理维护对于维持植物景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天山公园对景观植物的长期维护管理不够重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清除移栽树木的支架,也没有及时开展整形修剪工作,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部分文殊兰、黄金榕由于缺乏合理的养护管理,其叶片已干枯、凋落。因此,为了保证植物景观效果,工作人员需要长期、适时地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养护管理。
笔者对天山公园春季植物景观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了天山公园植物类型,分析了其植物配植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柳州市今后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天山公园及柳州市屏山东片区绿地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