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2022-09-28 06:38高颜颜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屏气仪器设备造影

高颜颜

介入手术室是针对疾病开展介入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室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由于介入手术室的诊疗过程相对特殊,工作环境相对特殊,在该科室内的医护服务质量与介入诊疗活动的安全性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不仅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还会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1-3]。安全隐患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介入手术室护理中,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十分重要,是提高介入手术室内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指数、确保介入诊疗效果的关键。为了解介入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本研究中选择了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本院介入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的10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介入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预防介入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对策,以期为提高介入手术室诊疗的安全性提供借鉴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本院介入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的100 例患者,纳入标准:①在介入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②成年患者意识保持清醒,配合治疗,或未成年患者监护人配合医护工作;③在介入手术前,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协议;④顺利完成介入治疗,顺利出院;⑤临床资料无欠缺,完整性好。排除标准:①认知、精神方面存在功能障碍;②肝肾功能重度损伤;③严重感染;④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年龄最小1 岁,最大67 岁,中位年龄38 岁;男31 例、女69 例;介入手术方式分别为:子宫动脉栓塞术39 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25 例、肝动脉栓塞术16 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20 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 例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介入手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介入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2 结果

100 例介入手术患者中,有11 例患者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1%,其安全隐患分别为辐射防护不当2 例(2%)、无效造影3 例(3%)、穿刺点出血2 例(2%)、仪器使用不当2 例(2%)、迷走神经反射1 例(1%)、职业暴露1 例(1%)。见表1。

表1 100 例介入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分析(n,%)

3 讨论

介入手术室在医院各个科室中是重要的科室之一,是医院诊疗场所中的一个重要场所,主要负责对疾病实施介入诊疗,常见的介入诊疗术式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肝动脉栓塞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等[4,5]。由于介入手术室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使用具有放射性的设备及化学药剂,加上介入手术室相对封闭这一特性,导致在介入手术室内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做好介入手术室内患者诊疗活动中的安全隐患管理工作关系到该科室内患者的诊疗效果,一旦介入手术室内因安全隐患而导致不良事件发生,会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还可能会对介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造成职业暴露危害。

为解决介入手术室内的安全隐患,需对介入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本研究中通过对100 例在介入手术室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00 例介入手术患者中,有11 例患者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1%,其安全隐患分别为辐射防护不当2 例(2%)、无效造影3 例(3%)、穿刺点出血2 例(2%)、仪器使用不当2 例(2%)、迷走神经反射1 例(1%)、职业暴露1 例(1%)。可分为患者与医护人员两个方面,患者方面的安全隐患指无效造影、穿刺点出血、仪器使用不当、迷走神经反射,而职业暴露是医护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辐射防护不当是医患双方的安全隐患,对上述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①辐射防护不当: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需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 等设备进行诊疗,DSA、CT 均属于放射科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辐射危害,随着医患双方在放射线中待的时间越长,其与放射线的接触时长增加,医患双方长时间受到电离辐射,易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异常情况,女性还可能在月经期间出现月经不调情况[6-8]。②无效造影:在介入手术室诊疗过程中,部分患者需接受造影检查,以明确其病变所在位置及病变大小、形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的造影图像相对模糊,导致无法根据造影图像判断病变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造影检查前患者未接受屏气训练指导,在检查过程中患者未屏气,导致造影图像在成像时受到患者呼吸的影响,图像中出现伪影,一旦造影无效,患者需再次进行造影,导致其造影检查次数增多,造影剂使用增多,对患者的辐射危害增大。③穿刺点出血:穿刺点出血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血管穿刺时,操作不当,导致血管壁被刺破,引起出血,或是由于在穿刺后对穿刺点的止血操作不当,压迫止血时仅对皮肤穿刺点进行压迫,而未能对血管穿刺点进行压迫,或是由于穿刺时选择的鞘管型号不合适,鞘管内径过大,会对血管造成创伤,增加渗血风险[9-11]。④仪器使用不当:仪器使用不当是指医护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了解不足,未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者由于未能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导致仪器设备出现故障。⑤迷走神经反射:迷走神经反射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在采用化学药物对患者进行动脉灌注时,未能对化学药物的灌注速度进行控制,导致化学药物灌注速度过快,血液中的化学药物浓度出现暂时性增高,易引发迷走神经反射[12-14]。⑥职业暴露:由于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在介入诊疗中需对患者使用具有放射性的化学药物,在对患者用药时,药物与医护人员皮肤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影响,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药物对医护人员的不良影响越明显,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出现月经不调、皮肤过敏、咽痛等不良情况[15-17]。且由于介入手术室的工作强度大,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精神状态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放射线、锐器、血液等危险因素中暴露,易受到职业暴露危害。

针对介入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在介入诊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采取以下防护对策:①加强辐射防护:尽可能减少DSA、CT 等具有辐射危害的影像学设备的使用,多使用超声等无辐射危害的设备;医患双方合理使用防辐射防护用品;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操作时间,缩小透视范围。②屏气训练指导:在造影检查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开展屏气训练,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屏气,反复训练,直至患者熟练掌握屏气技巧,并在造影过程中及时嘱咐患者屏气,尽可能在患者一次屏气期间完成造影。③加强穿刺规范化操作:根据血管穿刺时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开展医护工作,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及防护帽。在穿刺过程中,应用超声技术作为穿刺引导,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可对穿刺针的位置和进针方向予以实时显像,医师可根据超声图像对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及时调整,避免穿刺针在进针过程中方向出现偏移而致血管壁损伤。④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介入手术室设备及仪器的维修养护工作,定期由其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及仪器良好运行。定期组织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学习,如介入手术室引进新设备,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新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解,以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⑤加强迷走神经反射的防范:在使用化学药物开展动脉灌注时,应注意控制化学药物对患者动脉血管的灌注速度,对血液中化学药物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必要时还可应用镇静药物对患者进行镇静处理[18-20]。⑥加强职业暴露防范:定期组织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参加职业暴露防护培训,使医护人员深刻了解到职业暴露危害的危险性,使其意识到在诊疗活动中做好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增强其对于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组织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加强特殊时期健康管理,如医护人员近期健康状况欠佳,或处于月经期,需进行调班,尽可能避免与药物的接触,同时,医护人员自身还应定期接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鼓励医护人员积极进行锻炼,以提高其身体素质,医护人员在休息时可进行颈椎、腰椎活动;规范介入手术室的操作,如在进行静脉用药时,针头和注射器需选择适宜大小,针头过大易导致药粉洒出,针头过小易导致抽吸困难,每次抽取药液时注意不要超过注射器容积的75%,避免药液外漏;在与锐器接触时,需佩戴好双层的医用手套,包括薄棉纱白色手套、乳胶手套,尽可能减少滑石粉与其皮肤的接触,同时,尽可能避免手部与锐器直接接触,始终保持小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如医护人员被锐器所伤,需立即应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冲洗,采用碘伏消毒伤口处;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评测和疏导,并在介入手术室开展弹性排班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介入手术室诊疗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以辐射防护不当、无效造影、穿刺点出血、仪器使用不当等较为常见,对于介入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临床工作中需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屏气仪器设备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屏气扩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