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义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论调,认为受到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遗传多样性低、繁殖能力低下以及专吃竹子等生物学特征的限制,大熊猫必将走向灭绝,它们将走向演化的尽头,或者说演化的死胡同。时至近年,这一论调还不断地被提起。在2009年,BBC媒体人ChrisPackham就曾撰文表示,我们应该让大熊猫灭亡,从而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的动物上。
那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今天我将跟大家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是否在下降?它的遗传多样性、繁殖能力是不是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说起种群数量,实际问题就是大熊猫有多少只,这也是很多人问我的。
我们怎样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呢?这并不是我们去野外随便看一看、数一数就行的。大熊猫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也被称为“竹林隐士”,实际上很难在野外见到。怎么办呢?其实这主要靠大熊猫的一种特殊分泌物:便便。
大熊猫的粪便里有一节节咀嚼消化后的残余,我们称之为“咬节”。咬节的长短跟年龄相关:咬节长的年龄大,咬节短的年龄小。再结合粪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来识别个体。
基于这一原理,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了4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每10年一次。可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受到过这么多的关注,投入过这么多调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最早的一次调查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2459只熊猫;第二次大熊猫调查在80年代,有1114只。我们发现,大熊猫数量急剧下降了接近一半,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出现种群衰退的论断。大家对大熊猫的命运是非常悲观的,原因是当时发生了大规模的森林采伐。
但是我们看到,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分别是1596只和1864只。1864是最新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是在持续增长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后,全国开始实行禁止天然林采伐工程。我们国家西南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恢复,所以种群数量也就自然开始增长了。大家还可能会想:那些距离小于1.5公里,咬节长度也小于2毫米的便便,就一定是一只大熊猫了吗?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说明我国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得到的结果还是一个很保守的估计。
为了更准确地调查种群数量,我们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分子粪便学方法——还是通过大熊猫的便便。
新鲜的大熊猫便便外面有一层白色的黏液,这是大熊猫肠道黏液分泌后留下的,这个黏液里有丰富的肠道脱落细胞。我们就可以从这些细胞里提取到大熊猫的DNA,从而鉴定个体。这就类似于法医在犯罪现场搜寻嫌疑人的血液或者毛发实现个体鉴定一样。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做了一项调查试点。通过对245份新鲜粪便进行分析,我们鉴定出了66只大熊猫个体,这一数量远高于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的27只,说明传统调查方法大大低估了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因此估计野生大熊猫应该有2000多只,这也证实了目前的大熊猫种群数量是持续增长的。
我们人类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繁殖,因为近交繁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有害的基因有更高的概率纯合,然后开始发挥作用。因此,遗传多样性低对一个群体的发展是不利的,遗传多样性高代表更高的演化潜力。
那么,大熊猫数量相对较少,是不是意味着遗传多样性也低呢?
为了探讨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我们团队通过长期的样品累积,对159只野生大熊猫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跟其他熊类相比(如北极熊、眼镜熊),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是比较高的。这也说明大熊猫仍有较高的演化潜力。
“演化尽头论”还认为: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很低。那是不是这样呢?
大熊猫繁殖能力低的论断主要来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圈养大熊猫繁育中出现的“三难问题”,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以及幼崽存活难。那现在的情况变得怎么样了呢?
目前,我国大熊猫圈养繁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克服了繁育三难的问题。以幼崽存活难为例,早前野外大熊猫是很难抚育双胞胎的,因为它不冬眠,在平常移动、觅食的时候只能带走一只幼崽,另外一只不得不舍弃。在动物园里,它也是不能抚育两只幼崽的。
但是繁育人员发明了双胞胎轮换喂养的方法:每天让母熊猫喂养一只幼崽,另外一只由人工抚养,再轮换接受母乳喂养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圈养大熊猫幼崽存活率。
目前圈养大熊猫繁育已经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圈养大熊猫已经有673只,目前的繁育目标主要是尽量维持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避免它们近亲繁殖。
可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受到过这么多的关注,投入过这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大家可能会好奇:圈养大熊猫繁育很成功,那么野生大熊猫怎么样呢?我们团队为陕西秦岭佛坪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佩戴上GPS颈圈,长期跟踪观察它们的求偶、交配、产崽、育幼等行为。
通过这10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野外大熊猫的繁殖、育幼行为都是很正常的。
上世纪的70年代和8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竹子开花。一次是在四川的岷山山系,一次在邛崃山系。当时正值森林采伐高峰,栖息地破碎化特别严重,可能大熊猫的迁移扩散受到了影响,导致在野外发现了100多只大熊猫的尸体。全世界人民对大熊猫命运的关注从那个时候兴起,著名的熊猫专家乔治·夏勒(GeorgeSchaller)博士在《最后的熊猫》一书中写道,因为大规模竹子开花、人类盗猎以及栖息地破碎化的影响,对大熊猫的命运抱有比较悲观的态度。也正是那時,全世界开始对大熊猫投入大量的保护资金。
野外大熊猫到底能不能应对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其实是可以的。当时的野外研究发现,大熊猫有两种方式应对大规模的竹子开花:一种是迁移扩散到其他地区,但如果栖息地破碎化很严重,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大熊猫的迁移扩散;还有一种是觅食其他竹种。大规模的竹子开花通常是某一种竹子开花,而在大熊猫分布的六大山系里,每个山系至少都有7种以上的竹子分布,所以还有其他竹种可以供大熊猫觅食。从这两点出发,如果没有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的问题,大熊猫是能够应对大规模的竹子开花枯死现象的。
以上四个方面表明,从生物学特征上看,大熊猫没有任何问题。大家可能会问:那么大熊猫为什么会濒危呢?
我们团队通过测序大熊猫基因组,重构了大熊猫800万年来的演化历史。
大熊猫在历史上经过了两次剧烈的种群数量下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更新世倒数第二个冰期和末次冰期导致的,也就是说,是古气候变化导致的。而在1万年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剧烈增加,大熊猫种群被割裂為几个孤立的地理种群。
所以我们说,是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了大熊猫濒危,而不是它自身的生物学上有什么问题。
因此,无论是从种群数量、遗传多样性、繁殖能力、对竹子的适应性,还是从驱动大熊猫濒危的因素上看,大熊猫目前都生活得很好,它并没有走到演化的尽头。
2016年有一个可喜的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我国在大熊猫保护上取得的成效,将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到了“易危”,这也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大熊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但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了,有人认为大熊猫已经不是濒危物种,我们不再需要保护大熊猫了,是不是这样呢?肯定不是这样,对吧?我们很不容易取得了保护成效,还需要持续地保护,努力维持它们的生存状况。
大熊猫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威胁,首屈一指的就是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目前1864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33个割离的地理种群中,其中有22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小于30只,有18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小于10只。也就是说,尽管野外有几个很大的种群,但还有很多小的种群,这些种群的命运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其次,犬瘟热、寄生虫等疾病导致的大熊猫死亡案例时有发生。犬瘟热是一种病毒病,会传染。2014年底,陕西楼观台圈养大熊猫繁育中心就发生了犬瘟热,最终导致5只大熊猫的死亡。这里本来就只有20多只熊猫,因此对他们的熊猫种群形成了重创。目前科学家也正在加紧研究大熊猫的犬瘟热疫苗。
此外,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新型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着野生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
我国在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正式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意义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使大熊猫发挥了旗舰物种或者说明星物种的作用,也发挥了伞护物种的作用,给其他物种撑起了一把安全保护伞。
◎ 来源|格致论道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