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缝合方法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

2022-10-08 10:20涂凡雷鸿寇伟王勋魏翀
海南医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进针温差切口

涂凡,雷鸿,寇伟,王勋,魏翀

商洛市中医医院骨科,陕西 商洛 726000

跟骨骨折是足部骨折常见类型,多数为关节内骨折,伴随活动障碍、疼痛,若未予以及时有效处理,可造成足部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充分暴露关节,内固定效果良好,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术式[2]。然而由于根骨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血供差,因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切口并发症最为常见[3]。皮瓣坏死等并发症一旦引发感染,则切口长期难愈,影响术后恢复,甚至继发骨髓炎,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远甚骨折本身,因此应对此十分重视。预防切口并发症应从相关影响因素出发,除患者自身因素外,手术操作因素也十分关键,尤其是手术入路及切口关闭方式的选择[4]。“L”形入路为跟骨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较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关于切口关闭方式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与垂直褥式缝合在跟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商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5]:①有明确足部外伤史;②查体:足跟肿胀、疼痛,压痛(+),皮下有瘀斑,活动受限,纵轴叩击痛(+);③影像学检测:X线、CT明确诊断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2)纳入标准:①确诊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且均实施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②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③无既往足部骨折史;④病程两周以内;⑤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3)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或伴骨质疏松者;②合并肌腱断裂、神经损伤者;③合并可能影响愈合的皮肤病或感染者;④合并下肢血管性疾病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⑤依从性不佳,无法配合相关检查、评分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llgrower-Donati组(58例)和垂直褥式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体方法:腰硬联合麻醉,健侧侧卧位;于外踝上方,腓骨后缘与跟腱后缘连接后1/3处做切口,下至跖侧、足背交界,拐角处弧形走行,水平切开至第五跖骨基底近端约1 cm;切开至骨面后,锐性剥离骨瓣,并将腓骨长短肌、腓肠神经一同掀起,充分暴露跟骨外侧、跟骰关节与距下关节;于骰骨、距骨头、外踝各置入1枚克氏针,并将克氏针弯曲以对皮瓣进行保护;掀开跟骨外侧壁,若关节面严重塌陷,采用骨膜剥离子撑起,使距下关节面恢复平整,调节载距突与结节块的位置,恢复Gissane、Bohler角;跟骨挤压复位,并通过撬拨、牵引恢复跟骨形态;采用克氏钉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复位良好后,再采用跟骨钢板,行骰骨/跟骨前、载距突、跟骨结节三点内固定,缝合后放置引流管。Allgrower-Donati缝合:于切口缘1 cm左右处进针,垂直切口方向穿过对侧真皮下层,再向上平行穿过对侧真皮层,自进针侧皮缘真皮下距进针点4 mm处出针,针距5~10 mm。垂直褥式缝合:于切口缘1 cm左右处进针,对侧对称性出针,再于对侧距离切口2 mm处进针,进针侧对称性出针,针距5~10 mm。缝合后均于切口覆盖无菌敷料,并加压包扎,见图1、图2。

图1 跟骨骨折“L”型切口,常规皮下缝合,皮肤采用Allgrower-Donati缝合,间隔10 mm,减少缝线对皮肤切割

图2 跟骨骨折“L”型切口,常规皮下缝合,皮肤采用垂直褥式缝合,间隔10 mm,张力性缝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 h、24 h、48 h和72 h切口皮肤温差,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1)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2)切口皮肤温差:采用皮纹测定器于切口缘两侧1 cm处测取皮温,两侧皮温值取平均数,并测定同侧跟骨处正常皮肤表面温度,两者差值即为切口皮肤温差。(3)切口并发症:统计术后切口张力性水疱、切口皮缘坏死、缝线切割皮缘、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4)足部功能: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6]评价足部功能,量表从踝-后足稳定性、活动度、步态、疼痛、行走能力、后足对线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等级分为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独立样本资料理论数≥5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资料理论数<5时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Allgrower-Donat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垂直褥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Allgrower-Donati组垂直褥式组t值P值58 42手术时间(min)62.27±3.03 65.49±3.10 5.195 0.001伤口缝合时间(min)5.84±0.53 7.04±0.39 12.431 0.001伤口愈合时间(d)13.29±1.76 19.72±1.93 17.313 0.00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皮肤温差比较Allgrower-Donati组患者术后24 h、48 h和72 h切口皮肤温差明显小于垂直褥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 h切口皮肤温差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皮肤温差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皮肤温差比较(±s,℃)

2.3 两组患者的切口并发症比较Allgrower-Donati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垂直褥式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7,P=0.023<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切口并发症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OFA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比较[例(%)]

3 讨论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常伴随跟骨变形、关节面塌陷及Bohler角缩小,单纯的手法复位难以实现理想的解剖复位[7]。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为跟骨外侧“L”型入路,可获得较好的术野,内固定相对稳定,且可较大限度使坍陷的关节面恢复平整,术后功能恢复良好[8]。

然而跟骨外侧“L”型入路也有明显的缺点,尤其是跟骨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足跟部附近软组织较薄,血供较差,损伤易累及关节面,会导致较高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一方面是由于跟骨处软组织较少,解剖结构复杂,术后常出现切口愈合困难、切口坏死;另一方面,手术技巧与操作相关因素,尤其是缝合方式对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9]。传统缝合如垂直褥式缝合通常只考虑其关闭切口的功能,忽视了缝合方式的选择,导致术后缝线对周围正常皮肤形成持续张力或形成压迫、切割,影响皮肤血供,使切口皮缘坏死,形成蜈蚣脚状压痕[10]。研究显示,若皮肤缝合张力增加,对微血管造成压迫,供血供氧减少,微血管生成随之减少,皮肤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性增加[11]。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是在垂直褥式缝合基础上的改良,缝合范围较广,可更好地分散张力,对周围皮肤的压迫和切割作用减小。既往研究将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跟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发现Allgrower-Donati缝合可减少对术区皮肤血供的影响,保护切口皮缘血运[12]。Allgrower-Donati缝合在切口同一侧进针出针,从真皮层穿过,在皮肤表面仅进针、出针一次,因此可最大限度避免皮肤重叠、内翻,同时皮缘对合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Allgrower-Donati缝合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与既往报道一致[13-14],原因是相较于垂直褥式缝合,Allgrower-Donati缝合减少一次进出针,同时节省了皮缘对齐及将重叠皮肤外翻的时间,因此伤口缝合时间与手术时间缩短。除此之外,Allgrower-Donati缝合切口出针一侧缝线形成的缺血组织区域相对更小,对切口皮缘血供的影响也更小,进而有利于切口快速愈合。跟骨外侧软组织较少,皮肤血液供应主要依赖皮肤血管系统,切口周围血液循环差可造成切口愈合延迟或愈合不佳,甚至创口皮缘坏死,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5]。研究表明,皮肤血液供应状况会对皮肤温度造成影响,当切口皮肤血运不佳时,皮瓣处皮温较正常区域皮肤降低,因此可通过检测皮肤表面温度评价皮肤血液循环状况[16]。微血管生成发生于术后12 h内,并于术后3 d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少[17],故本研究对术后12~72 h切口皮温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Allgrower-Donati组术后24 h、48 h和72 h切口皮肤温差均小于垂直褥式组,证实Allgrower-Donati缝合对皮瓣血运干扰更小。Allgrower-Donati组术后切口张力性水疱、切口皮缘坏死、缝线切割皮缘、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垂直褥式组,表明Allgrower-Donati缝合可减少切口并发症,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另外,两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缝合方式对患者术后远期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与垂直褥式缝合比较,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Allgrower-Donati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同时避免皮瓣血运干扰,减少切口并发症。

猜你喜欢
进针温差切口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何县安
针织暖意
雪可以用来发电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温差“催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