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图 潜江市公路管理局养护应急中心
自1995年3月退伍进入公路行业至今,现任湖北省潜江市公路管理局养护应急中心副主任的董政家始终扎根一线,勤于学习,矢志钻研,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公路养护事业上,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养路工成长为两届“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的巨大转变。
董政家于1989年3月参军入伍,于1995年3月退伍并进入湖北省潜江市公路管理局成为一名养路工。他情系公路,26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战斗在养护生产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一名普通养路工成长为两届“全国交通技术能手”。
董政家所在的周矶苗圃专业养护队现有职工16名,配置各类养护机械设备20台套,承担着国道234线潜江段42公里沥青路面的专业化养护任务,同时为潜江市列养公路小修保养项目提供加热沥青材料。为摸清各种养护设备的性能,他潜心学习钻研,在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养护机械的操控规程和运作原理,成为机械操作方面的一把好手。
为满足修补路面坑槽等小修保养项目的材料需求,董政家遵循“先急后缓、先远后近”的供料原则,加班加点生产专用沥青材料,保证了潜江市小修保养工作的有序开展;为避免人浮于事、资源闲置的现象,他采取“定员上路,分班作业”的办法,对修补坑槽、平整路肩、抢险突击等工作量较大的任务统一调度人力、机械,开展班组作业,实行人随事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董政家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强化团队的战斗力。
同事汪辛祥在一次沥青加热生产中不慎被烧伤,在其住院治疗期间,董政家一直在医院陪护,还组织全队职工为他捐款,帮助他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每逢职工生日,董政家总会组织其他同事为他们庆祝,并送上真诚的祝福,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2012年9月29日下午,连续暴雨导致老荆潜线出现路基坍塌,董政家组织人员顶风冒雨抢修了整整一夜,尽管大家全身湿透又冷又饿,但是看着恢复畅通的公路,没有丝毫怨言。在董政家的感召下,全队养路工一次又一次地用兢兢业业的实干换来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公路人敢打硬仗、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树立了公路行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董政家的荣誉墙
2009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2010年被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优质服务标兵”;
2010年1月,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授予“湖北省公路行业筑养路机械操作技术能手”称号;
2012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2015年4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
2015年11月,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交通行业优秀企业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践行者奖”;
2016年4月,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15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十行百佳”称号。
2021年6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十五届高级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董政家正在办公室梳理日常工作
董政家两次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在长期的养护生产实践中,董政家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摸索,他不断地尝试研究能够带来效益的新路子。以深化养护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行“定额管理承包养护”的新举措,在工资发放方面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在质量管理上严格制度约束、强化经济奖惩;在日常养护中大胆实践,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在安全管理上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惩戒与奖励并举,这些措施切合养护生产和管理的实际,取得了显著成效。
董政家正在指导其他人员操作小型机械设备
正在进行路面养护的董政家
2007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董政家引进了一整套灌缝设备,并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性能优良的灌缝材料,大力推广应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快速修补法”,重点灌缝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同时采用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处治沥青路面龟网裂病害,有效遏制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蔓延,显著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养护投资效益。目前,周矶苗圃专业养护队列养的国道234线潜江段平均好路率达90%以上,保持了“畅、安、舒、美”的良好形象。
如今,董政家率先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快速修补法”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市所有的列养公路坑槽修补项目上,显著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仅此一项,潜江市公路部门每年可节省小修保养投入100余万元。
在长期操作、使用小型养护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董政家逐渐总结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尤其是对各类补坑槽专用机械的操作规程、运作原理及其优劣短长琢磨得更透彻,操作起来得心应手。2002年,董政家第一次参加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举办的“全省公路系统养护技术比武”中就获得了个人项目三等奖。在省级比武活动中收获了信心的董政家学习钻研养护技术的劲头更足了,每天上路作业都会对比分析一些数据,以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为例,每个坑槽修补作业所需的石料用量如何计算、油石比如何确定、填充料压实到何种程度为宜等,都成为他思考的课题。经过日积月累,他在科学制定路面病害处治方案、强化养护成本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心得,从事路面坑槽修补作业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2009年10月,交通运输部举办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手技能竞赛,董政家取得了团体赛第六名的好成绩,同时个人在补坑槽机械操作单项竞赛中荣获第二名,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2月,他再次参加第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手技能竞赛总决赛,荣获团体赛第四名的佳绩,个人也夺得补坑槽机械操作竞赛第六名,再度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9月下旬,在湖北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攻坚杯”公路养护工技术大比武中,以他为主力组成的潜江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二名的佳绩。2021年6月,董政家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十五届高级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随着路网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亟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董政家身处公路养护生产一线,对当前公路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结构断层、数量短缺的现状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激发身边年轻人崇尚技能、钻研技术的热情,是他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他投入大量的精力抓团队建设,尤其注重对年轻同事业务指导和技能技术的传帮带。董家政精湛的技术,吸引了年轻同事前来学习,听他讲授基础理论,看他演示实际操作,在耳濡目染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对于年轻同事在技术问题上的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毫无保留。
近年来,依托公路养护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董政家逐渐从台前走到幕后,做了大量选才育才的工作。2015年10月,湖北省交通运输行业“冲刺杯”职业技能大赛公路养护决赛在潜江市举办,他作为教练,挑选了高霖、郭兆寒、王大江3位80后养路工组队参赛,这个年轻的团队面对挑战不怯场、不气馁,凭借过硬的技能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奋勇拼搏、攻坚克难,最终摘得团体冠军。
在董政家的悉心教导和精神感召下,一批80后、90后养路工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肩负除险保畅使命、建设畅安舒美公路的骨干力量。
正在修补路面的董政家
2019年湖北省“交通工匠杯”公路养护技术比武中潜江市公路管理局获团体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