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发展改革委
2021年以来,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打牢基础、努力创新、突破难点、积极作为”的工作思路,突出建制度、搭平台、抓创建,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各领域重点任务,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了“门槛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信用示范城市,“诚信淮安”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
2021年以来,淮安市把政务诚信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一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时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对符合法定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达100%。二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2021年市政务服务事项认领率位列全省第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完整度达100%。三是持续加强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市信用办与市法院联合签署《淮安市党政机构失信治理备忘录》,签订“点对点”执行信息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书,建立政务失信长效处置机制,保持了政府机构失信“清零”目标,全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拖欠账款清偿率保持100%。四是开展政务信用信息共享应用。2021年在公务员录用、调任时100%查询信用记录,市委将对全市“一把手”监督信用审查列为问题信息《“一把手”监督评价指标》,“一把手”信用信息审核率达到100%。五是建立了政务诚信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第三方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政务诚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淮安市司法局等17 个重点部门在政务公开、廉洁守诺、政务诚信、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监管、营商环境、工作落实等方面诚信建设情况进行季度综合评价,形成部门政务诚信综合指数。通过第三方评价督促市级部门积极探索信用创新举措,有序推动各项信用工作落地落实。六是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出台《淮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关于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市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等制度文件。确保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合规以及公开透明。七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出台了《淮安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意见(试行)》。在招商引资领域,出台了《关于加强外资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的通知》《淮安市工信局关于建立招商引资领域信用承诺公示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在地方政府债务建设领域,出台《淮安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办法》等文件。在统计领域,出台《淮安市统计信用“红黑名单榜”实施方案(试行)》《淮安市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淮安市统计政务领域信用建设监管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在政府采购领域,出台《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领域采购人诚信建设的通知》《淮安市政府采购领域信用监管实施方案》《淮安市政府采购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制度文件。
淮安市十分注重推进行政管理从“门槛管理”走向“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淮安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一是构建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淮安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办法》,围绕全面推进信用监管,推动29 个监管部门在30 个相关领域出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形成“1+30”实施体系,实现全市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全覆盖,产生并归集一批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案例。二是全面推行信用告知承诺制。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淮安市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在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等告知承诺制,覆盖面达到100%。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用承诺人的信用档案,建立覆盖承诺人“承诺-采集-公示-监管”环节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的闭环管理方式。目前归集有信用承诺、履约或违诺信息共120.1万余条,在行政审批、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行业管理、信用修复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实现应用,减少审批环节和所需材料,提升服务效率。三是不断提升“双公示”信息归集质效。在 “信用淮安”网站均建立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专栏,市级部门“双公示”专栏建设实现了全覆盖。2021年归集上报“双公示”信息670.36 万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97.2 万条,行政处罚信息573.16 万条。四是不断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拓展联合奖惩系统与政务服务及相关部门业务办事系统对接范围,推进我市联合奖惩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府投资资金安排、土地出让等审批系统实现了嵌入式对接。市、县区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网站全部接入了政务服务大厅。五是加强合同履约信用监管。结合淮安市政府投资工程嵌入式监督系统,建立了淮安市合同履约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合同签约、履约、违约信息进行归集、处置与预警,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全流程联动监管。目前已归集全市8 个区县、28 个业务部门及单位合同基本信息335208 条,合同履约信息213200条。通过信息共享,合同履约系统已向淮安市政府投资工程嵌入式监督系统推送818 条预警信息,推送预警事件70条,涉及企业23 家。
淮安市始终把加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一是高起点建设“一网二库一平台”。淮安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建设市、县区“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即:信用淮安网站、法人信用信息库、自然信用信息库和服务平台)。2020年淮安市被列为江苏省首批省、市、县信用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市和全国“一体化”信用网站建设试点市,目前已全部完成了一体化信用平台和一体化“信用淮安”网站建设,已具备省、市、县区全覆盖“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和服务应用功能。淮安市专门设立了“淮安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全市“一体化”信用系统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应用服务。二是全方位归集信用信息。通过“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平台,依据国家、省相关信用数据归集清单,淮安市、县区各级监管部门、司法机关,以及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单位,定期向平台归集企业和自然人信用数据,目前归集覆盖全市约15 万户工商企业、60 余万个体工商户、4000 余个民非企业和社团等所有类型市场主体、所有类别行政事项,以及300 万具有行为能力自然人信用信息4.5 亿条,成为上联省、横通部门、下接县区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枢纽。三是规范开展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围绕信用信息服务应用,淮安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淮安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厅,并配备有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自助查询终端,可为企业和市民免费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异议信息申请、信用修复、第三方信用报告备案等服务。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及有关乡镇(街道)设立有免费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窗口。在“信用淮安”网站及移动端也开设了企业和自然人信用服务免费服务功能。同时为市、县区各政府部门均开通便携式“一体化”信用信息查询端口,为“放管服”改革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2021年,据不完全统计,在行政审批、政策资金扶持、公共资源分配、评优评先等方面,为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中介机构出具信用审查服务10000 家(人次)以上。四是加强平台网站信息安全保护。淮安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淮安网站均通过了三级等保。专题开展了信用平台软件风险评估,组织了平台和网站的攻防演练,采用多种安全机制保障网站运行环境及基础平台软件安全性。
“十四五”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首个五年,也是淮安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淮安将坚定不移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历史使命,聚焦“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和“四个淮安”建设目标任务,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创新信用监管理念、制度和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生命周期并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展现建设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高质量建设全国信用示范城市,为“诚信江苏”建设作出淮安贡献。
到2025年,淮安市将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要求、体现淮安特色、涵盖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为顺畅、绩效非常显著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较为健全,全社会成员的信用档案基本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实现全覆盖,信用大数据得到深度广泛应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运行顺畅,全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进展明显,分级分类监管更加成熟,失信约束制度更加规范,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初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守信得益、失信惩戒、诚信自律”的社会环境和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信用环境逐步形成。
(本栏目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淮安市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