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锋 赵明 华开成 齐亚楠 王赵明
(1.广东惠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0;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道路规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方案设计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是判断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公路线路规划与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山地公路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是影响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是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开展,公路需求的重点已发生改变,不仅局限于基础的运输功能,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敏感区保护、生态水文的连通性研究。道路美学、城市道路工程中,自然和谐已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景观与环境要素在道路设计、施工、运营等技术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态选线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与常规选线方式相比,生态选线涉及到的问题较多,涉及的领域较广,选线工作也较为复杂,需要根据选线工作的具体情况,结合公路生态选线的目的和要求,给出合理的公路生态选线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山区高速公路的生态选线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由于公路工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标准,规划合理的路基填埋量,减少取弃土场的占用,在高路堤路段,可以考虑修建挡墙等措施来减少土地占有量,同时恢复和利用公路施工的临时用地。
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维持较好的稳定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有限度的,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对地面环境的干扰,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公路施工和运营会带来噪声、振动、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给沿线居民造成很大的干扰与不便。因此在线路选择时,要尽可能避开城镇和农村的居民区,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公路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吸收外部环境的能量,森林植被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公路工程建设中,要避免大面积开挖,在工程完工后,要绿化路堤和路旁的空旷地带,尽可能降低对天然植被的损害。
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为防止水资源污染,国家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西部山区作为众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公路建设,尽量保证水资源的安全。
生态选线中,考虑的因素应分层次、分主次。公路线位选择过程可分为路线走廊带的选择、路线方案的选择及局部方案的优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考虑的因素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选线流程如图1所示。
依据环境影响分析结果筛选路线走廊带,先选择与环境冲突较少的路线作为走廊带推荐方案;如果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则从环保角度重新选择路线。为了找出最佳方案,走廊带选择应在大范围内搜索。
在具体的公路选线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选线工作:
1.环境敏感区选线
在生态敏感地区,应尽量避让珍稀动植物资源集中的地区和具有特殊生态意义的区域,例如湿地、天然森林、水源区、自然保护区等,尽可能避免因施工导致野生生物栖息地碎片化,影响到它们的活动区域。
2.适当的线形和绕避
为了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从公路工程的角度讲,在公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采取较小的纵坡;在平面布置上,应尽量远离居民区,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在横断面布置上,应取用足够的行车道宽度,消除行车的拥挤。路线依据沿线的地形、地势,依山就势,适当设卵形曲线和凸形曲线,减少开挖,适当增加填方,集中取土,适当增设平曲线,合理利用旧路、旧桥,尽量少拆迁、少占田地,降低造价。根据公路的建设条件因地制宜,通过增加挡土墙、悬臂挑梁、半山桥等构造物加宽路基,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旧路原有边坡的破坏。对特别困难路段可采取适当降低技术指标,采用逐渐过渡的方式保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加强地质勘探,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对不能绕避的地段,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3.细化设计
第三阶段局部路线优化论证是路线研究方案的最后一步,该方法在工程前期设计和施工图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区公路生态选线方案的选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路线规划的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随着工作的深入,其研究领域逐渐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宏观到微观。因此,在山区公路生态选线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十分重要,对前期工作的强化和深化,既能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又能缩短科研周期、减少重复次数、节约科研经费。
图1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选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