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慧青(上海)
阳春三月,杨柳嫩枝初展,桃花纷纷起舞,言青出生了。八个月后,寒风凛凛,漫天大雪,她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还没有尝到奔跑跳跃的乐趣,就被剥夺了自由行走的能力。
数年后她上学了,正值改革开放,所有人都在为摆脱贫穷而努力学习,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人们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父母用一辆自行车,将她送进大学的课堂,让她得以接受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资源紧缺,在社会对残障者普遍存在异样眼光的环境下,大学教育弥足珍贵。
走出师范学院,她步入社会,获得一份电脑公司操作员的临时工作。当时,中国已加入WTO,各行各业生气勃勃,竞争激烈,计算机从仅被少数人掌握,到逐步成为必备技能,很多电脑公司因经营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纷纷倒闭。不久,她便失业了。
随着对计算机行业的深入了解,她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会很快跟不上科技的快速发展。于是她参加了自学考试,苦读三年,获得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拿到本科证书时,她欣喜不已,非常渴望社会的认可,四处寻找工作。
然而,她拄着双拐,茫然四顾,处处皆壁。
陷入迷茫之中的言青,一度自暴自弃。父亲看到她的低沉,便语重心长地说:“命运虽然关上了一扇窗,一定会再打开一扇门,只是你暂时没找到开门的钥匙。你的短处是双腿残疾,那你的长处在哪里呢?”
在苦苦思索中,她开始大量阅读,不知不觉间,被古典文学的优雅大气、恣意磅礴所吸引,被历史人物跌宕人生、风骨气节所折服,为英雄豪杰叱咤风云、指点江山而振奋,为在歧路上艰难奋进的先哲们而感动。
眼前这点困难、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不知不觉间,言青的文化修养、写作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不久,父母给言青买了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她的眼界再次被打开,接触到了电子商务,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网店。
奥运会的第二年,言青随父母来到上海。两年后,幸运橄榄枝伸到了她的面前,马桥镇助残服务社接纳了她,一扇充满着温暖与感动的爱心之窗打开了,她看到了市、区、镇、社区层层残联团体,上下奔走、默默奉献,只为了残疾人群体谋平等、谋幸福。
在阳光家园中就读的是一群或精神残障或智力残障的学员,他们分散于全镇各个村、居,为了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残联副理事长每天早上六点便从家里出发,开着中型客车,穿梭于近50平方公里的街道中,一家家、一户户,上门将他们接出,送到学校;下午放学,他再将他们一一送回家中。
为了让学员们可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阳光家园的管理者,每天,不但安排了充实的课程,还开拓了户外融合活动,这些努力,培养了学员基本的生活能力、行为思考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既开拓了眼界,又舒缓了心理压力。一些优秀的学员制作的丝袜花、刻纸,获得了区级比赛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言青的出行较为不易,为了可以帮助她获得助理员必备的职业技能,同事们开车,轮流接送她去松江、莘庄培训地点。在康复基地接受教育时,两位助残员,轮流推着轮椅上的她,走在39摄氏度的校园里……
言青服务于社区残疾人,这是一群残疾类别不同,偏于年老、重度的残疾人群体,或囿于身体所限,或困于精神折磨,或束于家庭窘境,他们的生活质量差强人意。
刚开始接触时,言青看着他们的行事作风,听着他们的低沉无助话语,共情、无力感会由然而生,时时与他们一起陷入无望中,不知该从何着手,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升服务水平,言青开始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学习利用专业服务理论、方法、技能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
有一天,李阿姨来电话了,哭诉说:“我老公脑溢血,住院了,我要陪着,美美一人在家,怎么办啊?”李阿姨的女儿叫美美。
李阿姨有一个精神二级残疾的女儿,长期待在家中,不愿意出门。李阿姨夫妇都已七十多了,照顾女儿力不从心。言青了解她家情况后,便帮她女儿申请了重残无业补贴和居家照护服务,又联系社区医院、居委,由社区医生、志愿者,定期到她家中心理咨询、身体检查、慰问服务,还联系所在楼的楼组长,经常关心她家中情况,及时沟通,形成邻里互帮网络。
“阿姨,先别着急,您联系亲戚了吗,他们能有空来帮忙陪伴美美姐姐吗?”
“联系了,侄子、侄女愿意来,但路程远,一时赶不过来啊。”
“好的阿姨,我找一下志愿者,看他们有没有时间来照看姐姐。”
言青放下电话,便向书记反映情况,书记二话没说,便协调了几名志愿者,与言青一起,到李阿姨家中,轮流陪伴她女儿,直到她家亲戚赶来。
丈夫脱离了生命危险,李阿姨一块石头刚刚落下,却又得知丈夫全身瘫痪,将会长期卧床,烦愁再次袭上她心头。她再次打通言青电话。
“青啊,阿姨又要麻烦你了,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同时照顾两个病人,实在吃不消啊。”
言青平时注重搜集各类政策资料,以便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应对。
“阿姨,你看能不能送叔叔到护理院去啊,既可以康复,又可以提供生活照料。”
“可以啊,可是我不知道送哪家啊。”
“阿姨,我这里有三家信息,发你微信里。你可以去电话咨询,也可以去院里考察,哪家性价比最高,就送哪里,可以吗?”
“好的。”
很快,李阿姨便把丈夫送到一家离家近,费用合理的护理院,她和女儿也能经常去探望。
解除了后顾之忧的李阿姨,笑容再次回到她的脸庞,有空闲时,便也参加了社区各类活动,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清洁家园、创全巡行等志愿服务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言青所在党总支、居委领导始终关怀着残疾人群体,在资源与信息方面向这类特殊群体倾斜,为她提供了许多便利。在得知言青的文字功底还算不错后,便有意培养她做信息报道工作,撰写各类文章。
为求信息写作的及时、快捷、准确,言青积极参加小区的各类活动,无论是元旦晚会、三八妇女庆典,还是小区各种讲座、学习会议、暑期活动等等,她都会参加,即使无法像健全人一样载歌载舞、吹拉弹唱,然而在参加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又给信息写作输入新鲜素材。为求人物写作时能达到真实丰富,在居委干部的帮助下,她深入到居民家中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场境,并面对面进行交谈,获取了第一手信息资料。
因为工作上的良好表现,言青得到社区党总支领导、居委领导及同事、党员的认可和小区居民的喜爱。2015年9月,言青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言青被社工事务所录取,成为一名正式的社区工作者,她为民服务的初心,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故事里的言青,便是我,一个行走在阳光中的蹇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