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耿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南宁市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1]2021 年12 月15 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提出:“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战略布局,支持南宁建设中国—东盟人才城,争创国家级人才城。”[2]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是广西人才建设的主阵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南宁市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中国—东盟人才城,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南宁市全面实施强首府战略,是服务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强首府战略取得实效,全面增强南宁市综合竞争实力,带动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南宁市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加快构建与首府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发展体系,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更好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南宁市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举办地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新时代南宁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中国—东盟人才城,打造东盟人才汇聚的首选地、产才融合示范地、创新创业策源地、人才生态典范地,对于广西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2021 年3 月,南宁市在广西率先建立工业振兴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从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优选137 名优秀干部担任工业振兴特派员(重点企业服务专员),专职服务118家重点民营企业,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惠企政策落地,助力产业链精准招商、产业优化升级、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南宁工业经济稳增长[3]。
2021 年7 月,南宁市建成“智慧人才”一体化服务平台并运用。南宁市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涉及39 个单位的72 项人才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流程再造,实现人才办事“一次不用跑”、手机(电脑)一点全办好,人才服务全面提速增效。“智慧人才”一体化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访问、使用量超过33 万人次,受理申报人才事项1.98万人次[4]。
南宁市按照“政府引导、依托校企、产业导向、市场运作”原则,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北斗导航应用系统、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中药与民族医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建设集科技创新、产业技术研究、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上市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切实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当前,引进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到南宁市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17 家。大力推进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建设,集聚创新主体490 家。与东北大学共建的广西先进铝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牵头推进的首套国产自主高端高精铝合金中厚板辊底式固溶热处理炉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解决了国内高品质铝合金板、带、型材热处理生产线成套装备开发中存在的关键装备技术难题[4]。
南宁市在广西成功创建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了服务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的国家级平台。同时,出台《南宁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资金保障、政策优惠、交流合作等事宜,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截至2021 年底,南宁市建成3 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29个离岸创新创业项目,柔性引进海外人才60多人,在离岸基地内设立企业26 家,其中9 家企业面向东盟国家开展跨境业务,推动“南宁渠道”越走越宽[5]。
南宁市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建立在项目建设一线、改革创新一线、脱贫攻坚一线、维护稳定一线等“四个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的机制。2019 年4 月,出台《南宁市“四个一线”选人用人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办法(试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017 年至2021 年7 月,从“四个一线”提拔的处级干部占提拔总数的83.1%,凸显了“四个一线”机制选人用人的导向[6]。
1.完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发挥中共南宁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确保人才工作把准大局、方向、战略、定位,构建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建立使各类人才成长成才成功的政策体系。新时代,南宁市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将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发展路线图,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一是加强理论教育,筑牢党政人才思想根基。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党性教育。通过党性教育,让党政人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三是加强专业训练,培养党政人才履职能力。坚持聚焦党委中心工作,及时跟进学习,增强党政人才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一方面,多渠道培养年轻干部。建议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局、金融工作办公室等重要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建议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常态化选派市管党政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到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培训学习。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专班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加大紧缺专业领域公务员招录力度。畅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优秀年轻干部流向党政机关渠道。二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推进容错纠错的常态化,扩大免罚清单、明确界定容错纠错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程序,激发优秀年轻干部干事动力。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干事容错纠错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风尚,为人才创新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1.持续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一是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品德放在人才评价的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根据人才的职业属性、岗位特质、所在领域等不同类型,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二是建立个人和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强化能力业绩贡献评价导向。三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引导人才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四是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动态滚动特征,并将考核周期与项目相结合。五是在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工作。向用人主体放权,精选市内优质企业试点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建立企业为主、专家参与、行业协会(学会)严格把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全程监管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2.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人才构建涵盖工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后勤保障机制。二是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通过结对联系优秀人才,为关心优秀人才身心健康,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服务。三是健全人才服务的资金保障制度。如出台相关规定,给予校企共同培养技能人才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等,为人才服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1.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以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为导向,同步做好产业与人才的发展规划,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为重点产业精准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实现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高度匹配。建议借鉴天津市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做法,聚焦产业链构筑人才链,探索由企业独立引才转向多方联合引才的模式,推动产业和人才实现共同发展。
2.推进产业、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围绕南宁市产业发展需要,推动本市大中专院校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课程设置。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人才双向挂职,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间“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实现产教研创新协同发展,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建议推广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的成功经验,打造更多的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奋力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1.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南宁市创新平台提质增量,积极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际性创新平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离岸创新创业孵化载体、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让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
2.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南宁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平台。二是立足南宁市特色产业,借力国内外顶尖大学科研资源,打造南宁市特色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三是持续支持南宁创客城、南宁留学人员创业园、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四是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建设,提升科技企业孵化服务能力和人才承载力。五是持续提升“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品牌、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南宁市创业。
3.搭建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依托南宁市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举办地的区位优势,持续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企业家论坛、产业论坛等,搭建起南宁市与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加盟南宁市、融入南宁市、圆梦南宁市。
1.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积极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南宁市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健全服务机制,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依托“智慧人才”一体化平台等服务平台提供贴心服务,让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安心、发展顺心,推动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典范地。
2.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案例,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推荐高层次人才担任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发挥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