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
从窗口看出去,是另一栋楼。
或许,也可能看见大海、田野、广场、公园、几棵树或一片小森林。但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都明白,从一栋楼里望出去,大概率看见的是另一栋楼。
希区柯克很早就意识到这种充满现代性的观看,“后窗”是现代的画框;而乔治·佩雷克干脆剖开外墙,或使之变得透明,他把一栋公寓楼看作整座城市,乃至整个世界。
“钢筋森林”的隐喻早已潜入语言的内部,说出意识的真相。钢筋混凝土是我们的新“自然”。
望向对面的楼,是一种揽镜自照,毕竟所谓的“这里”只是对面的对面。望向对面的楼,也让人立刻被工业化的整齐击中:齐刷刷的一排客厅,齐刷刷的一排厨房,又是齐刷刷的一排卧室,窗外齐刷刷挂着空调外机——腾空而起的复制粘贴对这片立体人工大陆的多样性没有追求。待到深夜,街上阑珊的灯火悉数熄灭,只有楼道的灯齐刷刷亮着,如某种停滞或冷感的标志。
需要一个望远镜,需要凑得更近一些,需要进入内部,需要调整尺度和视野。需要在形色之间识别被藏匿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