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燕 黄斯铭 尤芳芳 李焕琼
维生素K(VK)对维持新生儿正常凝血功能意义重大,血浆中VK浓度降低或缺乏可引起V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进而导致凝血酶原缺乏[1]。新生儿出生时,大多存在VK浓度生理性低下,不及时补充容易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引发患儿死亡及远期后遗症[2]。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新生儿的特殊群体,血浆VK浓度比足月儿更低,且肝脏VK储存不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越易发生凝血因子异常,出血风险越高[3]。合理补充VK可以减少VK缺乏性出血(VKDB)的发生。目前临床预防新生儿VKDB的用药途径主要以肌肉注射为主,然而安全的使用剂量及给药途径尚未达成共识,尤其对于胎龄不足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安全且有效的预防剂量仍需深入研究[4]。本研究重点探讨0.5、1.0 mg两种VK1给药剂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影响,并重点比较两组用药后24 h血浆VK水平及V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期对临床用药方案的选取发挥一定参考价值。
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0年7月-2021年12月12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出生体重小于2.5 kg;胎龄小于37周;心血管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母亲产前应用VK及其拮抗剂,影响VK代谢药物史;存在严重出血表现及肝脏疾病;已经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摄入VK;血友病家族史。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胎龄22.13~35.74周,平均(29.33±3.56)周;体重 0.89~2.17 kg,平均(1.54±0.34)kg。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胎龄23.56~36.12周,平均(30.21±3.14)周;体重0.96~2.15 kg,平均(1.66±0.37)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原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探讨,并批准通过。
两组均在出生时抽脐带血2 ml检测血浆VK水平。对照组在出生30 min内肌注维生素K1(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64,规格:1 ml∶10 mg)0.5 mg。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肌注维生素 K11 mg。两组间隔 8 h 后重复给药,上述治疗方案持续进行3 d。
(1)VKDB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儿用药后30 d出现VKDB的情况,包括未发生VKDB,轻度、中度VKDB。以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阳性作为诊断VKDB的金标准。轻度VKDB:新生儿仅出现轻度出血症状,临床干预后迅速痊愈;中度VKDB:出现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脑CT提示出血等多项出血,凝血象异常;重度VKDB:出血症状严重,凝血象显著异常,头颅CT呈现出血高密度影、出血部位有硬膜下、蛛网膜下、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可表现为多部位混合型出血,可见出血周围低密度影或占位效应。(2)血浆VK水平:比较两组用药前(脐带血)VK水平及用药后24 h血浆VK水平,VK检测使用WJ-9600B微量元素分析仪(北京新九陆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3)PT、APTT及FIB指标:检测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4 d PT、APTT及FIB指标水平,采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PUN-2048半自动凝血仪(京械注准20172400578)检测两组PT、APTT及FIB指标。(4)VK依赖因子活性: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4 d V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因子)活性变化情况。使用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森美康CS5100(国械注进2016340158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维生素K依赖因子活性。配套试剂由德国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检验过程严格遵照检验科SOP文件及仪器配套使用说明。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用药后30 d,两组VKDB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KDB发生情况
用药前观察组脐血VK水平(0.82±0.15)ng/ml,对照组的脐血VK水平为(0.79±0.16)ng/ml,两组用药前V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0,P=0.292)。用药后 24 h,观察组 VK 水平为(102.32±17.58)ng/ml,对照组VK水平为(95.63±15.69)ng/ml,观察组V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199,P=0.030)。
用药后14 d,两组PT、APTT比用药前显著缩短(P<0.05),FIB水平比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PT、APTT及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PT、APTT及FIB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PT、APTT及FIB指标比较(±s)
*与本组用药前比较,P<0.05。
组别 PT(s)APTT(s)FIB(g/L)用药前 用药后14 d 用药前 用药后14 d 用药前 用药后14 d观察组(n=60) 20.33±3.98 15.39±3.25* 48.69±8.45 43.58±7.46* 1.89±0.67 2.67±0.95*对照组(n=60) 21.48±3.57 16.28±4.07* 49.88±8.79 46.29±8.05* 1.95±0.72 2.55±0.93*t值 1.410 1.324 0.640 1.913 0.551 0.699 P值 0.162 0.188 0.524 0.058 0.583 0.486
用药后14 d,两组Ⅱ、Ⅶ、Ⅸ、Ⅹ因子活性均高于用药前,两组Ⅱ、Ⅶ、Ⅸ、Ⅹ因子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K依赖因子活性比较[%,(±s)]
表3 两组VK依赖因子活性比较[%,(±s)]
*与本组用药前比较,P<0.05。
组别 Ⅱ因子 Ⅶ因子 Ⅸ因子 Ⅹ因子用药前 用药后14 d 用药前 用药后14 d 用药前 用药后14 d 用药前 用药后14 d观察组(n=60) 25.63±7.44 48.26±7.24* 60.23±16.89 74.23±12.35* 25.69±7.56 35.39±7.88* 31.25±4.87 42.72±6.05*对照组(n=60) 26.12±8.12 47.58±5.66* 61.87±17.23 72.33±13.78* 26.32±6.89 33.63±8.24* 30.14±5.16 40.89±6.98*t值 0.345 0.573 0.527 0.795 0.477 1.311 1.212 1.535 P值 0.731 0.568 0.599 0.428 0.634 0.192 0.228 0.128
VKDB是新生儿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VK是合成4种凝血因子及肝抗凝蛋白的必要辅助因子[5]。它的缺乏会造成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从而造成自发性出血风险,若发生颅内出血,则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致命危险[6]。虽然全球专家预防VKDB进程在近年来有了长足进展,但是就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如何用药、具体给药剂量标准尚未达成统一[7]。临床资料显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后发生VKDB的风险相比足月产儿更高,因此提前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非常必要。VK肌注是预防后期出现VKDB的有效措施[8]。本研究探讨新生儿出生30 min之内给予0.5、1.0 mg维生素K1两种给药剂量对VK水平及VK依赖因子活性水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24 h,观察组V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在短期内,注射高剂量VK有助于血浆VK浓度的上升,但是有临床数据显示,较长时间的血浆VK水平监测表明,单次肌注后血浆VK会迅速下降且一定时间后不同浓度肌注结果无显著差异[9]。有临床医学家指出,单次注射对于长期维持血浆VK浓度效果有限,可以通过多次肌注低浓度制剂的方式降低后期出血风险,另外新生儿出生后期也可改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调整血浆VK水平[10]。
用药后30 d,两组VKDB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4 d,两组 PT、APTT比用药前显著缩短(P<0.05),FIB水平比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PT、APTT及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VK缺乏的情况下,新生儿极易出现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从而引发出血症状,及时补充VK后,凝血功能得到了纠正,因此PT、APTT水平相比用药前缩短,FIB水平升高,对于增强患儿凝血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用药方案持续进行3 d,维生素K1水平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升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血液中的维生素K1水平会呈现下降趋势,用药后14 d,患儿在自身机体调整下,维生素K1水平逐渐趋于平稳[11]。本研究分析的两种浓度均能够有效补充VK,增强凝血功能,治疗效果相当。由于新生儿循环系统及代谢功能尚且处于发育阶段,选择高浓度注射并不能更有效地升高血浆VK浓度[12]。且本研究对象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0.5 mg的注射剂量已能够达到理想预防效果,因此选择0.5 mg肌注剂量更加贴合实际。
VK依赖因子活性(Ⅱ、Ⅶ、Ⅸ、Ⅹ因子)是新生儿凝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13]。VK缺乏所造成的凝血活性因子合成障碍是造成VKDB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两组Ⅱ、Ⅶ、Ⅸ、Ⅹ因子活性均高于用药前,两组Ⅱ、Ⅶ、Ⅸ、Ⅹ因子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两种浓度对于改善新生儿VK依赖因子活性效果相当。分析其原因,新生儿的活性因子水平合成分泌有赖于肝脏发挥作用。由于器官功能尚且在发育完善之中,因此高浓度的注射剂量并不能促使VK依赖因子分泌增加。究其原因,肌肉注射1.0 mg 维生素K1超过了早产儿机体所能够提供的代谢能力,虽然在短时间内,高浓度组患儿的VK水平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然而患儿机体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因此两组V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情况不会出现显著差异[11]。
综上所述,出生 30 min 内肌注维生素 K10.5 mg即可有效地提升血浆VK浓度,对于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VKDB,推荐使用0.5 mg剂量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