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墨
刚开始对《找不到工作的一年》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它的书名,我想到了我的好朋友。
当时我的好朋友失业好几个月了,靠在网上卖自己的二手支撑生活。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萎靡,她找不到工作。漫长的失业让她变得很敏感也很脆弱,她断绝了和朋友的交流,她怕别人一句“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的心态彻底崩溃。
那别人呢,找不到工作的一年会发生什么呢?因为这么一点相关性和一点好奇心,我翻开来这本小说,然后我被深深地“治愈”了。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小说主人公横道世之介的话,他就是那个毕业后混得最惨的那个人。
2020 年,因为受疫情影响,日本遭遇“就业冰河期”。小说的主人公横道世之介因为留了一级,毕业遇上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他面试了52 家公司,被拒绝了52 次。
世之介的就业期待不断地下调,刚开始他希望进大公司,后来变成只要是家公司就行。
在一次赶去面试一家中型零食公司的路上,世
就算是最黑暗的日子,只要我们愿意,也能活得好好的。之介突然闪了腰,他抓住护栏慢慢蹲下。面试要迟到了,可是他动一小下就剧痛不已。
“不行了,不行了……”他想自我调侃,可是发出来的却是哭腔。“我真是弱爆了。”承认这点之后,他的眼泪涌了出来。
他做了一个决定:以后再也不站起来了。对,你没看错,他决定就地躺倒,以后再也不站起来了。
他不再找工作,开始打零工。从学生公寓搬出来后,他租了一个小得每天睡觉的时候感觉自己会把脚伸到隔壁的房间,邻居的闹铃都会把他吵醒。
有一天,隔壁邻居把他吵醒,他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然后意识到“哦,对啊,我可以不起来的啊!”
打零工的日子也不顺利。打零工的酒吧很快就倒闭关门了;在一家小型公司打工,社长很喜欢他,提出让他转正,可是一个老同事觉得他有威胁,竟然假装丢钱,造谣和陷害他会偷钱,最后他不仅没转正,工作也弄丢了;好不容易得到一个高薪兼职的机会,因为能力不够,第一天培训他就被开除了。后来,世之介只能在女朋友家的修理厂帮工。
好像同学们都比他混得好,大学天天玩在一起的小诸迅速定下一家大公司。碰到在外资咨询公司工作、西装革履地在喝咖啡的小诸,世之介只想赶紧溜走。
世之介就是那个毕业后混得最惨的男同学。
大家都替他着急,都觉得他吊儿郎当,无所事事,不靠谱,爸爸悄悄去求朋友给他安排工作,朋友有意无意地劝他对自己的未来稍微上点心,只有他自己不那么着急。
那他做了什么呢?
他做了很多善良的事和有趣的事,虽然自己的境况还是很糟糕。
在一家理发师看起来凶神恶煞般的理发店,他在一旁陪伴为了梦想理光头的陌生女孩。
他撞见一个孩子误吞玻璃珠卡住喉咙,冲过去救了孩子一命。然后和孩子的单亲妈妈发生了一段感情,和孩子建立起珍贵的情感。
他还发现孩子有跑步特长,于是陪孩子跑步。他向孩子妈妈求婚两次,被拒绝了两次。
他陪失意的朋友去美国旅行,最后因为和朋友闹掰,自己被丢在机场,身上仅有的钱被人骗走,最后在一对情侣的帮助下才安全回国。
他拍摄了很多照片,报名参加了摄影比赛,但是在奖金丰厚的比赛中落选了。在一个规模特别小的比赛里他得了鼓励奖,虽然奖品只是芥末腌菜。
……
世之介的朋友小诸,是和世之介境遇相反的人。他追赶流行,生怕掉队;他努力上进,生怕在人生竞赛中成为输家。
小诸毕业后幸运地进入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父母为他感到骄傲。可是小诸适应不了工作节奏,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于是萎靡不振,每个月的业绩总是排在最末位,最后不堪压力辞职了。
在那样的“就业冰河期”,辞职后,小诸就一直找不到第二份工作。
他开始读励志书,参加励志培训项目,准备从头再来。在去美国旅行一趟后,小诸萌生了留学的想法,就开始学英语和留学,后来在导师的推荐下,进入香港一家投资公司。虽然工作忙碌,他得了胃溃疡等病而多次住院,但因为努力工作,他还是在40 岁之前攒到了一笔钱。
小诸的人生经历更像现在流行的励志范本,可是确实那个惨兮兮、跌到谷底却不着急的世之介却“治愈”了我。
以前我觉得没有正经工作,无所事事,就意味着人生失败了。不努力上进,做出点什么,就是扶不起的烂泥。可是真的有那么要紧吗?几个月、一两年、三五年无所事事,就真的会一败涂地,真的天就塌下来了吗?并不会。
我们要允许自己人生的某段时间没有什么进展,允许自己停滞,允许自己进入低谷,允许自己走三步退两步。
我第一次模模糊糊地有这个想法是在我两年前怀孕的时候。
我是意外怀孕的,完全没有做好生一个孩子的准备,所以心情非常差,近乎抑郁。状态很差的情况下,我退出交际圈,80%的信息都不回,开始自闭。
因为孕初期我有流产的风险,还有激烈的孕吐反应,之后又担心孩子体重不够,所以我将先前“野心勃勃”的工作规划全都停了下来。
那是我懂事以来破天荒人生第一次连续5 个月不工作不学习。真那么做了,我反而因为有足够多的空闲,想明白了很多事。
我想到每次问我妹妹生意怎么样,她有时候会跟我说现在是淡季,有时候跟我说现在是旺季,但是淡季也不会着急,因为是淡季嘛。就像《找不到工作的一年》作者说的:“人生这东西,绝非全都是花好月圆。有好的时期,也有坏的时期。有最棒的一年,当然也有最坏的一年……但是不好也有不好的活法,人生也还是能继续下去。”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要允许停滞,允许自己人生某段时间没有什么进展。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像世之介一样原地躺倒,但有这种允许,我们更能获得一种平和的、不着急地、踏实地对待人生和目标的心态。
过去二十几年,有一种想法根深蒂固地存在我的脑子里: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考上好大学,得到好工作,拿到高收入,要过得比别人好,就算不能比别人过得好,也不能比大多数人差,这样才有出息,人生才有意义。
好像其他模样的人生,就不值得过一样。
然后结果是什么呢?如果事情进展顺利就欢欣雀跃;如果不顺利,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
可是,现在的我开始质疑这种说法的合理性。我们必须要优秀、卓越、成功,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我们才会获得幸福吗?并不是这样的。
世之介虽然看起来无所事事,可是他并没有虚度他的人生。他给出去很多善意,陪陌生女孩理光头,给突发疾病、语言不通的劳工打电话叫救护车,陪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滑雪、跑步……
虽然在别人的眼里,世之介一事无成,可是他却心安理得地快乐生活着。难道这样不可以吗?难道只有高成就的人生才值得追求吗?
如果我们能够不被最流行的那种价值观裹挟,能够大胆地允许自己不够成功,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更开心一点。
书里有两个人都暂时放弃了努力。
一个是世之介。我们知道他虽然有种种不顺,遭受各种拒绝,但是他开开心心、没心没肺的,也认真充实地过了一年。
一个是世之介高中同学栗原的哥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年都不出房门,需要妈妈把饭放到房间门口,强拽也拽不出来。这种人后来在日本被称为“尼特族”,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啃老的一群人。
世之介回顾自己的找不到工作的一年,虽然有种种不如意的日子,但眼前总会浮现好些闪闪发光的记忆。可是栗原的哥哥却说:“这一年的每一天,他都不想要。”
所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荒年,有丰年。可是低谷时期会过成什么样子,全看每个人自己。
是过成永远不愿意想起的灰暗日子,还是虽然很难,但也有很多美好时光和闪闪发光记忆的时期,全看个人自己。
幸福并不是和成就、金钱这些东西直接相关的。世之介身上最可贵的是,他拥有一种无论在什么人生境况下,都能发现身边的美好,并从中获得幸福的能力。
世之介每天去维修厂打工,因为没什么技术只能打打下手,但是他发现每天从河堤方向射过来的朝阳总是很温柔。
吃完火锅看到那年东京的初雪,看到明亮的夜空中细雪飞舞,世之介忍不住想小跳步,想买点酒回家,一边喝酒一边赏雪。
坐在修理厂前面空地上一张被丢弃的旧沙发上晒太阳,风虽然有点冷,但倾泻而下的阳光让人觉得温暖无比,世之介由衷地感叹:“真是幸福啊!”
我在想,难道没有稳定体面的工作,没有成功得让人羡慕的事业,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幸福就没有意义吗?
绝对不是这样的。
不能因为一个人很成功,才讴歌他在逆境中的乐观。
比如苏东坡,他是出了名的旷达乐观,被贬了就开始种地,吃不起牛肉羊肉,就吃当时还没流行、没人吃的猪肉,还发明出美味的烹调法。如果他不是大文学家苏东坡呢,如果他一辈子都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落魄失意的穷书生呢?
如果他就开开心心地种地,开开心心地弄点好吃的,开开心心地写几首诗,没有取得任何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难道他的乐观,他无论在何种人生境况下都能发现身边的美好并从中获得幸福的能力,就没有意义吗?
我不觉得。
所以我想,如果我以后的人生里,要经历低谷,我一定不要把它过成那种毫无乐趣、只会被人可怜的日子。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星期不洗头,天天躺床上追剧追到眼睛酸痛,不和所有的朋友联系,肚子饿的时候胡乱点一些外卖应付。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工作的时候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去认识一些有趣却因为忙碌没机会认识的人。
就算是最黑暗的日子,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能活得好好的。
放在以前,“失败”的世之介是我绝对不想成为的人。但是真没想到啊,这个毕业后混得最惨的人,“治愈”了我。
谢谢你,单纯、善良又温柔的世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