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钟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人们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当我们重温30年前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时,仍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年,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高度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
从2018年至2022年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能发现,“发展”一直是近五年来高频出现的词。“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需要持续深化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强动力。
如今,我们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次走在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人民生活改善、实现共同富裕要发展,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发展,稳住经济大盘、持续提振信心要发展,重申“发展才是硬道理”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GDP总量分别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与2010年赶超法国、英国、德国与日本,于2010年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此之快的赶超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量”的提升还伴随着“质”的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经济体量可观,抗风险冲击韧性强,基本面长期向好。2021年,即使面对复杂国际环境、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中国全年GDP仍比上年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2年,中国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成绩来之不易。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更加动荡的国际局势也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美西方一些政客不反省自身,却借机造谣抹黑中国,不遗余力打压遏制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压力增大。
“经济不是地上的卡车,而是天上的飞机。你踩一脚刹车,它不是停下来,而是掉下来。你想重新起飞,不是踩一脚油门,而是需要跑道和很长的爬升。”这段时间,一个关于经济的巧妙比喻在社交网络流传。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将长期呈现下行趋势,“爬坡过坎”压力巨大。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中国像一艘“零部件”繁多、设计精密、供货来源复杂的大船。这些“零部件”,有在经济运转中发挥“定海神针”作用的制造业、大型企业,也有充满烟火气的街边经济,还有勇立创新潮头的初创企业,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艘船的运行。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生存压力非常大,而解决中国1.5亿人口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更是脆弱,应对亏损与困难的能力更低,就像有人所担忧的,冷鲜食品店可能“关门一星期就完蛋了”。
与此同时,受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目标实现难度加大,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均出现下降,很多居民“不管有钱没钱,都忙着捂紧钱袋子”,而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动力。
面对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李克强总理也明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近期,中央密集召开会议并出台一揽子政策,释放前所未有的“稳经济”决心意志,地方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和落实党的政策方针。
毫无疑问,稳住经济大盘,是当前压倒性的中心工作。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期,搞好经济建设都是中国全社会上下的共识,国家要变得富强、老百姓要过上幸福生活,是永不过时的目标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党反动派和买办资本家曾质疑说:“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甚至还有人说:“中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我们党回击质疑和挑战的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恢复被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化解“大跃进”造成的困境,战胜两次金融危机,成功应对严重洪涝灾害、非典疫情及新冠肺炎疫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直言:“在经济领域,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故事。”
经过持续奋斗,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对国家的认同和信心,正是因为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富裕美好的生活。反之,如果经济发展的劲头衰了,那就会出现失业率攀升、居民收入下滑,士气低落、人心涣散的后果。事情一旦发展到那一步,大局就会转为被动,甚至社会局部还可能产生动荡。
在国际上同样如此。新中国曾一度贫穷落后,是世界舞台上的配角,但如今,已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力量之一,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这一切,靠的是经济长期高度增长和对美西方的追赶。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无法摆脱美西方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围追堵截,那么中国的外事工作和外交局面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只有持续搞好经济,我们才能保持国内的稳定和凝聚力,以及对外稳定战略大盘的基础。
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针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众多压力和挑战,实现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而且也是一种政治宣示,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的根本体现,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判断,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
如今的中国,仿佛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历史峡湾”。放眼世界,当下大国实力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强与弱、盛与衰的实力转换。纵观国内,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着种种困境和难题,但党领导人民依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并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那么现在,中国同样有信心、底气和经验去面对新的挑战。
经济稳中求进,首先要“稳大局”。疫情防得住,人民平平安安,经济才能稳得住。但同时,我们也要完整全面地认识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各部门应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配合与协调,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稳政策”同样重要,中国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近期,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六个方面出台33项具体措施,明确“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是“真金白银”地稳经济。同时,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物流跑起来、机器转起来、资金畅起来……鲜明的政策导向、务实的具体措施,为中国经济带来“及时雨”,给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人们的信心自然随之恢复。“稳经济”就是要“稳民心”,以民生之稳换民心之稳,是共产党人初心使然,也是巩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必然。
越是困难时刻,越考验定力和决心。面对各种复杂因素,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在不确定中注入的最确定因素,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再次得到验证,2022年5月,一系列数据都在显示: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循环逐渐畅通,弱化的市场预期正在得到扭转。
今天的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市场主体总数超1.5亿户。在这背后,是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持续加大的创新投入、加快壮大的科技战略力量。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中国经济拥有巨大优势和潜能,是我们扎实稳住经济的底气。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此时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艰险,但是,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砥砺奋斗,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轨道跋山涉水、阔步向前,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