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高
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结构,有效避免企业经营风险,为提升企业各项管理决策、运营效率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部分,对生产经营具有显著作用,一旦管理不善,必将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做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能够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内控与风险管理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形同虚设,风险管理水平不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
要基于风险管理搭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在企业实际中,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
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断得以完善。然而,由于规模不一,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调查情况来看(见表1),26%以上的大型企业在预算控制、资产验收、授权审批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对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一些中小企业则相对短缺。
表1 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调查表
制度建设是执行内部控制的依据和保障,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也需要同步关注制度执行的效果。在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监督、关键环节不明确以及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等因素,导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执行相对落后,实际执行与制度规范存在较大偏差。
(1)领导层重视程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如一些企业领导层只关注效益,对内部控制关注不足,对企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足等,最终导致各项内部控制活动在企业难以有效落实,产生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情况;再如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型企业层出不穷,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由于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各方面存在问题,对风险控制专业的人员的吸引力降低,投入的人才招聘资金存在不足,导致企业自身风险管控队伍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内部控制工作无法高效执行,最终表现出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不足。
(2)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涉及企业多个部门和较多岗位,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需要各岗位间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尽职尽责。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有职责划分不明确、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的现象,岗位间不能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如固定资产业务编制、审批和执行环节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大型企业只有36%以上制定了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员工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制度规范难以有效落地。
在内控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就是做到责任分工,就是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将内控完全等同于制度建设。然而,内部控制的范围不仅是制度规范,而是要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要对企业面临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最终助力企业实现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除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更应注重制度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的执行效果,更应关注在风险控制活动中从设计、执行、完善等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从调查情况看(见表2),只有49%的企业建立了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有29%的企业只针对部分活动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还有22%的企业未建立或没有实际应用,与风险管理结合仍有待提升。
表2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情况表
(1)投资存在盲目性
预算控制是构建固定资产的依据,是做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固定资产资金筹集、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一些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导致盲目投资。其次,部分企业在投资时,忽视对固定资产数量、型号等的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研究,使得取得的固定资产未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导致资源浪费。
(2)验收流程不规范
固定资产验收流程的健全和规范,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质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仅仅由财务部门或使用部门验收票据即可验收通过,导致固定资产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存在偏差,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其次,在一些施工项目中,由于缺少三方评审机构,缺少相关人员的复核,使得工程项目监督不到位,最终发生舞弊现象,工程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损害了公司利益。
(3)日常管理混乱
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人员较多,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固定资产责任机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产生损坏、丢失、维修较多的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其次,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大都由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进行,他们对于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原理了解的并不全面,盘点仅仅是对标签和实物的比对,有些小企业甚至并未粘贴标签,盘点工作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第三,固定资产处置方面,一些企业缺少对固定资产的准确评估,在购买商选择方面存在任意性,处置凭证没有及时移交财务部门等,导致账实不符,定价不公允等问题。
基于风险管理角度,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分为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信息沟通控制及监督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其中环境控制是整个控制活动的基础,业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信息沟通是控制活动实施的载体,监督评价体系是控制活动实施的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和执行。首先,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内控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识别固定资产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营造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宣讲的方式,强化员工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助于员工自觉遵守执行。
要设立专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部门,整体负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各项工作。部门设置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努力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同时要与企业规模、目标相匹配,确保各职责权限清晰明确、互相制约。
首先,要严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准入条件,尤其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满足基本条件的不得从事相关岗位。其次,要做好固定资产相关知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培训,提升风险管理的意识。第三,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晋升流程,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首先,要加强投资可行性研究。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结合预算管理要求,加强对固定资产指标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确保各项投资均科学合理。其次,要强化授权审批制度。要结合企业管理机制,建立适当的授权审核机制,各岗位应明确职责,提高授权审批控制。再次,要确保不相容职责相分离。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审批和实际执行,属于不相容职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职责明确,相互分离。最后,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工作不认真的相关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分清相关责任,采取相应惩罚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控制。企业要制定完整可行的验收程序和规范,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职尽责,如采购部门要对固定资产的规格、质量、数量等进行验收,资产管理部门要安装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财务部门要制定台账,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并不定期进行复核,确保信息真实完整。
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控制。针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加强日常运行控制,一方面应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运行实时监控,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合理。同时,要加强维修保养、升级改造和投保流程方面的控制,加强固定资产清查,保证清查过程真实有效,确保各项流程有据可依。
本文基于风险管理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如制度建设参差不齐,制度执行相对落后,企业内部控制缺乏较好的内部环境、与风险管理存在脱节、关键业务环节缺乏有效控制等,在遵循成本效益、覆盖完整、相互配合基础上,构建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业务控制体系和信息沟通体系,希望能够对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