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梅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骨创伤二科 264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性事故也随之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报道,全世界每年将近有1 300万人因意外创伤而致残与死亡〔1〕。创伤性骨折是一种突发性极为严重的应激性事件,骨折是指患者在创伤性事件中遭受到骨的完整性受损或连续性中断〔2〕,创伤性事故的相同特点皆为突发性与不可预知性,通常是在建筑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中发生意外导致创伤性骨折。国际疼痛协会(IASP)认为〔3〕,疼痛是伴有潜在或实际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一种令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观感觉与体验,目前临床上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多以手术治疗方法,传统治疗比较注重不断地改进手术方式,然而疼痛是一种强烈且持久的应激源〔4〕,手术刺激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组织损伤,引起患者疼痛主观感受从而影响患者睡眠与休息,导致患者容易产生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研究表明,患者疼痛程度与伤害性刺激的强度并不呈直线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因素间接影响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也不同,患者产生的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训练〔5〕。本文拟探讨采用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创伤性骨折患者;②患者为首次首诊住院;③意识清楚,具备一定理解能力;④知情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由骨肿瘤或骨髓炎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者,②具有严重视听、沟通障碍者,③患有颅脑损伤者,④存在神经根的血管损伤患者。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43.26±8.17)岁;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17例,股骨骨折19例,骨盆骨折14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7例,建筑安全15例,高空坠落18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63岁,平均(44.23±7.48)岁;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22例,骨盆骨折13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1例,建筑安全14例,高空坠落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骨折原因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服用镇痛药物、嘱患者药物的剂量与服用时间、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以往常规的疼痛控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在常规疼痛控制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2.1成立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小组 由主任医师、主科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4名开展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计划,要求组内人员均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由主任医师对护理人员进行示范讲解关于疼痛控制与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措施。组内人员共同查阅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的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病情与临床资料,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计划出干预措施的相关操作流程,定期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并及时处理现存问题,共同制定干预计划并实施,以确保护理质量。
1.2.2术前 ①在患者刚入院时,责任护士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带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在病房配置一些必要的休闲娱乐分区,如报刊、电视机等能让患者感受到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耐心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帮助患者平复心情以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②介绍主任医师与主科护士,详细介绍手术流程及应该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耐心为患者讲授关于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为术后做好心理铺垫,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着正确的意识,减少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产生较大的抵触、暴躁等心理状态而影响术后病情恢复。
1.2.3术后疼痛控制护理 ①卧位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体位,以保证骨折固定的体位正确性。每日对患者进行两次评估,了解患者引起疼痛的原因,如疾病产生的牵引痛、创伤痛或体位不适等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给予相对应的止痛药,以缓解患者术后带来的疼痛感。②防止并发症与饮食护理:为防止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综合征及缺血性骨坏死等情况,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创伤肢体血运及功能情况〔6〕,针对性地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活动,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防止压力性损伤与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防止便秘,食用高蛋白、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利于骨头再生。③功能锻炼:引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如旋转关节、踝关节背伸、屈曲与直腿抬高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克服惧怕心理,增加肢体活动性以预防并发症,促使病情早日康复。
1.2.4术后心理干预 ①音乐放松疗法:医护人员选取柔美缓和的轻音乐,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25 min的音乐放松疗法,整个过程协助患者全身呈放松状态,引导患者最大限度地放松身体各个部位,帮助患者缓解不安、焦躁等情绪,使患者神经得到放松从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以减轻术后带给患者的疼痛感。②练习冥想疗法:采用做舒适的坐姿闭眼静心,让患者有意识地肌肉放松,引导患者抛开焦虑与杂念,感受身体与当下的融合,慢慢把专注力凝聚在呼吸上。当不良情绪出现脑海时,感受杂念本身与“不良情绪的意识”是为两个独立体,尝试让意识去静观,最后结束时再用意识从杂念中慢慢收回来,重新回到“感知杂念的意识”,整个过程要在安静、放松的氛围下完成〔7〕。③积极语言鼓励法:指引患者为自己设定生活目标,培养患者无条件的自我价值与自我接纳,鼓励患者每天对自己说“我真厉害”“我很快乐”“因为我还活着,所以我很幸运,我很快乐”等积极语言,从而让患者改善生活态度,产生积极心理面对病情以早日获得康复。④团体心理干预:医护人员组织科内患者进行一场活动会,邀请之前成功康复的人士在活动中向患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并鼓励患者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多发掘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在活动的最后,每人在小方纸中写上自己最想感谢的人与想说的话并交于那个对象,培养患者积极与感恩的心理〔8〕。
①选取《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的数字分级法(NRS)〔9〕,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差异,让患者标出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越良好。②采用该院自制不良情绪、情感调查表,该调查表分别从焦虑、疲乏、睡眠、易怒4种不良情感情绪对患者进行评估,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越差,反之分数越低,表示患者不良情绪越好。③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1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比较。本研究选取该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运动功能4个维度对患者进行调查,采取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实施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分,
实施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感评分比较(分,
实施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暴力作用是导致患者骨折最普遍的因素,在骨科为最常见的病状,严重的创伤性骨折可导致患者肺损伤直肠损伤及肝脾破裂等重要内脏器官损伤〔11〕。由于现代社会交通发达,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建筑工地等都是导致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因素。据有关研究调查,我国每年有118.3万余人认定为工伤,全年伤残等级人数评定为51.2万人〔12〕。目前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方案为主,术后患者因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期间的康复训练与术后带来的疼痛感导致患者躯体疼痛而引发各种负面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管理尤为重要。
心理干预是指医护人员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等一系列有利于患者心理发展的干预措施,在多个病症研究中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13〕。疼痛控制是通过指导患者服用镇痛药物、药物的剂量与服用时间、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然而有关研究表明,拥有乐观情绪的患者疼痛感知程度低于不良情绪患者,说明患者心理的应激反应与患者所感受到疼痛有一定关联〔14〕。因此,积极心理状态与感知疼痛的关联引起医学的普遍关注与研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情绪状态下联合心理干预有着必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了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建立护理干预小组,由主任医师对护理人员进行讲解有关疼痛控制及对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最终经组内人员共同查阅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的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病情与临床资料做出相关操作流程。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热情接待并逐一介绍主治医师与病房环境设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平复心情以转移疼痛的注意力;术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等不同个体情况给予不同的体位,以保证骨折固定的体位正确性的卧位护理;并协助患者完成旋转关节、踝关节背伸、屈曲与直腿抬高等康复锻炼;最后联合了音乐放松疗法、练习冥想疗法、积极语言鼓励法及团体心理干预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安、焦躁等情绪,以减轻术后带给患者的疼痛感,鼓励患者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培养患者积极与感恩心理。本研究结果表明,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也显著降低,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此结果与何争珍〔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