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范晓晨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安徽 合肥 23005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非感染性、发热出疹性、自限性疾病。此病在4 个月~5 岁的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K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现阶段,此病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成为了导致儿童罹患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首位原因。研究指出,未经治疗的KD 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几率为16% ~25%[1]。但目前关于导致KD 患儿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尚无统一定论。本文主要是分析KD 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导致其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
收集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科2016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KD 患儿共241 例。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2017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KD 的诊断标准[1];年龄<15 岁;首次诊断的时间在2 周以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其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入院前已在外院使用过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病程超过15 d ;病历资料不完整;合并有肝病、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剔除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病例6 例,共纳入病例235 例
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观察其发生CAL 的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总结导致其发生CAL的危险因素。CAL 的诊断依据是《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2]。
用SPSS 23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KD 患儿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6 年至2019 年我院KD 的检出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详见表1。
表1 2016 年至2019 年我院KD 的检出率
在235 例KD 患 儿 中, 有 男144 例( 占61.28%),女91 例(占38.72%),男女的比例约为1.58:1。其中位发病年龄为18 个月,其中最小发病年龄为1 个月26 d,最大发病年龄为10 岁6 个月,其中5 岁以下的患儿有200 例(占85.11%),5 岁以上的患儿有35 例(占14.89%)。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症状,其中出现口腔改变(口唇红伴干裂出血、杨梅舌等)的患儿有221 例(占94.04%),出现球结膜充血的患儿有215 例(占91.49%),出现皮疹的患儿有213 例(占90.64%),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有155 例(占65.96%),出现四肢改变(手足硬性水肿或红肿等)的患儿有131 例(占55.74%),出现肛周改变(肛周皮肤潮红、脱皮等)的患儿有22 例(占9.36%),出现卡疤红肿的患儿有11 例(占4.68%)。在235 例KD 患儿中,发生CAL 的患儿有67 例(占28.51%),未发生CAL 的患儿有168 例(占71.4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变量的赋值见表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年龄<1 岁、发热持续时间≥10d、患iKD 及Hb、血Na 水平降低是导致KD 患儿发生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3。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变量的赋值
表3 KD 合并CAL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KD 是一种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发热出疹性全身血管炎综合征[3]。本研究中,235例KD 患儿中有男144 例(占61.27%),女91 例(占38.72%),男女的比例约为1.58:1。男性KD 的发病率偏高可能与男性具有特异的易感基因有关。本研究中5 岁以下的KD 患儿有200 例,占85.11%,这与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报道[4-5]相一致。本研究的结果显示,2016 年至2019 年我院KD 的检出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6],而大量的国内外研究[7-8]表明KD 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加之现阶段儿科医生对KD 认识逐步提高,进而导致KD 的确诊率不断提升。本研究中,235 例KD 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发热235 例(占100.00%),口腔改变221 例(占94.04%),球结膜充血215 例(占91.49%),皮疹213 例(占90.64%),颈部淋巴结肿大155 例(占65.96%),四肢改变131例(占55.74%),肛周改变22 例(占9.36%),卡疤红肿11 例(占4.68%)。提示KD 患儿均有发热的症状。除发热以外,口腔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也是KD 患儿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此病患儿肛周病变及卡疤红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当临床上遇到肛周改变或卡疤红肿这种川崎病比较少见的症状时,尤其要警惕是KD 的可能。CAL 是KD 患儿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识别CAL 并及时进行治疗是改善KD 患儿预后的关键。全球各国学者都对KD 并发CAL 的危险因素做了大量、深层次的研究。国内的一项研究[9]对110例KD 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 岁、患不完全KD 及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NT-proBNP水平升高是导致KD 患儿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男性、年龄<1 岁、发热持续时间≥10d、患iKD 及Hb、血Na 水平降低是导致KD 患儿发生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作为KD 患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是预测其是否会发生CAL 的重要因子之一[10]。KD 患儿发热持续的时间越长,其机体产生的炎性介质就越多,血管炎症损伤亦越严重。故针对性别为男性且热程长的KD 患儿,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早期有效的诊治是预防KD 患儿发生CAL 的关键。KD 患儿常伴有炎症介导的贫血,原因可能是铁调素高表达导致红细胞生成受损,使机体Hb 的水平降低。而Hb 水平的降低可导致组织供氧明显不足,引起冠状动脉血管壁破裂,进而可导致CAL的发生。研究指出,Hb 水平的降低可使KD 患儿发生CAL 的风险增高[11]。本研究发现血Na 水平的降低可能引起或加重CAL,这可能与KD 急性期分泌炎症介质引起血管炎,导致血Na 代谢紊乱有关。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KD 患儿以男性居多,其年龄多小于5 岁,且多存在发热、口腔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典型临床表现。KD 患儿CAL 的发生率较高。导致此病患儿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年龄<1 岁、发热持续时间≥10d、患iKD 及Hb、血Na 的水平降低。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纳入调查的因素不够全面等,今后还需要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及全面的研究,以为KD 的诊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