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镇安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紧邻柞水县,与河南省南阳市、灵宝市、卢氏县、西峡县、淅川县等接壤,其地形地貌特点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资源丰富。该县平均海拔830 m,年均气温12.8 ℃,温差大,极其适宜食用菌栽培。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镇安县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
2022年7月27—28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孔维丽团队应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胡清秀、鄂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吴平华的邀请,赴商洛市镇安县指导香菇生产,并推广香菇品种。
7月28日,在镇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的陪同下,孔维丽团队实地察看了当地百菇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香菇菌棒生长情况。该基地于2015年建成,年生产规模达100万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推广春栽和秋栽香菇。其中,公司负责香菇产品的回收和销售,合作社负责制作香菇菌棒,农户负责出菇管理,产品以干香菇、香菇豆豉加工为主。目前,该基地春栽香菇处于越夏的关键时期,菌袋污染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孔维丽给合作社负责人提出了2点建议,要求强化接种和菌棒培养2个环节的管理:一是100万棒以上规模的菌棒生产一定要建设无菌接种生产流水线,采取无菌接种工艺,降低接种污染风险;二是完善培养大棚设施建设,保证菌棒发菌安全。
在商洛丰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香菇基地,专家孔维丽考察了该基地的地理环境、生产及出菇设施,在与该基地负责人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该公司签订了香菇品种试验示范协议,将河南省香菇主栽品种豫香1号、香9608在该公司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在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黑木耳种植基地召开的座谈会上,两级体系专家共同对该基地秋季黑木耳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们指出,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黑木耳品种和管理技术,要对现有品种进行筛选、驯化,以满足公司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专家们强调,新引进的品种一定要经过区域试验,确定其适应当地环境后再进行大规模栽培,以最大化降低种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