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娟,袁汝兵
(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2.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
国际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是激发科学家灵感的“缪斯”,是拓展科学研究、启迪科学思路、引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形式。受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新冠疫情、新一轮科技革命等因素影响,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科技人才发展工作机制需不断健全、科技管理体制需不断完善等。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那么作为科技创新助推力和催化剂的学术交流等软环境的建设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突破基础科学研究的短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不同的学术交流手段、渠道和方式,有效应对科技和人才脱钩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北京市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一是在办会资格上“通行率”偏高。以科协系统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例,2020年,各级科协和省级学会共举办学术会议911场次,参加人数1368.6万人次,交流论文1.7万篇,办会数量多,批量化生产的会议让人眼花缭乱,会议质量和会议效应极低。二是在参会资格上完全“不设限”,门槛低,只要感兴趣,付会费均可参加,导致非学术从业者参与偏多。三是从级别上来看,北京市举办的境内国际学术会议占比浮动仅在2%~6%之间,表明目前北京市的学术会议层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质量国际会议偏少,开放交流程度有待提升(见表1)。
表1 北京市各级科协和省级学会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科技脱钩、人才脱钩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导向。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的,“技术供应链管控正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砝码和工具”。美国为落实以脱钩为基本导向的科技政策,对华科技政策内容从单点对高科技企业的封锁制裁,扩大到涵盖技术管控、人才封锁、交流阻断等多手段的相互组合,并且在政策设计上趋于精准化和标准化,目的在于阻断中国高新技术尤其是前沿科技的研发根基、成长空间以及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渠道。科技人才的全球流动不是个人和单个国家决定的,深受国际竞争合作关系和全球化格局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国际人才流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多元、多边人才工作布局还未形成。我国年轻学者主要流向美国,高层次人才引进也以美国为主,环球时报曾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科学、工程领域人才的出国滞留率高达87.2%,并且入选我国高端人才计划的人员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目前,承担学术交流职责的各级机构、组织在人才培养、学会管理、学术交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治理的制度。但是,在推进学术交流制度化、体系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推动学术交流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厚植学术交流土壤、培养创新型科技工作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事业,就是“百年树人”的大事业,必须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但目前在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上顶层设计的蓝图还有待进一步绘制。二是学术交流的各类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体系化。虽然我国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能够长期运行的系统化的学术交流制度还未形成。三是学术交流的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推进学术交流的民主化、法治化治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待扩大。学术交流的内容多局限在同一学科或学科方向上,加之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学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很难辐射到“圈外人”。
以科协、学会为主导的会议大多为民间力量型国际学术交流,由于民间力量型科技合作具有政治色彩少、学术交流气氛浓、稳定性强、交流方便、灵活等特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占主导地位。笔者选取以下三种国际会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自2007年起,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已成为代表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展示新发展理念、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国际学术交流窗口。金融街论坛创立于2012年,在国内外金融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之一,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IEEE ISMAR是虚拟和混合现实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旨在分享目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并讨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三个会议的组织者代表了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中关村论坛是半官半民性质,组织者是政府和公众组合;金融街论坛是官方力量主导的,组织者以政府为主;IEEE ISMAR以民间力量为主,组织者为科技工作者。从三家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交流的功能定位、交流主题、组织者、运行模式等因素可以总结出三点共性特征:
论坛议题设置聚焦国际合作发展,专门设置“一带一路”、RCEP、跨境投资、资本流动、市场互联互通等国际合作发展议题,围绕全球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紧紧围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设置“金融创新助力制造强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议题,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聚焦金融科技创新,合并举办第三届“成方科技论坛”与“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平行论坛,并扩展提升为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在原有基础上举办创新大赛、洽商对接等互动性活动。推动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聚焦绿色转型发展,设置“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等议题,聚焦“气候变化和转型发展”召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
会议中心规模大,可满足多种类型的会议需求。不仅拥有全球路演中心、国际学术报告厅、海外视频中心等硬件设施,还具备一系列软件配套设施,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人才服务个性化需求。会议室配套设施功能齐全、智能化和服务全面化,会议室实现 5G 信号全覆盖,8K 高清屏幕、3D 立体成像 LED 大屏,具备电视实况转播声学要求的国际一线扩音设备系统。拥有最先进的会议视听设备,独立的采访间,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在智慧参会和云转播方面有着强大的技术保障。
院士是塔尖上的人才,是学术交流的引领者。通过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助推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邀请嘉宾囊括了学界、商界、政界知名人士,既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又有上市公司创始人,也有国家政策制定者和战略领导者。
新形势下国际学术交流应聚焦前沿领域,充分发挥院士资源和科技成果优势,以国家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强化国际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开展以科技引领为核心的国际化、综合性、高端、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和方向的国际学术交流。围绕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一方面对举办学术会议给予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学术会议进行绩效考评,对于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有利于解决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科技创新的学术会议给予奖励,引导学术会议发展的方向。如:支持特色明显、学术水平高的精品国际会议;根据有关问题开展针对性学术交流和研讨会;鼓励多学科交叉性学术会议;支持与国家科技计划紧密结合的学术会议;支持与区域创新及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术会议。二是建立层次化的学术研讨体系。围绕优势学科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针对政策制定者、起草者、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建立高规格的峰会对话、专题性学术研讨会、时事问题研讨会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体系。三是打造国内外学术交流品牌。围绕国际或区域性热点和前沿问题,利用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的平台,联合高校、科研单位等机构或组织,通过主办、合办、承办等方式,邀请国内外政要和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定期举办高峰论坛,创立层次高、有广泛国际声誉的高端论坛品牌,掌控专业领域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是发挥技术的驱动作用,强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学术传播模式。微信、微博等早期社交媒体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业态的出现,创新了信息传播方式,成为学术交流新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宣传和推广线上学术会议,建设网络国际学术交流阵地,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入“云端”交流;同时,尽可能邀请各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术权威、专家、新生代科研工作者等参与会议,组建线上与线下交流并举、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相结合的学术社区,部署“云会议”平台,开办“云讲坛”,使学术交流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学者不“聚会”也能开会,不“交际”也能交流。国际学术交流应该发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媒介的平台优势,将直接学术交流以网络直播、网络互动的方式变成一种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国际学术交流方式。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线上平台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此外,线上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受场地因素的限制,吸引更多的国外专家和学者随时参与进来。二是建立国际学术会议平台系统,能够对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进行信息跟踪与采集、内容更新和数据挖掘、影响力与效果评价,并实现对会议内容的长期保存。建立召开国际各类会议的门户系统,对召开的各种会议进行注册登记并及时发布,对会议资源和成果进行二次整理和加工,实现对会议内容与会议成果的再利用。三是注重学术交流中专家与观众的互动,基于互学互鉴的原则,从单向交流转向双向交流,增强多元互动,提高国际学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在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中应该寻找全新媒介(如全媒体),以实现直接性学术交流与间接性学术交流的优势互补、互相融合。如2021年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采用线上办会形式,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打破时空界限,邀请更多的企业家和专家演讲参会,实现“百网同播,千人同屏,亿人同观”;通过线下办展,吸引更多专业观众参与,体验性、互动性强。
在国际学术交流理念上应该加快从“推动型”向“赋能共生”转型,倡导“赋能共生”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才”要素激活学术交流的资源(如知识、智力、技术、平台、项目等),进而实现国际学术交流的高水平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与培养机构是核心组织与次级组织的关系,以会聚才,以才促会,实现共赢。一是加强政策引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同时配套以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人才工作的多维度支持和全方位发展。深入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究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创新政策。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人才政策特色措施,形成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和“虹吸效应”,同时坚持以会引才、以赛引才、活动引才并举,吸引汇聚高端人才。二是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留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区、工程技术科研中心等规划与建设为依托,积极打造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打造全域“类海外”生活环境,加快建设百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社区。从政策、资金、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充分发挥这些载体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平台作用。三是既注重技术人才,也注重创新交流人才,全面链接支撑国际科技学术交流建设的“创新合伙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直接借用外国人才。负责国际学术会议人才专家引进的专门机构和组织应从争夺人才资源的角度发挥主动性,扮演“猎头”角色主动挖掘人才。学习新加坡的做法,建立类似“联络新加坡”这样的组织或平台,为北京市的人才引进提供全面的帮助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