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裔育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探索玉林市水稻对氮、磷、钾肥的需求规律,验证水稻肥料利用率参数,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通过开展氮、磷、钾肥缺素对比试验,探索水稻作物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情况,为指导科学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1]。2021 年下半年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试验于2021 年7—11 月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下关村民小组农户的责任田进行。该责任田远离道路主干道,四周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水源丰富,面积3 000 m2,一直种植水稻。试验田为潴育沙泥田,试验前采样检测,pH 值为5.8,有机质16.8 g/kg,全氮1.07 g/kg,有效磷123 mg/kg,速效钾64 mg/kg,土壤肥力属中等水平。
试验使用肥料,氮肥为广西河池尿素,含氮量为46%;磷肥为广西鹿寨化肥厂生产的钙镁磷,含磷量17%;钾肥为加拿大氯化钾,含钾量60%。供试水稻品种为和两优1 号,玉林市种子工作站提供。
试验共设5 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设置3 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长6 m、宽4 m。试验小区四周设置水沟,确保小区灌水、排水统一通过水沟进行。杜绝出现串灌、串排现象[2]。小区四周筑有田埂将小区隔离,田埂宽28 cm、高16 cm。运用塑料薄膜深埋35 cm 以上,包埂,以免出现串灌,四周设立有保护区,保护区不施肥[3]。栽插时一律按照重复拉线,定点栽插,株距19 cm,行距26 cm,每小区栽植23 行,每行21 株,每小区合计483 蔸,水稻肥效试验方案处理见表1。
表1 水稻肥效试验方案处理表
2021 年7 月16 日浸种;7 月18 日播种;7 月28 日划小区筑田埂;7 月31 日包田埂,各个处理按要求做好试验田小区、保护行、灌排水沟设置。8 月1 日按方案要求施足基肥。为防止福寿螺和杂草为害,另撒施茶麸和除草剂。拉线定点插秧,并要求整理均匀[4]。试验在等量氮肥、磷肥、钾肥条件下开展,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的肥料施用时期进行,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见表2。
表2 各处理施肥情况统计
在水分管理上,做到露水插秧,插秧后回浅水层,分蘖期浅灌勤露,够苗及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成熟期自然晾干。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虫、稻飞虱[5-8]。11月14 日收割,收获时记录单位蔸数,分区进行整区验收、分区过秤,每小区取样1 kg 进行考种,分区收集籽粒、秸秆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测试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9-11],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全肥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N 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N 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N 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100 (1)
全肥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P2O5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P2O5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2.29×100 (2)
全肥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K2O 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K2O 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K2O 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1.205×100(3)
无氮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N 吸收量=(无氮区籽粒产量×无氮区籽粒N 含量+无氮区茎叶产量×无氮区茎叶N 含量)/无氮区籽粒产量×100 (4)
无磷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无磷区籽粒产量×无磷区籽粒P2O5含量+无磷区茎叶产量×无磷区茎叶P2O5含量)/无磷区籽粒产量×2.29×100 (5)
无钾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K2O 吸收量=(无钾区籽粒产量×无钾区籽粒K2O 含量+无钾区茎叶产量×无钾区茎叶K2O 含量)/无钾区籽粒产量×1.205×100 (6)
全肥区吸N 总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N 吸收量/100 (7)
全肥区吸P2O5总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100 (8)
无磷区吸P2O5总量=无磷区籽粒产量×无磷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100 (9)
无钾区吸K2O 总量=无钾区籽粒产量×无钾区的100 kg 经济产量K2O 吸收量/100 (10)
氮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N 总量-无氮区吸N 总量)/所施用肥料中N 总量 (11)
磷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P2O5总量-无氮区吸P2O5总量)/所施用肥料中P2O5总量 (12)
钾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K2O 总量-无氮区吸K2O 总量)/所施用肥料中K2O 总量 (13)
水稻的生长与氮、磷、钾元素紧密相连,无氮元素的小区在株高、有效分蘖穗数等性状要比其他区少。株高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3>处理1,有效分蘖穗数由多到少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3,有效穗的平均长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5>处理4>处理1>处理3。综合来看,处理2 在有效穗丛数、株高及穗长3 个方面的综合生育性状表现相对更好,良好的水稻个体发育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群体结构,继而有望更加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见表3。
表3 植株经济性状考种表
处理1 产量少于其他任何处理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产量仅为4 878 kg/hm2,而处理2 所获得的产量最高,达到7 296 kg/hm2。从穗粒结构和千粒重的综合结果看,处理2 的优势比其他小区的更为明显。收获前每个试验点选一个重复,每个小区以X 形定5 点,每点随机、连续定两蔸共10 蔸齐地面割下带回室内进行考种调查,考种后每个处理封存好留作植株分析用,具体见表4、表5。
表4 不同施肥处理植株分析测试表
表5 不同施肥处理各养分肥料利用率
本次试验表明,全肥区产量为7 296 kg/hm2,缺氮元素区产量为5 335.5 kg/hm2,缺磷元素区产量为7 045.5 kg/hm2,缺钾元素区产量为6 795 kg/hm2。
氮元素的相对产量为73%,磷元素的相对产量为97%,钾元素的相对产量为93%。
氮元素产量反应为1 960.5 kg/hm2,磷元素产量反应为250.5 kg/hm2,钾元素产量反应为501 kg/hm2。从中可以看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其次是钾肥,再次是磷肥[12-13]。
经田间试验、数据测量、收集整理,然后通过肥料利用率公式计算出,氮肥利用率为39.3%,磷肥利用率为41.5%,钾肥利用率为39.8%。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或者田间试验,应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