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汤馨怡
走进位于杭州临安湍口镇三联村村委广场的索面工坊,一股面香扑面而来。这里是三联索面非遗传承人王爱萍的索面“工作室”。索面是浙江地方特产,历史悠久,是一种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因营养丰富、入口即化、适合老人食用而被称为“长寿面”。
过去,夏天几乎见不到制作索面的场景,一是气温和湿度过高不是制作索面的最佳时期,二是销路不畅,卖不出去自然也做得少。
如今正值盛夏,村民王爱萍还在忙着做索面,“现在我们的索面名气大了,价格也比过去高了,有客人跟我们预定,夏天可以开着空调做索面。”她高兴地说着。
三联索面现已成为湍口镇的一张“金名片”,如何依托湍口镇“泉心汇”党建联建机制,做大做强索面产业链,提升索面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将索面工坊建设成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增长的“共富工坊”,是三联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
去年3 月,三联村成立了杭州临安区湍口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了35 户农户入股,打造35 家统一标准的索面工坊,制定配套的制作和储存标准,在合作社内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索面质量溯源机制,注册“塘元里”品牌,让索面产业走上规范化道路。同时,索面工坊与合作社签订索面收购协议,由合作社与市场对接,实现统一调配、统一销售,大大提高了农户制作索面的积极性。索面工坊党员领头户徐绿霞深有感触:“以前卖索面要挑着担子,走到20 公里外的昌化镇去摆摊,一年最多也就卖个1000 多斤。”如今索面工坊建起来后,不仅提升了索面品质,也不必为销路费心。三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刚说:“农户自己制作的索面,标准不一,价格自然难以统一。现在索面工坊统一制作标准后由合作社收购、包装贴牌后统一销售,村民不用愁卖,收入有所提高,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如今,三联村参与制作索面的农户已经达到80 余户,索面年产量从过去的5万斤上升到20万斤,预计年交易额能达240万元,农户每年可增加几万元收入。
“生产20 万斤索面,大约需要20万斤面粉,如果这些面粉都由自己生产,那么既可保证原料品质,又可拉长产业链。”在索面销路和产量上升后,80后的方刚思索着如何将索面产业链进一步拉长。“原先本地种植的小麦不多,大部分做面的原材料还是要从外面采购。近两年,小麦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我们索面制作成本也随之增加,利润就下滑了。”
在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背景下,三联村整治流转500 余亩土地,将它规划建设成全麦产业园。目前全村已完成土地整治400余亩,全麦产业园种植小麦66.7亩,还种上了制作索面必须用到的“908”老品种,也迎来了丰收。
“想要以一碗索面带动全村共同富裕,在注重产业链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品牌打造。”方刚说,一定要把“三联索面”这个品牌打响,充分发挥新乡贤、党员志愿者等力量,让索面走出大山。为此,他们不仅注册了村级品牌“塘元里”“下余桥”,还积极寻求行业认可,申报“天目山宝”“泉乡好物”区域公用品牌,成为湍口镇首个特色小吃区域品牌授权。接下来,方刚将引进年轻创业人才与团队,进一步服务运营“三联索面”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方刚带记者来到正在打造的村“青创中心”:“现在有几个团队在接洽,这个地方为青年创业人才准备的,他们来了以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方便为他们对接更多政策。”方刚希望,通过产业链建设和品牌打造,能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索面产业中来。
三联村村民晾晒索面
近期,三联村的第一家索面馆装修进入尾声,即将开张。面馆通过“中央厨房+连锁店+统一配送”的形式让更多消费者能吃到地道的三联索面。“不做索面的农户也可以把其他农产品供给连锁店,面馆将成为一个展示三联农产品的窗口。”方刚兴奋地表示,这个将在镇上老街“C位出道”的面馆是一号店,之后他们还打算开到临安城区开到杭州市区,带动全村其他农产品销售,拉长共富战线,辐射更多人群。
今年6 月,湍口镇通过“泉心汇”党建联建机制,面向全社会招募“泉乡合伙人”,希望合伙人通过资金、技术入股,在集镇业态经营、农特产品销售、小镇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泉心汇”党建联建机制以“1+13+X”运行模式,将全镇13 个村与机关、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农村党组织等X个联建单位凝聚在一起,构建以党建引领为圆心的“同心圆”式组织架构,成员单位之间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抱团服务、发展。三联村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正是在党建联建单位的助力下成立起来的。今年,作为杭州市AAA 级景区村庄,三联村还将依托“泉心汇”党建联建机制红色旅游示范带,规划“全麦农事体验区”,围绕四季农事推出系列劳动体验活动,吸纳更多村民参与索面农文旅产业,进一步带动共同富裕。
记者手记
品牌的力量
□汤馨怡
不管是杭州湍口的索面还是衢州常山的胡柚,通过一地的特色产品打响地域知名度的案例不在少数。
说到火腿,我们会想到金华;说到烧饼,我们会想到缙云;说到豆腐年糕,我们会想到嵊州……
乡村振兴品牌先行。近年来,发展乡村农渔产品品牌,已成为各地乡村实现农产品溢价,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对乡村农渔产品品牌来说,不管是区域公用品牌,还是特色产品品牌,品牌的影响力不在精确特定的某某牌效应,而是能泛化到对整个地域认知的提升,这对乡村共同富裕来说,是最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产品走出去、让资源流进来的力量。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的建设,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树立起品牌意识,改变了农村农产品由农户自主主导的模式,改进了农村农产品加工制作的低小散状况,加强了顶层设计,从村级镇级乃至县区级统筹考虑,由村集体出面成立合作社,统一标准运营农产品,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性和产量的稳定性,在党建联建机制的牵引下,对接到更多第三方资源,拓宽农产品销路,提升品牌声量。
另一方面,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农产品产业链被延长,链上各环节遵循“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亟须引进更多第三方力量,吸引更丰富的资源、更广泛的市场主体进入乡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这也将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城市化已经吸引大量年轻人争相涌入城市,而与之相对的是农村老年人口增加,青壮年持续流失,“空心村”不断出现。乡村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形提升的是农产品附加值,无形输出的是乡村文化标识,是对乡村整体形象的有效宣传,如果能通过农产品品牌讲好乡村故事,恰恰能击中部分疲倦于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点燃他们回乡创业的激情。年轻人的进入带来人口结构的优化,将使“共富工坊”更具持续性。
融合创新,党建搭台。通过乡村基层党组织与机关、国企尤其是两新组织结对共建,共同赋能乡村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必由之路。以党建资源,拉动产业资源,以党员新农人、新乡贤带头,链接互联网,融合“乡村味”与“网味”,讲好乡村故事,品牌有了好生态,共同富裕才能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