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艺术家?他们从未界定自己

2022-09-29 07:33编辑谢云霓钱雪娇受访者提供
优雅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文化

编辑/文:谢云霓 钱雪娇 图 :受访者提供

四川传媒学院讲师,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融媒体专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四川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美国时代周刊旗下杂志《故乡与世界》特约记者。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省部级比赛获三等奖多项,参与学术著作、专业教材编写5部。

影视

金智然 艺术编织于我的无穷能量

我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出身的,后来研究生专业学了戏剧与影视学,可以说是活生生从一个文化生变成了艺术生。以前大家觉得艺术生要比文化生差一截,其实这么多年见过的学生也好,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好,再结合现在的大环境,我个人理解学习艺术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并且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所以我觉得它更难以把握。至于在专业教学这个方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个人的教学以及研究方向是影视艺术和新媒体传播,是和我的求学经历相关联的,我也对这个方向的内容颇感兴趣。我一直坚信不疑的一个观点就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一定要实践、一定要操作、一定要跟项目。我反复给学生强调,如果你要找工作、参加比赛,不是它们到你面前了,你才去准备,而是在每一次的课程教学中,除了听和看,更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点亲身来做相关的项目或者作品。只有这样,每一次的认真准备才能凝聚为成功。我带过很多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平时就已经时刻准备着打硬仗,把实践落到实处。我担任教学工作已经有4年多时间,从最开始担任助教,胆战心惊地站上讲台那一刻开始,就和影视艺术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我最想感谢我的老师,之前当助教的时候,我一直不愿意独立上讲台讲课,直到有一次他假装生病,硬生生把我“逼”上讲台。后来我才发现,五尺讲台能给自己一种力量,无形的力量,所以它极为神圣。虽然直到现在,每一次给新的学生上课之前,我都还是会有一点紧张,但是一站上讲台,我的思绪和肢体就会像浩渺宇宙,充满无穷能量,信心饱满。

GRACE:你怎样评价工作状态中的自己?

借用我学生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工作中的你和工作外的你俨然两副皮囊”。其实我在工作中是一个比较严格且严厉的人。但在课后,我还是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平时也喜欢看科幻电影、玩手办、玩乐高。

GRACE:你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亦师亦友吧,现在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懂得的东西特别多。我的学生都是18-22岁的年龄,我和他们在课上的关系是师生,但私下,我和他们是可以谈天说地的朋友。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硕士毕业于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民俗舞蹈专业。创作的作品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奖项;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四川艺术基金等项目资助。

舞蹈

何苗 舞动青春

转眼间,工作已满17个年头。17年,说长不长,但的确是自己富有激情的青葱岁月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时光……忽然间,回忆起或有趣、或煎熬、或得意的瞬间,虽思绪万千,话到嘴边竟又觉得,在自己的专业教学历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如此平凡,与孩子们同甘共苦的幸福时光也许是每一位舞蹈教育工作者都能共情的岁岁年年……记得大学刚毕业留校任教时,担任本科芭蕾基本功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只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同学们上专业课,心里是犯怵的。虽然在大学读书期间也为附中的孩子们排练过,上过专业课,但本科毕业就为本科生上课,“能胜任吗?”无数次地质疑自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上课时,某个孩子的一个眼神都会让我很敏感,会揣摩彼时她的心理,会怀疑她是否对我的教学有异议……因而,我吃饭、走路、洗澡、睡觉时都在琢磨要如何组课,孩子们的技术、能力辅助训练要如何进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黑眼圈越来越重,发际线也越来越“感人”!在正课之余,除却备课,我会抽出大量的时间陪着班上的孩子们分组自习,并一遍一遍地亲自陪同练习,与她们探讨每一个人技巧上出现的问题;平时上课或是每一次期末公开考试我也会邀请我的恩师前来观摩,为我答疑解惑……那段忐忑的时光,督促我更加拼命地奔跑,更加奋力地成长。

每一届的毕业生都挺让人印象深刻,也许是高年级具有更为成熟的心智,会特别珍惜在专业课堂上每一次全情投入的时光,不夸张地讲:这是在整个舞蹈学习生涯中“上一次就少一次”的机会。记得在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下午,我背包准备进入练功房上课。谁知一到练功房门口,房门紧闭且丝毫不见学生人影!我最初很生气,觉得上课时间如此宝贵,这帮孩子怎么这么浪费生命?但转念一想,平时乖巧成熟的毕业班,应该不会有什么“出格”的行为,遂顺势在门外凳子上坐下,想默默观察里面究竟在作什么“妖”。果然,耐不住性子的孩子们,探头探脑地慢慢推开门,看见我正喝着水一副想看她们如何“表演”的神情,不由得尴尬地大笑。结果进入教室,我发现地上是她们用手写信精心铺设的一条“路”,路的尽头是一个生日蛋糕,她们不知道怎么打听到我的生日故策划了这一切!接下来,非常欢乐地唱完生日歌,吹完蜡烛,摆拍完毕……这一瞬,面对这群温暖、可爱的孩子,还能做些什么呢?唯有教学相长尽力而为之,望她们更好、再更好一点……

GRACE:教学初期和现在相比,心态有发生怎样的变化?

心态肯定是有所变化的,从最初的“陪同者”逐步过渡为“引导者”。但不变的是,一直愿意作为“倾听者”,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这也是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必要途径之一吧。

GRACE:你怎样理解美育?

“美育”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大学的美育,尤其针对舞蹈专业学生,我的理解不只是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这么简单,而是个人审美意识的提高。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真、善、美”,在这一概念里,“真”是排第一位的。舞蹈专业亦是如此,只有在各方面做到至真、至善,由内而外地塑造气质,打开眼界和格局,那专业审美水平才会有所加强,进而所表现出的专业品相也随之提高。

先后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艺术史专业、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所当代亚非艺术及理论专业。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艺术学/设计学概论教师。

艺术理论

陈柳伊 永葆创作的真诚和社会责任感

青年教师是一份清贫但精神充实的工作。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之前我就想得很清楚。马斯洛金字塔当中,比起物质的富足,我更在意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今的时代,艺术很大程度上成为资本的游戏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而在学校,我和学生们还能对艺术的探索保有一份真诚和社会责任感。也许,这是我个人的一种误解,但在学校我所感受到的自由,是真实且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时代的年轻女性、教师,这份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容貌焦虑,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价值,足以抵消以容貌作为重要评价标准而给我造成的困惑。当我能够站在讲台与上百名学生共同交流时,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与力量。

师生关系一直令我着迷。我们日常探讨人与人的关系——总会想到亲情、友情、爱情……而师生关系却是以一种并非亲密、甚至单向的互动方式去与人建立联系,并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介入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

而作为一位艺术理论教师,我观察到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认识到学习艺术史论或者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很强,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也有能力做出基础功底扎实、视觉效果上比较棒的作品,这是具体存在的事实。但艺术理论也相当重要,它能系统地塑造一个人的艺术观,相当于一棵树的主干,只有主干牢固了,才能长出更多的枝叶。

因此,我希望在讲堂上传递给学生们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对他们的生活更有帮助。为此,我会去蹭各个系的专业课,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贴合他们的精神和思维状态。观看学生们的习作和展览,也是我跟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途径,我发现他们在专业上都是非常优秀、有想法、也很勤奋的人。而怎么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轻松有趣,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更容易吸收,相信是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投学生们的喜好,还是坚持一定的学术水准,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美育培养具有它的特殊性,在如今人们生活压力普遍偏大的情况下,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内容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对于培养高级审美观的追求。而且,这种审美观一但形成,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创作,都会有比较大的助益,坚持具有深度和严谨的知识输出方式是不能懈怠的。

有时,在讲台上提到一些自认为非常精彩的内容而下面的学生却没有太多回应的时候会有些孤独感,但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也许,现在学生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我所教授的内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艺术创作的深入,他们便会对当时课堂上不理解的知识有所感悟,从而转化为一种内在力量,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运用到。

GRACE:学生时期有没有印象较深的美育体验?

老师们严谨而又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对我影响很大。厉害的老师从不制造任何知识焦虑,而是从逻辑的审慎程度,理论的多角度去细致分析,从而解构你的每一个观点。那一刻能让人感觉到智力的碾压、知识的制霸魅力,让人觉得搞学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让自己坚定了要以提供给学生此种体验为目标开展教学的决心。

GRACE:你认为如今的高校美育教育可以怎样提升?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会反思,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老师和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潮流;不断质疑自己所传递知识的时效性和严谨性。严谨性,不仅应该存在于日常教学中、学术专著与教材的编写中,要与时俱进,避免在缺乏对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了解的情况下作出论断。其次,还应该不断挑战固化的思维,对学生的艺术创作和想法更加包容和鼓励。

导演、水下摄影师。AIDA国际自由潜水教练、Molchanoves自由潜水教练。

摄影

霄霄 在深海找寻艺术之光

关于水下摄影,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因为水下摄影和陆地摄影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需要具备特别好的潜水能力,就像在陆地上自如行走一样。我作为一个在自然水域从事摄影创作的摄影老师,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大海里进行拍摄和教学。水下摄影在体能方面也要求颇高,需要背着几十公斤的氧气瓶、加防水壳的相机或摄像机进行潜水拍摄。在水里重力相对较小,所以创作的角度和空间取决于你的潜水能力的高低,从而做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镜头处理。水下摄影是人与自然的一个融合,大海深处总有特别多的惊喜等你去发现。在摄影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传达的最多的就是感受的重要性:人在大海里面,相当渺小。它会波涛汹涌,也会风平浪静。每次去接触它时,它的情绪都不一样,所以我告诉学生我们要试着去适应、去接纳它,让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大海里的一滴水。我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对原有的工作不满意,也厌倦了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于是来到海边,成为一名“岛民”,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不算是一个很严格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有很多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比如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促使你准确找到一个完美的拍摄角度,完成一些特别宏伟的构图。所以,我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框定的范围下进行创作,毕竟我自己也是打破了很多“规则”,才成为现在的我。作为一名摄影老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以及对自己职业的认可。我想通过我的视角,去拍摄一些大部分人没办法见到的水下世界,然后让更多人参与潜水,去看大家不曾了解的水下世界。当然,最近几年海洋生态也在遭受破坏,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告诉大家,爱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尊重大海,也就是尊重我们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海洋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它的自然和真实,因此,需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从拍摄角度还原出它最真实的样子。

GRACE:在水下摄影教学的过程中,你所看到的水下景观有着怎样的艺术美?

在我看来,当你置身一望无垠的大海,它所带来的震撼无与伦比。这时,你会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没有重力,可以尽情在水中自由“翱翔”。

GRACE:你怎样形容自己和海洋的关系?

在做摄影老师之前,我是一名潜水员。因为看到了陆地上不曾有的壮观水下世界,所以才萌生出用相机去记录我所经历的这一切的想法。深邃涌动的海底,有着丰富多彩的景观和不断孕化的海底生命,它比梦还像梦,而我如同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艺术载体,鼓励前来的观者重新审视自己与海洋的关系。

吉克 · 布,彝族。诗人、教师、艺术工作者。现海外博士在读,课题关注工艺文化与设计。有诗歌散见于期刊报纸,收录于国内外合集。有艺术作品散见展览和获奖。有学术论文发表,参与项目、国际会议。

民间工艺

吉克 · 布 将传统工艺文化融入艺术教育中

关于美育,作为一名彝族教育者,我准备谈谈地方文化中手工制作的相关话题。

地方文化中的手工制作十分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艺品。如柳棕悦所述:“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工艺品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直观反映了一个族群的创造精神和审美特性。在设计向工艺文化取源的过程中,工艺文化元素往往被定义为任何视觉设计中的组件,以表达设计或产品的内在价值。因为这些元素具有较高的视觉识别度,能够激发目标群体的感知和想象。传统文化元素使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传播过程更容易、更有序。然而,没有完全静止的文化,传播导致文化变迁。正如传统手工艺产业从“生产文艺复兴”转向“文化文艺复兴”,特别是转向关注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实际上,这种转变让工艺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开始介入艺术教育的范畴,并被引入设计学科的课堂。中国当代设计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西方的经验,从艺术专业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对提高产品和文化的认同,形成自己的设计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科技进步助力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很多的变化,对设计的需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既希望设计反映传统,又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可以看到,在全球化反应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同文化塑造设计,因此采取一种强调当地特色的设计方法。设计者除了理解当代产品设计中的设计规范和程序,也需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力。事实上,彝族工艺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现状并非个案,全球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所面临的设计问题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传统元素得到很多关注,并被融合于当代各类设计中。传统文化是创新设计在早期阶段的重要灵感来源。然而,设计者在创作新颖和受到欢迎的文化产品时遇到困难。随着文旅行业的兴起,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你可以看到产品透露出来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轻率的改造传统,导致传统行业结构失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却远远没有跟上去。因此,专业艺术教育中普及传统美学,尤其是手工艺这样带应用性的门类是非常必要的。

文献研究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却更多停留于视觉表层,如纹样、颜色、符号。而冰山文化理论最直接地告诉我们文化的分层至少有两层:可见的表层,和不可见的内层。研究认为,深层文化强烈地影响着表层文化的可见方面。土耳其、英国、波斯瓦纳等传统手工艺文化发达的地方已经有研究将工艺品隐藏的价值和属性公之于众,探索文化的深度,以为设计师或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各国产品设计风格的形成,必然要到本国传统中去找寻。设计者在秉持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这也提醒我们,传统美学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图案、纹样的识别和再设计,同时需要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属性,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因素化嵌入到产品设计中,从而设计出创新的产品,这将是决定该设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GRACE:作为彝族诗人和教育者,你认为民族文化中哪些方面最值得被传播?

就我个人经验,我认为民族文化中美学、礼仪、传统习俗都值得传播,这里蕴含着一个族群的创造精神,对真善美的认识,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GRACE:你认为如今的高校美育教育可以怎样提升?

我在职的高校,这几年将地方传统工艺文化作为特色融入艺术教育中,提高了本地的优秀传统工艺的传播,同时为设计学科学生提供了设计实践的另一种可能。

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工作生活于成都。

绘画

刘地 亦师亦友,艺无止境

还记得2019年第一次上课,面对的是二十多个与我年龄相差无几的少男少女,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因为这种紧张,加上没有什么“威严”,让我和学生没有太多代沟,他们无所顾忌地跟我交流、讨论,我也乐于这般。艺术从业者的视野和见识对自身的提升尤为重要。说具体点,就是看到一件打动人的作品,分析它的制作,解读它的用意,揣摩作者的心思,和把书本上的内容一字一句讲授出来是不一样的。学校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离市区不远,也就50多公里。可偏偏这50公里的距离,除了早午晚的校车外,再没有什么方便的公共交通,学生非必要,几乎不会跑进城。这也意味着,作为学艺术的学生,除了书本上和学校老师所带来的讯息外,几乎再没有其他摄入。所以,我慢慢产生了要带学生去看展的想法。去年,我把成都双年展和一些平行展的展讯推到了任课的班级群里,建议同学们可以组团和我一起前往观展。00后学生的好奇心很大,很多同学都愿意一同前去。双年展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数媒艺术、装置声光电这类形式的作品极多,对于大一学生,我本以为他们无法接受,但事实却与我的想法相悖。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作品相当感兴趣,拍摄保存的大部分作品也是这一类。在此之后,每次教学时我都会抽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在展览上印象深刻的作品,并且试着进行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以相当不错的视角给出一些新奇的看法。今年,大三的学生在上综合材料课,很多同学的习作都展现了不一样的东西,一位同学表示,他本来有很多想法,但不敢去尝试,怕不合适、不正统,看了越来越多的展览,发现很多想法都有人付诸行动了,那他也不再顾忌太多,先做,做了再说。我原以为,随着新鲜期的消逝,如何能够把打开的思维再合拢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向,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深思,但似乎同学们早已经展现了他们的态度,他们需要的是个契机。诸如此类的同学极多,也展现了00后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生活物质条件的满足,并没有让他们失去观察力。他们富有理想情怀,也不缺少行动力,他们思维活跃,也会脚踏实地。做教师这几年,从一开始面对同学们的紧张到现在的泰然自若,没变的依然是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古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传递知识给学生,取长补短。相反,学生身上需要我学习的优点,也值得我反思。

GRACE:除了专业本身,你最想给学生传达什么?

抱怨可以,但不要被负面环境和情绪左右;相信自己,认识自己,不宜盲目跟风,这要建立在打开思维的基础上;对未知存在的东西不要抗拒,评论一件事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它;要有计划有理想;最后就是要真诚和善良。

GRACE:你认为90后教师,与其他年代的老师相比,上课方式或私下与学生交流等方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不同年代的老师有相同之处,同一年代的老师也有不同之处。年轻老师相对于有经验的前辈,可能教学的内容里有更新鲜的东西,前辈们的授课更多则是长年累月积淀的“干货”。只能说我自认为可能跟多数老师的区别在于,我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老师的宗旨是传道授业解惑,做到这些的都能称之为老师。我和同学们一样,都在学习的路上。我比他们多经历几年的岁月,仅仅是回过头,对后来者予以一些引导,帮助他们尽量不走弯路,共享知识,建立一些看不到的羁绊。

诗人、教师。在读文学博士,诗歌、批评见于国内各大核心刊物。现居成都。

诗歌文学

张丹 创造美的激情和潜能

在我所受的教育体系中,美育顾名思义,是指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体制之一种。美育根植于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既关乎个人发展,又关乎整个社会文明的建设与建构。因此,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美育有自身独立的教育论和教育方法,通过美育将帮助被教育者形成对美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激发对美追寻的意志。同时美育要兼顾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联动,寻找到交叉和对接的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精神实践中的真正实现。美育不仅仅意味着对人的审美力和爱美之心的抬升,这样的美育指向的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当然是非常有益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也是美育的目的之一。

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关心的是美育的发生及其背景,因为这关乎我们今天如何理解美育的目的,建构美育的意识和方法体系。在更具创造力的层次,美育应该有超乎自身与整个思想历史相联系的基本方法和目的。这个目的是重新发现和获得我们对世界的安全感和接触感。为什么是对世界感知的重新发现和获得呢?从19世纪起,科学世界观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并逐渐取代了以往的价值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变革。具体来说,科学世界观将我们肉眼可见的现实和对现实的直接感受(比如在空旷的土地上,人会觉得地球是扁平的,并且有一条地平线,而天空像穹庐一样盖向大地)作为非现实取消了,科学世界观为人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布景,通过理性科学的一系列概念植入重新建立了人对世界的认识,这样一来,人面对世界,不再是触手可及可感的现实,而是隔着一层概念的玻璃。譬如,现在你已经清楚无误地知道地球是圆的,地平线只是来自视觉的欺骗,宇宙不再是其字面规约的时空,而是无边无际的无限时空。对人来说,科学世界观无遗将人的生存世界和时空观感一同抛入了一种不稳定、不安全、不着边际的维度当中。

而我们知道,安全感是人的天然需要之一。古代神话通过隐喻为我们建立了这样的安全世界,比如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一系列技能发明的神人:发明火的燧人氏、发明车轮和衣裳的轩辕氏,甚至天地,都来自发明。中国古人是这样通过诗意的表达将自身放入了技术的庇护。可以明确发现这种表达方式的特征是肉身化(设计出某个神人)和非透明性(视觉的肉身是看不穿的)。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在科学世界观中被驱逐了,科学将世界设计成透明的,人在透明中,看不见任何东西,人自身也是透明的(CT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技术把自身做成了庇护。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自然而然地乞灵并激越于向外太空的技术迈进,人工智能的创造,希望能获得确定性和安全感,解放自我,但实际上人越探索越感受到自我的渺小、无知和对世界的不可控。这是无限世界带给人的基本感受——恐惧。我们忘了回到地球,忘了回到自我之中,也难以从观念中真正返回到安全地带了。我们不应该忘记,美育正是在这里兴起。譬如,在西方,席勒的“审美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科学世界观兴起的背景下提出的。而中国的美学大师朱光潜也曾乞灵于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直觉说,直觉,与概念把握,正好是相对而行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从事文艺创作的人群,我们在美育工作中的着力点,不仅仅应该强调日常生活的审美力和审美化,更应激发学生创造美(表达和修复对世界的感知)来对生命展开庇护的激情和潜能。

GRACE:在家里会对子女进行怎样的美育熏陶?

我的孩子年纪还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主要是通过如前所述,尽量保持孩子对世界的直接感知能力。但在学习书写文字之后,我知道会有一个时间段孩子由于词汇贫瘠表达会受限,对世界的感知也会变得单调,我们就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来逐渐建立他从书写表达上对世界的感知和呈现能力,有时我会和他一起分析一个句子、一个比喻为什么好,和他一起逐句修改作文,虽然细琐,但很有益。在艺术方面,我们家选择的是欣赏音乐、美术作品,进行乐器和绘画的训练,来展开美育熏陶。

GRACE:给自己的学生开展过怎样的美育课程呢?

我给学生开设过“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课程。都可以归结为通过细读作品展开审美一类的课程吧。

曾就读于英国布莱顿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在英国期间开始艺术和插画的创作。作品曾刊登在法国Karbone Magazine- Instinct杂志,入围英国World Illustration Award(2021)等。曾举办个展“Story, 故事个展”(2021)、“看见看不见的——小杜子原作插画作品展”(2020)等。与出版社合作的作品有《都柏林人》《红与黑》《爷爷的秘密剧院》。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插画艺术

小杜子 用艺术去观察生活,发现美好

作为一名插画师,我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专职教师,我就从个人之前的学习经历和目前自己在创作中的一些思考去谈论美育这个话题。我从小开始学习绘画,并非出于热爱,只是被喜欢绘画的妈妈这么安排的。虽然开始并非自愿,但一路走来,很感激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坚持,到现在艺术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我觉得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那么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当然也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那是很幸福的感觉;如果还能得到父母的支持,那更是人生中的幸运。但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只要不断地体验并选择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他也一样会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我在上大学之前,学习艺术的所有经历皆是为了应试。回头看这个过程,有些无奈,但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我才得以进入美院,踏入真正的艺术世界。之后我继续出国学习,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我领略到更多元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到艺术史中艺术家的真迹;可以在美术馆里临摹大师的作品;可以在任何喜欢的地方安安静静地拿着本子画一张速写,那种感觉不像是在学习,更像是在享受画画的过程,体会生活真实的样子,没有目的,没有标准,只有热爱和自由,让人意识到艺术原来可以和生活这么近。不为考试,不为谋生,它会成为你生活在当下,感受生活,记录生活,传递美好,成为除语言之外情感表达和寄托的出口。这应该才是艺术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回到美术教育问题,我在想,有些规则我们都要经历,但我希望在经历这些规则的同时,依然能保有艺术本身纯粹的东西:用艺术去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然后用画笔记录生活,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始终是一个打开的状态,那么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就已经在他们身上发生着作用。

同时,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也希望学生是这样看待艺术,且深深地热爱艺术,因为一个人对艺术的热爱会感染到其他人。在这里我没有谈及更多现实问题,我只是按我的切身经历,说出我对美育的理解,希望能给那些刚开始学习艺术的人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会,总之始终保持那份热情其实是最重要、最纯粹和最有意义的。

GRACE:你认为国内外美育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呢?

国内的美育好像多数人一开始就是出于应试的目的或者是一定要画成什么样。国外更多是从喜欢、有趣、好玩出发。

GRACE:你认为儿童绘本创作的目的是以教育为主,还是以玩耍为主呢?

都可以啊,我觉得这样才会多元,更有意思。过多的定义和规则不仅会限制那些绘本创作者,也会限制有关教育的更多有趣的方式。

教师、艺术工作者。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硕士学位,曾举办“X4”计划双人展(2022 初为艺术空间 成都)。现生活和工作于成都。

绘画

刘媛媛 艺术是一种辅助成长的媒介

关于美育,我问杂志的编辑应该聊什么,编辑让我随意谈谈,那我就聊一聊艺术和我的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吧。

我的艺术创作与我作为美术教师这个职业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美术”和“艺术”本身是有区别的,对我来说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美术是审“美”,而艺术已经不局限于审“美”,而是审“文化”、审“社会”、审“科技”等,包罗万象,力求推动审美经验的更新。毋庸置疑,艺术的门槛是很高的,因此难以被大众所理解也是很正常的。在学校,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离开学校,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

关于我的创作。我会去回应自己的问题,因为自我具有社会属性,它比我通过其他媒介所看到的社会更加真实。我选择用一种看似轻松,有趣味性的方式来呈现我的画面,它是日常的,生活化的。我选择以动物形象来作为一个切口。画面中出现的动物更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而不是动物园里面罕见的动物。人身上的动物性是不可磨灭的,从人类生物学的维度而言,我们很多看似无法解释的行为,追溯其源头,其实都和我们身上的动物性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我画动物,其实也在反观人类社会,以及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不否认,我是带有去人类中心色彩的,我对当下的这种生命形式是存疑的。但我并不会强制性地去灌输某种观念,或把画面中的形象变成一种符号象征,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导火索,让观者有更多元的、开放的理解,从中衍生出不一样的思考或者新的意义。它不是精工细造的产物,我会更着重从绘画本身出发,去把控画面中不同空间之间的关联。

关于美育,美术学科其实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知识点,了解一些名作是常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用艺术来认识自我是我在教学中最注重的部分。

现在的美术书更像一本历史书,略显陈旧,书中的鉴赏部分注重传统绘画,涉及到现代艺术的内容极少,更别提当代艺术了。我会在下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艺术家个案的短片,抛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也会在鉴赏课上为学生补充一些不被大家熟知的门类,例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在介绍艺术家个案时,选择一些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的艺术家,如:达明安·赫斯特、草间弥生、克里斯托夫妇、蔡国强、班克西、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奈良美智等。

画“自画像”是初一新生的必修课,将自己的情绪和对自己的认知融入画面,并配上文字表述,而不是单纯地画自己的外貌。让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重新认识自己,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发现、自我宣泄、自我疗愈,对老师来说,也可以更快地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特殊”学生的存在。对中学生来说,艺术不是最重要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辅助成长的媒介。

老师和同学在谈论什么作品,什么才称之为一件好作品,周围有哪些好的展览可以去看看,哪怕他们并没有真正看懂,这种环境的浸润无形中对学生的审美塑造才是深远的。

GRACE: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会将自己对绘画的理解融入课堂吗?

作为一名教师,更多的还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我不会给学生灌输某个想法,更多的是陈述客观事实,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深入浅出很重要。比如:“欣赏艺术作品能不能只用精不精美、像不像来评判?”“这两位艺术家你更喜欢谁?为什么?或者是更具体的问题“达明安· 赫斯特为什么会着迷于死亡这个主题?你是怎么看待死亡的?”等等。

GRACE:你认为美育对一个普通人一生的影响是什么呢?

多了一双火眼金睛吧。看见自我,看见他人,看见世界。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