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其从产生到成熟,历经多年的探索与演变,已成为独特存在的一类传统电视节目,但出于种种原因,精品节目并不多见。央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新闻周刊》构思精巧、热点聚焦、直面当前,多年来不断完善和充实,已经成了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一个标榜,被众多观众熟知。文章主要从《新闻周刊》的“本周视点”入手,对它如何选题、如何叙述,以及思想上的深度、形式上的可看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论述,并对其节目规律和展现出来的多个特点进行详细的举例阐释,以便让其他平台更好地借鉴。
关键词:央视《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媒体融合;叙述模式;叙事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5-0182-03
《新闻周刊》节目是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档晚间新闻杂志型栏目,属于深度报道,前身是2003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每周六晚9点10分播出的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中国周刊》。节目一经播出,便以其独特的视个版块,它属于整个节目構思和呈现的第二个版块。时长大约在15~18分钟,表现形式是专题性的、深度的报道,因此其选材也倾向社会中关注度高的新闻。文章所研究节目事例,选择《新闻周刊》2011年1月至6月之内的有代表性的18期节目。
角和特点吸引了很多受众,2007年,《中国周刊》正式改名为《新闻周刊》,于每周六22点15分播出。
《新闻周刊》每期节目包含“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本周特写”五个版块。其中,“一周新闻回顾”和“一周人物回顾”要求对最近七天内发生的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聚焦和分析;“本周视点”则是以相对独特的视角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系统评述和深刻剖析,从而挖掘其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和重要的传播意义;“本周人物”则是对本周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人物进行点评;“本周特写”时长相对短,节奏相对较快,从文化的层面、人的行为方式等层面展现出这七天的历程,用特写的方式和镜头展现人物故事和事件本身,全方位展现新闻事件。
(一)选题分析
“本周视点”可以说是《新闻周刊》里最重要的一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1—6月份,“本周视点”这一重点版块的内容基本都属于国计民生大事件,属于社会关注的聚焦性新闻。从总体上看,《新闻周刊》节目更重视社会性这一功能,期望通过重点版块事件的解读、播出,引发全社会去思考,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二)选题的特点
1.紧跟热点和时效性
《新闻周刊》是一档“清点式”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因为时间限制,所以无法保证对所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集中报道,因此会失去新闻的时效性。但“本周视点”每一期节目的核心选题都是重大事件和热点事件。通过对核心选题的初步了解、分析、梳理、系统的深入解读,让新闻深度的研判分析一步到位[1]。
2.选取当今中国社会大众聚焦的重大问题
“本周视点”的相关选题带有鲜明的社会和民生属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和重大社会事件,直面社会问题开展深刻的剖析,带给受众深刻的思考和心理的沉静。
“本周视点”的新闻选题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事件,涉及外交内政、社会生活、群组利益等方方面面,虽然重大事件与民众息息相关,但因为此类新闻本身的趣味元素不是太多,所以让节目吸引受众着实比较困难。“本周视点”却呈现出良好的节目传播效果,观众不但喜闻乐见,而且看得懂、看得通透。因为无论问题和线索多么复杂,它都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和紧凑顺畅的衔接深入细致地把事件讲清楚[2]。
在长时间的更新和发展中,“本周视点”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叙事结构和节目模式。文章就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模式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一)叙事视角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叙事视角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文章将叙事视角分为零焦点、内焦点和外焦点三种。
零焦点叙事又名全知视角,顾名思义,这种叙事方式可以进行全景式、全方位的描述。“叙事角度是有一定变化的,也没有任何限制。因为他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专属视角进行相关叙述,就既可以自由地进入故事,介绍故事的进程、交代人物的情况、经历,也可以对事件及其人物做出全面的判断和深刻、准确的评价。”
内焦点叙事,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和角度来观察了解事物和事件。故事的叙事者便是参与者,但作为身在其中的参与者却也只能了解事件的部分情况。因此内焦点叙事不可能像全知视角那样能全观事件的本身,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准确的判断。
外焦点叙事角度是叙事者从外部进行细致观察,就像一台录影机那样进行客观的详细记录,是以故事中旁观者的身份展开陈述与描写的,所以只能单纯地描写其所听到的、看到的,所以它的局限在于不能全面进入事件中,站在人物的立场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意识。
央视“本周视点”版块主要通过零焦点的叙事视角展开,同时也以内焦点视角和外焦点视角进行辅助性的评述。作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版块,所有新闻资料均由节目组事先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其中包括新闻的基本情况、背景材料、对新闻当事人和有关重要人物的相关采访等。对多方资料的完全掌握和对有关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使新闻更适合通过零焦点的视角有效展开,也有利于让观众系统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全部,包括新闻事件产生的社会意义、原因、启示等[3]。下文以《新闻周刊》以202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为题所做的特别节目《大地震的微记录》为例进行探讨。
3月19日,《新闻周刊》通过多种叙事视角共同融合运用的方式,系统、完整地向观众介绍了关于日本大地震方方面面的情况,这期节目共分为五个部分。“灾难降临”是第一个部分,初步讲述日本大地震和日本海啸发生时的现场有关情况。其中所有讲述内容都是目睹日本大地震的中国公民王洪喜和孔晓楠的现场采访,完全是运用内焦点的叙事视角,以他们两人经历的生死感受来叙述新闻事件。第二部分则讲述“平安的信息”,以真实的画面记述了一名73岁的老人徒步很远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的情况,这就有效运用了旁观式的外焦点叙事的视角。“辐射阴影”“紧急避难”是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两个环节都运用了被采访者讲述的内焦点视角和零焦点视角解说的叙事方法,更好地展示出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第五部分“跨越灾难”则说的是爱心国家对地震灾难中的日本进行救助的相关情况,这一部分完全采用零视角进行讲述,起到了应有的社会效果。
(二)叙事结构的分析
“本周视点”每期节目时长大约在15~18分钟,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之间都由节目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相关的串联词进行衔接,并对上一环节里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小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下一段内容。这三个部分之间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或相互平行,对几个事件分别叙述,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有着明显的逻辑联系,最后再通过这几个事件的梳理、总结,反映出一个共通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在主持人白岩松一段评述性的话语后,版块便引入正题,最后又由白岩松对事件做总结性的点评,起到发人深省、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
1.层层递进式
层层递进式是从一个新闻现象或新闻事件说起,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再更深一步,对新闻事件产生的影响、解决的办法等进行详细阐释、梳理和总结,深入剖析新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时对这一新闻事件最值得思考和关注的地方再升华、再述评,由点到面,把该新闻事件产生的影响和结果上升到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类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影响和隐患,通过一个新闻事件的圆满解决,去总结一类事件的解决办法,最后再由这些事件的解决引发大家对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体系的思考与期待,也给我们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给出最好的启示和指导。
“本周视点”《高价下的减法》是2011年5月14日播出的节目,节目第一部分以淡季电荒为新闻事件引导大家的视角到江西、湖南各地,指出了“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下,淡季电荒导致了煤价过高。第二部分则着重探寻其相关的原因,采用了记者体验式报道方式:路桥费高,导致物流成本高,最终导致煤价高。第三部分则对路桥费过高这一现象和其给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再阐释、探讨、总结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各级政府深入了解该事件,重视此问题,实行相关的税费改革。
2.多事件例證式
平行论述两三个新闻事件,多事件立证式最为擅长。因为其选取的相关新闻事件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同质性,所以它们都有着一定的“同款交集”,不同的事件却反映出共通的问题,值得联系、思考和关注。新闻事件的叙述采用分段平行叙事、交叉多头叙事相结合的方法,最后由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点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点评。
以2011年5月28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公共资源的“让”与“抢”》为例:先说新闻事件,当时北京开辟了一条公交的快速车道,快速公交的运行抢走了私家车、出租车在高峰时段的使用权,但高速公路上的过路费却一分未少;后说有关部门呼吁电网让利给电厂,解决因煤价上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本而不愿发电造成的“假电荒”;接着又阐述长江三峡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放弃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放水给中下游,协助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旱。以上三个部分是平行结构,这三个事件共同折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白岩松说的对公共资源的“抢”与“让”没有达到有效整合,最后直指解决要点,那便是在市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深化相关改革,让“让”和“抢”之争得到最合理、最根本的解决[5]。
(三)叙事模式分析
1.观察性分析+新闻事件(原因、背景、难处、意义、影响、启示、反思……)+重要专业人物的指导(如何做、怎么办)+预期的展望
这是“本周视点”节目版块最惯用的一种叙事模式,除了几期比较特别的节目,几乎所有的新闻事件都用这种模式来解读。正是因为“本周视点”所选择的新闻事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所以节目便与采访对象深入沟通,再加上中肯的点评,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和梳理,最后再得出相关解决办法。由白岩松在节目结尾进行展望式的评论,这也是《新闻周刊》备受大众关注和喜爱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它在主流舆论引导上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让观众知道政府在作为、问题在解决、道路很曲折、光明终会来[6]。
2.软性温情故事:片段组接
《新闻周刊》中软性温情故事模式运用得较多,所以多用故事化的讲述,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营造出温情动人的意境。整个节目由一个个感人的片段构成,共同反映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
以2011年4月16日《点亮心灯》为例。该节目首先讲述青海玉树孩子们的60个心愿和全国人民怎样发扬爱心帮助他们认领心愿的故事;接着讲述玉树志愿者默默奉献、尽职尽责、义无反顾、无惧生死的故事;最后解释玉树重建的特殊性、困难性和重建工作的相关进展。这期“本周视点”由三个片段构成,兼容了新闻性、故事性和分析评论性[7]。
随着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深度融合、自媒体不断加入,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认识世界,但信息的超量与快速消费又让受众疲于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如何让事件信息得到关注并实现有效传播,达到应有的引导效果,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新闻周刊》就以其独特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新闻周刊》不仅有综合性强的优势,更有其优化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它用七天视角的历史感和透视感,引导大家在纷繁的信息中建起一个合理坐标,让大家知道在一周当中某个事件在大众视角中的重要位置。相信只要《新闻周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把解决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作为己任,必然能成为受众关注、社会喜欢的电视节目,以最好的状态走进更多人的“收藏夹”。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7-102.
[2] 程双.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浅析: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J].青年记者,2010(26):70-71.
[3] 肖岚岚,林光明.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特色探析[J].东南传播,2010(7):148-150.
[4] 王伟.用传媒的责任记录时代的体温:以《新闻周刊》为个案分析[J].新闻传播,2010(7):84.
[5] 杨菁.塑造电视新闻的“精英气质”:央视《新闻周刊》传播特点分析[J].现代视听,2007(12):71-73.
[6] 王翎.用恰当的角色讲述好听的新闻故事:浅析美国新闻杂志类节目《60分钟》的成功之道[J].新闻传播,2010(7):17-18.
[7] 陈力丹,阎伊默.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新闻前哨,2007(7):86-88.
作者简介 章晓峰,本科,编辑,渭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