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湛,黄标新
(濠江新圣骨科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 515000)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肩部骨折中约35%为锁骨骨折[1]。由于锁骨与多种重要器官相连,一旦发生锁骨骨折,则可能对锁骨下血管、心脏及臂丛等造成损伤,进而引发锁骨下气胸、臂丛神经受损及血胸等[2]。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颈浅丛组织可单独应用于外科麻醉和术后镇痛,也可与肌间沟臂丛组织、深颈丛组织及锁骨上臂丛阻滞联合应用[3]。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可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较好的阻滞效果,且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风险较小,但极易导致膈神经麻痹的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逐渐成为临床医师的首选方案,其可显著提高麻醉效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旨在分析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濠江新圣骨科医院行锁骨骨折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2.31±2.67)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2.18±2.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濠江新圣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本研究开展,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锁骨骨折的诊断标准[4],并经体征和X线检查明确诊断者;②可耐受麻醉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骨折类型不明确者;②对麻醉用药不耐受者;③近期合并急、慢性感染者。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立即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开放外周静脉,并使患者保持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体如下:于锁骨乳突肌外侧缘放置超声探头,自锁骨上方沿乳突方向进行纵向扫描,并向上缓慢移动探头。明确第4颈椎横突尖端位置后,在前中斜角机间隙可见臂丛的上、中、下干呈束状排列类圆形低回声,于超声探头外侧皮肤行穿刺操作,缓慢推进,至回抽无血后,注射1%罗哌卡因(Aspen Pharmacare Australia Pty Ltd,国药准字H20140763,规格:100 mg∶10 mL)10 mL和2%利多卡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76,规格:5 mL∶0.1 g)5 mL。研究组接受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先行臂丛神经阻滞,而后根据B超的指引,行颈浅丛神经阻滞,将探头横向倾斜放置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使用探头探查胸锁乳突肌深部的颈浅丛,而后在探头引导下从外侧进针,至该处筋膜间隙后,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各5 mL。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麻醉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患者无疼痛感,且术中无需额外辅助镇静药物为优;切片时无痛感但术中有牵扯疼痛感,需少量镇痛药物辅助治疗为良;阻滞不完全,在镇痛药物辅助下仍无法顺利完成手术,需调整麻醉方式为差。麻醉优良率=[(总例数-麻醉效果差的患者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率。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麻醉开始时、麻醉10 min后、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③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平均动脉压。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麻醉开始时、麻醉10 min后、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其包括: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和霍纳综合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7.14%较对照组的80.00%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率比较 麻醉开始时、麻醉10 min后、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1 h后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各阶段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更为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率比较(次/min, )
表2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率比较(次/min, )
组别 例数 麻醉开始 麻醉10 min后 麻醉1 h后 手术结束研究组 35 95.61±13.25 83.25±3.26 80.24±4.21 80.41±4.42对照组 35 97.34±13.27 93.18±4.77 88.83±2.89 89.97±2.89 t值 0.546 10.168 9.952 10.71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平均动脉压比较 麻醉开始时、麻醉10 min后、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1 h后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各阶段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平均动脉压比较(mmHg, )
表3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平均动脉压比较(mmHg, )
组别 例数 麻醉开始 麻醉10 min后 麻醉1 h后 手术结束研究组 35 85.78±8.72 72.25±5.08 64.13±5.31 70.36±3.57对照组 35 86.93±8.66 85.53±5.24 77.65±6.07 78.26±3.15 t值 0.554 10.765 9.918 9.817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例(%)]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为3.55%~11%,该疾病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锁骨美观度,危害其心理健康[5-6]。目前,手术固定方式是保留锁骨骨折患者最佳功能的首要选择,但由于锁骨与臂丛、心脏、锁骨下血管机肺等重要器官紧密相连,极易在术中受到损伤,因而对施术者的临床技能要求较高。且在手术过程中,骨折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疼痛程度较剧烈,因而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常借助麻醉手段来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但绝大部分的麻醉方式均对患者神经组织造成一定刺激,影响其生理机能[7]。全麻、神经组织麻醉或联合麻醉是锁骨骨折常用的麻醉方式,神经组织麻醉因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少,故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其中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较为安全的入路方式,但其缺点是膈神经麻痹风险较大。但在B超引导下进行麻醉操作,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实时影像,进而显著降低反复穿刺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术中麻醉管理较为简单,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由此可见,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也尤为必要。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在B超引导下性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8]。王砚书[9]以72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发现接受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试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对照组,且试验组生命体征更为平稳,安全性更高。钟远方[10]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在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中,选择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更佳。本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7.14%,较对照组的80.00%明显偏高,表明采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锁骨骨折手术中,能够在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在B超引导下可更准确地将麻醉药物送达麻醉部分,并可通过超声影像实时监测患者的麻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便于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开始时、麻醉10 min后、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1 h后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各阶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起到更好的镇静效果。以上结果表明,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43%,高于对照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这与冯国华[11]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维持术中的生命体征,麻醉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