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郧竹,刘国青
(1. 竹溪县人民医院,湖北 竹溪 442300 ;2. 钟祥市人民医院,湖北 钟祥 43190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类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肺脏,但也可侵犯肝、肾、脑、淋巴结等肺外器官和组织。我国结核病患者的数量较多。结核性脑膜炎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蛛网膜下腔引起的蛛网膜、软脑膜、脑实质及脑血管炎症[1]。近几年,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逐渐增多,给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2]。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最严重的结核病[3]。临床上在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时,应注意调节其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及压力。本文主要是探讨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和压力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6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4 岁;临床资料完整;其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用药禁忌证;因感染其他病原菌而导致的脑膜炎;对行脑脊液置换或鞘内注射治疗存在禁忌证;合并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3 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18 例(占54.55%),女15 例(占45.45%);其中年龄最小者为1 岁,最大者为13岁,平均年龄为(7.29±1.71)岁;其中,中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21 例(占63.64%),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12 例(占36.36%);33 例(占100.00%)患儿均存在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其中存在脑膜刺激征阳性、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肢体肌张力增加、面瘫、动眼神经及展神经损伤、视力改变、肢体瘫痪的患儿分别有31 例(占93.94%)、25 例(占75.76%)、15 例(占45.45%)、10 例(占30.30%)、7 例(占21.21%)、3 例(占9.09%)、3 例(占9.09%)、3 例(占9.09%)、5 例(占15.15%)。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17 例(占51.52%),女16 例(占48.48%);其中年龄最小者为1 岁,最大者为13 岁,平均年龄为(7.26±1.72)岁;其中,中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21 例(占63.64%),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12 例(占36.36%);33 例(占100.00%)患儿均存在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其中存在脑膜刺激征阳性、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肢体肌张力增加、面瘫、动眼神经及展神经损伤、视力改变、肢体瘫痪的患儿分别有30 例(占90.91%)、24 例(占72.73%)、16 例(占48.48%)、11 例(占33.33%)、6 例(占18.18%)、4例(占12.12%)、3 例(占9.09%)、3 例(占9.09%)、4 例(占12.12%)。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方法是:静脉滴注异烟肼,每天用药15 ~25mg/kg,最大剂量不可超过400mg/d;口服利福平,每次服10 ~20mg/kg,每天服1 次;口服吡嗪酰胺,每天服15 ~35mg/kg,分2 次服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方法是:常规对其进行腰椎穿刺,放出2mL 左右的脑脊液,之后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反复进行该操作。3 岁及3 岁以下的患儿释放脑脊液的总量不可超过5mL,3 岁以上的患儿释放脑脊液的总量不可超过10mL。最后一次释放脑脊液后,向鞘内注射2mg 的地塞米松和0.05g的异烟肼。每周治疗1 ~2 次,病情较重的患儿隔日治疗1 次。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 个月。
1)治疗期间定期对两组患儿进行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查,记录并比较其脑脊液转阴的时间,同时比较其头痛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包括蛋白、糖、氯化物)、白细胞数目及压力。3)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减轻,脑脊液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减轻,脑脊液检查结果无变化,并出现并发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用χ²、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转阴的时间、头痛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脊液转阴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脊液转阴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组别 脑脊液转阴的时间头痛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对照组(n=33) 44.37±5.75 58.61±6.15 67.95±6.89观察组(n=33) 25.12±3.79 40.03±4.02 44.97±5.23 t 值 16.057 14.527 15.261 P 值 <0.001 <0.001 <0.001
治疗前,两组患儿脑脊液中蛋白、糖、氯化物的水平、白细胞数目及脑脊液压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脊液中糖、氯化物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脑脊液中蛋白的水平、白细胞数目和脑脊液压力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中氯化物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其脑脊液中蛋白的水平、白细胞数目和脑脊液压力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脊液中糖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及压力的比较(±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及压力的比较(± s )
组别 蛋白(g/L) t 值 P 值 糖(mmol/L) t 值 P 值 氯化物(mmol/L) 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3) 3.92±0.26 0.52±0.08 71.799 <0.001 1.32±0.37 2.60±0.35 -14.437 <0.001 110.23±6.17 116.25±6.89 -3.739 <0.001观察组(n=33) 3.97±0.27 0.35±0.05 75.732 <0.001 1.33±0.35 2.70±0.33 -16.360 <0.001 110.17±6.22 125.75±6.73 -9.766 <0.001 t 值 -0.766 10.352 -0.113 1.194 0.039 -5.666 P 值 0.446 <0.001 0.910 0.237 0.969 <0.001续表2组别 白细胞数目(×109/L) t 值 P 值 脑脊液压力(mmH2O) 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3)507.21±53.25 121.56±19.38 39.095 <0.001 307.81±12.37 198.31±22.56 24.448 <0.001观察组(n=33)505.35±56.17 60.09±12.33 44.478 <0.001 306.59±13.72 151.23±16.67 41.337 <0.001 t 值 0.138 15.373 0.379 9.642 P 值 0.891 <0.001 0.706 <0.001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显效率为66.6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显效率为42.4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结核病是长期以来一直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居全球致死病因的前10 位。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群体[4]。导致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滥用药物、患有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营养不良等[5]。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因此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在原发性结核病后1 年内发生,且好发于3 岁以内的小儿。近年来随着我国卡介苗接种的普及及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且此病患儿的预后也有了很大的改善[6]。但小儿结核病脑膜炎的防治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将此病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持续的时间为1 ~2 周,此类患儿主要表现为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消瘦、呕吐、便秘或腹泻、头痛、凝视、嗜睡、发育迟滞等症状。中期结核性脑膜炎持续的时间同样为1 ~2 周,此类患儿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并出现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其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均呈阳性,一些患儿还可因出现脑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面神经瘫痪、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此外,少数患儿还会出现定向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或语言功能障碍。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持续的时间为1 ~3 周,此类患儿的临床表现会明显加重,且意识蒙眬,处于半昏迷或昏迷状态,并频繁发生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7]。导致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其颅内压急剧增高引发的脑疝、呼吸及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8]。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可导致患儿的脑膜发生非化脓性炎症,增加脑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破坏血脑屏障,阻碍脑脊液的循环,增加脑脊液蛋白的浓度[9]。全身抗结核治疗是对结核病患儿进行治疗的基础,但中晚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较为严重,行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有限。因此,本研究中在行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行脑脊液置换治疗可降低颅内压,并减少脑脊液中的蛋白、白细胞、结核分枝杆菌等物质,减轻结核分枝杆菌对脑膜造成的刺激及炎症反应[10-11]。与常规的全身用药相比,鞘内注射药物可提高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并减轻药物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减少患儿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12-13]。本研究中鞘内注射的药物为地塞米松和异烟肼。异烟肼是临床首选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可抑制和杀灭结核分枝杆菌,并具有良好的生物膜穿透性[14]。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阻止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抑制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组织粘连,防止蛛网膜发生粘连,减轻脑水肿[1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疗效,改善其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及压力,缩短其治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