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柿大树移植试验与分析

2022-10-10 07:25:48
乡村科技 2022年15期

李 霞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天水 741000)

0 引言

天水市是甘肃省的第二大城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该地柿树栽植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但老树品种单一,且果实不易脱涩、不易贮运,严重影响了市场发展。相反,甜柿果实硬度大,成熟早,抗逆性较强,便于贮存和运输,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采用科学选择合理的甜柿移植技术是甜柿引种栽培成功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关键,备受广大专家和果农的关注。为提高天水市秦州区柿树果实品质,满足果品市场需求,就不同移植季节、带土球直径、树冠修剪幅度、营养液添加情况对阳丰甜柿树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影响进行分类试验、统计、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出一套适宜该地区的甜柿大树移植技术。笔者希望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城市绿化品位,补齐幼树建园的短板。

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1 工作要求

前期,笔者综合考查引种地,确定正规的育苗基地及优质、健壮苗木。选择符合移植规格和标准的甜柿大树,确保起挖、修剪、土球保护、运输等技术措施规范合理。提前规划好运输线路,准备好运输工具,制订完善的移栽方案,尽量缩短起苗与栽植之间的时间。首先,对苗圃中符合规格的树体进行标记,适量修剪树冠,控制树形。其次,现场开挖后,土球用草绳绑扎保护后立即吊运,挖满一车后,覆盖遮阳网立即运往项目实施地。同时,在试验园地规划好地块,提前3 d挖好定植穴。最后,对运到栽植地点的树木再次进行修剪,控制冠幅比例,立即栽植,栽植时使用适量生根剂,及时浇水覆膜,并对树体进行支架保护,防止倾倒。

1.2 试验区概况

天水市是甘肃省柿树主要栽培区,当地柿树栽培历史悠久,但都是乡土树种——大棱柿,属于涩柿品种,产量中等水平。现在当地柿树多老化,主要为观赏树。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05°13′~106°01′、北纬34°05′~34°40′,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缘,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北为黄河支流的渭河流域。该地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0 ℃,无霜期17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0 mm,相对湿度70%左右,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合柿树栽植。

1.3 引种地选择

此试验所选的引种地为陕西省扶风县绿琪苗木合作社苗圃基地。该地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2.4 ℃,极端最高气温42.7 ℃,极端最低气温-19.5 ℃,年均降水量592 mm,无霜期209 d。引种地和试验地气候特点、自然环境相似,为阳丰甜柿的成功引种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品种选择

果树专家先在秦州区引进了3个甜柿品种(富有、次郎、禅寺丸)进行栽培,生长情况良好,果实能够自然完全脱涩,可以推广栽培;随后又在天水市引进了阳丰、次郎、富有等多个甜柿品种,对其物候期、生长量、产量、抗寒性、果实品质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发现阳丰甜柿适应性较强。首先,阳丰甜柿可以自然脱涩,成熟后从树上摘下即可食用。成年树树势强健,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早产、稳产。其次,阳丰甜柿树寿命长,病虫害少,树冠浓荫,树干直立,树姿开展,晚秋见霜后树叶变红,可与枫树媲美,是很好的绿化景观树种。再次,阳丰甜柿果实扁圆形,单果质量180~220 g,果皮橙红色,具明亮的蜡质光泽,果面平滑、洁净,覆果粉,无浅沟,外观美,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脆,味浓甜,品质好。最后,阳丰甜柿每100 g鲜果肉中含可溶性糖22~24 g(一般柿为11.6 g左右)、脂肪3.3 g左右,蛋白质0.620 g左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也均高于其他柿树果实。因此,笔者选择阳丰甜柿进行试验。

1.5 阳丰柿树大树苗的选择

此试验选择的阳丰甜柿树为7~8年生,胸径在9 cm左右,株高3.0~3.5 m,果实产量稳定,枝条繁茂,树体健壮,无病虫害,已到果树成熟期,果实产量稳定,确保移植成活率和柿树高产、稳产。

1.6 试验地选择

秦州区城区北山自然环境条件适合阳丰甜柿的栽培,且该区域柿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城市发展扩建及农民收入结构改变,当地原来的柿树园已经陆续消失,现存的柿树已被当地政府列为保护树木。试验地选择在北山向面坡区域,选地符合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原生境原则。当地年平均气温13.9 ℃,1月平均气温-2.4 ℃,极端最低气温-18.2 ℃,有效积温为3 493 ℃,早霜始于10月19日,晚霜在4月15日,无霜期185 d,年平均降雨量507.1 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日照时间2 098 h。试验地土壤为黄绵土质,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小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水位较低,背风向阳。

1.7 移植方法及管理

将柿树运到试验地后,先对土球进行测量标记,对土球直径小于8倍胸径的树体系红色尼龙绳,对土球直径大于胸径8倍的树体系蓝色尼龙绳,标记后立即栽植。将不同土球直径、不同冠幅的柿树随机栽植,栽植密度为4 m×5 m,随栽随浇水,待水浇透后覆膜。10月下旬,对引种地包扎好土球的柿树根据冠幅大小进行控冠处理:将树冠匀称、长势良好的全部留冠运输;对冠幅较大、枝条较长、有偏冠等情况的留冠1/2。次年3月上旬,对包扎好土球的柿树全部进行控冠处理,一半留冠1/2,一半留冠1/3。对于较粗枝条,修剪后涂抹封闭剂保护,树冠堆放整齐,使用机械吊运至运输车,装满车后树体覆盖遮阳网立即运往园区栽植。10月下旬栽植的1 800株柿树中,共栽植土球直径明显小于8倍胸径的柿树241株,共栽植土球直径明显大于8倍的柿树150株,剩余均符合8倍土球控制标准。次年3月下旬共栽植阳丰甜柿500株,土球直径严格按照8倍胸径控制,故未进行土球直径对成活率影响的试验。对栽植后高度太高的树体做好支架保护,防止大树栽植后倾倒。

2 试验方法与分析

对柿树移植时间、带土球规格、树冠修剪比例控制、营养液添加情况等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天水市的阳丰甜柿大树栽培技术要点。

2.1 阳丰甜柿秋季栽植和春季栽植成活率对比试验

采用样地调查(从山基部的地块开始,每隔3个地块选定1块地作为调查地块)和总体随机抽样(从山基部开始,沿栽植区域随机选择柿树进行成活率调查,秋季调查300株,春季调查250株)调查方法,通过对两个季节栽植的阳丰甜柿所选调查地块和所选株数分别进行成活率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阳丰甜柿大树移植成活率统计(样地调查)

表2 阳丰甜柿大树移植成活率统计(总体随机抽样调查)

经地块调查,发现秦州区阳丰甜柿秋季移植的平均成活率是88.01%,春季移植的平均成活率为96.60%。经总体随机抽样调查,发现秦州区阳丰甜柿秋季移植成活率为89.33%,春季移植成活率为96.4%。两种调查方法结果相似,即在秦州区阳丰甜柿大树春季移栽成活率较高。

2.2 阳丰甜柿大树土球直径对成活率的影响对比试验

对秦州区阳丰甜柿春季和秋季栽植时不同土球直径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了调查,抽样方法和上述调查试验相同。在选择的7块地中,分别对小于胸径8倍的土球、等于胸径8倍的土球、大于胸径8倍的土球株数及成活株数进行调查。2019年秋季栽植共调查小于胸径8倍土球83棵,等于胸径8倍土球146株,大于胸径8倍的土球株数37株,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阳丰甜柿大树秋季移植土球直径对比试验成活率

由表3可知,秋季移植的土球直径小于8倍胸径的阳丰甜柿大树平均成活率为85.50%,土球直径等于8倍胸径的植株平均成活率为89.04%,土球直径大于8倍胸径的植株平均成活率为94.60%。不同土球直径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土球直径小于8倍胸径的阳丰甜柿树移栽成活率明显较低,土球直径大于8倍胸径的植株移栽成活率最高。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为了提高阳丰甜柿移栽大树的成活率,土球直径以等于8倍胸径为宜。

2.3 阳丰甜柿不同冠幅比例控制对成活率的影响对比试验

对移栽大树不同冠幅修剪比例控制对阳丰甜柿大树移栽成活率对比试验进行调查分析,抽样方法和上述调查试验相同。在秋季栽植试验区选择的7块地中,分别对全冠和留冠1/2的株数及成活株数进行调查;在春季栽植试验区选择的5块地中,分别对留冠1/2和留冠1/3的株数及成活株数进行调查,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阳丰甜柿大树移植冠幅比例控制对比试验成活率

由表4可知,秋季移植时,全冠大树平均成活率为86.70%,留冠1/2的大树平均成活率为89.60%;春季移植时,修剪留冠1/2的大树平均成活率为95.65%,留冠1/3的大树平均成活率为96.20%。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移植时留冠控制比例成活率明显高于秋季移植时的留冠控制比例,秋季全冠移植成活率较低。移栽大树时,适当修剪控制枝条量和树叶比例可以有效减少树木地上部分的蒸腾面积,降低水分蒸发量,增强大树抗旱性能,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该试验说明,阳丰甜柿春季移栽时,修剪枝条和树叶,留1/3~1/2树冠比例,可明显提高树木的移栽成活率。

2.4 移栽后树体营养液使用情况对成活率的影响对比试验

通过对春季和秋季栽植时使用和未使用营养液对比试验结果进行调查,采取总体随机抽样方法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阳丰甜柿大树移植后使用营养液对比成活率

由表5可知,对于秋季移植的阳丰甜柿大树,使用和未使用营养液的成活率分别为90.20%和86.00%;对于春季移植的大树,使用和未使用营养液的成活率分别为96.67%和93.33%。由此可见,使用营养液可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大树被挖离原生地之后依靠树冠的蒸腾拉力被动吸水,经由树干木质部向上输送到树冠各枝条和叶片。利用这种水分传输的原理,加挂营养液袋,可以增加木质部水分来源途径,达到为树体补充水分和保湿的目的。

3 结论与讨论

3.1 移植区域

阳丰甜柿大树移植园区选择了秦州区玉泉镇北山向面坡区域。该区域土壤为黄绵土质,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小环境良好。按照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原生境原则,该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适合阳丰甜柿的栽培,可以在该区域种植阳丰柿树。

3.2 移植时间

由于阳丰甜柿属深根性植物,再加上天水市秋季气温低,地温下降,树体生命活力降低,移植后根系受伤、萌生延缓,甚至会遭受冬季寒流侵袭,因而根系再生能力弱,导致成活率降低。而春季移植时气温回升,地温同时升高,再加上树体本身活力加强,根系萌生能力增加,因而有助于提高移植树体的成活率。由此推断,阳丰甜柿大树在天水市移植时间以春季为宜。

3.3 土球直径

根部土球直径小于8倍胸径的阳丰甜柿大树移栽成活率明显较低,根部土球直径大于8倍胸径的阳丰甜柿大树移栽成活率最高。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为了提高阳丰甜柿移栽大树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移栽阳丰甜柿大树时根部土球直径以等于8倍胸径为宜。

3.4 冠幅比控制

阳丰甜柿大树春季和秋季移栽时,适当修剪控制枝条量和树叶比例,可以有效减少树木地上部分的蒸腾面积,降低水分蒸发量,增强大树抗旱性能,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3.5 营养液的使用

大树被挖离原生地之后依靠树冠的蒸腾拉力被动吸水,并经由树干木质部向上输送到树冠各枝条和叶片。利用水分传输的原理,加挂营养液袋,可以增加木质部水分来源途径,达到为树体补充水分和保湿的目的,从而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

3.6 坐果率及果实品质

阳丰甜柿大树春季移栽后,其开花以新生中短果枝为主,每株平均开花115朵,果实发育初期落果现象较多,平均每株坐果57个,调查坐果率为46%;果实成熟后,最大单果质量230 g,平均单果质量180 g;果实形状扁圆,果皮色泽橙黄色,果肉橙黄,质地脆硬,耐储存,丰产性好。

4 结语

此引种试验表明:一是天水市秦州区环境条件适宜栽培阳丰甜柿;二是阳丰甜柿大树春季移栽成活率较高;三是甜柿大树移栽时土球直径以8倍胸径为宜;四是甜柿大树移栽时留1/3~1/2树冠比例,可明显提高树木的移栽成活率;五是使用营养液对甜柿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较明显,可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