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郑会侠
西胪大捷遗址
1939年6月,广东省汕头市沦陷。1941年3月23日,日寇板口大队的步骑兵2000多人兵分4路侵占了汕头市潮阳县城。国民党县长沈梓卿和驻军曾组织抗击,但仅是消极抵抗,在县城吃紧时,他们早已逃之夭夭。
沦陷区的日本驻军还时常到全县各地流窜,肆虐潮阳人民。据各地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入潮阳期间,潮阳和大南山遭日祸死亡人数达9.8万人,被烧毁民房达15535间、被烧毁扣掠渔船1102艘,被劫掠财物总值国币27.54亿元。日本侵略者对潮阳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欠下了潮阳人民的一笔血债,海门镇的“万人冢”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罪恶的记录和控诉。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屠杀,潮阳人民不屈不挠。在中共地下组织潮普惠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全面抗战思想教育。富有民族气节和英勇斗争精神的潮阳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英勇杀敌。西胪、古埕、凤山、华阳、新寮、玉浦等地人民,反抗日军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
西胪镇东凤村,当地地下党小组以学校为重要阵地,落实“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发挥隐蔽的党员骨干的作用,与当地人民建立了鱼水相依的血肉关系。以庄汉樑(又名庄二十)为首,组织庄欣、庄京忠等精英58人,成立“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以“绍聪祖祠”作为队部,夜以继日,开展实战训练,组织领导村民进行抗日自卫战。
1943年6月起,日寇频频到西胪凶残劫掠,激起乡民的强烈愤慨,他们购置枪械,垒筑工事,为保家卫国,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8月13日,驻潮阳县城日军中队长永芳敖幸,带日军30余人和日伪保安队一个连进犯西胪。日军沿途得知西胪全民皆兵,严阵以待,只在外围乱打一阵枪便撤走。此后,日伪军有10多次再犯西胪,均被当地军民合力歼击,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永芳敖幸不甘失败,于1944年5月14日晚,又纠集200多名日伪军,兵分两路再袭西胪,企图扫荡血洗。15日凌晨2时许,一支约150人的伪军抵达西胪竹林村外,企图待机进袭。永芳敖幸率领48名日军迂回至西胪背后的桥仔头趁天黑突袭西胪。早有防备的西胪民众枕戈待旦,东凤凤山庄抗日自卫中队联合西胪乡陈邦宪部自卫大队和当地军民奋起抗击,日伪军偷袭不成仓惶往海边溃退,被英勇的西胪人民围歼在海边塭田的无底烂泥中,进犯竹林村的伪军也被打得仓惶逃命。
绍聪祖祠
是役共击毙永芳敖幸等日军49名、伪军100多名,俘伪兵5名,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30余支、手枪数支、掷弹筒3具、指挥刀5把、其它物资一批,给日伪军一次沉重的打击,得到当时广东省政府及潮阳县府嘉奖表彰。
西胪人民保家卫国,英勇歼灭日寇的英雄行为,反映了潮阳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大智大勇的英雄故事,大振国威,名垂党史,在粤东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