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310000)徐俊桦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知道了该问什么、怎么问,并将提问能力内化,学会了自我运用。当学生学会提问后,教师如何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呢?笔者尝试使用“三位一体”问题表格,聚焦课堂中学生问题的解决。
问题化学习通过教师问题化的“教”,最终让学生学会问题化的“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向“点拨者”,要从注重传授知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位一体”的问题观就是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问题设计,通过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尝试使用“三位一体”问题表格来关注学生的“学”,采取不同的策略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促进阅读的层层推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学生的问题以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的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并通过引导性问题来解决学科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成为提问的主体,而是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基本。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手指》一课,可以设计“三位一体”问题产生表(如表1)。
表1 “三位一体”问题产生表
续表
“三位一体”问题表,有助于教师确定问题的各种基本要素以及认清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于教师以生为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促进对学科基本问题、单元主要问题和课时重点问题的解决。
1.预习单
在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够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的答案,教师可以在预习单中进行呈现。例如,《手指》一课中,学生起点问题的预估“每一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分别具有什么长处、短处呢?”“每根手指的姿态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那么在预习单中,教师就可以用一张表格(如表2)呈现出问题,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并填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几个学生的预习单,其他学生则进行对照、评价并在自己的预习单中修改补充。
表2 预习单:“我”会填写下列表格
2.课前质疑、梳理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会有一系列的疑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单上提问,然后梳理学生提的问题,概括成几类:第一类是难读和难理解的字词;第二类有关“课文想要表达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等整体感知的问题;第三类指向学科的基本问题,如“作者对五指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最后却说对他们无爱憎”。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难读的字词放在整体感知部分,将难理解的词语放在文本内容的学习中,将指向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相结合,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站在深度理解文本的角度预估学生可能产生学习困难或瓶颈的问题,这就是难点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他们还无法深入学习文本。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引导性问题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如果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将一一落实。笔者尝试采用以下策略来解决学生的难点问题。
1.抓住关键词,教师引导问题推进
关键词是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中起到概括统领作用的词语。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抓住关键词提问,如果让学生对关键词所处的自然段和篇章进行思考、发问、释疑,那么既能优化问题系统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能让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和情感目标得到落实。所以,抓住关键词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手指》一课为例,学生的难点问题是“每根手指的特点是怎样的”。在写大拇指的这一自然段中,大拇指的特点分别是“最肯吃苦”和“讨巧的事轮不上他”。如果教师推进提问:“有没有什么词语特别能体现大拇指最能吃苦?”学生就能找到大拇指的一些动作,“死力抵住”“拼命按住”和“用劲顶住”。此时,教师推进提问:“你可不可以来演一演?”演完之后继续提问:“从‘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演完之后就会对大拇指最肯吃苦的品质有了一定的感受,就会加深对大拇指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抓关键词提问,复习巩固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提问策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问道:“为什么讨巧的事轮不上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大拇指具有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师顺势利用课堂生成问题来推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解决“大拇指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主要问题。这样的提问促进了学生思考,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由扶到放,小组合作释疑
五年级学生在每节课学习时,已经不需要教师逐个自然段地进行讲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例如,《手指》一课中,对大拇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教师提问:“这样的语言可真有趣,作者是怎么把这一自然段写得幽默风趣的呢?”让学生去找一找学习大拇指这一自然段的方法。在概括完学法后,教师顺势提出推进问题:“那么,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又如何呢?你们可不可以用大拇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去解决这一问题?”
在小组汇报时,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组外学生对该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追问,小组成员互答,形成组内外互补的优势。如果组外学生的提问不全面,教师可以采取推进式问题引导,如:“食指工作的复杂表现在哪儿?”“为什么‘机敏’要打上引号?”
以小组为单位的追问与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关注文本中剩下四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学科基本问题,避免遗漏语文要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用心倾听的好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激发矛盾点,推促学生情感升华
教师可以在对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研读后,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抓住文中思路上的转折点,将关键内容设计成矛盾点,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例如,《手指》一课的最后,教师推进提问:“你最喜欢哪根手指?”这个矛盾点的设计从该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五根手指在一起后就根根有力量,作者也无爱憎之分了”中产生。在这一矛盾点抛出后,大多数学生回答喜欢大拇指和食指,教师顺理成章地激发矛盾点:“那你们不是有爱憎之分了吗?而作者却无爱憎之分,这是为什么?”学生展开进一步地思索。教师可以再次用问题推进:“你能为后面三根手指找找理由,使其也受人喜爱吗?”
学生在这一矛盾点的激发下,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知道了后面三根手指只要在为手做事情,它们就是有用的,哪怕力量再小、能力再弱,也在团队中也发挥着作用。此时,教师再提出一个推进式、发散思维的问题:“手指让我们想到的______。”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联系自身、联系班级,将手指对应到集体生活中,明白了一个集体中谁也不能少了谁,虽然有的人能力薄弱、作用很小,但他们也在为集体贡献力量,进而明白了团结才会有力量的道理。这样,让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得到了升华。
在最后,教师可以把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放在一张PPT上,两个自然段一对比,学生就能感受到第六自然段的作用:揭示主旨、升华主题。教师利用矛盾点的激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明白道理,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升华。
“三位一体”表格聚焦课堂中学生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能够创造性地生发问题,调动起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低。但学生不应是课堂上的旁听者、旁观者,而应成为课堂上最忙碌的人。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师讲得太多,过度讲解。根据动机理论和强化理论,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是建立在有参与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一定的学习行为。因此,我们的课堂需要让学生提问,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以提高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参与度,让课堂学习生发无限魅力。
以“三位一体”表格促学,通过预设问题、推进式问题将教学引向深入,在师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三位一体”表格启思,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预设,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让课堂从单一死板的传授式“讲堂”变成学生质疑解疑的“学堂”。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提高了,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他们内在的主动需求,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方法也自然而然地习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内驱力得到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