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桂东南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研究
——以北流市清水口镇积丽村为例

2022-09-29 01:38秦守亮
农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红砖建筑

秦守亮

(1北京中天林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2品盛景道(深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 518100)

0 引言

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乡村建筑的建筑语言、建筑形制反映到外观特征上,无不体现乡村文化及地域文化。而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之一“生态宜居”的实现,与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和乡村建筑功能的完善密不可分。为深入探讨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的路径与手法,笔者深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清水口镇积丽村,参与北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设计与建设,调查当地建筑并进行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的设计与建造实践,在一定范围内对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问题进行研究。在乡村建设领域,卢作孚在1934年提出乡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使之成为“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较早提出了空间的功能分区和乡村空间的复合性[1]。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或者说乡村改造必须从建筑入手,具体而言,就是建造具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功能的建筑[2],提出在乡村除居住建筑外,还应重视学校等公共建筑的营造。温铁军[3]提出三农的三位一体,即农民的生产与家庭生计合为一体,农村的多元化经济与自然界的多样性合为一体,农业的经济过程与动植物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主张三体一位、三生合一,因而提出乡村建设“去激进化”。鲍国志在信阳郝堂村等地进行了实践,提出乡村建筑的有机更新等[4]。孔祥伟[5]、何崴[6]等认为在乡村建筑营造中应更加讲求乡土性和艺术性。在乡村振兴背景和目标下,笔者在桂东南的北流南部山村尝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期能取得一些可资同行借鉴的成果。

1 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的意义

1.1 在继承中探求新的建筑范式

农村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多种风格和相对稳定的范式。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农村建筑的营建已逐步突破原有的建筑范式,在外观上更是有着明显的变化。这个过程多是源自村民自发的意识,缺少系统性引导,也很少经过专业的设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参与会有重要的影响[7]。

1.2 适应新时代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工具上质的飞跃带来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中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自然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生产工具多样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改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基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人们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的要求也有较大改变,主要体现在开间加大、进深加大(由原来的4~5 m 提高到现在的10~12 m)、层高加高(普遍2~3层,也有4~5层甚至更高的)。漂亮而恰当的建筑外部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常被忽略,这是亟待改变的地方。

1.3 在农村建筑功能至上的自然更新中强化建筑的文化性

为适应乡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建筑近几十年间在形制上进行了自发的改变,功能成了主要考虑因素,甚至建筑形式完全服从于建筑功能,以至于建筑的文化性不强。也有些地方的乡村建筑建造者略有文化意识,而辨识判断力弱,照搬异地建筑文化元素,造成建筑文化符号混乱的问题,如在北方采用徽派建筑形式,在传统村落出现欧式建筑等现象。在兼顾功能的同时,扎根传统并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建筑的文化性和在地性,对于乡村建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8]。

1.4 适应农村建筑功能的多样性

乡村建筑功能传统上来说,主体上是居住建筑,偶有祭祀性建筑。当下乡村,特别是休闲旅游业有一定发展的乡村,其建筑功能的多样性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建筑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村庄先后出现了各种公共建筑,比如村委会办公用房、村史馆、图书馆、议事堂、艺术馆、商业建筑、餐饮接待建筑等[6],这些公共建筑也受到城市建筑的影响,但它们毕竟是在乡村的大环境中,建筑的外观与乡村环境的融合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9-10]。

2 桂东南地区乡村建筑外部形态现状

桂东南地区一般指包括玉林、贵港、平南、北流、桂平、博白、容县、陆川等8 个县市在内的广西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山多地少,人口密集,除1997年才恢复县级建制的兴业县外,各县市人口都在百万以上,汉族、壮族为当地传统世居民族,其中汉族约占98.3%,方言语系主要是粤语支系和客家语支系。在现存传统建筑中,主要是客家传统民居和祠堂,白墙灰瓦、敦厚质朴(图1~2),形成了广西民居的典型特征,加上山间水田的环境,可谓是“青山绿田畔,清墙灰瓦间”,很有欣赏价值[11-12]。桂东南与广东省毗邻,两地之间语言相通,在广东较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源的吸引下,桂东南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广东务工,积攒一定财富后返乡建房蔚然成风,又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所以近年在乡村出现了大量的3~5 层的乡村楼房,在很多村子这种建筑成为了乡村建筑的主体部分。钢筋混凝土进入乡村后,为村民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建更大面积的房屋提供了物质上的便利,但这种新兴建筑在乡村现有条件下既缺乏建筑形制的传承,又没有设计意识,建筑形制简单、外部形态粗犷(图3)。

图1 大坡外村南坎组的祠堂

图2 分水村传统建筑

图3 砖混结构的现代民房

3 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的原则

3.1 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20 世纪90 年代吴良庸[13-14]先生提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和谐共处的,要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该理论在乡村规划及建筑更新中同样适用,甚至更为重要。长久以来,在乡村建筑形态的发展中,规划设计从劳动分工上看基本是缺位的,传承和自主设计占据了主要位置。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作为其载体的乡村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呈有机更新的特点[15],在当前这种较快速的、外界力量参与较多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如不注重有机更新的原则,则会给乡村的良性发展带来伤害[16]。

3.2 展现建筑地域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而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空间载体是乡村。建筑形态反映乡村的文化背景,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规划引导过程中要重视。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也体现在建筑形态的在地化设计建造中,要尽可能保留乡村原始建筑风貌,或在原风貌基础上进行改良提升[17],这也是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个重要途径。桂东南是广西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建筑外部形态更新上要充分考虑客家文化的体现及对当地居民的文化关怀[18-19]。

3.3 体现建筑绿色、舒适原则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建筑在通风采光、节能保温、功能单一等方面的缺陷也日益突出[20-21]。建筑在通风采光、节能保温、内部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也在影响着外部形态的变化,比如门窗面积增大,建筑层高、层数、开间、进深等方面增大等。在建筑内部空间增加、门窗加大的情况下,建筑保温效果降低。而桂东南地区在国内的建筑热工气候分区中属于夏热冬暖地区,是夏季漫长、冬季短暂、温高湿重的区域,对该地区乡村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很重要,这种改造应是一种延续本土文化、现代技术与地方适宜性相结合的探索[22]。在乡村绿色化改造中,应遵循“被动式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的技术选择路线,注重经济可行性与技术先进性的协调统一[23]。

3.4 突出建筑经济、实用原则

乡村建筑外部形态的更新会采用新型建筑材料,要正视新型建筑材料的优势,不能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以传承为由拒绝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传统工艺和材料的成本往往较高,在传承中要有扬弃,在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中适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兼顾文化传承中实现较高的性价比[24]。鉴于乡村较为薄弱的经济基础,经济、实用的原则也是很重要的[25]。

4 北流市清水口镇积丽村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

4.1 项目概况

项目所在地积丽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清水口镇南部,与隆盛镇交界,全村有25 个村民小组1445 户5736 人。村域总面积1530.25 hm2,其中林地531.6 hm2、耕 地201.6 hm2(水 田115 hm2、旱 地86.6 hm2)。村子下属的各个自然村散落于群山之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珠江水系的圭江(北流河上游)从村东流过,北流市通往南部十余个乡镇的县道丛宝线(即X441,也称旧北宝线,新北宝线通车后其通行量大大减少)与圭江大致平行,在村域内多处与江并行,可欣赏江边风景。项目建设相对集中的和发组的小溪东流几里即注入圭江,溪旁茂林修竹,偶有民房点缀其旁。

4.2 清水口镇积丽村建筑外部形态分析

积丽村建筑以居民自建住房为主,公共建筑主要是祠堂、学校、卫生室及村委会办公用房等。现有建筑整体上80%左右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建造的新式砖混建筑,外观造型上基本以功能为导向,方形体块,红砖外墙,结构梁柱外露,外部基本无装饰性材料和构件,有部分房屋正立面局部贴瓷砖。另有20%左右为传统砖瓦建筑,木结构屋顶,白墙灰瓦,风貌较能体现当地特色,祠堂基本保留了传统建筑形态,在附近的清水口村有新建的祠堂建筑,虽然是用现代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但在建筑外部形态上模仿了传统建筑。

4.3 清水口镇积丽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设计

笔者在积丽村村委会驻村工作期间,在对村内建筑详细摸排、调查后,根据前文所述原则,在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对新建砖混建筑、老旧砖瓦传统建筑采用不同的更新手法进行外观更新设计,在新建建筑的设计中结合当地建筑特点,合理选用建筑形制,确保不破坏当地建筑风貌,同时结合建筑室外景观的打造,整体提升乡村建筑及景观风貌。

4.3.1 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建筑表皮 在桂东南的乡村红砖建筑随处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砖制砖工艺的普及,加之原材料取材方便、红砖成本低且坚固耐用,所以乡村自建房屋通常使用红砖。红砖灰瓦建筑已代表了当地建筑风貌,随着楼房的普及逐渐演变为砖混平顶建筑。

在村委会办公用房外立面更新设计中,将红砖外立面的特色进行强化,通过红砖外墙、红砖柱廊、红砖栏杆等元素在外立面上的使用,将红砖的美充分体现出来。通过改造原建筑单调的建筑立面得以丰富(图4~5)。

图4 村委会现状照片

村委会南侧的临街建筑1 层为商铺,2~5 层为住宅,建筑整体为白瓷砖饰面。建筑1 层商铺门前搭建遮阳挡雨的铁皮棚。建筑整体上较为凌乱,风貌陈旧(图6,棚已拆除)。笔者采用建骑楼通廊的手法进行尝试(图7~8),建成后深受村民欢迎。原建筑开间不尽相同,柱廊设计中跨度保持一致,主梁配筋因之进行了调整(跨度在4.5~6.5 m 之间分5 种,进深统一为3.3 m)。建成后廊下空间不仅用来遮阳挡雨,也成了村民聚集聊天打牌的场所。红砖的柱廊与附近的村委会、卫生室及其他民宅红砖建筑比较协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砖建筑组团风貌。

图5 村委会外立面改造方案

图6 商铺改造前照片

图7 商铺通廊建成后

图8 商铺通廊方案

村委会斜对面的卫生室是一座独栋1 层建筑,正立面浅黄色瓷砖饰面,侧立面为红砖外墙,房南侧是一棵大榕树,也是附近村民来祭祀社公的地方(图9)。村卫生室建筑面积需适当增加,经评估,可以在结构加强后加盖2层。2层增加了休闲双坡顶柱廊,从2层屋顶下方伸出,廊下与屋顶休闲平台相连,形成整体的屋顶休闲空间(图10)。设计时既要考虑2 层的空间需求、比例,也要考虑与1层原有结构承重墙柱的对应问题。其红砖灰瓦的建筑风貌在建成后受到好评,其建筑外部形态回应了当地材料更新后的传统建筑,成为该建筑组团的一个代表。在灯光设计中,主要通过灯带勾勒出建筑轮廓(图11),结合旁边商铺柱廊的灯带设置形成了旧北宝线上特色节点之一。此处与南侧相临的社公场地及商铺形成了一处港湾式空间,成为了当地群众举行民俗活场的空间。

图9 积丽村卫生室改造前

图10 积丽村卫生室改造方案

图11 积丽村卫生室改造完成夜景

4.3.2 以轻介入手法结合标准化,适当提升建筑外部形态 桂东南的乡村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修建的砖混建筑,方形体块,简单实用。但外观效果不佳,砖不勾缝,混凝土柱梁裸露(图12),少量条件好点的村民会将部分墙面抹水泥砂浆,有的也会在正立面贴瓷砖。这种建筑形式是在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追求建筑面积的最佳选择,也是无奈选择。如何不投入较高成本来美化这种建筑,较早来到北流的乡建实践团队摸索出一套简单有效的方式,即重点把祼露的结构梁柱用白色预制扣件进行装饰,同时把门套窗套也用白色预制扣件进行装饰,整体呈现红色墙体、白色条带的外立面效果。笔者依照这种方式在积丽村进行了尝试(图13),村民的接受度较高。

图12 积丽村和发组民房改造前

图13 积丽村和发组民房外立面改造中

4.3.3 新建建筑的外部形态体现乡土性 旧北宝线是北流市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核心纽带,其两侧建筑风貌十分重要。本项目在旧宝线两侧也有一些节点需要打造,其中一处位于湾当组北侧。圭江在这里转了个弯,在转弯处的外侧,即旧北宝线的东侧有一处空地,这里临路临江、交通方便且景观视野非常好,非常适合建一处休闲接待建筑。该建筑既要考虑面向道路的正立面,也要考虑好面向圭江的临水立面。在建筑外部形态选择上依然选用了较能代表当地乡村特色的红砖灰瓦建筑(图14~15)。在一楼背立面设置观景回廊及伸向水面的观景平台,在2 层设置观景柱廊及观景走廊。与主体建筑垂直方向的北侧设置休闲长廊,采用木结构灰瓦屋顶。建筑前边形成半围合院落空间,后面形成各种观景空间。

图14 江边休闲接待建筑方案

4.3.4 建筑室外空间的景观提升 建筑无法脱离环境而存在和使用,其周边景观的打造同样十分重要[26],比如在村委会旁的坡上有一处破败的建筑,是村委会弃用的老建筑(图16)。笔者认为这里改造为村史馆十分合适,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并对建筑前的空地进行景观提升(图17)。进入这片空间的大门只剩一组残破的墙垛,但墙垛很有遗迹感,也是很多村民对这片场地记忆中的一部分,由于功能原因把它移位保留。这里设置新的大门,原来的墙垛移至东侧作为上山通道出口。大门正对面设置红砖灰瓦影壁墙,墙后作为休闲空间。院的南侧是一座庙(观镇寺),在设计中留出了较多的休闲空间,方便作为临时活动场地。尽管老建筑是青砖墙体,但在景观打造中依然使用了红砖,以示与老建筑的区别,并与旁边建筑(如观镇寺)的侧墙及外围建筑相协调。

图15 江边休闲接待建筑方案立面图

图16 村委会旧址和观镇寺之间的空地

图17 村史馆前场地景观方案

5 讨论

通过在桂东南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对乡村建筑外部形态更新的理论和手法进行了总结,践行了遵循有机更新原则、展现建筑地域特色、体现绿色舒适原则、突出经济实用原则,这些原则和相应做法初步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认可,其中利用预制件对砖混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已形成标准化方案推广到周边地区,取得一定成效。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内设计机构及相关学者在乡村建筑更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在有开发经营潜力的乡村,在兼顾乡土建筑的乡土性的同时,更多探讨了乡村建筑的艺术性。而笔者在桂东南地区乡村建筑的实践,更多地结合了村庄及用地的实际情况,在建造过程中驻守在村内,随时与村民沟通,就地取材,更加突出建筑的乡土性和适宜性。

猜你喜欢
红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红砖楼
砖雕说到底是一种以红砖为媒介的创作, 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性格特质。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