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9-26 08:35张怡群崔腾云刘婷
医学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髋关节依从性常规

张怡群,崔腾云,刘婷

(上栗县人民医院骨科1,神经内科2,江西 上栗 337009)

髋部骨折(hip fracture,HF)是骨科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群体中[1]。康复护理干预以促进早期康复为目标,能够指导患者术后展开康复锻炼,促进各项机能恢复,提高康复水平[2,3]。但由于骨折术后肢体功能受限,活动过程中伴随疼痛,活动量难以控制,所以多数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具有抵触心理,依从性不高,不利于康复锻炼的早期执行[4,5]。在康复护理干预中,通过加强床旁指导、协同锻炼的方式,能够不断加强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更有利于锻炼计划执行[6,7]。但当前对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的研究还较少。故本次以康复护理干预在HF 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拟评估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HF 患者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30 例。康复组男10例,女20 例;年龄50~95 岁,平均年龄(70.52±3.84)岁;手术类型:内固定术10 例,关节置换术20 例;致伤原因:摔伤29 例,其他1 例。常规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55~90 岁,平均年龄(70.38±3.90)岁;手术类型:内固定术12 例,关节置换术18 例;致伤原因:摔伤28 例,其他2 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髋部骨折;②一般资料完整;③接受随访调查、临床评估。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者;③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较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展开术后健康宣教,指导参与康复锻炼,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协助患者更换体位,调整患肢外展中立位,观察下肢血运情况。鼓励早期展开肢体功能锻炼,给予床旁指导与协助。

1.3.2 康复组 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以术后不同阶段展开不同内容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后当天: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患肢摆放位置,保持外展20°~30°中立位,于双下肢垫软垫[7]。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如无异常感觉可协助做患侧下肢关节活动及上肢外展、屈伸活动。活动过程中指导患者调整呼吸;②术后第1~2 天:调节下肢摆放位置,伸直膝关节,指导患者自主进行肌肉舒缩锻炼。另外,指导患者屈曲健侧下肢,以双肘关节、健侧足部发力,支撑自身做抬臀锻炼[8];③术后第3~7 天:指导患者主动进行锻炼,如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应从小幅度开始活动,避免引发疼痛感。另外,可指导患者做直退抬高锻炼,逐渐增加患侧足跟离床高度,离床高度达20 cm 后,停顿5 s,后缓慢放下患肢,每次锻炼可重复40 次,每日可做直腿抬高锻炼3~4次[9];④术后1~2 周:观察患者髋关节屈曲情况,恢复良好者指导做仰卧位屈髋锻炼,10 min/次,8~10 次/d。另外,指导患者在日常保持床边坐位状态时,自然下垂双下肢[10];⑤术后2~3 周:指导患者扶拐床下活动,先进行站立训练,后缓步行走训练,5~10 min/次[11]。待患者耐受增加,可逐渐延长行走时间。锻炼过程询问患者感受,避免过量运动;⑥术后4~9 周:该阶段患者多已出院,与患者取得线上联系,通过微信进行持续康复指导,定期随访。指导家属协助、监督每日康复锻炼,嘱咐患者多进行练习,或指定负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日常锻炼中逐渐增加负重量,可进行行走锻炼、上下楼梯训练等,循序渐进提高每日锻炼量[12]。待骨折愈合,可根据锻炼计划去拐锻炼。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至首次接受康复锻炼时间、首次床下锻炼时间、首次去拐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康复锻炼依从性:将能够配合康复锻炼计划者归为依从者,依从性=依从者例数/总例数×100%。髋关节功能:以Harris 评分进行评估,总分100 分,评分与髋关节呈正比。生活能力:以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估,量表总分100 分,评分与生活能力呈正比。生活质量:以SF-36 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8 个维度,总分100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康复组术后至首次接受康复锻炼时间、首次床下锻炼时间、首次去拐锻炼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项时间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各项时间指标比较(±s)

2.2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康复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6.67%(29/30),高于常规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

2.3 两组Harris、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Harri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rri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Harri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康复组SF-36 量表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SF-36 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HF 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肢体功能、关节功能受限,生活质量降低[13]。为促进患者早期恢复,需配合康复锻炼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进而促进各项机能恢复[14]。康复护理干预以患者术后不同阶段恢复情况设计干预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锻炼,能够达到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康复组在术后康复锻炼、出院时间上皆较短。康复护理干预下,能够严格执行各阶段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床上关节活动、床下康复锻炼,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因此术后患者进入各阶段康复锻炼的时间更短,也能够更早出院;②康复组在康复锻炼依从性上更高。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中,护理人员给予从旁协助与康复指导,增加了护患间交流,也能够持续给予鼓励、指导[15]。因而患者能够更配合锻炼计划,依从性也更高;③康复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水平更高。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各阶段计划的执行,监督患者完成康复锻炼,即使在患者出院后,也持续通过线上联系、定期随访,加强康复指导与监督。因此在持续康复锻炼中,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水平也有更显著的提升;④康复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康复护理干预在实施中不断提高患者康复锻炼强度,循序渐进促进患者各项机能恢复,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引发多种并发症,也预防因关节功能障碍而导致行动不便。因而在各项机能稳定恢复的状况下,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在HF 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通过早期指导患者参与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也能够在持续干预中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髋关节依从性常规
髋关节活动范围
常规之外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