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曼,薛 琳,方伟晶,李树茁
1.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2. 香港大学 社会学系,中国 香港 999077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越来越多的外籍投资经商者、高层次人才和留学生来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1]。国际移民的到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新挑战。研究表明,中国国际移民的融入程度不高,归属感较低,与本地居民在文化认同、资源竞争等方面的融合冲突已经显现,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研究议题亟待开展[2]。然而,目前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多围绕某个“点”展开讨论,综合开展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不足以为中国的国际移民融合和政策方针提供足够依据。鉴于此,本文旨在构建系统性的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与发展分析框架,以完善中国国际移民治理体系。
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为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提供了方向。中国国际移民是全球国际移民群体的组成部分,国外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理论具有可借鉴性。同时,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是在国外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也应反向思考其创新性研究成果对国际移民群体社会融合研究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国际移民融合与发展情境,系统性构建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与发展的本土化分析框架,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北美社会融合理论包括“同化论”(assimilation)、“区隔融合论”(segmented assimilation)、“多元文化论”(pluralism)和“融合论”(social Integration)等。随着融合理论的发展,社会融合的内涵从“零和关系”的融入过程发展到了“差异消减”的互动过程,社会融合维度也逐渐包含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身份等因素[3]17。但社会融合的维度并不总是单向的。以文化融合为例,文化融合是沿着移民和本地人文化的两个正交维度分别发展的过程,最终形成融合、同化、隔离和边缘四种融合策略,并且此过程可能同时发生在移民与本地人群体中[4]。另外,社会融合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模块化研究为主,通常认为文化融合是国际移民融合的起点,结构融合则是终点[5]。
欧洲的社会融合实践多探讨融合政策和制度等结构性因素对移民个人融合的影响,近些年的研究较多关注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困难。学者通过对欧洲四个城市移民的比较研究,提出劳动力市场、社会文化以及教育制度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具有重要影响[6]。另外,还有研究集中探讨了高学历移民的低融入状况,认为高学历移民比较关注环境因素,并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做比较,从而影响了自身融入过程[7]。
东亚国家的社会融合主要围绕普通劳工展开,其迁移大都是为了寻求经济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因此经济融合为研究的主要内容[8]。相关研究表明,东亚的国际移民主要从事低薪的工作,融入当地社会存在困难。特别的,对日本高技术移民的研究发现,因受当地国家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影响,高技术移民也面临着经济融合困难的问题,出现停留时间增长而收入下降的情况,因此较难转为永久居民而在目的地国家长久停留[9]。此外,关于东亚地区国际移民心理融合以及个人福祉方面的研究尚未系统性展开。
社会融合的现状研究可以从各维度融合水平的高低层面展开,也可以从双向融合视角进行移民和主流群体的社会融合模式展开。社会资本是社会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移民通过调动个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获得稀缺资源,从而实现目的国社会的适应和发展[10]116-147。此外,迁出地和迁入地社会结构、社区服务和家庭支持以及公众态度等社会结构—情境因素对移民个人社会融合的影响也被逐渐强调[7]。同时,有研究也认为社会融合对移民的健康、定居与发展等个人福祉有重要影响。
西方国际移民的融合政策与治理实践大都与其融合观念相一致。在同化论的指导下,最初的“语言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能够促进移民同化。在多元文化论指导下,移民的融合政策主要依靠移民网络、社区支持或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来实现。近些年,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主导“选择性限制”的融合政策,采取配额制、积分制等措施影响移民的迁入、定居和融合过程。
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假说包括“再社会化说”“新二元关系说”和“融合递进说”等。基于这些假说,学者们普遍认同社会融合是动态、多维的过程,而对融合的结果则有不同的看法。杨菊华[11]认为乡城流动人口无力传播家乡文化,融入比融合更适合形容他们的适应过程。另有研究认为,社会融合是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互动中各方面差异逐渐消减的过程[12]。尽管在概念界定上存在分歧,但学者们普遍认同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应该包含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心理和身份认同等方面[13]。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通常以经济融合为起点,并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逐步递进,最终完全融入城市社会[14]。
国内流动人口的现状研究主要通过融合水平的高低进行判断,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双向视角展开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模式研究。关于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中国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网络的作用更为突出[12],相关研究将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分为同质网络和异质网络,通过构建新型社会资本的概念讨论其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14]。此外,中国情境下的二元户籍制度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也被重点强调。关于社会融合的后果,主要关注其对心理健康和居留意愿的影响。
国内出台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包括宏观顶层设计、中观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微观就业权利保障等。宏观层面,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针中;中观层面,通过出台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子女入学政策以及居住政策等,稳步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安定有序地进城落户;微观层面,通过入职培训等措施促进流动人口的就业保障。
中国国际移民研究多围绕国际留学生和外籍就业人员,其社会融合的内涵主要强调移民融入的思想,对于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维度的研究多聚焦于其文化适应和行为适应的过程[15],部分学者拓展了国际移民经济融合、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等维度的研究,认为经济融合是外籍人士融入的基础,社会和文化融合是深度融合,而心理融合是最高层次的融合[16]。
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现状研究主要从单向视角展开,通过讨论社会融合维度水平的高低进行现状研究[15]。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展开,探讨了外籍人员文化适应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关系研究[17]。社会融合的后果则开始关注社会融合与居留意愿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关系。中国国际移民的政策研究主要围绕国际移民出入境政策与永久居留制度的总结与探讨,并对中国国际移民的政策与管理实践展开讨论。
综合国内外人口迁移领域的社会融合研究,当前的社会融合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从社会融合的概念看,当前研究有融合与融入之争;从社会融合的维度看,现有研究普遍承认多样化。具体来说,北美的社会融合研究强调结构和文化融合差异的互减,尤其是文化融合强调移民和本地人双向融合的过程。欧洲和东亚地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主要强调经济成功和身份认同,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在承接北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强调经济、文化和身份认同等维度的差异互减,并重点强调经济维度的单向融合过程以及文化维度的双向融合过程。相对来讲,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概念和维度尚未有清晰的界定,现有研究多是在“适应”概念下进行的,强调移民融入的思想,融合维度也主要关注移民的文化适应,多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未展开。
从社会融合维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来看,少有研究提供不同维度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西方社会融合研究成果多从横向视角讨论社会融合不同维度的融合速率,并主张不同维度间具有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作用关系。国内流动人口的研究则尝试解开社会融合多维度间的结构关系,主张不同维度间具有纵向递进的因果关系,一般认为经济融合为起点,心理融合为终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社会采取的社会融合路径与中国社会有所不同。具体来讲,西方的社会融合是强调各维度的融合同时进行、互相影响,但程度不一的同步式融合路径。而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则强调以经济保障为起点、心理融合为终点的递进式融合路径。这一区别为开展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内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从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看,北美的社会融合研究从个人资本和群际关系等视角探索了社会融合自下而上的融合路径和影响机制,欧洲的社会融合研究多从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层面探究社会融合自上而下的融合路径和影响机制,而东亚的国际移民经济融合受制度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国外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重点从个体发展层面探究了社会融合的后果。在中国特色的关系社会中,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重点强调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作用,社会融合的后果研究则重点考察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决策,旨在促进制度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关注个体行为,社会融合的后果则关注居留意愿。相对来讲,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多集中在“点”,“线”的研究比较缺乏。
总体上说,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对其概念界定、融合模式以及影响机制进行重新思考,以打破学术和政策创新研究之间的壁垒,对理论、实证与政策创新进行深入、全面和前瞻性的系统研究。
国际移民与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虽已成果丰硕,但这些融合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否能够指导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还需对中国国际移民的融合与发展情境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在中国内地的外籍人员约84.6万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约58.5万人,合计约143万人。其中,男女性别比约为1.06;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的人员比例约为97%;居住时间超过5年的人员比例约为42.2%;以商务为主,就业、定居和留学次之(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以定居为目的的移民包括大量居住在云南和广西等边境地区的婚姻移民,此类移民暂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可以看出,中国国际移民人口结构具有复杂性。首先,国际移民大多学历水平较高,以男性为主,流动性高,并形成以学习、就业和经商为主要目的的多元移民结构类型。其次,国际移民的迁移模式不仅包括从发展中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南南”迁移流向,还包括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新流向。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的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地成为外籍人员就业、留学和经商的聚集地,此外,包括四川、陕西等地省会城市在内的中国内陆地区逐渐成为国际移民聚集地[1]。
1. 非均衡的社会融合进程
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个方面[16],不同类型的国际移民融合进程有所区别。对于就业或投资类国际移民来说,经济融合通常最早发生,并影响其文化融合策略[18]。来自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移民多将中国作为其短期内职业或经济发展的平台。因此,面对独特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他们更多以外来旅行者的心态去体验和参与本地的社会活动,从而导致其社会融合程度并不高。因此,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就业或投资类国际移民,越容易具有“强势”文化资本的心态,并具有较低的主观融入意愿。因此,此部分人群虽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但在中国的生活仍面临着诸多行为习惯上的不适应,尤其是文化和心理呈现出较低的融合状态[15-16]。
而经商和留学类国际移民大都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由于与中国社会的文化距离较远,在面对跨文化适应问题时,他们通常会采取文化保留策略[20];另一方面,以其母国作为参考对象,他们通常更喜欢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具有较强的融入意愿,愿意主动接纳中国社会的行为习惯和文化观念。因此,此类人群在与本地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会不断重构其与本地居民的边界,实现社会融合。互动的文化融合策略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本地社会活动[20]。研究发现,通常具有更多本地文化资本的留学生拥有更多的本地社交圈,并为其在本地参与更多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信息支持;而心理融合作为深层次的融合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留学生本地归属感也较低[20]。
综上可以看出,“同化论”在解释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时已经失去了解释效力,此部分人群更多以一种“嵌入式”的融合方式与本地社会发生互动,他们的融合进程更多表现为“多元”与“融入”之间的一种状态。
2. “非零和”的文化融合模式
中国国际移民的文化融合呈现出“非零和”的融合模式,这里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中国国际移民并没有按照“同化论”的融合方向逐渐丢掉自己的母国文化,而更多是以“嵌入式”的融合方式保留自己的母国文化,并逐渐接受中国文化[15,17];其次,移民在与城市层面的经济、文化互动过程中,也影响了本地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国国际移民通过一系列空间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居民的文化行为产生影响。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族裔经济区,国际移民按照自己的文化行为改造空间环境,同时吸纳部分中国居民参与到其经济圈发展中来,影响了本地居民的价值观念。本地人也愿意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了解和参与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收多样化的价值观念[21]。尽管有学者提出移民和本地居民互相影响是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移民与本地人相互适应是未来融合的方向。
3. 半封闭的社会交往形态
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国际移民首先会依赖同质性社会网络寻求支持和帮助[22]。一方面,国际移民对同质性网络的依赖会进一步导致其生活空间的封闭,与当地社会形成隔离[23]。同时,当这种内部集聚足够大的时候,社会团体就会形成。国际移民会依靠团体内部的支持和帮助,完成其生活和经济行为。另一方面,这种集聚也为国际移民与中国本地居民互动提供了“交往点”和“桥梁”[24]。不少本地居民参与到国际移民的族裔聚集区,从而促成了国际移民与本地居民社会网络的形成。总体而言,同质性的社会交往并不利于移民的社会融合,自我服务的族裔经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移民的依赖性和封闭性[25]。拥有本地社会网络和资本的人,反而实现了更快速和全面的融合,心理融合程度更高。
4. 不确定的个人发展意愿
社会融合发展状况的显著后果是影响国际移民的居留意愿和健康状况[26-27]。首先,国际移民的居留意愿与其职业发展有很大关系。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就业人员大都将中国暂时作为一个过渡,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定居意愿。而留学生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很高,他们大都期望寻找发展机会,探索在中国居留的可能。但受原籍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政策的限制,其居留的可能性也充满不确定性。其次,社会融入状况的差异也会对外国人的健康状况有所影响[28]。通常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因为主观融入意愿较强,归属感较高,其主观自评健康水平会显著偏高。
与西方经济体社会发展下的国际移民不同,中国的国际移民更多体现国家的结构性力量[28]。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是极具影响力的,也特别需要国际移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和政策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紧密合作,这势必会影响中国国际移民的来源国构成。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经济建设也将推动不同技术种类的移民流动和发展,这将影响移民长期的融合机制。
同时,随着国际环境复杂性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的国际移民政策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国家行政管理改革也从管理走向服务,国家移民政策体系正在逐渐发展并完善。构成移民政策体系的基础是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和移民权益法。此后,移民政策体系在内容、针对性人群以及行政机构等方面持续完善。从移民相关的政策内容看,目前有关国际移民融合政策包括出入境、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居留许可等。其中暂行的2017年《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和20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预示着新时代中国国际移民融合政策的逐渐开放和完善。从针对性人群来看,目前的移民政策主要从高层次人才就业、归国华侨安置以及留学生创业等方面展开。从行政机构来看,2018年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移民治理模式从出入境行政管理模式逐渐向移民系统化治理模式转变。
总体来说,移民政策体系框架的制定能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产生影响,同时,移民的融合实践也将促进中国国际移民政策和治理逐渐完善。因此,移民的融合研究应该注重不同移民政策的影响,并致力于加大力度整合政策制定主体,从政策对象和政策内容双管齐下,完善国际移民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国际移民服务与治理的全过程。
基于上述文献回顾和融合情境的分析,采取理论、实证、政策为一体的研究范式开展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是本研究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理论问题的思考是研究的基础,实证是检验理论的关键环节,而政策是促进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治理实践,三者相互融合,促进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以此逻辑基础构建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和发展的分析框架时,还需深入结合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与发展的研究空间和现实情境。
首先,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国际移民“融合论”和国内流动人口“融合递进说”。中国的国际移民更多以介于“多元”与“融入”之间的“嵌入式”状态融合,“融合论”认为文化嵌入是社会融合初期的一种状态,因此本文认为北美研究的“融合论”更加适合当前的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此外,还应站在国内流动人口“融合递进说”的基础上探究社会融合多维度之间的内部结构,因为中国国际移民非均衡的社会融合进程不但表现在不同移民群体间,还表现在不同维度间。
其次,移民和本地人的双向视角应该是本研究框架构建的独特视角。双向视角下的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已经展开,而中国国际移民的融合情境也表明了国际移民与本地人互动的融合过程。“非零和”的文化融合模式表明本地人正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了解和参与多样的文化活动,吸收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因此,有必要从双向视角分析中国国际移民的研究现状。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创新性地将双向拓展为双主体,为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再次,应该注重客观环境结构对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进程的塑造作用。由于目前中国国际移民政策的限制,大多数移民流动呈现出短期循环性,已有政策环境结构限制了他们的融合和发展进程,使得其主观融入意愿较低。因此,借鉴欧洲地区和东亚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需要更加注重社会环境结构、移民政策体系以及制度因素对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
最后,还应考虑当前中国的国际移民构成及其分布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兼顾国际移民构成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是开展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的重要视角。一方面,有必要从综合性角度对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从整体上理解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为差异性评估社会融合进程提供标尺。另一方面,考虑到微观个体结构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国际移民的生活与融合的方方面面,必须强调人群(高层次人才、普通劳工和留学生)、来源国(“一带一路”来源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地域(沿海发达城市和内陆城市)差异在社会融合实证与政策研究中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思路,综合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融合的理论和成果,结合本土化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境,本文构建了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与发展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明晰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概念、维度与方向,对移民社会融合进行测度,分析其社会融合维度间的层级式作用关系,探索社会融合的内部结构。其次,基于文化融合框架构建包含移民和本地人双向融合进程特性下的移民社会融合模式,进而从个体、群体和环境三个层面考察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并从心理健康、发展意愿和居留意愿三个方面分析移民的社会融合后果。最后,对国外国际移民与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中国现行的国际移民融合政策与管理实践,提出促进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政策创新以及提高移民治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1. 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概念、维度和结构
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概念和测量维度的界定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统一性,尽可能适用于多样复杂的国际移民群体融合情境。综合国外国际移民融合理论和国内流动人口融合的研究成果,以“融合论”为基础的社会融合主张比较适合开展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一方面,“融合论”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厚,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为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提供了大量借鉴;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不同类型移民正在用一种“嵌入式”的融合方式与本地社会发生互动,在“多元”与“融合”之间逐渐与中国社会实现融合。因此,本文借鉴Alba等[3]提出的概念,认为社会融合是“减少差异”,且这种“差异消减”的互动过程可以很好地概括多样化的移民适应过程。
关于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维度,一方面,中国国际移民具有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主的诉求;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文化认同的阻碍,他们的生活联系和经济联系基本以本族群体为主,呈现出网络结构单一、行为习惯不适应、归属感较低等方面的融合困难。因此,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主要包括文化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与心理融合。此外,还需要强调移民和本地人在中国国际移民融合进程中的作用。由上述移民情境讨论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的国际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短,自我能动性强;另一方面,本地人对国际移民带来的综合影响和文化认可度等基本持正面态度。因此,强调移民和本地人双向的融合进程更符合中国特色情境,更能代表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内涵。
关于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国际移民的差异性。一是大量研究证实了移民个体特征和目的国社会特征会影响其社会融合不同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选取的移民特征包括移民种类、来源地以及教育水平等,目的国社会特征包括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和本地人态度等变量。二是社会融合内部结构的探讨属于较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目前研究比较匮乏,缺少兼顾差异性视角的研究。根据中国国际移民的现实情境对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内部结构框架进行调整和改进,本文认为经济融合是国际移民实现融合的基础,其通过影响文化融合和社会参与,最终共同影响移民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同时,由于中国国际移民的构成复杂,来源国差异较大,本文选取来源国特征和移民个人特征的差异性视角考虑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内部结构。例如,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移民可能通过企业外派形式来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经济融合,其社会融合的起点可能是文化融合。同样,在华留学生也不存在经济融合问题,其社会融合起点也应该是文化融合或结构融合。
2. 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模式与作用机制
移民和本地人双向视角是开展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模式研究的独特视角。双向视角广泛应用于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本研究框架创新性地将双向视角拓展为双主体视角,以探讨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模式。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主流群体也属于移民社会融合进程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文化融合维度,北美和欧洲的研究表明,土著居民也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主流群体的文化融合正在进行。鉴于中国国际移民具有文化强势的特征,有必要基于双向和双主体视角分析中国的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构建移民和本地人在各维度上的融合模式。具体来讲,移民和本地人双主体的社会融合模式包括目的国社会主流群体的社会融合取向和特定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合取向。移民和本地人在融合维度上可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融合策略,而不同主体采取的不同融合策略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融合后果,即一致型融合、不确定型融合和冲突型融合。
同样,“移民—本地人”双向视角也将应用于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与后果研究中,与此同时,“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也被纳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中。本文对Berry[4]提出的经典移民文化融合框架进行了本土化修订和拓展。首先,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因素都需要纳入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其中,个体层面包含个人特征,群体层面是指社会空间层面移民和本地人的互动,环境层面包含了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制度层面的宏观因素。此外,借鉴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资本状况,在中国特色的关系社会中,社会网络也是影响国际移民社会融合不可忽视的视角,需要重点考察“移民—本地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对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最后,社会融合的后果从心理健康、居留意愿与发展意愿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中国国际移民研究初期应该关注其个人发展意愿和能力。
3. 国际移民融合政策创新和促进
国际移民融合政策创新的分析思路是通过国内外融合政策与经验的梳理总结,对比中国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现状与政府治理实践,提炼出中国移民社会融合治理的现实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移民融合的政策创新与治理创新。首先,构建政策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传统国外国际移民和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进行深度文本分析,总结国内外经验。其次,构建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政策分析框架,总结中国针对国际移民生活与安居等方面的政策,并按照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来源国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国相关政策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分析中国现有的政策体系对移民融合的影响。最后,结合经验总结与现实政策问题,通过归纳与总结,对中国移民融合的政策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在全面回顾国内外人口迁移领域的社会融合研究成果和中国国际移民融合情境的基础上,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批判性思考,同时构建了系统性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和发展的分析框架。采用理论、实证与政策为一体的研究范式,明晰了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向,应用并拓展了已有研究中的“移民—本地人”双向视角,创新性地将二维方向拓展为二维主体(移民和本地人),强化了客观结构环境因素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并兼顾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在上述研究框架的指导下,笔者于2021年3月对在西安的外籍就业人员和外国留学生开展了质性访谈,系统研究了国际移民生活、工作以及个人居留意愿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国国际移民整体融合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化资本较低以及本地归属感较差。同时,这一现象在不同来源国的国际移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语言等文化资本均较低,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居留意愿较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居留意愿不确定性较大。
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进一步探索移民与本地市民双向视角下的社会融合研究。可以考虑探讨影响移民融合模式和本地人融合模式的相互影响机制,同时特别注重本地人与不同移民群体融合过程的差异,并从本地人特征和区域特征的视角探究影响这种差异的机制。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和后果研究的新视角。比如,可以考虑个体偏好、态度等感知变量在社会融合影响作用机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因为影响机制不但与个人外在特征相关,也与其内在特征相关。同时,可以从个体福祉提升的视角讨论社会融合的后果,比如讨论社会融合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后,尝试利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更深入地开展中国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MMR),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和定量研究结果,对社会融合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解释。另外,还可以采用实验设计等定量研究方法探索制度性因素对移民融合的影响,进行移民政策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