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现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29 08:1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原创航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谭瑞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着力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规划。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国家长远发展、民族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对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在今年2 月28 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科技部、国资委举行会商会议暨共同培育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工作座谈会,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把准战略方向,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技术供给,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要指示,是对国有企业如何发挥科技创新“领头羊”作用的再部署、再加压、再推进。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顶梁柱”与“压舱石”,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的主力军,打造并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归根结底是由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从事的航空工业,属于国家战略高科技领域,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根本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就是坚定承接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棒”,是航空工业集团的初心与使命所系。

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7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航空预先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体系能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形成了满足装备需要的关键基础能力。航空装备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从中小型到大型、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从单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的重大跨越。但与世界航空强国相比,我们在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树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决心与信心。

做好顶层谋划,纲举目张 形成全行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2021 年初,航空工业集团党组研究出台《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这是一份推进和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顶层规划,是航空工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动纲领,从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发布航空科技创新力指数、筑牢跨代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努力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等14 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推进计划,称为“创新决定30条”。

“创新决定30 条”发布之后,航空工业集团将其作为重要专项工作部署推进。纲举而目张,实施“创新决定30 条”后,智航院、鲲鹏软件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气动声学、飞机精细化强度设计与制造等联合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迅速完成组建整合并投入运行,全行业科技创新的步伐调整到同一个节拍,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力量汇聚到同一个方向。航空工业集团成为国资委首批原创技术策源地。

聚焦源头活水,秉轴持钧 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关系航空强国战略实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一流航空武器装备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系统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设航空工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助力打造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施专项引才政策。通过“千名博士引进工程”、大型校园宣讲会和国内外各种渠道,重点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将优秀毕业生纳入“育鹰计划”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体系化推进人才培育。打通员工立体式职级成长通道,形成纵向打通、横向贯通、职业生涯全覆盖的岗位职级体系,实施管理人才“墩苗计划”、技术人才“英才工程”,技能人才“新八级工”。大胆选拔使用年轻人才。要求新组建的型号领导人员中,配置50 岁以下型号总师、2-3 名40 岁以下副总师、1-2 名35 岁以下总师助理,集团公司青年技术技能骨干近4000 人。科学精准评价人才。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分类评价的有关精神,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研究出台《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区分不同人员类别,开展精准评价。构建薪酬激励体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为重点,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航空工业“1+2+N”薪酬激励体系,实现了主业领域、重点单位激励机制全覆盖,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

健全转化机制,春风化雨 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实施科技创新,完成技术攻关,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既能创新,更能用好才是关键。真正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硬实力,才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应有之义,也是检验“策源地”成色的“试金石”。

在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这条路上,航空工业集团同时扮演着出题者、攻关者、应用者、引领者等多重角色,在加强航空工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当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构建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将新技术成功应用到新装备的研发制造。同时,积极推进航空技术成果向国民经济领域转化。响应国家疫情防控之急需,利用航空技术研制的全自动口罩机;服务于国家应急救灾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助力冬奥健儿夺金的航空风洞技术与装备;通过技术转化,与成都、沈阳、西安、南昌等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打造的航空制造业集聚平台,等等,这些源自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歼11BS 在长春进行飞行表演摄影/岳书华

坚持正确导向,久久为功 蓄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航空技术已经被一些国家列为严禁对中国输出的技术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考验我们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的信心、决心和耐心。

实践证明,党领导下的航空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既能打攻坚战,也能打持久战。实现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持正确导向,战术上重视,求真务实;战略上藐视,不畏挫折,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心无旁骛、专心专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惟其如此,才能积寸土而成高台,筑起我们自己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航空科技已经成为强国博弈主战场的当下,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聚全行业科技创新力量,强化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力量,构建航空产业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为保障国家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不懈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原创航空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航空漫画
原创地带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