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上饶锰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2022-09-27 05:47何文平
中国锰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甸县硅质锰矿

何文平

(1. 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6;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

0 前 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地质工作者就在贵州省南部地区发现了锰矿化线索,但是研究和找矿工作程度较低,锰矿找矿靶位不清,矿潜力情况不明朗,制约了锰矿找矿工作的进展。近年来,随着黔南地区二叠系含锰地层的发现,掀起了锰矿找矿的热潮[1-7]。刘志臣[3]通过借鉴和应用贵州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锰的理论预测找矿;周琦等[4]对遵义二叠纪锰矿进行研究,完全突破了贵州二叠纪锰矿成矿的传统认识,建立了南华纪隐伏锰矿找矿预测模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罗甸县上饶锰矿的矿床成因,为后期找矿提供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南部,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均发生过裂谷活动,形成裂谷为早二叠世晚期张开,于早侏罗世关闭的夭折裂谷,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在华力西期均向扬子板块俯冲挤压有关[1]。

区域上褶皱轴向大致可以分为北东向和北东东向2组,断裂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这些构造形迹展示了目前该地区的构造格架特征,均为燕山期构造。沿上述夭折裂谷在燕山早期仍有继承性构造活动,古裂谷带转为统一的压扭性构造带[2]。

复杂的应力场,复杂的构造格架,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礁相、台地相碳酸盐,裂谷晚期广泛的中三叠统复理石建造,使研究区成为有利于锰多金属成矿的地质背景[1](见图1)。

1.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界限;2. 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界限;3. 三级大地构造单元界限;4.燕山期背斜褶皱;5.断裂带;6.燕山期花岗岩体;7.隐伏岛链状花岗岩体推测边界;8.华南(pz)褶皱带;9.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10.普安旋钮构造变形区;11.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12.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图1 区域地质构造纲要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自老到新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累计最大厚度7 600 m。地层接触关系除白垩系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外,其余均属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其中含锰岩系为二叠系上统晒瓦群的上部或顶部,岩性为灰白、浅灰薄层硅质岩与黏土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黏土岩互层,岩层中具水平纹层;在该层上部的土黄色薄层黏土质粉砂岩与浅灰、灰白色薄至中层硅质岩互层中存在锰矿化,锰矿物主要为软锰矿,锰矿化层厚约5.5 m,而矿化较强处矿化层有1.8 m厚。锰矿化呈条带状(0.2~1 cm)分布在泥质粉砂岩中,或沿硅质岩的裂隙充填或沿碎裂面呈面状分布,或呈脉状(脉宽约0.4 cm)沿斜交岩层面的裂缝分布等。

2.2 构造

罗甸县境北部除三叠纪拉丁期外广布华力西-印支构造阶段拉张裂陷环境的浅水碳酸盐岩石组合,向南渐变为裂陷至裂谷阶段的深水碳酸盐及碎屑岩沉积组合[8-9]。中部横贯的沫阳弧形构造带把罗甸划分为南、北2个截然不同的构造单元[10]。矿区位于南部构造单元,区内断裂不发育,褶皱较为发育。

2.3 岩浆岩

矿区西部和南部,分布着辉绿岩体。岩体多沿背斜翼部侵入上古生代地层中,接触的最新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岩体呈岩床产出,以顺层侵入为主。围岩接触变质一般较弱,主要是大理岩化,次为硅化和黄铁矿化,局部受后期热液影响宽度达10 m,在与灰岩接触部位具有矽卡岩化和含铜磁铁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锰矿(化)层的岩石特点

锰矿(化)层主要由薄层泥质粉砂岩与薄层硅质岩互层组成(见图2)。

图2 含矿泥质粉砂岩(a)与含矿薄层硅质岩(b)

泥质粉砂岩:土黄色,泥质粉砂结构,弱固结,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及少量黏土矿物,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泥质粉砂岩层厚一般1~3 cm。

硅质岩:一般呈灰白色、白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但由于后期构造作用,岩石较为破碎,硅质岩层一般厚5~10 cm。

3.2 锰矿体的特征

上饶矿区内锰矿化带产于上二叠统晒瓦群内,锰矿化较强处,矿化带厚度一般在1~4 m之间变化,带内具有数层锰矿层,一般3~6层,相互近于平行,顺层分布,各层厚度不一,变化于0~40 cm,变化较大,存在膨胀、收缩现象,锰矿品位变化于18.72%~36.62%之间。锰矿层与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硅质岩之间,看不到明显的沉积间断,而为连续沉积。

矿床类型均为锰矿胚层岩石在地表经氧化形成的锰帽型矿床。按矿石自然形态、结构、构造等,可将其分为2个亚类:

1)“土状”矿石:具茶、咖啡、棕黑等色,疏松呈土状,微-隐晶结构,纹层状、多孔状等构造,主要矿物为软锰矿、黏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根据矿石内岩石残留体,以及地表对比研究,这类锰矿石的原始矿胚层岩石为含硅质较少的含锰粉砂质黏土岩、黏土岩及含锰硅质岩。

2)“渣状”矿石:棕黑、黑色,残留有较多的薄层硅质岩层及黏土岩层碎块。矿石主要由微-隐晶软锰矿、硅质-石英及黏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组成。其原始矿胚层岩石主要是含硅质较少的含锰粉砂质黏土岩、黏土岩及含锰硅质岩。

上述两类矿石的平均含量为:Mn 33.92%,TFe 17.715%,P 0.036%,SiO214.315%,Al2O30.18%,CaO 1.765%,MgO 0.34%,Mn/Fe 1.915,P/Mn 0.001,(CaO+MgO)/( Al2O3+ SiO2) 0.145。该区锰矿属高铁、低磷、低硅酸性氧化锰矿石。

4 地球化学特征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Al2O3和TiO2的含量主要由陆源物质输入量决定,因此,岩石中Al2O3和TiO2的含量可作为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的判别指标[8]。贵州罗甸南部上饶晒瓦群含锰岩系Al2O3和TiO2含量均较低(见表1),说明含锰岩系受陆源物质输入影响较小。

表1 罗甸县上饶含锰岩系样品主量元素含量 %

现代海底含金属喷流沉积物中,Fe/Ti和Al/(Al+Fe+Mn)关系是判断沉积物属于喷流沉积物的有效的地球化学参数[9]。典型的热水沉积的Fe/Ti、(Fe+Mn)/Ti、Al/(Al+Fe+Mn)分别为大于20、等于20±5、小于0.35[10]。二叠系晒瓦群含锰岩系的Fe/Ti除Y-15、Y-10外,Y-11约等于20,其余均大于20,尤其是Y-06、D002-4、D003-4均大于100。含锰岩石的(Fe+Mn)/Ti均大于36.55,高于20,特别是含锰高的岩石,其(Fe+Mn)/Ti大于1 000。含锰岩石的Al/(Al+Fe+Mn)均远远小于0.35,一般为小于0.06,只有Y-04、Y-05分别为0.174和0.184,接近0.35。从上述这些判断参数(见表2)分析,上饶二叠系晒瓦群含锰岩系应该属于热水沉积的产物。但是从Fe/Ti和Al/(Al+Fe+Mn)的数值看,二叠系晒瓦群含锰岩系中,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沉积的产物,矿物质锰是在硅质岩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而细碎屑岩如粉砂质黏土岩或黏土岩却不是热水沉积的产物,而是深海沉积的产物。

表2 罗甸县上饶含锰岩系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上饶晒瓦群含锰岩系中Co、As、Ag富集程度高(见表3),而Ba元素只在Y-08富集程度高,富集系数达到2.99。富集Co、As、Ag、Ba等元素是热水沉积所具有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沉积岩中Th的含量都高于U的含量,而热水沉积岩中二者的关系正好相反,由于热水沉积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常常相对富含U,因此热水沉积岩中Th/U<1,而非热水沉积岩中Th/U>1[11]。

表3 罗甸县上饶晒瓦群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含量 ×10-6

茅口组含锰岩系的Th/U比值大部分小于1,只有Y-08、Y-10、 Y-11三个样的Th/U比值略大于1。含锰岩系明显偏低的Th/U比值反映了岩石形成时富铁镁质物源的加入,即热水(液)将深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富铁镁质物源带入。这说明热水(液)从深部把锰质带入了沉积岩,锰矿的形成与热水喷流关系密切。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上饶二叠系上统晒瓦群含锰岩石的稀土总量∑REE偏低(见表4),除Y-08外,样品的Ce负异常显著,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都为右倾型(见图3),大部分样品的Eu负异常突出,与热水成因沉积岩(矿)相似。

图3 罗甸上饶上二叠统晒瓦组含锰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表4 罗甸县上饶晒瓦群含锰岩系的稀土元素含量 ×10-6

晒瓦群含锰岩系中稀土总量∑REE在Y-13层最高,达到134.0×10-6,样品稀土总量平均为24.48×10-6,而罗甸县辉绿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样品的∑REE为164.9×10-6~187.3×10-6[12]。二者的稀土总量相比相差较远,而且上饶晒瓦群含锰岩系的稀土总量明显较低,含锰岩系具有低稀土含量与热水沉积具有低含量稀土是相似的[13-15]。

5 讨 论

5.1 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1)区域上二叠统的上部为长兴组或大隆组,扬子板块的中部为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称为长兴组;而在扬子板块的南北两侧,即川北—鄂北—安徽中部和桂北—湘中一带,以砂泥质沉积为主,并夹有含放射虫的硅质层,海水深度明显较大,即形成大隆组。可以看出扬子板块此时具有中部相对隆起,两侧裂陷的现象[1]。罗甸南部就位于这个裂陷内,由此,罗甸南部研究区在上二叠世时期为一盆地相区,含锰岩系晒瓦群在区域上相当于大隆组,处于深水环境。

2)罗甸南部上饶晒瓦组含锰岩系样品的Al2O3和TiO2含量均较低,说明含锰岩系受陆源物质输入影响较小[12];在锰矿层中,分布着角砾状粉砂质黏土岩、黏土岩以及硅质岩,角砾棱角明显,基本上顺层分布;同时在锰矿层中具有搅动构造,这些均说明存在有海底热水的向上喷发或喷流现象。

3)典型热水沉积的Fe/Ti、(Fe+Mn)/Ti、Al/(Al+Fe+Mn)分别为大于20、等于20±5、小于0.35[10]。从前述含锰岩系样品的Fe/Ti、(Fe+Mn)/Ti、Al/(Al+Fe+Mn)看,上饶二叠系晒瓦群含锰岩石应该属于热水沉积的产物;同时在N(Fe)/N(Ti)-N(Al)/N(Al+Fe+Mn)图解(见图4)中。各样品也主要分布在靠近东太平洋洋隆和红海热水沉积物的一侧,同样表明这些含锰岩石属于热水沉积的产物。

图4 N(Fe)/N(Ti)-N(Al)/N(Al+Fe+Mn)

4)在正常的沉积碎屑岩中,长石及黏土矿物随着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因而w(SiO2)与w(Al2O3)常呈负相关,而喷流-沉积岩则通常富SiO2而贫Al2O3,据此,根据Bonatti的w(SiO2)-w(Al2O3)图解(见图5),看出含锰岩石样品均落在热水区,表明是热水沉积的产物。

图5 w(SiO2)-w(Al2O3)图解

5.2 矿床成因

含锰岩系地层为一套复杂的深水碎屑沉积,薄层硅质岩广泛发育,与细碎屑岩互层出现。根据锰矿化的地质特点,结合含锰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罗甸上饶二叠系锰矿化层处于紫云-六盘水深断裂与罗甸-独山深断裂的交叉部位,可能是深部热水(液)发育部位,矿化层中的锰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此部位。但锰矿化层中存在有一定的正常沉积,可能是热水喷流锰矿物质与海水发生混合作用的结果。

6 结 论

通过贵州省罗甸县南部上饶锰矿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矿(化)体(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上饶锰矿区位于扬子陆块南部,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复杂的应力场和构造格架,使研究区成为有利于锰多金属成矿的地质背景。

2)上饶矿区内锰矿化带产于上二叠统晒瓦群内,锰矿化层主要由薄层泥质粉砂岩与薄层硅质岩互层组成。矿石的平均含量为:Mn 33.92%,TFe 17.715%,P 0.036%,SiO214.315%,Al2O30.18%,CaO 1.765%,MgO 0.34%,Mn/Fe 1.915%,P/Mn 0.001%,(CaO+MgO)/( Al2O3+ SiO2) 0.145%。锰矿石属高铁、低磷、低硅酸性氧化锰矿石。

3)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罗甸县南部上饶晒瓦组含锰岩系样品受陆源物质输入影响较小,属于深水环境中,热水沉积的产物。

猜你喜欢
罗甸县硅质锰矿
黔北地区合山组硅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贵州锰矿资源现状简析及发展建议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绿色贵州引客来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锰矿区周边土壤中锰污染及富锰植物调查现状综述
地质专家周琦:风雨兼程寻“锰”人生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东昆仑温泉沟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罗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