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研究
——基于CNKI核心期刊436篇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2-09-23 04:29王亚全齐建明郭云亭
电影文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发文图谱

王亚全 齐建明 郭云亭

(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3.东明大学,韩国 釜山 48520)

中国动画2011年生产26万分钟,并一跃成为世界动画产量第一。2018—2019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年产量均为51部,2019年中国动漫总产值达到1941亿元人民币(约合300.1亿美元),同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达到50.14亿元,成为当年国内票房冠军。周恩来总理曾对国产动画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动画片,是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独立方向的比较卓越的部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必然对学界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而运用可视化图谱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则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该研究方法在艺术学领域涉猎较少。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梳理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和趋势,挖掘热点变化和主题分布,为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建议。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来自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本文对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方式为“主题=中国动画电影、来源方式=北大核心+CSSCI”,共检测到462篇文献数据,检索时间为2022年3月28日。通过人工鉴别和筛选,剔除无作者、访谈录、艺术年谱、资讯等与研究相关性不大的无效数据,共得到436篇有效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436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包含文献时间分布、年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核心作者和期刊分布等情况。文献计量法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三者为一体的交叉知识体系,通过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主要对文献和作者数量,以及论文的分布与增长等信息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该研究方法由美国学者A.J.Lotka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用来描述科学生产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源于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一次研讨会。2005年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在中国被率先命名。科学知识图谱常用的英文表示为Science Mapping、Knowledge Visualization、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是通过可视化绘图为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并再现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文采用CiteSpace Version 6.1.R1(64-bit)软件对“中国动画电影”主题进行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CiteSpace是一款科学文献计量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工具,该软件功能主要包括可合作网络分析(作者、机构、国家)、共现网络分析(主题、关键词、科研领域)、共被引分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作者、参考文献期刊)、文献耦合、基金分析等,是可以分析特定研究领域不同时间变化的动态软件。它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Chaomei Chen)设计,他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同时也是Drexel-DLUT知识可视化与科学发现联合研究所美方所长。

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年度分布

由图1“中国动画电影”主题发文量统计图看,发文情况在时间轴上呈现增长趋势,表明中国动画电影研究文献符合普赖斯提出的“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律”。从图1看“中国动画电影”主题研究始于2003年,之前中国动画电影被称为美术片。美术片是动画片、剪纸片、折纸片、木偶片等的总称,而动画电影一词至少从1950年就被引入中国,但直到2000年前夕才开始普遍使用,所以不能孤立地认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始于2003年。

主题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1)缓慢发展期(2003—2005),总发文量为5篇,年均发文不足2篇,朱清华于2003年发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的《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是该主题的开篇之作;(2)缓慢波动增长期(2006—2008),总发文量为24篇,年均发文8篇,是2003—2005期间的4.79倍;(3)急速波动增长期(2009—2015),总发文量为180篇,年均发文25.7篇,是2003—2005期间的15.39倍,是2006—2008期间的3.2倍,其中2011年发文数量达到顶峰;(4)平稳发展期(2016—2021)总发文量为250篇,年均发文41.7篇,是2003—2005期间的24.97倍。

图1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发文量统计图(2)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中国动画产业经历了发端时期(1926—1941)、蓬勃发展时期(1948—1966)、缓慢发展时期(1966—2004)、动画大国培育时期(2004—2012)、动画强国培育期(2012—2015)、互联网快速发展期(2015— )。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与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密切相关,该主题的发文数量又与中国动画电影生产数量息息相关。2002—2018年,国家多部门相继出台“强力”政策扶持国产动画发展,其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了20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8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产业基地、教学研究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生产和文献研究。

图2 中国动画电影生产数量(3)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及以前动画片数为美术片数。

(二)研究机构

在CiteSpace Version 6.1.R1版本中,对中国知网检索的436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图谱分析,运行后得到科研机构的分布以及合作情况,适当调整后得到科研机构的分布以及合作的可视化图谱。

图3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研究科研机构可视化图谱

通过数据统计共有265家机构对中国动画电影进行研究,其中有193家机构发文量为1篇,发表文献的机构呈现散点分布。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本文统计发表文献大于等于6篇的研究机构。由表1可知,符合发文条件的确立为核心发文机构,共计有16家,其中有1家为研究中心,其余均为高等院校,16所高等院校共计发表文献137篇,占总发文量的31.4%;北京电影学院共发表26篇占据榜首,文献研究的持续时间也最长,从2006年开始至今共计16年。

由上可知,发文单位的散点分布,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研究已成为学界公认的热点;从发文量和发文持续时间两个指标来看,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其中有5所高校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浙江大学)。

表1 发表文献高于6篇的研究机构

(三)核心作者

文献研究的核心作者对于研究主题的发展至关重要,2003—2022年中国动画电影主题研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文最多的为8篇,依据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PRICED)所提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候选的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2.118篇。按照向上取整确定该主题发文3篇以上的为候选核心作者群,共计15人发表文献65篇,占总发文量的15%。

2003—2022年以中国动画电影为主题文章被引频次最高为167次,依据普赖斯(PRICED)所提出的公式进行计算,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累积最低被引量为9.679次。按照向上取整确定被引量为10次以上,综合发文3篇以上数据,综合确定核心作者群。

通过计算共确定13位核心作者,由表2可知,核心作者中初始发文时间最早的为马华(2006年),孙立军的研究持续时间最长(2007—2021),共计15年;综合发文量、被引量、研究持续时间因素,得出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屈立丰(西南大学)、马华(北京电影学院)、尹鸿(清华大学)、盘剑(浙江大学)、杨晓林(同济大学)、聂欣如(华东师范大学)7位作者为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核心研究者,核心作者地域分布上集中在北京和长三角地区高校。

表2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研究作者发文统计表

(四)期刊分布

从表3得出,该主题发文3篇以上期刊相对集中,共计19家期刊刊发388篇文章,占总发文量的88.99%,其中《电影文学》发文量最多,为143篇,发表时间最早期刊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发文持续时间最长的为《电影艺术》(18年),依据普赖斯公式计算出发文8.96篇以上的为候选核心刊物。

表3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发文期刊统计表

综合发文数量、研究持续时间因素,《电影文学》《当代电影》《电影评介》《电影艺术》《电影新作》《四川戏剧》《艺术百家》7本期刊为中国动画电影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期刊。

三、中国动画电影研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分析

文献中的关键词是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核心凝练。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则表明该词为某时期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CiteSpace分析关键词的共现频次、中心度,制作出核心关键词的聚类可视化图谱、关键词共现时间轴知识图谱。

(一)研究热点的可视化

通过对436篇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CiteSpace分析后共得到原始关键词399个,将阈值设置为10,通过聚类分析并选择LSI(潜语义分析算法)进行标记,形成图4聚类知识图谱。

图4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将聚类知识图谱中出现次数和中心度数字大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得到2003—2022年使用次数大于7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动画电影”,其次是“中国动画”“动画产业”等,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关键词共现频次统计表

(二)研究热点的趋势可视化

2003—2022年中国动画经历了“缓慢发展时期—动画大国培育时期—动画强国培育期—互联网快速发展期”。基于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必然与其密切相关,为更好地研究中国动画电影,则需要明确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时间分布上进行对比。

在CiteSpace中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基础之上,选择按照时间进行排列,分析得到关键词节点399个,840条连线,其中“动画电影”直径和层数最大,且呈现彩虹色圈分布,其后是“中国动画”,说明这两个关键词研究持续时间最长,共计得到“动画电影、中国动画、中国电影、产业化、万氏兄弟、国产动画、动画、中国学派”前8个聚类标签,如图5所示。

图5 中国动画电影2003—2022年关键词时间轴共现可视化图谱

通过整理2003—2022年关键词时间轴共现可视化图谱,得到《中国动画电影主题文献研究年度关键词统计表》(表5)。可清晰地看到,例如2006年出现了“动画产业”概念,2006年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被誉为动漫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政策,在政策的激励下中国动画电影年产量首次破十;2008年的关键词“独立动画”,当年开始把独立动画纳入到独立电影节之中,中国独立电影节(南京)、重庆独立影像节如今也都包含了独立动画的部分。2013年的关键词“魁拔”,《魁拔2之大战元泱界》同年上映;2015年的关键词“江流儿”,江流儿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角色之一,而另一关键词“工业化”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动画电影年产量首次达到51部;2019年的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风格”,以及2020年的关键词“票房”,都与201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相关,该片票房达到50.14亿元,成为当年国内的票房冠军。

表5 中国动画电影主题文献研究年度关键词统计表

突现是指关键词的变量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关键词“动画长片”“万籁鸣”“万氏兄弟”突现后期迭代,关键词“国产动画”从2015年开始保持强势,“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电影研究中从2019年开始保持强势,图6如实地反馈了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关键时间节点。

图6 中国动画电影文献关键词突现TOP14

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热点的趋势与中国动画产业、中国动画电影产量、动画相关的政策、代表性作品,以及文艺创作方针紧密联系。近年来的突现词“传统文化”,则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概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Version 6.1.R1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从国内主题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文献为数据样本,对该主题2003—2022年从文献分布年度、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研究热点趋势等多维度分析。

其中核心研究作者为孙立军、屈立丰、马华、尹鸿、盘剑、杨晓林、聂欣如;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集中于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北京电影学院是发文最多的机构;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为《电影文学》《当代电影》《电影评介》《电影艺术》《电影新作》《四川戏剧》《艺术百家》;其中《电影文学》的发文量最大;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动画电影、中国动画、中国电影、产业化、万氏兄弟、国产动画、动画、中国学派”,关键词突现“传统文化”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中国动画电影研究还须增强以下方面:

第一,增强动画学理论研究。在全球动画产业的发展格局中,中国动画亟待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国内动画专业的建设长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动画研究学界虽有从文艺美学、电影学、设计学、文艺批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但国内未设置动画学专业,因而在动画学科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欠缺,加之新兴艺术的出现,从动画学内部发出重申自身特殊性的学理要求。这一切构成当前加强动画学建设的必要性,需要学界以现实的动画认知为方向,构建动画学的体系化研究。

动画是门综合艺术,动画专业不仅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还兼具学科交叉的特色,其跨越工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门类,又跨越了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和计算机三个专业大类。因此应不断促进动画学科理论与主流电影学、电视学、艺术学理论接轨,吸收转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加强动画学理论学科建设,促使其成为动画创作实践的助推器。

第二,直面“四新”对动画电影的研究。国产动画紧随时代步伐,并与“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发展。虚拟技术(VR、AR)、特效技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以及游戏产业的繁荣,给动画增添了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可能性。这些技术虽极大地拓宽了动画的应用领域,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但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平台播出的动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动画与“四新”的有机融合,对动画本体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革新了动画产业模式,拓宽了动画应用领域,生成了更具活力的动画新业态。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应与时俱进,与“四新”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理论与实践的双提升。

第三,加强学术交流,打造长期合作研究团队。目前国内的研究机构集中在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整体呈现散点分布,并且其间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同时与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较少。

当下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或机制来促进机构间合作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机构有:国际动画学会(ASIFA)、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动画学会、北京电影学院的中国动画研究院、香港国际华语动画研究学会(ACAS)。应积极激发研究机构间合作的活力,从而促成核心研究机构、核心作者间形成合作研究,努力打造长期的跨区域、跨国家的合作研究,形成高产量、高质量科研的良好局面。

本文侧重于中国动画电影研究,文献只选择了中国知网的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进行分析,并未包含学位论文、会议、报纸等文献。通过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本文选取的436篇文献作为2003—2022年间研究样本数据,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学者的研究进程,也希望后续研究者进行更大范围的样本研究,综合更多科研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为其发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发文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杂草图谱