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静,王雪洁,晏 群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历史文化古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运漕镇是一座坐落于安徽含山裕溪河畔的千年古镇,历史上位列安徽江北八大重镇之首。裕溪河上通巢湖下达长江,在古代依托着漕运使其成为下江上行的物产交流中心和军家看重的战略要地[1]。明代朱元璋钦点运漕为“十二圩盐引岸”和晚清芜湖米市的确立将运漕的贸易推至鼎盛。随着时间的变迁,运漕古镇曾有的辉煌随着运输方式的改变逐渐被湮没,但其优秀的文化历史遗存至今,并在当前美好乡村建设与改造中重新予以关注与修复。本研究以运漕古镇为例,试图以文化基因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对运漕文化元素的梳理,思考与提取运漕古镇的文化基因方法,探索古镇文化遗存修复的保护策略和新思路。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受市场经济目标驱动,为追求经济效益,诸多历史古镇的改造摒弃了原有村落的乡土记忆,热衷“精品保护”和以文养文的商业化形式[2],使其历史文脉受到损坏,造成了千篇一律的现状。
运漕古镇作为含山运漕文化遗存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貌、精神信仰、民风习俗均是该地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关于运漕古镇的开发利用已有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研究:郑宏[3]对运漕古镇整体建筑风貌进行了系统评述。陈辉[4]通过空间构筑的方法来研究运漕古镇的空间建设。江林红、王淮梁[5]从传统人文性、生态性和生物功能性方面来设计规划运漕古镇的沿河整体景观。陈代、李菲[6]将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应用到运漕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化上。众多学者在运漕古镇保护方面上的探索,为探究如何整体性地保护运漕古镇文化遗存,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借鉴。
本文通过对运漕古镇文化元素的梳理,运用文化基因理论,对该地域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进行基因提取,并构建运漕古镇特有的文化基因谱系图,根据区域内的传承困境和提取的文化基因来探寻运漕古镇在建筑、街巷、空间肌理、历史文化、社会功能的保护方法和特色产业的传承机制。本文将文化基因理论与运漕古镇的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对延续古镇的历史文脉、挖掘其乡土记忆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来源于生物遗传学,是细胞遗传的基本单元,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遗传给下一代,延续其相似的特性[7]。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通过物质载体得以表现,借助于外力得以传播[8]。文化基因可以作为一种带有遗传因子的两条螺旋结构信息链,将人类的文化信息以某种载体相继传递,而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则表现为显性的物质文化载体和隐性的非物质文化载体。
将文化基因理念用于古镇的保护与传承,国内亦有学者有所关注与研究,但尚存不同观点。刘沛林[8]最早将“文化基因”理念应用在古村落的保护与规划中;毕明岩[9]以地域文化为例构建了基因图谱;汪平西[7]重点构建了非物质文化基因谱系,深入挖掘了文化基因的植入点,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新的方向;赵鹤龄、王军等[10]将文化基因分解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并从基因植入、文化战略嫁接和文化生态保育中选择传承路径。这些探索和研究为运漕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借鉴。
文化基因的形态分为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的非物质文化[8],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街巷和聚落上,非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信仰、习俗礼制和生产方式上,各类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独特的文化基因链。基于文化基因的识别模式,运漕显性物质文化包括地理文化和聚落文化,主要体现在运漕古镇的“水文化”和历史建筑上;隐性非物质文化包含信仰文化、民间习俗等历史文化上,主要体现在以理学为主导的商业生产和习俗礼制上。“水文化”造就了运漕的兴盛,传统的理学思想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和装饰。物质文化基因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又体现在古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上,记载着古镇的历史文化文脉。
研究中,通过对运漕古镇建筑、生态环境、生活面貌等实地走访,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料的深入挖掘,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进行文化基因提取,构建出独具地域特色的运漕古镇的文化基因谱系图,如表1所示。
表1 运漕古镇文化基因谱系图
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的解构方法,从面、线、点三个几何维度的结构,解构运漕古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管理层面的角度,剖析非物质文化基因,探究文化遗存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1.运漕古镇物质文化基因解析
文化基因可视为一种文化片段通过某种文化复制的形式,不断积累聚集,这个过程被称为“迷因”。若把整个聚落作为一个“迷因复合体”,其建筑就可被视为复合体中的“点”,众多的“点”组成街巷空间的“线”,若干的“线”经过交叉、排列组合形成“面”,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聚落空间。
面——空间肌理基因。古村落聚落的选址对风水、地形地貌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运漕古镇地处裕溪河北岸,上通巢湖下达长江,四面环水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至关重要作用的“水文化”,镇内的商铺、民居通常依附于沿河码头而建。镇内地价越靠沿河越高,在靠近沿河的地方买地建房、开设商铺的基本上是有钱的大户,普通的居民则居住在地价稍低的北部[1]。运漕地势南低北高,夏季多洪涝灾害,漕商重理学,为使祠堂不被水淹,将家族祠堂、牌坊多安置在地势较高的北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表2所示的“L”型肌理的城市布局。
表2 运漕古镇空间肌理的特征
线——街巷空间基因。运漕商贸的繁荣形成了码头多、商铺多的格局。为了货物的运输,街巷格局基本上直接连通裕溪河,道路均铺设青石板以便于粮食等货物运输。街巷脉络横平竖直分布,依附于“L”型的空间肌理,以小北门、上大街、土地巷、西河沿街为主要干道,次级巷道与主干道相互垂直连接,向外分支,形成“两纵两横”的交通骨干网络和“36大街、72小巷、48道闸”街巷肌理基因,如表3所示。
表3 运漕古镇街巷的特征
点——建筑文化基因。运漕古镇的建筑类型广泛,包括居住建筑、宗教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以民居、祠堂、牌坊为主。它源于徽派建筑,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建筑结构多以砖混结构为主,装饰技艺以木雕、砖雕和石雕为主,建筑风貌整体色调统一,装饰简洁大气。“大厅式”建筑布局将店面、作坊、仓库和居所融合在一起,一般有两到三进,多则七八进,每进之间有天井相连,如表4所示。总体建筑隐含了深厚的理学思想和宗教色彩,表现了当地人的审美取向、建造习俗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自然朴素的生活观。
表4 运漕古镇的建筑特征
2.运漕古镇非物质文化基因解析
运漕非物质文化基因分三个层面来解构:宏观的精神文化基因,中观的习俗礼制基因和微观的行为活动基因,三个层面相互影响,彼此共存。非物质文化基因以语言、文字、行为、宗教为隐性载体,“遗传”地域的历史文脉。精神信仰是隐性文化基因的核心。
宏观——精神文化基因。精神文化基因是聚落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诉求。运漕古镇的精神文化基因主要体现在教育、经商理念和宗教信仰上。在教育和经商理念方面,运漕镇自古重商崇儒,漕商在经商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文化素质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儒家理念作为指导经商的基本准则,重视对后代子女品德的培养。在宗教方面,运漕镇内不仅有佛教、道教,还容纳了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正是包容的心态使五大宗教同时并存。这体现了运漕古镇的精神文化基因以儒家思想主导,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也正是在这一精神文化的长期滋养下逐渐生成的。
中观——习俗礼制基因。习俗礼制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上,如春节、中秋节和驷马会。大年初二开财门,手提灯笼进香拜佛;八月十五中秋节,有摸秋之俗;三月三驷马会是道教真武帝的诞辰,镇内有绕镇抬菩萨的传统,以祈求菩萨庇佑,同时通过打水桩来预测当年水量大小。端午节划龙舟,祭神“挂红”祈求风调雨顺。这些民俗活动均体现运漕古镇的历史文脉,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记忆的传承,通过节日表达对神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观——生产生活方式基因。运漕古镇生产方式主要以商业为主。明清时期,由于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和自身的经商之道,运漕古镇的商业走向繁盛。目前,运漕古镇的商业仍以零售为主,以当地特色饮食为中心,以早点、酒楼为主,间或有澡堂、裁缝铺、铁匠铺、编织铺、仓库码头等。运漕古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汇集了大量传统文化信息,由于各类商业活动需要特定的空间环境,所以商业活动所形成的建筑空间格局可作为古镇的文化基因来传承。
通过对运漕古镇的实地调研,分析其文化基因元素,发现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文化基因元素缺失,建筑、街巷肌理受损严重且保护不佳;(2)历史文化逐渐减少,历史建筑、宗教建筑留存较少,民俗活动也逐渐趋同;(3)社会功能缺失,文化认同感弱,居民参与度低;(4)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运漕古镇开发模式单一。基于此,对运漕古镇的保护应以加强其可识别性和地方感为着力点,全面提升运漕的整体风貌。
1.建筑文化基因保护
建筑是地方文化基因中最重要的载体。在运漕古镇建筑保护与修复上,要保护镇内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做到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修复。以原真性为前提,保护历史建筑,最主要的是恢复历史风貌,改善人居环境。首先,要先对镇内建筑物进行分级,重点修复过街楼、向氏民居等重点保护建筑,采用微更新、整饬的保护方法,跟据原建筑风貌特征修补建筑构件,还原其雕刻装饰。其次,修复运漕古镇的民居建筑,建筑现状被居民肆意改造,历史信息不明显,借助基因提取的方法还原出建筑的原型。拆除违章建筑,最大程度地还原建筑最真实的面貌,在此基础上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功能。为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可适当采用新材料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最后,在仿古建筑及沿街建筑立面的修复上,采用基因植入的方法,可植入马头墙、门罩、门窗、隔扇等建筑结构,并附以象、鹿、祥云等雕刻装饰。利用现代建筑的建构方法,重建三台阁、藏书楼等史料记载的历史建筑,丰富历史内涵。古镇的保护不仅是对建筑文化的保护,更要保护古镇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恢复建筑的原本形态,包括建筑细部和使用材料,延续古镇的历史风貌。
2.街巷肌理基因保护
街巷是城镇的骨架和支撑,“街”是主体,“巷”是分枝,运漕古镇街巷呈网格状“L”型布局;街巷亦是流淌在古镇里的血液,承载着交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重要功能。在街巷空间保护上,首先,梳理原有街巷的构成关系和重要公共空间,修复道路系统,串联古镇内的主要景观节点。其次,运漕街巷多为高墙窄巷,易造成压抑感,对于这种“紧凑型”的街巷空间,需要改变街巷的D/H值,丰富街巷的灰空间,协调好人与环境的联系。再次,修复街巷整体风貌,对运漕古镇沿街立面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立面修复,材质、色调相统一,尊重历史原貌,恢复青石板路。最后,修整公共空间和街巷汇合处的接口,通过增加具有运漕可识别性的创意基础设施如街巷小品来丰富街巷空间。此处空间人流聚集,增进文化交流,对寻回乡愁、加强场所精神有重要作用。
3.空间肌理基因保护
空间肌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功能特征下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在运漕古镇空间肌理的保护规划中要对古镇肌理“基因”进行模块化的提取,从整体到部分,分区域保护,最后确定到单个院落的保护,以面确定到点。(1)拆旧补新。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区域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拆除历史风貌较新和违章的建筑,填充建筑立面,在较为开阔的地方丰富建筑层次,增加街巷围合。(2)节点保护。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是古镇风貌重要的节点建筑,虽然已失去原有的功能,但依然是重要的空间场所,可以对其适当开放空间,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3)提升改造。在部分重要的肌理更新区域,根据功能的需要,对建筑及肌理局部拆除或增补,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并重塑其外在形象。同时考虑传统肌理与现代实用功能相结合的需求,在原有肌理上进行适当创新与改进。
1.历史文化修复
历史文化的修复,既需要保留历史文脉也需要延续乡土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运漕古镇为例,运漕的早点作为美食文化保存较好,伊斯兰教堂、天主教堂和佘氏祠堂保留较好,但大多民间习俗遗失,传统手工艺也仅有寥寥几家,这远远不够彰显运漕的历史文化。要修复历史文化就需要进一步恢复历史文脉。表5给出了一个保护与更新策略,通过对文化基因的提取,适当值入现代消费功能,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现代技术继承和发扬运漕文化。
表5 运漕古镇文化基因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2.社会功能修复
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相对应的文化聚集性功能空间,人们会对所处的聚集空间产生情愫,间接形成场所精神。
在古镇社会功能恢复中,应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方式、民风习俗、历史文化等传统文化对社会功能进行修复与更新,深入挖掘文化记忆,培养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场所认同感。表6为社会功能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如,在文体科技体验区引入运漕商贾文化、教育文化、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抗战文化等;结合建筑风貌建立运漕博物馆、藏书楼图书馆、民俗文化体验馆等具有科普意义的文化展示体验区;结合裕溪河的自然生态景观,重点修复盐仓码头,打造滨河休闲景观,满足人们在沿河休闲、慢跑、购物等社会性活动,同时满足防洪要求。
表6 社会功能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3.特色经济产业修复与基因植入
历史古镇的保护不仅是静态保护,更要植入特色经济产业基因,以提升古镇经济发展能力。要克服千篇一律的仿古商业形式的单纯文化修复,要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打造地域的可识别性。一方面,随着个性化旅游的兴起,以“慢生活”为主线,建设商业、民宿、休闲观光、特色养殖、文化创意等相关配套产业链,植入地域文化基因,融入乡土记忆因素,将运漕古镇建设为安徽“文化旅游+”战略的特色古镇;另一方面,植入数字化技术基因并推广,首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永久保存古镇的原始数据,其次根据采集的数字化信息修复历史街区,再次,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将古镇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推广,最后,新型的数字化保护的基因植入是发扬历史古镇文化的重要补充方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促成网络虚拟体验。
运漕古镇历史文化遗存的修复在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地域特色、提升经济建设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借助文化基因理论对运漕古镇进行研究,提取其文化基因,构建了文化基因谱系图,创新性地从建筑文化、街巷肌理、空间肌理三个物质方面与历史文化、社会功能、特色产业三个非物质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思路,期望对传统历史古镇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研究路径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