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裕强 柳军 魏毅
(1.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2.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基本告别教育机会极度短缺的时代,正经历由“选择学生”到“被学生选择”的过渡期,[1]家庭高等教育如何选择成为研究者聚焦的焦点。在新的发展形势上,各社会阶层群体子女的高等教育选择是否出现新的差异性?家庭在决策过程中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是否有新的特点?通过对2001年以来有关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探究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是否出现新成果、新理解,并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如何深化作出若干展望。
采用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方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进行深度研究探讨。通过陈超美博士开发的 CiteSpace 软件对筛选的有效样本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处理,确定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和热点问题。对样本文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绘制出的知识图谱和聚类图等来分析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热点问题。
以中国知网在线文献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为更好聚焦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运用高级检索,主题词确定为“高等教育选择”“家庭”,时间跨度为2001年-2020年,期刊选定为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通过人工剔除非学术性文献和重复性论文等干扰项,共得到380篇有效的高质量文献。运用CiteSpace将有效文献的题录信息转换为可用数据,以备后续研究分析使用。
如图1所示,2001年至2020年研究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高水平文献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后下滑的趋向。2001年至2007年,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06—2007年文献发文量增长显著,说明该阶段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发展迅速,这一时期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阶段已然到来,伴随高校扩招而来的高等教育培养质量问题逐步显现以及针对高教改革等政策解读研究步入研究者视线;2008年至2014年的研究成果数量基本在23-30之间上下浮动,在波动中趋于稳定,说明该时期研究者仍然保持相当的活跃度,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是这一时期聚焦的重点;在2014年之后,研究成果呈现逐步下降态势,表明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出现了研究瓶颈期,研究人员缺乏新的研究思路。
图1 家庭高等教育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
为了解研究机构在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对机构的发文量和作者进行分析排序,如表1所示,前十一家研究机构中高等院校占了大部分,惠州学院在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方面发文量最多,为7篇;辽宁教育研究院、陕西省教育厅和福建社会科学院发文量为3篇。其中,对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及江西科技学院的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发现,以许祥云为代表的学者是江西地区关于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同时串联起以许祥云学者为代表的基金为“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基于江西省的田野调查”“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等。将380篇样本文献进行计量归纳发现,仅有20位作者发表过2篇及以上相关文章,其余作者均只发表过1篇文章,这说明虽然关注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人员较多,但是长期性的缺乏使得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高质量成果产出偏少。
表1 家庭高等教育研究作者、机构分布表(前11位)
图2为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关键词的时区图,关键词所在的年份表示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从时间轴分布可知,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主题总体上呈现出由繁到简的状态;研究范围亦从“宽泛分散”向“聚焦微观”过程演进。具体而言,2000年—2007年研究主题繁多且研究领域较分散,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教育选择”“入学机会”“家庭背景”“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等。2008年—2020年的研究主题开始呈现下降态势,主要包括“专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分层”“农村学生”等。
图2 家庭高等教育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能够挖掘出样本文献间核心关键词的内在联系性,基于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领域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分析,可以初步反映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领域的变化趋势和热点话题。
通过查看图3可知,研究学者将研究目光聚焦在以“高等教育选择”为中心主题上,其他如“教育选择”“专业选择”“农村家庭”“家庭背景”等作为次一级主题。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识别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热点,整理图3中的高频关键词得出中心度前32位的关键词,按频次降序后得到表2,透过表2可以明了地发现,频次≥10的关键词共有9个,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教育选择”“专业选择”“农村家庭”“家庭背景”“人力资本”“教育公平”等。结合关键词共现得到的研究方向,并通过二次归纳整理高质量的样本文献,判断得出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热点主要为专业选择之现状调查、教育选择的城乡差异、教育投资的风险研究、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
表2 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中关键词的频次与中心性统计表
图3 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1.专业选择的现状调查研究
从社会经济功能的角度来看,专业属性与职业选择两者是有较大程度关联性的。不少研究者从男性和女性在专业选择分布上的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马莉萍等 (2016) 对85所高校大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的性别差异尤为明显。[2]李代、王一真(2019)通过探讨理科学生在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发现理科女生跟理科男生相比,对经济学等专业的选择倾向上比工程类的倾向性更高。[3]同时,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亦是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有研究指出性别在就业落实方面存在显著的影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学生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具有消极影响(魏巍,2020)。[4]此外,有研究者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等维度对高等教育专业选择如何产生作用展开讨论。杨立军(2014)得出家庭对入学机会的影响有削弱态势,但其对专业选择具备凸显作用。[5]曹志刚、黄玉麟(2019)基于实证调查发现学生的家庭社会阶层并不与其所在专业在高校内部的专业优势度构成线性相关关系,学生的家庭社会阶层与其所在专业在学科内的专业优势度确有一定相关关系。[6]严培培、陈方红(2016)从经济角度分析家庭在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上的特征,得出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决策过程为有限理性行为,强调成本和收益的关注,对风险的把控不足。[7]崔东植(2012)认为在不顾及家庭背景的理想状态下,学生的专业选择倾向有很大的趋同性。[8]
2.高等教育选择的城乡差异研究
城乡间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衡既是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手段,又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但我国不同区域间和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及教育鸿沟等社会现象同时存在。[9]屈廖健等(2021)探讨高校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间的关系发现,城乡之间的不平等状况未减小,城镇群体仍占据一定优势地位。[10]周菲、余秀兰(2013)通过对个案分析发现,在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和就读过程中,农村女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极大程度受到性别“先赋型”和社会阶层属性双重劣势的制约。[11]有论者把发达程度不同的城乡家庭作为研究聚焦点,发现其在高等教育选择中具有较大差异性。王一涛等人(2011)对浙江省农村家庭的调查发现,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在需求层面相对旺盛,在教育选择层面则体现为“非功利性”。[12]而陶美重,何奎、熊博文等人(2013)基于对湖北省农村家庭的调研发现,农村教育消费呈现非理性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及需求强烈等特征。[13]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发达程度不同的家庭在教育选择中具有差异性的特征这一论断。同时,有研究指出城乡在大学教育质量方面亦存在差距。石大千、张卫东等(2018)基于微观教育决策理论指出:现有城乡二元发展的体制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直接导致城乡高等教育机会质量和数量的不平等。[14]常进雄等(2018)则提出限制招生本土化及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策略来提高城乡间在大学教育质量方面的平等程度。[15]此外,教育系统结构的城乡不平等对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有重要影响。李俊、何多明(2017)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非重点”“城市-农村”所积累的社会分层是城乡差异的重要根源所在。[16]李春玲(2014)也认为导致农村子弟上大学相对机会下降的源头是初级中学阶段的城乡不平等和初级升高级阶段不平等的持续扩大。[17]因而,郭书剑、王建华(2018)指出破解“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局不仅要促进高等教育职能分化,还要更新精英教育理念,实现精英培养多元化,为教育公平和代际流动提供保障。[18]
3.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中有关影响因素研究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多具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可主要归纳出“家庭经济社会条件”“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价值观念”等方面。其中有关家庭经济社会条件因素的研究最为广泛,张玉婷(2017)指出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受到家庭、学校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是一个包括不同阶段的连续转变过程。[19]同时,陈丽媛(2018)研究指出家庭背景对中外合作大学的选择具有正向显著影响。[20]刘自团(2012)以我国31个省(市)的四万名大一新生为调查样本发现,不同群体家庭子女在高等教育质量和机会选择中,社会阶层地位是重大影响因素。[21]李景睿(2019)引入养老保障水平高低这一因素发现,不同经济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潜在影响着高等教育机会。[22]在人力资本投资这一影响因素方面,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对教育选择没有产生作用,如廖娟(2010)发现学生高等教育的选择与教育投资间的收益和风险只有较小程度的相关性,而对高等教育选择具有显著效应的因素为学生个体对风险的认知程度。[23]杨钋等(2014)发现预期收入的高低对高等教育选择没有显著影响。[24]同时,居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程度大小与非高等教育预期总收入的上升趋势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教育预期收入和非教育预期收入的临界点越大,居民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越小(李明桥,2018)。[25]另一些研究者发现教育投资的意愿对高等教育选择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如张锦华、沈亚芳(2012)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出发,发现弱势群体中的农村家庭对就业风险的预期有着更大程度的敏感度和选择困境。[26]黄金来(2011)指出就业风险和教育成本这两个约束条件的互动程度对农民家庭高等教育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27]同时,亦有研究者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28]张凡永、陈方红等(2014)指出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正确把握和家庭支付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理性选择程度的有效举措。[29]另外,研究者在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念方面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即教育期望程度是家庭对个体进行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张意忠(2016)指出城乡家庭文化资本具有代际传递效应,体现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教育理念的差异。[30]
此外,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亦出现了新思路和新提法。如引入“互联网+”这一概念来探讨对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杨钋、徐颖(2020)指出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更有可能参与择校、选择进入重点校,互联网使用带动了家庭教育投资的提高。[31]鲍威、金红昊等(2019)指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同阶层学生高等教育获得的升学竞争点逐步变为了信息占用。[32]杨钋、徐颖(2017)提出教育投资成本的降低需解决信息不对称等方式,以数字鸿沟的缩小来弥合不断扩大的城乡教育鸿沟。[33]
通过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家庭高等教育选择为主题相关的核心期刊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经过筛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归纳了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势等,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2001年以来,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随着高校扩招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家庭高等教育选择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愈发成熟。但是,从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空间分布来看,研究机构间和研究学者间的合作交流不紧密,且缺乏长期性,未形成核心科研团队,表明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领域的研究聚焦程度不够,需进一步深化发展。
其次,从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热点分析来看,城乡差异研究、专业选择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等仍然是核心研究主题,已有的研究重点如何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内容中得出新的成果是关乎能否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热度的关键要素。但是,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过渡期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等方面依旧有可喜的变化。研究者引入“互联网+”等新提法,将家庭高等教育选择与互联网等相融通,实现了研究方式的创新。
最后,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研究尽管在影响因素、城乡差异、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如何对现有研究内容进行深挖和扩展,更多地关注在选择决策过程中的个人(学生、父母等)行为选择,突破高等教育选择中的单一理论解释,相关教育政策的调整解读等,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加以完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